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44、第 44 章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44、第 4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安kik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19 20:55: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郁竺一回青州,就先去见过了韦暄,和他汇报了下此行前后的种种经历。

“好啊,好啊!这害人性命的黑澡堂被连根拔除,不比剿灭贼寇的功劳小!”

韦暄听完郁竺的讲述击节称快。他早就有意调查当初自己在郓城被袭击一事,奈何那不是自己治下,且初到青州根基未稳,只能暂时搁置。如今郁竺借剿匪之机,一举两得,着实大快人心。

“是啊,不过谁能想到那张虞侯如此倒霉,成了祭在那黑澡堂的最后一缕亡魂。”郁竺也轻笑回应。

韦暄轻哼了一声:“罪有应得。”

当初郁竺走后不久,他便发觉张虞侯不见踪迹,心下已有猜测,料是慕容彦达蓄意破坏大军行动,如今这般结局,自是咎由自取。

“慕容知府,对此不曾有异议罢?”郁竺有些担心,毕竟张虞侯是慕容彦达派来跟踪她的人。

韦暄吹了吹手中的茶盏,轻笑一声:“他能有何异议?心心念念的功劳未被呼延灼夺去,郓城那个时文彬又懂事,给他找了个好头,说张虞侯是孤身探查敌情不幸遇害的,慕容彦达对此满意得不得了。”

“确实……………像是慕容知府的作风,不过张虞侯毕竟也是跟过他许久的人了,知府大人这般反应,未免有点薄情。”郁竺感慨道。

“再正常不过了,于他而言,不过是条听话的狗死了,重新驯养一条便是。”韦喧轻嗤了一声。

话音即落,气氛有一瞬间的凝滞,韦暄这才想起来这话不怎么恰当??毕竟郁竺也是自己的手下,这么说会不会让她误解……………

想到这里,韦暄连忙找补道:“自然,唯有慕容彦达这般极度唯利是图之人,方会如此行事。”

郁竺点点头。

韦暄看着她,仍觉方才解释略显牵强,思索片刻,又道:“对了,吴老前两天不慎摔了一跤,我为他寻医问药,诸位郎中都说情况不太好,你若得空,可去探视看看。”

这番话,该是能彰显出自己宽厚待下了。

“吴老怎么了?”郁竺顿时精神一振。

当初若非吴胜故意为难,还不一定有这后面的际遇呢,她本想回来后好好“感谢”一番,不想他自己倒是先“不太好”了。

“晨起打水盥洗时,不小心踩了井边新长出的苔藓,滑了一跤,一屁股坐在地上,郎中瞧了都说是碎骨症,情形乐观些,亦需卧床百日有余,若差些......总之府衙的公事,还要你多担待了。”韦暄叹了一口气。

郁竺听后,心下了然??所谓碎骨症,就是粉碎性骨折。老人最怕摔跤,吴胜这般年纪的人,大多缺钙,骨质疏松,摔一跤很容易如此,一旦长久卧床养伤后,又极易形成肺栓塞,危及性命。

如此看来,这情况确实是不太好。当下的医疗手段又没办法进行手术,保守治疗基本上是不可能痊愈的,吴胜能保命就不错了。

想到此处,郁竺也叹了口气。虽然这老头子惹人厌烦,但如此晚景,有点让人唏嘘,于是她也应道:“我稍后便去探望下吴老。”

末了,郁竺又向韦暄讨了随她出行的众人该有的赏赐,此次若非有他们蹲守捉拿雷横的亲信,并在阵前挑动晁盖人马自乱阵脚,事情也不会如此顺利。韦暄一口应下,免了诸位民壮所在家庭三年的徭役,还给马三在府衙里寻个了粗使的活计。

至于郁竺本人的赏赐,毕竟她身为官府公吏,韦喧还得和慕容知府禀告下再作定夺。

辞别韦暄后,郁竺来到了吴胜屋里。只见他趴在床上哼哼唧唧动弹不得,脸色因为痛苦呈现出缺乏血色的灰败。郁竺见状,宽慰了一两句,劝他安心养伤,谁知吴胜听后脸色反而更差了。

担心自己再停留下去,将吴胜气得一命呜呼,郁竺干脆不再多言,悄然转身退出了房间。

刚出门,却见武松在屋外。他的视线穿过郁竺尚未关拢的门的缝隙,看了一眼里面的吴胜,迅速收了回来,然后盯着郁竺,说了声:“妹子回来了。”

几日不见,武松似乎有了些变化,郁竺不知该如何形容,但这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心底还是不由地涌起一股亲切之感,她未加思索,张口便唤了声“兄长”。

武松听到这个称呼,身子微微一侧,嘴唇轻抿了一下,才开口道:“大哥和嫂子刚刚托人捎来话,让你有空去店里一趟。”

