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 > 第1034章:自我感动式努力

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 第1034章:自我感动式努力

簡繁轉換
作者:潇潇清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5 22:27:53 来源:源1

最快更新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 !

乡村支教,也称扶贫支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有数万名教师支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对偏远地区缺失教育的儿童传播知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乡村支教这四个字,始终被环境艰苦、薪资低下、地处偏远这些代名词所笼罩着,而事实上,在林谦未出现前,乡村支教也始终是这样的。

女老师也好,白浩然也罢,当他们最初决定要参加乡村支教时,便已经做好了吃苦耐劳的准备,然而,自从他们被分配到武川希望小学,当他们住进舒适整洁的教师公寓、吃着可口的饭菜、享受着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拿着双份薪资补贴时,他们对自己的乡村支教生涯产生了自我质疑。

因为

他们当前所处的环境和他们预想中的环境,相差太大了!

这样的生活环境和他们脑海中的刻板印象产生了严重的对冲,以至于他们时常就会陷入到自我矛盾中,对于他们当前所为之奋斗的事业产生自我怀疑。

这名女老师向林谦询问的这个问题,绝非是女老师自己的问题,而是在场绝大部分老师所共有的困惑。

面对众人的瞩目,林谦笑了笑。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不过你们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着相罢了。”

“乡村支教的根本意义,重点不就在这个‘教’上面嘛!”

“而你们当前所做的事情,不就是教书育人吗?”

“这跟你们当前所处怎样的环境,这与你们当前享受着怎样的物质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两者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林谦言语间的逻辑很是简单清晰,他向着众人接连反问道。

“可是”

女老师脸上露出些许纠结的神色,她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国家倡导乡村支教,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当年老一辈的支教老师,他们之所以生活的那么艰苦,是因为没有条件,但如今我们有条件了,为什么仍要让我们的支教老师生活的那么艰苦呢?”

“老一辈吃苦耐劳、舍己为人的支教精神,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在心、不能忘却的,但是我们没道理因为要发扬这样的精神,就刻意而为。”

林谦面色稍显严肃,他的声音不是很大,但是其中却充斥着一种不容置喙的权威性。

“只有吃苦耐劳、生活艰苦的支教生活,才能称之为是支教吗?”

“不!”

“我在看来,只要你真正做到了一名支教老师的义务,真正尽心尽力的为无数乡村孩子传授了知识,那么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乡村支教老师,你也可以无惧任何声音,走到哪里都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乡村支教老师。”

“相反,若是为了表相,即便是你身处最艰苦的环境中,每天生活的十分艰辛,但却没有尽到你所应尽的义务,那么我也并不认为这名支教老师是名合格的支教老师。”

“舍本逐末,最终只能感动自己,凭白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时光,也耽误了那么多渴望知识的孩子。”

其实类似这样的现象,存在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几年后,众人为这种现象创造了一个学名:自我感动式努力。

什么是自我感动式努力呢?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自以为非常努力地去做某件事时,但这其实只是这个人的自我陶醉,因为这个人的努力很多都是无效的,他只是陷入了“自己已经很努力了”的自我感动罢了。

譬如:比如一大早去图书馆排队占位,在图书馆泡了一天,晚上九点多回到宿舍,配图发一个努力加油的朋友圈,但实际上这一天就看了两页书;再比如在网上收藏了无数的教程攻略,每天看着满满当当的收藏列表,心里倍感踏实,但从不付诸行动,不会的还是不会,不懂的还是不懂。

自我感动,自我麻痹。

最终,感动的也就仅仅只有自己,因为现实不会配合你演戏。

“我给予你们力所能及最好的支教环境,是让你们可以不被艰苦的环境所累,让你们用愉快、轻松的心情来全身心的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那些乡村儿童倾其所学,当他们尽可能的缩短与城市儿童的差距,给予他们一条真正可以看见的向上通道!”

“只要你们扪心自问,自己每日的教学,对得起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对得起你所吃的每一口饭菜,对得起我所发给你们的每一分津贴,那么你们就是最合格的乡村支教老师!”

“所以”

“不要怀疑自己,不要质疑自己!”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孩子们会拿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单证明一切!”

林谦最后的几句话,对于众多青年老师来说,无异于是振聋发聩之言,同时也让所有青年老师始终笼罩在心里的迷雾散尽。

望着那一双双渐渐明亮、渐渐自信的双眼,林谦唇角露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他知道这些青年老师真正将他所说的话听了进去。

“我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大,所以我对当代年轻人的想法还是很了解的,如今我们青年一代,大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而且自幼生长在城市中,我们对于乡村生活存在着一种天生的抗拒。”

“其实我们这代人,生长在红旗下,每个人都是有着一颗赤红心,对于乡村支教、社会公益、扶贫助幼这些利国利民的事情都有着很高的热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就拿支教这件事,你们很多都是师范学校出身,你们应该很清楚自己身边那些同学们的心理,有多少人是想来却不敢来,其原因不就是因为乡村生活的各种不适条件,断绝了她们想要支教的心嘛。”

“我问问你们,若是有人告诉他们,乡村支教老师的生活环境是你们这样的,他们还会不会来,又会有多少人来?”

ps:填坑+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