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苟出一个武道天家 > 第16章 陈瑶

苟出一个武道天家 第16章 陈瑶

簡繁轉換
作者:我爱吃鸡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2 04:56:34 来源:源1

第16章陈瑶(第1/2页)

小院。

刘文德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出了厢房,陈立询问道:“世兄这症状是从何时开始的?”

刘文德叹息道:“应该是一年前变成这样的。前年开春,我见他四书五经都已熟读,便让他与同窗好友到周边游历。去年他偷偷回来,拿走了家里的房契地契和银两消失了。

老夫当时气得找人将他抓了回来。后来才知道,他被郡中青楼一个叫半夏的女子迷住了。回来后,就变得神志恍惚,整日茶饭不思。

一开始症状还是那么严重,郎中只说是阴火旺盛,相思之症,开了些补阴安神的药,可一点用都没有。再后来,他就开始半夜发狂,力气大得吓人,我们只能把他绑起来。”

陈立点点头,这状况与前身父亲何其相似。

郡城的青楼,多半与邪魔外道有关了!

喝了几口茶,陈立起身告辞:“世叔,今天叨扰已久,我就不多留了。改日再来拜访。”

刘文德送至门口,连连称谢。

……

两天后,陈立带着齐全的材料,再次来到县衙。

有刘文德这位刑房主事的关照,过户手续办理得异常顺利。

户房的书吏甚至没多问一句,便麻利地盖上了鲜红的官印。

陈立赶着牛车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坐在正房的院子里玩着一根竹竿。

“这小孩是谁?”

疑惑间,便见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从后院走了进来。

“咦,立子,你可算回来啦。”妇人见到陈立,顿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姐,你怎么回来了……”

陈立恍然,瞥了一眼那男孩,应当就是前些年二姐陈瑶生的小儿子了。

陈瑶叹了口气,走到院子中央,摸了摸小儿子的头,眼神中透出几分无奈和疲惫:“立子,去年旱灾,你姐夫家里地里没收成,这会儿都快揭不开锅了,我回来是想求你借点粮食。”

陈立愣住。

陈瑶早早就嫁出去了,陈立穿越过来后,两人见面次数不多。

但他可记得,这位二姐嫁的是商贾之家,做茶叶生意的。

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颇有家资,怎么可能会没粮。就算没粮,又怎么会没钱买粮。

不过,陈立也没多问,道:“二姐,你说这话生份了。些许粮食,家里还是拿得出的。你要多少?”

“八百石。”

陈瑶的眼神有些飘忽和闪躲,不敢看陈立的眼睛。

闻言,陈立面色一变。

几十石粮,借也就借了,毕竟是亲姐。

但八百石粮,那就是纯扯淡了。

普通成年人就算天天吃米饭,一年顶天吃七八石粮。二姐家十来口人,一百石粮足矣。

更何况,现在都进入二月了,马上便能耕种,半年后便能收新粮。

她要八百石粮,那就绝对不是借来应急的。

“姐,不是我不帮你……”

陈立面沉如水,缓缓说道:“但你所有不知。去年末,我刚用家里的粮食换了些田地,家里也没这么多余粮了。”

陈瑶急了,干脆地说道:“立子,你别骗我了,我刚去粮仓看了,粮食够的。八百石也不多,你就帮姐一次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章陈瑶(第2/2页)

陈立听闻陈瑶竟已私自查看过粮仓,面色骤然转冷,语气也越发斩钉截铁:“姐,不是我不帮你,是这粮我真不能借。

他目光锐利,直视陈瑶:“家里确实有粮。八百石粮,一千石粮,家里都拿得出,却不能借给你。不是我不借给你,是家里的情况不容我借给你。

守恒和守业刚刚拜入武馆,每月开支就在一百两以上。你拿走了八百石,家里还吃什么?总不能让家里饿着肚子去帮你们吧。”

陈立声音渐沉,带着一丝冷意:“更何况,当年爹欠下那些债时,也没见姐夫家给过家里帮助。”

陈瑶见陈立态度如此坚决,眼圈瞬间泛红,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滚落:“立子,你要是不借,那我和你姐夫可就真的没活路了。”

“家里不缺你这一双碗筷。你若是过不下去了,回来便是。”陈立还是不为所动。

眼见陈瑶泪水涟涟,哭得梨花带雨,陈立心中暗叹一声,眉头紧锁:“姐,你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会突然要这么多粮食?”

陈瑶咬着嘴唇,不肯说,突然一扭头,跑进了母亲的房间。

陈立本想追上去,却听得屋内传来压抑的呜咽哭声,终究叹了口气,止步门外。

过了一会,陈母找到了陈立,温言劝道:“立儿,家里粮食还多,你就借给你二姐些粮食吧。”

陈立态度坚决:“娘,她要几十石粮,不需要借,拉走便是。但要八百石,那绝不可能。非要不可,也行,拿银子来买。”

“我再跟你姐说说看。”陈母无奈摇头,转身回屋。

在陈母与陈立轮番追问下,陈瑶终于顶不住压力,道出了实情。

原来,前两年陈瑶丈夫白家人外出购茶,走水路乘船回来途中,遇到水匪劫掠。那群水匪也不抢别的,专抢药材船只。

一打听才知道,这群水匪就在云泽一带活动,这几年越发壮大,劫走的药材也越来越多。

白家认为这是个商机,江州是平原地区,药材多是从其他地区贩运进来。

水匪越猖獗,那药材也就越贵。

于是,茶叶生意也不做了,将家里的所有银子都拿去买了药材。

眼见药材的价格日益攀升,白家没有及时卖出,而是选择继续借银囤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去年春天,朝廷突然派出重兵围剿,祸害云泽多年的水匪,一时间销声匿迹。

水路畅通,大量药材涌入江州等地,药价大跌。

白家之前囤的药材,砸在了手里,连贱卖都卖不出去。

眼见药价大跌,原本借钱的债主开始担心拿不回本钱,纷纷上门催债。白家想用药材抵账,结果债主根本不要。

家里粮食、牲畜,值钱的东西,全部都被拿走,就这还不够还债。

白家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用老宅和田地作抵押,借了银两和粮食。

一部分还了借银,一部分则留作日常开销。

原本指着去年秋收收了粮,能够松口气,运转过来。

没想到,一场旱灾,粮食欠收,再也没能缓过劲了。

这次的债主催上门,直接不要银子,只要粮了。当初借了多少粮,现在就得还多少粮。

不行,就直接收走宅子和田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