郁竺也的确许久未曾见过张青孙二娘夫妇,听闻此话,自是欣然应允。

武松此刻无公事在身,便带着郁竺往善义楼走去。

二人并肩在衙前街上走了片刻??以往这样同行的场景并不少见,可此刻却莫名地透着一股怪异。

郁竺微微侧头,用眼角余光打量着武松。

他的眉头似乎不是那么平展,有时嘴唇嗫嚅着想说一两句话,才微微侧个头,话又像已经在舌尖被消化了一般,随着他抿紧的嘴唇,留下一阵沉默。

虽说以往武松也不是什么多话之人,但多少还是会穿插着找一两句闲话随意说说,不会像今天这般让气氛彻底冷下来。

这是怎么了?

郁竺思考片刻,摇摇头??猜不透。男人真是一种心思复杂的生物,还是不要猜了。

不过好在善义楼很快就到了,孙二娘远远地瞧见二人,热情地招了招手,然后快步迎上前,招呼着他们向店里后厨处那个隐秘的包厢走去。

她的热情很好地冲淡了气氛里的尴尬,郁竺开玩笑道:“嫂子这般急切叫我来,可是想我了?”

孙二娘瞥了武松一眼,用绣帕娇俏地扫了下郁竺的肩头:“不是我想,是有个小美人儿来找妹子咯!”

“小美人儿?”郁竺疑惑道。

刚好此刻也到了包厢前,她顺势一掀帘子,竟是张芝芝端坐在那处。

险些忘了当初让鲁智深将张芝芝送来青州。

那晚大家各怀心事,天色又昏暗,郁竺没有仔细看过张芝芝的面容,此刻一瞧,真是个难得的美人。

一身浅青色的绫罗褙子搭着白色的长裙,衬得眉眼的线条似赵孟?的楷书那般,端庄秀丽,温润妩媚。

张芝芝看见郁竺,十分热情地围上来:“押司好本事,我一路过来,到处都听人说青州出了个女管仲,巧施妙计剿灭贼寇,好不威风。”

郁竺尚不知自己已经这般声名远扬,只当张芝芝是在诓自己,却听张青一本正经道:“妹子别不信,鲁智深兄弟也是这么说的,他是出家人,可不打诳语。”

听张青提起鲁智深,郁竺忽然想起他来,连忙问道:“大师可在这处?”

孙二娘微微摇头,答道:“鲁智深兄弟已经走啦。”

郁竺哑然。

当初救下鲁智深,多少也怀着让他为自己所用的心思,这般潦草地让他完成了三件任务,无非是为了让鲁智深惦着这个恩情。本想着回青州后给他寻个安身之所,不想他却走了。

想到此处,郁竺问道:“他可有说往哪里去了?”

张芝芝微微扬起下巴,一脸得意道:“我家原先请了张空名度牒,便换给鲁大师了,他自去寻个庙呆着了。”

“空名度牒?”

郁竺闻言咋舌??这可是个好东西,大宋朝规定当和尚可以免除徭役赋税,犯了罪的人拿了度牒剃度出家也是既往不咎,因此度牒官价一千贯钱一个依旧供不应求。

就郁竺所知,这青州市面上的空名度牒,能叫卖到两千一百贯钱。

未曾想到张芝芝出手这般大方,郁竺不禁道:“姑娘真是破费了。”

谁知那张芝芝颇为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无妨,鲁大师将他原来的度牒给我了,上面虽写了法号师承,但肯定还是有人要的,我转手卖出去就是,就当是稍微损失一点点吧,毕竟他也算我半个救命恩人。”

“......”郁竺沉默片刻,问道,“鲁大师有没有告诉你,他为什么不回原来那处寺庙?”

张芝芝点点头:“大师和我说了,他在原来的寺庙里和住持闹得不愉快,不愿再回,故而问我换个新的。”

众人皆无言。

片刻后,还是张青先打破了沉默:“鲁智深兄弟当真这么说?”

张芝芝一脸无辜地点了点头。

“啊哈哈哈哈……………”孙二娘咯咯地笑了起来。

郁竺也忍不住噗嗤一声:“姑娘要损失的,恐怕不是一点点了。”

“为何?”张芝芝闻言睁大了杏眼。

在座的都是背着几条人命官司的杀人犯,孙二娘也不怕张芝芝乱说出去,挑眉道:“他呀,是得罪了殿帅高太尉,被赶出大相国寺,姑娘这度牒,恐怕难卖咯。”

没错,鲁智深的度牒是上了黑名单的度牒。

果然,张芝芝一听,立马柳眉倒竖:“好个大胖和尚,竟敢诓我!”

