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地球纪元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个共识

地球纪元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个共识

簡繁轉換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20 14:17: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地球纪元 !

很显然,一零五研究所这个名字就来自于那已经异常消失掉的一百零五个河系级别天体。但赵蓝以及一零五研究所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都知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个数字一定会继续上升的。至于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地球来说又代表着什么,则就像是那份绝密资料之中所写的那样,没有人知道。

毕竟这些事情距离地球太过遥远——就连最近一颗消失的星体,都和地球有八十多亿光年的遥远距离。但科学就是要具有这种前瞻性,在它接近地球之前,科学家们就要将这一切搞清楚明白。如果等它最终来到了地球附近再去研究的话,那就来不及了。

一零五研究所建造在和地球有二百万公里的地方,在这里以和地球相同的周期围绕着太阳旋转。这样一来它就始终处在地球的背面,永远不会受到阳光的干扰。它总体可以算是一个中型的太空科研基地,不过它仍旧在继续扩建之中,各种各样的观测和研究设备正在不断的从地球和月球基地之中运过来,等它最终建造完毕的时候,它将会成为人类文明所建造的最大的一个太空科研基地。

毕竟未知从某一方面来∵说其实就意味着进步,对于科技发展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找不到疑问的答案,而是根本就找不到疑问在哪儿。越大的疑问,在解开之后往往便能得到越多的收获。此次星体异常消失现象便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人类文明科学界希望通过解开这个疑问,再次催生出一些物理定理来。如果能让基础理论产生一个飞跃式的发展的话,那就更好了。

赵蓝便和一众从各地调集而来的科学精英一同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这可能是一个涉及领域十分复杂的问题。所以一零五研究所在这方面拥有很高的权限。需要哪个领域的科学家或者部门作出配合或者帮助的话。往往只需要给中央科学院发出一封信函就可以了。中央科学院组织部门会将信函转发到相应的科研部门。那个科研部门便会立刻调集力量来对一零五研究所的问题作出回答。

但是在研究的初期阶段还没有这么复杂。事实上,赵蓝和同事们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是寻找,对天球之中的遥远天体进行观测,看看又有哪些天体异常消失掉了,然后再探究一下这些异常消失天体之间的共同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理论方面的东西则暂时还没有什么突破。

就像是赵蓝一开始想的那样,异常消失天体的数量果然在继续增加着。在一零五研究所的观测以及其它一些观测基地的报告之下,这个数字已经从一零五增加到了八百七十六个,足足翻了八倍还要多。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

赵蓝隐隐感觉到。星体异常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并且,正在不断的向地球靠近。截止到目前为止,和地球最近的一颗异常消失天体和地球只有不足七十亿光年的距离。

赵蓝和她的同事们仍旧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赵蓝仰望星空的时候,赵蓝甚至会感觉在那无穷无尽的宇宙深处出现了一头巨大的怪兽,这巨大的怪兽正在从边缘部位开始吞噬地球所存在的这个宇宙,距离地球也越来越近,最终也会将地球吞噬下去……

除了有意关注这件事情的科学家之外,星体异常消失现象还未对普通人的世界产生任何影响。因为那些星体本来就是肉眼观察不到的,那些星体的消失也不会被他们察觉到。可是赵蓝心中总是忍不住出现那样一幕可怕的场景:地球夜空之中的漫天繁星也开始了一颗接着一颗的消失。最终,地球的夜空变成了一片漆黑。一颗星星都没有,一颗星星都看不到了……

赵蓝甚至会因为这些可怕的场景而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赵蓝无法想象漆黑一片,没有任何星星的夜空会是多么的可怕——虽然在阴雨天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但那又和现在不同。就算阴雨天,赵蓝也会知道,那些星星并没有消失,而是躲在了云朵之后。而现在,那些天体是在真真正正的消失的啊……

地球的夜空之中,肉眼可以察觉到的最暗的星星是六等星,整个地球,包括南半球和北半球在内全部可以看到的星星不超过一万颗。这不到一万颗星星之中,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大部分没有超过一万光年。肉眼可以看到的最远的天体是仙女座星系,而仙女座星系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二百五十多万光年。

