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地球纪元 > 第二百二十章 打不开的死结

地球纪元 第二百二十章 打不开的死结

簡繁轉換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20 14:17: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地球纪元 !

常规推进方式的定义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可以大规模普遍使用的推进方式。◎,就像此刻星海号宇宙飞船所使用的以聚变发动机加热工质,然后将它喷射出去的推进方式一样。

与常规推进方式作为对应的则是非常规推进方式。这种推进方式大多数还停留在设想阶段,其中不乏各种异想天开的方法。比如采用每秒钟扔出一个核弹在飞船后方爆炸,借助核弹的辐射压力推进飞船前进的方式之类。这种推进方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仅限于极特殊环境之下才会有需求,并且,它们无法胜任大规模的星际运输需求。

要进行远距离的星际航行,唯一可选的只有常规推进方式。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未来一艘可能载有几十万人乃至数百万人的大型宇宙飞船竟然需要不断的扔核弹这样的方式来推进,这种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

在星际航行这个领域,剑走偏锋是行不通的,老老实实的发展基础科技,发展常规推进方式才是唯一的可行之道。

可是……楚海现在告诉卫风,有科学家已经从理论上证明,常规推进方式的速度上限是每秒钟四千五百公里。虽然这个理论还没有获得普遍承认,但它已经有了一定的支持者。

这让卫风的心中再一次泛起了一丝涟漪。

“该名科学家从材料科技、比冲、燃料和工质质量与飞船总质量之间的比例、航行距离、基础理论等方面论证了这一议题。他的结论是,要进行恒星际长途航行,如果我们的基础理论无法获得突破的话。我们通过常规手段能达到的速度上限就是四千五百公里每秒。如果一艘飞船的速度超过了这个上限。那么它就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燃料来减速。从而成为漂流在宇宙之中永远无法停下的宇宙孤岛,所有生存在这个孤岛里的人都将因为燃料的耗尽而被困死在这里。”楚海在信件里这样写道。

“有科学家指出这个理论之中存在一个漏洞,那名科学家反驳说,如果一艘飞船的航行速度仅仅取决于这些因素的话,那么人们完全可以造一艘很大很大的飞船,比如长度达到十公里,宽度和高度都有一公里的巨型飞船,然后在这艘巨型飞船之中百分之就是的地方都堆上燃料。只以百分之十的地方作为居住区,就算如此,这艘飞船之中仍旧可以供最少一万人生存上千年的时间,而那些燃料足以将这艘飞船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四十,也即每秒钟十二万公里的速度。在巨型飞船的燃料消耗光之后,我们不必为整艘飞船都减速,我们只要将载人区从飞船之上分离出来,然后只为载人区减速,因为载人区相比起整艘飞船只具有很小的质量那么为载人区减速也只需要消耗有限的燃料,这样一来就可以打破“常规推进速度上限”的说法。”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可以只花费十一年的时间,就将一万人从太阳系送到南门二星系之中。”

看到这里。卫风的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卫风并不知道“常规推进速度上限为四千五百公里每秒”的结论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但卫风知道,这个用于反驳上述结论的方法一定是错误的。它同样存在巨大的漏洞。

首先忽略掉建造这样一艘巨型飞船需要多高的材料以及结构科技,就假设人们可以造出这样巨大的飞船好了,可是就算如此,这一种方式就可以得到普遍而广泛的应用了么?不,仍旧不行,因为这种方法仍旧属于“非常规推进方式”,每进行一次恒星际航行就抛弃掉一艘如此巨大的飞船,这从成本方面来说就是明显不可以接受的。换句话说,这种航行方式和扔核弹的航行方式没有本质差别,它们都无法胜任大规模恒星际航行的需求。

果然,就像是卫风自己所想的那样,楚海在接下来就写明了提出理论的那名科学家的反驳话语,那些话语和卫风的想法基本无二。

在这封信件之中,楚海继续描述了其余的一些科学家对此结论的反驳,但无一例外,那些反驳全部都无法用来胜任大规模的恒星际航行。按照楚海的说法,“上限”理论虽然还没有获得大部分人的承认,但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有力的驳倒它。