众人哄堂大笑,连进门后便一脸严肃的武松也忍俊不禁。

待笑声渐歇,正事被摆上台面。

郁竺目光转向张芝芝,问她到青州后具体如何打算。

张芝芝不假思索,将那晚说过的话再次道出,表示愿追随郁竺左右。她略通文字,家务女工之事也颇为娴熟,能跟着郁竺这般自立门户的女官,于她而言,是最佳的选择。

因吴胜受伤之事,郁竺也知道,自己日后的差事比起现在来只会多不会少。张芝芝看着便是个聪明伶俐的人,有她给自己当“秘书”自然也不错。

说干就干,在善义楼用完午饭后,郁竺就带着她前往书坊挑选书籍。

张芝芝虽识得些字,但也只念过《女诫》和一些诗词,为了让她能适应现今整个官僚体系的知识架构,郁竺不得不要求她熟悉一下儒家经典以及一些史书。

郁竺本人因为有系统,要阅读资料时,都是让系统直接在脑子里给她调出来,因此从未买过书。如今张芝芝来了,她也才第一次踏足书坊。

青州最大的书坊勤有堂就坐落在衙前街上,二人从善义楼出来,行了不过两百余步便到了。

此时的书坊可不同于后世的书店,里头印刷、校对、装订、售卖,各自有专门的区域。印刷区的工匠专注地在雕版上刷着油墨,然后铺上纸张、按压、揭开,再送到装订处,又有工匠将纸码齐,用锥子打孔、穿麻绳………………

张芝芝兴奋地在店里绕了一大圈,左摸摸右摸摸,新奇得很。

片刻后,她绕到书架后,手指轻抚过那些摆放整齐的书册,好奇地问道:“大人,我一直听说《论语》,却没读过,这讲的什么呀,读一半真的可以治理天下吗?”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太祖朝宰相赵普的名言,当然不是真的指熟读本书就能治理天下事,本意还在说明《论语》一书中丰富的治国安邦的智慧。

不过这细细解释起来着实有些晦涩,郁竺便换了个简单的说法:“这书讲的就是孔子带着弟子们满世界溜达,边逛边唠嗑,把唠出来的道理记下了,若只是背熟了当然不能治理天下,得悟透才行。”

“噢!”张芝芝半懂不懂,又指着另一本问道:“那这《大学》呢?”

“这就是个老夫子,告诉你要怎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照这个做,就能成为人生赢家。”

“这么厉害,那这本得买下来!”张芝芝垫着脚将书册取下,又指向另外一本,“那这《中庸》呢?“

“这本就是个和事佬,告诉你做人做事别太激进,也别太保守,稳稳当当才是真,就像瓦舍里走钢丝的小旋风1,两边都别靠,走中间才不会掉。”

张芝芝噗嗤一声笑出来:“这本我不喜欢,老是稳稳当当有什么意思。”

二人欢声笑语,书架背后却传来一个轻蔑的女声:“巧言令色,拿圣贤书开玩笑,真是有辱斯文。

张芝芝一听,柳眉倒竖,当即怒气冲冲绕到书架另一侧,郁竺也跟着过去,却见一淡妆素服、身形窈窕的妇人。

那妇人约莫三十多岁的样子,容貌清丽婉约,说出来的话却毫不客气。

张芝芝抢白道:“我们私下言语,与你何干?莫要在此无故寻衅!”

那妇人都没看张芝芝,直接冲着郁竺道:“圣贤之书,理当敬重,此乃读书人的基本操守,岂容如此戏谑调侃。”

勤有书坊的掌柜就在不远处,听到这处的争执声,立刻赶来。

他本是认识郁竺的,一见是她,当即略行一礼,接着又朝着那妇人行了一礼,嘴里念道:“易安先生,郁押司,二位莫要动气。这书坊乃是文雅之地,大家都是爱书之人,些许误会,说开了便好,莫要伤了和气。”

“易安?你是李清照!”

郁竺大吃一惊,她蓦然想起,李清照因为丈夫赵明诚被贬官,二人一起屏居青州将近十年,算来可不正是当下,就连那著名的赌书泼茶的雅事也是发生在青州的过往。

“郁押司?你便是那女管仲郁竺?”李清照同样诧异,她久居青州,又怎会对这大宋现今独一无二的女吏郁竺毫无耳闻。

郁竺此刻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知名度打出去了,未曾想大词人李清照都知晓自己的名号,不禁有些受宠若惊。

张芝芝更是如此,她在深闺之中便读过诸多易安的诗词,此刻骤然见到真人,仿佛迷妹见到了偶像,满脸崇拜,将此前的不快忘得一干二净。

掌柜的见二人有意攀谈,颇有眼力见地将她们引至待客小憩之处。

郁竺还是第一次与这般级别的历史名人直面相对,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说起,往昔的伶牙俐齿全然不见,憋了许久才挤出一句:“易安先生的词写得甚妙!”