二百五十多万光年相比起七十亿光年这个数字是很小的,但赵蓝知道,只要星辰仍旧在不断的消失下去,并且不断的缩小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总有一天,仙女座星系会消失,那些距离地球只有几千,甚至几百光年,几光年的星星也会消失掉……

消失掉的星体去了哪里?赵蓝不知道。地球也会消失吗?地球消失了,人类也会跟着一块消失吗?赵蓝也不知道。

赵蓝的情绪始终有些低沉,心中的忧虑总是盘旋不去。赵蓝甚至开始有些惧怕天亮——研究所因为处于地球背面的缘故,其实是并没有天亮的,不过包括赵蓝在内的研究员们仍旧习惯按照地球之上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工作,仍旧习惯于将每天早晨六点称为天亮——因为天亮了就要开始工作,而不出意外的话,一旦开始工作,就总能察觉到异常消失天体的数量又开始了或多或少的增加。是的,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每一天总会有新的消失报告递交上来。

每一天到下班的时候,研究所之中的研究员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召开例会,商讨在这一天之中所收获到的消息和产生的新想法。但是截至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可以合理解释这件事情的设想被提出来。

只不过有一个共识已经被所有研究人员接受,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推论应该是合理的,且是符合事实真相的。

这个推论是,星体异常消失现象应该和星体本身没有什么关联。这个推论听起来很是奇怪,也十分违反常理,但它却有坚定的逻辑推理作为支撑。

因为很显然的,如果这些星体异常消失现象是因为星体本身的缘故导致的话,依据距离和光信号传递所需时间的数据来看的话,它们就必然要满足“星体消失的时间和与地球的距离呈一比一的关系”,也就是说,距离地球八十亿光年的星体要在八十亿年之前消失,距离地球六十亿光年的星体要在六十亿年之前消失。它们必须要严格的满足这个条件,站在地球之上观测到的星体消失时间才能像是现在这样一般聚集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之内。

而这毫无疑问是不可能的。那些消失的星体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那是几百个,近千个星体的异常消失现象。如果仅仅有两颗星体在地球看来同时消失的话还可以用巧合来解释,但是近千颗星体都严格的遵循这个规律,用巧合就解释不通了。

所以一零五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才做出了这个推论,也即,星体异常消失现象其实和星体本身是没有关系的。那么就可以得出下一个推论,那些看起来“消失”的星体其实并没有消失,它们仍旧好好的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只不过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从地球之上看不到它们罢了。

这一条推论被研究员们普遍接受,于是研究员们的研究方向就集中到了寻找星体本身原因之外的可能导致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上。

尘埃云遮挡说认为,此刻的太阳系运转到了一片星际尘埃带之中,浓密的星际尘埃云遮挡了四面八方照射向地球的星光,所以才导致了星体消失现象。这个推论满足以上条件,但它同样有不可解释的致命漏洞。如果要将上述星体全部遮挡起来,那么该尘埃云必须要很大,很厚重才行,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被人类观测到。可是人类并没有察觉到太阳系周围存在任何具有一定规模的星际尘埃云。而且,星体异常现象密集的出现在最近几个月时间之内,在以往从来没有过这种现象,如果用尘埃云遮挡说来解释这个现象,那么就很显然的可以认为,在几个月之前太阳系还没有进入到这个尘埃云之中,而难道仅仅几个月时间的运转,太阳系就运动到了这片尘埃云足够深的内部,以至于那么多星体的星光都被遮挡住了吗?

引力透镜说同样面对着本身漏洞的威胁。它固然可以解释一颗或者几颗星体的异常消失现象,可是这种现象是发生在宇宙各个方向的,难道在宇宙那么多不同的方向之上同时出现了那么多的强引力源?这也太过巧合了一些。

ps:求月票啊!!!!!前六的位置都保不住,落到第七了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