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 第九十五章 德国天才看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第九十五章 德国天才看傻了!

簡繁轉換
作者:葵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3 17:03:25 来源:源1

第九十五章德国天才看傻了!(第1/2页)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中方的年轻技术员走了过来。他看了一眼托马斯的设计图和机床的状况,只是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不起眼的楔形铁块,在机床的某个底座位置垫了一下,然后又在控制系统里输入了一串奇怪的补偿参数。

“你试试。”那个中国年轻人用不太流利的德语说道。

托马斯将信将疑地启动了机床。一阵平稳的切削声后,新的定位环被取了下来。托马斯用测微计一量,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公差,完美!

“这怎么可能?”托马斯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个中国年轻人,就像在看一个魔术师,“你怎么知道,要在那个位置进行物理补偿,而且补偿的参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那个年轻干事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啊,是陆工教我们的。他说,每一台旧机器都有它自己的脾气,用久了,你就能听出它哪里不舒服。”

陆工?又是那个陆工!

托马斯的眼神里,瞬间充满了掩饰不住的好奇。他看着那台被对方轻松驾驭的老旧机床,再想想自己刚才束手无策的窘境,一种强烈的冲动在他心底升起。

他想知道,那个被爷爷称为“比他父亲还厉害”的东方人,到底还掌握着多少他们闻所未闻的技术和知识。

汉斯·穆勒看着那只被重新封好,贴上最高密级标签的橡木箱,眼神复杂。他感觉自己就像守着一座金山,却不知道它的价值,现在,被外人挖了出来。

“陆先生……”汉斯的声音有点干,“这东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陆扬的目光从箱子上移开,看着这个失魂落魄的德国老人,平静地说,但语气不许人反驳。

“穆勒先生,它的价值,可能比整个莱卡加起来,还要高。”

这句话,把汉斯心里最后那点骄傲也给砸碎了。

陆扬没再多解释,他转身对身边的技术组长交代了几句,就先离开了这间气氛不对的地下仓库。有些话,点到为止就行。他相信,这个聪明了一辈子的德国老师傅,会明白这话的分量。

……

精密调试车间里,托马斯·穆勒正烦躁地抓着自己的一头金发。

他面前,那台老旧的苏式坐标镗床停在那,像一头倔驴。他花了一上午,查了所有能找到的德文和俄文资料,甚至把他爷爷收藏的机械手册都翻了出来,可加工出来的定位环,精度总是差那么一点。

这点误差,对普通加工不算什么,但对莱卡的光学修复,差一点都不行。

不远处,那几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中国技术员,正围着一台同样老旧的德制磨床,用他听不懂的中文热烈地讨论着。他们手里拿着图纸和卡尺,时不时在机器上比画,脸上没有一点为难,脸上反倒是很兴奋。

托马斯看着刚才那个只用一块小铁片就解决了自己难题的年轻人,对方现在正手把手地教一个德国学徒怎么通过听轴承转动的声音,来判断润滑油的粘度。

那种自信和从容,让托马斯心里不是滋味。

托马斯攥紧了手里的草图,上面画满了他熬了两个通宵设计的改造方案。他心里很矛盾,骄傲让他不想去请教这帮他眼里的“学生”。可眼前的难题,还有心里对那种未知技术的好奇,又让他实在忍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五章德国天才看傻了!(第2/2页)

最后,托马斯深吸一口气,做了个很艰难的决定,拿着草图走了过去。

他走到那群中国技术员面前,停在了他们的组长面前。那是一个看着比他还年轻几岁,戴着眼镜,看起来很稳重的男人。

“你好。”托马斯的声音有点干,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像是在求人,“我……我想请教一个问题。”

中方的技术组长张谦抬起头。他看了一眼这个莱卡创始人的孙子,又看了看他手里画满东西的图纸,眼神里闪过一丝警惕。

现在是技术交接的敏感时期,任何一个不经意的技术交流,都可能碰到核心机密。

托马斯看出了对方的戒备,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把图纸展开,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解释:“关于这台老旧机床的伺服电机闭环控制系统改造,我遇到了一些难题。主要是反馈信号的延迟补偿和……和机械磨损带来的非线性误差。”

他说得很专业,也很诚恳。

张谦的眉头微皱,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已经碰到了旧设备现代化改造的核心。他正想用官方的说法拒绝,眼角的余光,却看到不远处的走廊尽头,陆扬正安静地看着这边。

陆扬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对着张谦,很轻的点了点头。

张谦瞬间明白了。

他脸上的警惕立刻没了,换上了一副技术人员聊起技术时的热情。

“哦,这个问题!”张谦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然后笑着对托马斯说,“你的设计思路很棒,理论上完全没问题。但是,你可能忽略了一点。”

“什么?”托马斯下意识地追问。

张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他走到了那台苏式镗床前。

“托马斯,你把它当成一个标准的,可以被精确计算的系统。但对一台转了四十多年的老机器来说,它更像个有自己脾气的老头。”

张谦说着,伸手在那台机床冰冷的铸铁底座上轻轻敲了敲,侧耳听了听回声。

“你听,这里的回声比另一边闷。这说明多年的应力没完全放出来,底座有微米级的内部变形。这就是你那个非线性误差最大的原因。”

他没有停,又指着伺服电机和丝杠的连接处。

“还有这里,你设计的闭环控制,是靠电机编码器的信号反馈。但你没算丝杠本身的热胀冷缩和磨损。你的指令没问题,但执行的‘手臂’歪了。”

张谦的讲解,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托马斯方案的要害上。

“我们一般不这么干。”张谦笑了笑,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小型的传感器和一台手持示波器,“对于这种老机器,我们更喜欢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

他将传感器贴在机床的刀架上,然后在控制系统里输入了一段简单的测试程序。

“我们直接测量最后执行部件的实际位移,省得去猜中间环节的损耗。然后,用这组实测数据,去反向修正你的伺服控制算法。这叫终端数据逆向补偿。花最少的钱,达到最高的精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