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38、第 38 章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38、第 38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安kik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19 20:55: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呼延灼的脸色不算好。

他的手轻轻搭在御赐的踢雪乌骓那乌黑油亮的鬃毛上,缓缓摩挲着。

鬃毛被风吹起,轻轻拂过他的脸,带着牲畜特有的温热气息,混合着尘土与干草的味道,

这是一个征战沙场的将领最为熟悉的气味。

仅仅是闻到这味道,就能让他联想到火炮的硝烟、刀与剑的光影和敌人血液的腥味。

而那个宦官出身的监军陈良弼,又怎会懂得这些?

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朝廷为防武将拥兵自重,施行了一系列举措,监军政策就是其一。

名义上,监军只是负责监督,可实际上,他们总在关键时刻对统帅的决策横加干涉,此次亦不例外。

当初,殿帅高俅保举他出征,临行前将京师甲仗库打开,由他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呼延灼也没客气,不仅将随自己出征的三路人马装备得整整齐齐,还为留在汝宁郡的两千多马军也备了一批物资。

这拿人手短,岂有无功而返的道理。因此,虽然早在行军途中,呼延灼就听得青州贼人已退的消息,但还是想着贼寇一时难以尽数剿灭,那崇山峻岭之间必然还有散兵游寇,将其清剿,也算得给朝廷一个交代了。

谁知事情柳暗花明??到了青州城下,慕容知府竟然告诉他,济州水泊梁山贼寇刚来过,虽被击退,却劫走了两名已被俘的贼首。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

当然是立即调转马头,追击梁山贼寇!

然而陈良弼不同意。

这些阉人做监军向来保守,总是担心主帅的作战方案过于冒险,从而要求他们采取更为保守的防御策略,即使在进攻更有胜算的情况下。

现在,陈良弼就如此说了:“将军的兵马皆为重装之师,还携带了五百余架铁炮,自汝宁郡汇集三路人马后直奔青州而来,已是舟车劳顿。而这些贼寇的流动性极强,此刻追击免不得在州府之间围追堵截,惊扰百姓,还不如在青州休整一番,从

长计议。”

呼延灼心中冷笑,多么冠冕堂皇的话!听着是为大军的安危考虑,但他如何不知陈良弼的心思??三山贼寇已经退兵,此行目的已经达到,虽然无功但也无过,而追击梁山贼寇,万一兵败,他却需要承担责任,这种冒险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他们这些宦官监军大抵如此,将朝廷的军事行动成视为自己升官筹码的买卖,将胜算和风险计算得明明白白,有一点亏本的可能便畏葸不前。

于是呼延灼耐着性子给他分析利弊:“若任由他们退回水泊梁山,那便是放虎归山。而且我听闻梁山贼寇极擅水战,到了他们的主场,再想剿灭就难上加难了。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

陈良弼不置可否。

呼延灼眼见说不动他,又试图将慕容知府拉入自己的战线:“知府与他们有过交战,自然熟悉贼寇情况,仅需派将领和官兵协助大军作战,定能在几日之内尽数剿灭贼寇。

谁知那慕容彦达竟是连连摆手:“?,都统制此言差矣,我青州实在是没什么出色的将才,否则之前也不会向朝廷修书求援了,都统制要追击贼寇,下官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呼延灼脸色阴沉,连慕容彦达身后的韦喧也不禁撇嘴??知府私心太重,为了独占功劳,竟然不顾错失剿灭贼寇的良机。

但憋屈的是,韦喧作为慕容的下官,尽管不认同,却不能在公开场合和他叫板。

谁知这时,青州官吏中竟然有人出声献上良计,呼延灼不禁心头一喜,韦喧也向身后看去………………

郁竺自然知道吴胜突然出声没安好心,可她方才走神,不知前面说了些什么,急忙向武松使眼色。武松耳力过人,见郁竺眼色,心领神会,三言两语将情况概括了一番。

郁竺听罢,心下了然。

今天早些时候,吴胜和颜悦色地问候她,她还当有人转了性子,现在看来狗改不了吃屎,人也一样。

他这是想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若说没良策,定会被众人耻笑,自己辛苦经营几个月的形象也会受损;若给出良策,便是公然打慕容彦达的脸,往后在青州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可惜,他错估了自己。

如吴胜等人,在官场中沉浸已久,视野被局限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虽对人心的微妙之处了如指掌,却意识不到整个大宋朝也就数年的光景,因此才会为些微的纷争费尽心机。

然而预知未来的郁竺,又怎会为了不得罪一个当不了几年的慕容知府,放弃赚点数回家的机会?