李清照听闻,轻笑出声:“押司谬赞了,我对押司才是倾慕已久,有押司为楷模,方知女子亦能有此等别样活法。”

郁竺被她夸得耳根泛红,连忙扯开话题:“易安先生于诗词、金石学之造诣,登峰造极,无人可及。先生亦是来此寻觅书籍的么?”

李清照点点头:“听闻掌柜的寻来了范祖禹的《唐鉴》,我特来一观,却发觉并非唐鉴公的手笔,唉,自从此书印版被悉数焚毁之后,总是有这样的后人狗尾续貂之作冒充原作在市面流传。2”

郁竺点点头。李清照夫妇在青州搜集古籍金石之事并非隐秘,这本《唐鉴》的作者范祖禹在崇宁年间被列为元?党人,蔡京进谗言,致使其所著此书的印版与苏黄等人的文章一同被焚毁,此后市面上便鲜有所见。

不过,郁竺的系统里存有此书,只因朝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中藏有一本,才得以留存于世。只是当下文人藏书,多为传家,甚少有人愿意分享,故而市面上难以购得。

念及此处,郁竺心中忽然一动,对李清照说道:“先生所寻之书,我曾诵读过,如今仍能记得大概,不若我回家后默写出来,呈予先生一览。”

她对着系统里的抄一份给李清照不久好了。

李清照闻听,顿时惊诧道:“这《唐鉴》全文五万余字,我虽自恃博闻强记,却不想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郁竺一听顿时慌了??只顾着讨好女神,全然未留意此书篇幅,还以为仅有七八千字,不想竞夸下海口,赶忙谦逊道:“只是大概.....只是大概......哈哈。’

“只是大概也已经很了不得了!”李清照神色极为认真,“押司若是公务繁忙,也不必着急,徐徐写来,写毕告知我一声,我自当登门求取。”

“先生放心。”事已至此,郁竺唯有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心中暗道,果然金手指不能乱用,大话不可乱说,五万字......真是一抄一个不吱声。

二人相谈甚欢,又畅聊了好一会儿,郁竺才与李清照依依作别。

不得不说,才女的境界确实不一般,交谈了这小半个时辰,郁竺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飘飘然回到府衙。

刚踏入内衙,便见有人恭恭敬敬地候在她房门外。上前询问,原来是慕容知府派人送来了赏赐。

那赏赐被装在一个小巧的柳藤箱子里,郁竺待公人离去后,打开瞧了瞧??白银五十两,绸缎五匹。

有点寒碜,和自己的功劳不太匹配??郁竺看着这堆东西,叹了口气??也罢,他不找自己麻烦已经算好的了。

只是这绸缎是靛青色,她很少穿这种颜色的衣服,留着也是无用,略一思索,派人送给了武松。

夜幕降临,寥寥几颗星子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青州府内衙,几个厢房内还亮着暖黄的烛光。

“隋大业十三年,高祖为太原留守………………”郁竺一笔一划对着系统在脑海里打出的文字誊抄着,张芝芝在一旁看书看得昏昏欲睡。

“笃笃笃”

轻轻的敲门声响起,郁竺回头看了眼张芝芝??头藏在书后面一点一点的,根本没有被吵醒。

她轻轻起身拉开门。

门外站着的果然是武松。

见郁竺出来,武松神色变了一下,然后轻声道:“妹子送的衣料我收到了,很好看,多谢妹子。”

“我看着便觉得适合兄长。”郁竺笑着回道,这都是小事,初到青州时,二人的财物经常不分彼此,谁手头缺钱了便会向另一支取,后来随着手中银钱渐多,才逐渐分开。郁竺心想武松不会只为这点小事特意前来道谢,于是问道:“兄长来此所

为何事?”

武松微微一愣,眼神有些闪躲,随即道:“无事,就和妹子道声谢。”

说罢,他看了看屋内的灯光,补充道:“妹子还在忙么,那我就不打扰了。”

“兄长等等,我有话和你说。”郁竺眼疾手快,拦住武松,迅速到屋内寻了件衣服披上,然后示意他向外面走走。

庭院中月色如水,洒在蜿蜒的回廊上,清明已过,谷雨将至,夜晚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温润的潮湿气息,丝丝缕缕地缠绕在人的周身。

二人沿着廊下走了一会儿,谁都没有说话。郁竺沉默片刻后,觉得有些话还是直截了当地挑明比较好:“总觉得从济州回来之后,兄长就和我生分了许多。”

武松立即否认:“哪有......”

郁竺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武松。

武松噤了声。半响才重新开口:“倒不是和妹子生分,只是有时候觉得......”

“觉得什么?”

“觉得我能为你做的太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