卫风的心中泛起了一点惆怅。如果“上限”理论最终被证明是真实的话,那么它所预示的将是一种可怕的场景。在它所预言的未来之中,人类文明将永远被死死的困在小小的太阳系之中,直到灭亡来临都无法迈出恒星际航行的步伐。同时也将预示着,自己此刻所进行的恒星际航行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毕竟,通过长时间冬眠的方式来进行恒星际航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非常规航行”方式,它同样无法胜任大规模的恒星际航行需求。

这和数百年之前人类文明的登月任务不同。那种登月方式可以将一个人送到月球上去,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也就必然可以将一万人,十万人送到月球上去,换句话说,就是这种方式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发展潜力。而现在,冬眠方式可以将卫风一个人送到另外的恒星系,但如果航行速度无法提升,就算再过一万年,这种方式仍旧只可以将少数人送到另外的恒星系。也就是说,这种航行方式没有发展潜力。

人类文明需要的是一种安全可靠快捷的,可以在一个生命周期时间之内,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恒星际航行方式。就算这种方式在现阶段还无法大规模应用,但至少它要显示出可大规模应用的潜力才行。比如,假设此刻有一艘飞船,它的航行速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光速,也即每秒钟十五万公里,那么它来回南门二星系就只需要八年多的时间,哪怕它只能乘坐一人,这种方式也是有潜力的,因为它预示了未来大规模恒星际航行的可行性。而无论是扔核弹航行,还是超巨型飞船,又或者此刻卫风所使用的冬眠航行,这三种方式全部都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潜力。

可是现在,那名科学家所提出的上限理论,将常规推进的速度锁死在了四千五百公里每秒。他宣称,除非人们可以将这个速度提升十倍,又或者将人类的平均寿命提升十倍,否则,任何其余的尝试都注定无法获得大规模应用。

“无论将速度提升十倍,还是将人类平均寿命提升十倍,这对目前的我们来说都没有实现的可能。”楚海这样写道,“科技的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如果我们的基础理论无法获得突破,这两个要求对于我们来说就都是奢望。”

“科学是我们认识宇宙自然的武器,它遵循这样一个过程,也即发现,假设,论证。我们必现宇宙之中与我们理论不同的地方,然后在对此提出假设,辅以更多的观察和思考,最终提出新的理论,然后再继续重复这个过程,我们的科技程度才会获得提高。可是我的朋友,你知道么,现在已经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这个说法认为我们的视野被限制在了太阳系之内,也即,如果我们无法走出太阳系,我们就不能发现更多的这宇宙的特异之处,无法更好地认识这个宇宙,我们的科技自然也无法获得发展。”

“而如果“上限”理论是真实的话,那么就是说以我们现有的科技是无法大规模的走出太阳系的。但无法走出太阳系,根据上述的理论,我们的科技就无法获得发展。”

“卫风,你明白么,这是一个死结,一个打不开的死结。”

卫风将视线暂时离开显示屏幕,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这个死结再简化一点的话,就是说,想要获得更高的航行速度,前提是人们必须走出太阳系获取更多的知识。没有更多的知识就无法获得更高的航速,就无法走出太阳系。而想要获得更高的航速走出太阳系,其前提确实必须要有更多的知识,更高的科技。

“走出太阳系”和“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一对互为前提的事件。这种情形就像是钥匙被锁在了锁上面。要打开锁必须先取下钥匙,而想取下钥匙则必须先打开锁。

就是这个悖论将人类文明的脚步死死的限制在了太阳系之中。

“那么……通过冬眠航行,超巨型飞船等非常规的方式,先让一小部分人走出太阳系以获取知识,再以这些知识反哺被困在太阳系之中的人们,最终将人类文明的知识水平提升到足以大规模进行恒星际航行的地步,这说不定可以算是一个打开死结的方法。”卫风这样想着,“说不定孤岛计划就是人类文明打开死结的一种尝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