想到这里,郁竺毫无怯意地向前迈出一步。

周围其他官吏见诸多目光聚集过来,纷纷避让,瞬间空出一片地方。

呼延灼的目光找到了落点。

这是一名身材稍显瘦小的官员,看着十分年轻,穿着件深色的厚绸褙子,头发简简单单绾了个髻儿,神色从容淡定,颇有荣辱不惊之态。

他自然而然朝那人的方向抬了抬下巴:“哦?押司有何高见。”

只见那人又上前走了两步,躬身作揖道:“卑职浅见,不敢班门弄斧,污了将军耳目。”

听着声音......竟是这名女子?呼延灼微微吃惊。

不过他出生将门,见多识广,也听说过杨业祖孙三代家中女眷骁勇善战的事情,心道,这女子竟能做得押司,必然是有一番本事的,于是未将那惊讶表露出来,不动声色道:“无妨,说来听听。”

郁竺抬眸,直视着呼延灼的眼睛,缓缓说道:“卑职以为将军所言极是。此次匪寇倾巢而出,千载难逢,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且梁山水寨湖泊众多,不利于将军部下连环马阵发挥优势。一旦他们退回山寨,化整为零,日后再想剿灭,

耗费的人力物力必将翻倍。所以,方才我才对身边的吴老说“宜将剩勇追穷寇‘。”

呼延灼听了,不禁点头,这番话正合他意。

一旁的慕容彦达却面色铁青,暗暗咬牙??这个郁押司,给了她几分颜色,竟在这儿出风头。

陈良弼听着那女押司所说之言,眉头轻蹙,双眼微微眯了起来??这是他生气的预兆。

郁竺像没有看到众人脸色,继续说了下去。

“想当年童枢密对西夏用兵,为避免与党项骑兵野战,采用出寨进筑之法,在险要之地修筑垒寨,步步紧逼,方立下不世之功。如今我们也可借鉴此法,大军迅速出击,避开正面交锋,抢占险要地势,形成围困之势,压缩贼寇逃窜的空间。”

郁竺说完,抬眼朝陈良弼看去??呼延灼和监军意见相左,此事的症结无非在于说服后者,那自然要挑陈监军爱听的说。

童贯当年作为监军率兵与西夏作战获胜一事,朝野上下普遍认为其中水分颇大。多数人都觉得是种师道将童贯置于一个坐享其成的位置,不让他插手实际军事行动,这才成就了那样的战果。然而,郁竺却三言两语将战胜西夏的功劳归到了童枢

密身上。

果然,陈良弼在听到童枢密三个字后,面上那种细微的不悦渐渐散去。

郁竺知道自己的说法将他打动了,趁热打铁道:“若担心大军长途奔袭导致人困马乏,不如暂且卸下连环马的重装,凭借速度抢占先机。待将贼寇团团围住之后,再发挥朝廷重兵的优势。郁竺虽是青州的一个小吏,但也甘愿为朝廷效此犬马之

劳。”

“如此安排,听起来倒是有几分可行。”陈良弼暗自思量。他本就对军事知之甚少,心中想着既然养父曾用此招应对西夏作战能够获胜,那此次想必也行得通。若自己此番能够大获全胜,说不定……………

见陈良弼神色动摇,韦暄连忙补充道:“这位郁押司是我手下,颇有才干,此次打赢三山、退兵梁山亦多有效力。”

呼延灼闻言,立即抓住时机对慕容彦达道:“知府大人真是过谦,我看贵府这不是人才济济,便让这位郁押司点些人马随我们前去吧。”

慕容彦达心中不愿,却又无法拒绝,只得狠狠剜了郁竺一眼,朝呼延灼干笑道:“悉听尊便。”

郁竺来到城根处,这里又恢复了清晨的热火朝天。

方才,在此处修整城墙地基的民壮为了避让呼延灼大军,都躲到了城楼下,此刻,见军队远去,他们才渐渐探出身来,继续忙活起方才被中断的活计,手中的工具与砖石碰撞,发出阵阵声响。

