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地球纪元 > 第二百二十六章 疯狂的自转

地球纪元 第二百二十六章 疯狂的自转

簡繁轉換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20 14:17: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地球纪元 !

“五……五百万吨!这怎么可能?!那个外星装置才那么大一点,它的质量怎么可能有五百万吨?叶落,你出了新的bug了吗?”在听到叶落的回答之后,卫风立刻瞪大了眼睛。☆→☆→,

“不,船长,我并没有出bug。”叶落回答的语气仍旧平静,“如果您不相信我的话,我可以将这些数据交给您,由您来亲自计算。虽然这很不可思议,但我不得不说,这都是真的。对了船长,再次提醒您,我所说的五百万吨是这个外星装置的质量下限,并不是它的准确质量。它的质量只可能比五百万吨大,不可能比五百万吨小。至于到底大到哪个地步……抱歉,没有足够多的数据来计算,我无法告诉您答案。”

卫风沉默了下来。因为此次冬眠时间较短的缘故,卫风的身体损害并没有多少。所以此刻卫风的脑袋是十分清楚的。但正因为脑袋是清楚的,这个结果才让卫风感到难以接受。

星海号宇宙飞船那么大,它的总质量才多少?那个外星装置才那么大一点,它的质量怎么可能有整个星海号宇宙飞船的几十倍之多?它是用什么材料构成的?什么材料会有这样大的密度?

想到这里,卫风立刻再次问道:“它的密度下限是多少?在我们已知的材料之中,什么样的材料有这样大的密度?”

已经知道了这个装置的体积以及质量下限,计算它的密度下限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叶落立刻就做出了回答:“它的密度下限是七十六千克每立方厘米,大约是水密度的七万六千倍。我们人类已知的材料之中,没有任何材料具有这样大的密度。唔,作为对比,白矮星的密度大概是一千千克每立方厘米,虽然白矮星的密度要比该外星装置的密度下限高很多,但仍可粗略的认为,它的密度和白矮星的密度属于同一量级。”

“这怎么可能?”卫风喃喃道,“这样大的密度……难道构成它的这种材料没有电子简并压力吗?”

当普通物质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电子简并压力就会阻挡它的体积进一步缩小。电子简并态物质通常存在于白矮星之上,由白矮星的巨大引力造就。如果一块白矮星物质离开了白矮星,失去了巨大的引力压力,那么这块白矮星物质会瞬间爆炸恢复成正常物质。这就是由于简并压力存在的缘故。

很显然。普通物质不可能拥有这样巨大的密度,而更加显然的是,此刻这台外星装置并没有处在白矮星这样的高重力环境之中。按照常理来说,它应该不可能维持这样的存在状态才对。可是它就是这样存在着,事实让卫风不得不相信这一点。

那么就只剩下了唯一一个解释。这台装置拥有极高的技术含量,是那个未知文明用未知的科技造就了它,让它在低重力环境之下也可以维持这样的存在状态。

这意味着很多东西。首先的一点是,可以造就这种东西的科技一定是十分高超的,如果可以获取到它,对它的构造方式进行分析,再让人类文明掌握这种科技的话,人类文明的科技说不定会产生再一次的飞跃,将那个死结打开都不是不可能。

它的价值简直高到无可估量。但事情是很矛盾的,它的质量太大了。这就意味着卫风不可能捕获到它。就像是一个穷人明明看到前方有一座金山,却因为力气不够搬不走它一样。

这是很让人沮丧的一件事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卫风不得不放弃了捕获它的想法。

但就在这个时候,叶落再一次说话了。

“船长……我又接收到了一些新的数据。这些数据……我不知道该如何评判,还是您来看看吧。”

“哦?”卫风心中有些好奇,于是便从冬眠舱之中爬了起来,来到了显示屏幕之前。

卫风在显示屏幕之前看到了那个外星装置的影像,但是此刻的它正在飞快的旋转之中。它那螺丝钉模样的身体正在以螺帽部位的一点为圆心疯狂的自我旋转。而卫风可以肯定,在之前它是没有自转的。

