第四十六章:漫漫黄沙路(一)(第1/2页)
当陈常在和刘政委,两人带着特务连,一路向北,快马跑了一天,休息一夜后,第二天中午迎头就碰到陈团长。
在看到陈团长的时候,陈常在都不敢认他眼前的这个人,就是那个陈团长了。
满脸的络腮胡子,头发老长,一脸的风霜之色。
身上穿的军装,虽然还是出发时的那一件,但一看就知道,这件衣服平时就没怎么穿。
几个月前出发时,算上陈团长,一共是一百零六人出发的。
可现在回来时,跟着他一起回来的人,看样子竟然有一千多号近两千人。
还有几千匹马和数不清的牛羊。
现在他们所待的地方,还是队伍的控制区腹地。
守卫边境的驻防部队,能够让陈团长带着这么多人进入腹地,应该是得到了总部批准的。
“叔,这一路辛苦了。”陈常在一般喊陈团长很少叫职务。
他的命都是陈团长给救回来的,他不管是从年龄还是从哪方面,喊陈团长一声叔都是应该的。
哪怕是后世的他,能喊陈团长一声叔,都是占便宜了。
而陈团长对于陈常在始终把他当亲叔叔看,也是很高兴的。
陈常在现在已经是孤身一人了,陈团长也愿意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
再加上两人都姓陈,所以二人也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不辛苦,辛苦什么,这点路程,可是比爬雪山过草地轻松多了。”
“老陈,看你的样子,这一趟可是没少捞啊。
跑出去一趟,竟然带了这么多人马回来,可真是有你的啊。
你这是把那个大财主给劫了吧。”刘政委笑着问道。
陈团长这时嘿嘿笑着说道:“哎,这事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啊。
咱们也别站着说话了。
先找个地方坐下说。
大柱子,告诉所有人,就地扎营,咱们到这了,就不急了,慢慢走就行。”
“是团长。”
陈团长的警卫员孔大柱,接到命令后,就开始向所有人传达就地扎营的命令。
其他人扎营,准备吃午饭,而陈团长和刘政委以及陈常在三个人,则是在相近的几块石头上坐了下来。
刘政委问道:“老陈,任务完成了吗?搞回来了多少橡胶草。?
还有你这后面是怎么回事?
怎么带回来了这么多人,看这样子还什么人都有。
还有那高鼻梁的白人?
这都是哪来的?”
陈常在这时候掏出来了烟盒,抽出来了三根卷烟,先给陈团长和刘政委一人一根,给他们点上后,自己也点上了。
这卷烟可不是买的。
而是陈常在前段时间,有一次手边突然没烟了。
不自觉的嘟囔了一句“这要是有卷烟就好了。”
突然灵光一闪似的,想了起来,这卷烟机也不复杂啊,手动的卷烟机也简单的很。
后世自己家还有一个呢。
那还是可以卷过滤嘴香烟的呢。
慢慢的往深了想一下。
这卷烟的买卖,在任何时候都是暴利啊。
总部机关那边,要是弄个小型的卷烟厂出来,卷好了烟,再弄个包装往外边一卖,好像还是能换些银子回来的。
有了银子,才能维持控制区的经济发展不是。
当他把这事和何政委说了一下后,何政委也认为可行。
于是陈常在就画了一个由小型蒸汽机带动的,一个卷烟生产线。
当然,这个东西肯定不是后世那种真正的生产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六章:漫漫黄沙路(一)(第2/2页)
他陈常在也没见过真正的卷烟机生产线。
这是陈常在,回忆着家中那个手动式卷烟机的原理。
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弄了这么一个东西出来。
整条生产线全算上,也才六个人,还有一个是烧锅炉的。
其实机械的原理是相通的。
只是看你想让机械,在获得动力之后去执行什么动作。
只要不是太过复杂的。
一般有了动力带动之后,都可以在最少人力的情况下,最大效率的去做出来你想要的结果。
当机械厂的刘师傅,看到这个小机器图纸的时候,也没有太在意。
而是把这个图纸交给了他的一个徒弟,让他去弄。
陈常在也让他的一个学生,和刘师傅的徒弟一起去搞这个小东西。
结果这两个人,带着两个工人鼓捣鼓捣的,还真把这个小机器给搞出来了。
前些日子,机器试运行了一下,效果还不错。
于是就有了陈常在现在手中机器卷的烟卷。
而那个机器,何政委也给总部机关送过去了。
如果总部机关认为这事可行,那也是总部机关去想办法,去把这个卷烟厂给建起来。
陈常在这边,只是在总部需要机器的时候,给他们提供设备就行了。
抽了一口烟后。
陈团长这才说道:“三月份的时候,我们离开了吴家堡。
当时我们选择的路线是北上过黄河,然后跨过阴山,走北疆道去XJ。
这样能够避开甘肃青海宁夏那边的敌人主力。
他们现在可是把河西走廊给封锁的死死的。
可等我们到了队伍控制区边缘的盐池时。
那边本地的同志,在知道了我们要去XJ执行秘密任务之后。
他们对我说。
这想要走北疆道,像我们这样穿着军装走可不行。
现在蒙古那边的德王和日本人勾搭成奸,势力很大。
北疆道那边已经是德王的势力范围了。
而像你们这样,穿着我们的军装进入北疆,一旦被德王的人发现,那必然会受到德王全力的围追堵截。
真要是那样的话,那北疆道可能还没有走完,这一百多号人就可能全都交代在那里了。
而且想走北疆道,必须要有向导。
没有一个好向导,想要走过那茫茫戈壁大漠,想要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上不迷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在大草原上就不会迷路,不会死人。
大草原,也叫绿色的沙漠。
我在听了当地同志的意见之后,也认为他们说的非常有道理。
他们毕竟是本地人,更能了解当地的情况。
更何况,当年我们是怎么走出大草地的,当时的我们有多惨烈,那可还是刚刚过去,记忆犹新啊。
于是我们就在盐池停留了两天。
当地的同志帮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
他们帮我们找了四个,曾经走过北疆道的老向导。
又给我们准备了六辆大马车。
于是我们摇身一变,就成了向北疆贩卖私盐的私盐贩子。
在盐池那边,盐到是多的很。
咱们占住了那里之后,取消了光头的高盐税。
所以有很多往北疆贩盐的商队,都从盐池那边买盐,然后北上贩卖。
而我们也就成为了这其中的一支
从那天开始,我们就走上了那漫漫黄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