卫风猛然愣在了那里。

“这并不是那台外星装置的真实影像,这是那四枚推进器之上装备的传感器传送回的数据。我对这些数据进行了一些加工,通过模型方式构造出了这个画面。如果我们的数据没有错误的话,我相信,此刻那台外星装置的真实运动形式应该和画面之中所呈现的相差不多。”

“那么……船长。您可以理解这些影像之中所传递的信息吗?”叶落幽幽问道。

卫风点了点头,说道:“我可以理解。它开始了自我旋转这件事情传达了两个信息,一,它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我们之前所推测的那么高。二,我们仍旧有机会捕获它。”

“是的。”叶落回答道,“只要将它最重的部分拆卸掉。我们就可以获取到它其余的仪器。”

“那可是一颗黑洞啊……一颗几乎可以肯定是由人工制造出来的微型黑洞。”卫风感叹道,“我们人类文明虽然也有了在实验室之中制造微型黑洞的能力,但它们存在的时间只能以普朗克时间长度来计算。如果可以获取到这颗微型黑洞,它一定对我们人类文明的科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可惜,它太重了,我们没有捕捉到它的能力,只有忍痛将其抛弃掉,然后获取它其余部位的仪器了。”

卫风看到那台仪器旋转的画面就得出了那里面存在一颗黑洞的结论,这看似十分的没有条理,但这个结论却是经过了严密的逻辑思考得出来的。

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质量越大,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以改变。所以,如果这台仪器的密度真的像是推测之中那样大的话,那么四枚推进器的推动应该不会改变它的任何运动状态,它之前是什么样,现在也会是什么样。它之前没有自转,现在也不会有自转。

但是它现在有了自转了,而且是围绕着它构造的某一部分开始自转的。这就意味着,它的其余构造部分质量其实是很低的,那五百万吨质量下限之中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到了它的自转点之上,同时,那个自转点和这台外星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确定了这台装置只能在不改变距离的情况之下运动。

而不改变距离的运动状态是什么运动?很显然就是圆周运动。现在,这台外星装置围绕着自转点所进行的疯狂旋转很显然也是圆周运动。

只有确定了这一点,它此刻的运动状态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而根据此刻这台外星装置出现运动的的部位进行排除,可以得出那个自转点的体积上限。由质量下限除以体积上限就可以得出那个重物的密度下限。这是很简单的一个计算过程,仅仅心算了一下,卫风就得出了运算结果:它的密度下限为十吨每立方厘米。这已经是一颗典型白矮星密度的十倍了,却又远远达不到中子星物质的密度。

而这个密度仅仅是它的密度下限而已,依据总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它的真实密度可能是这个数字的许多倍。

而……白矮星和中子星物质在离开星体,失去了庞大重力的束缚之后是无法维持这样致密的存在状态的。当然,在这里并不能排除由未知科技维系存在状态的可能,但卫风可以肯定,那种技术手段一定十分高超,甚至比此刻的人类文明先进数万年都不一定。

由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物质是一个可能,另一种可能则是不需要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而不需要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只有黑洞。很显然,一颗相当于太阳质量的黑洞是黑洞,一颗质量一千吨的黑洞仍旧是黑洞,它不像是白矮星和中子星那样,一颗太阳质量的白矮星是白矮星,一块质量一千吨的白矮星物质就会化作普通物质。

那么核心重物到底是什么就化成了一个概率问题,一个可能是,那个重物是由先进科技维系的致密存在状态,另一个可能是,它是一颗微型黑洞。而微型黑洞的科技含量要比白矮星或者中子星物质的科技含量低上许多。

而依据对这台外星装置的初步观测,比如通过那些裸露的管线,电缆,通道之类的东西来看的话,它似乎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技术含量。这也就意味着“超级科技”这个可能的概率极低,微型黑洞的概率就相应的极高。

所以,在看到这台外星装置在四枚推进器的推动之下开始了疯狂的旋转之后,卫风立刻就得出了“一,它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我们之前所推测的那么高。二,我们仍旧有机会捕获它”这两个结论,并且认为它其中有着一颗微型黑洞。

很显然的,只要想办法将那颗黑洞扔掉,卫风就可以将这台外星装置捕获到自己手中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