此次出征,慕容彦达以贼寇可能反扑,青州需要守备力量为由,不允许厢军、土兵、弓手等跟随。如此一来,郁竺只能从这些民壮中挑选随行之人。

郁竺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这些民壮大多是由农民、猎户、渔民以及少部分爱使枪棒的青年组成,除了个别人格外热衷于打熬筋骨外,大部分都是被官府抓了壮丁。当然了,官府也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比如减免一些赋税或徭役。

按常理,官府通常会在春秋两季组织民壮训练,以保障其具备一定的组织纪律性与战斗力。然而,实际嘛......应该组织训练他们的人,此刻就站在郁竺身边。

武松皱着眉,眼中满是忧虑,他对于这些人的能否发挥作用深表怀疑??打仗并非仅靠一身蛮力,眼前这些人,有的连兵器都不会使用,更遑论战术配合,在战场上恐怕只是乌合之众。

对此,郁竺倒是一脸坦然:“兄长无需担忧,挑些老实且肯吃苦之人即可。上阵杀敌有都统制的人马,无需他们冲锋陷阵。只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我若想在其中有所作为,需有自己用着顺手之人,关键是他们得完全听从我的差遣,忠心不

二。”

武松点点头,多说无益,他命人取来户曹的丁口簿,以本地户籍、家境贫寒,无作奸犯科记录等为标准,为郁竺筛选出二十余人。这些人,只需给予略微丰厚的徭役免除政策,便容易掌控。

马三也在城外。因为掘地道一事,他已经自觉将自己放在郁竺左膀右臂的位置,此刻自然是主动请缨,要跟随出战??他横竖是个流民,留在城里卖力气,不如出去混一混。郁竺从之前几件事也看出此人可用,便点头应允。

吴胜冷眼旁观着,脸上全无笑意。

郁竺心情倒是极佳,见了吴胜,忍不住出言调侃:“吴老,多谢啊!”

吴胜脸色阴沉:“助押司旗开得胜,回来慕容知府定会好好褒奖你。”

这句话反过来听还差不多。

“自然,知府大人必然也会记得吴老的推举之功。”

果然,郁竺此言一出,吴胜的脸色越发难看了。

郁竺笑了笑,他为了给自己使绊子,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可惜一眼障目不见泰山,以他老谋深算的性子,难道不知,在慕容彦达眼里,他们与韦喧早已是同气连枝,慕容彦达又怎会轻易放过他?

韦暄没有理会吴胜,亲自带着武松,将郁竺送到城外,又叮嘱她,若是真将那两个贼首夺回来,务必要建议呼延灼立即将人斩首,以免牵连到当初守城不察的事情,生出其他事端。

郁竺心中明白,那贼首根本就不在梁山,根本不可能夺回来,于是毫无心理负担地答应了。

城外,韩滔已经等候多时。方才定下追击的策略后,呼延灼便令大军调转马头,后军催都彭?为先锋,前军先锋韩滔殿后,向西南方向进军。

见郁竺来了,韩滔立即高声下令,军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将郁竺及手下众人的行囊有条不紊地放到辎重车上。

一切准备就绪,大军如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千百只马蹄,踏起一串串烟尘,很快将大军的身影遮盖住。

武松静立原地,默默凝视着渐行渐远的队伍,片刻后,微微叹了口气,便与韦暄一同转身回城。

他不知道的是,烟尘散去后,一人一马从悄然绕出。

那人身着官军常见的戎服,神色慌张,不时拉扯着护领,将大半张脸紧紧捂住。待四周无人,他松开护领,漏出一张脸来??竟是慕容彦达身边的张虞侯。

张虞侯回头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用力一挥马鞭,追着大军方向而去。

呼延灼的大军,如钢铁洪流在官道上向前推进,千百个兵甲和马甲碰撞发出的声音,仿佛隆隆的雷声。

一名校尉骑着马疾驰而来,待靠近呼延灼后,猛地一勒缰绳,战马希聿聿地发出一声长嘶,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校尉微微俯身,轻声询问道:“将军,监军大人问是否要传令那位郁押司到前面来?”

呼延灼面无表情地凝视着前方,微微动了动嘴唇:“不用。”

校尉一脸困惑,继续追问道:“将军既采取她的建议,让她随军作战,为何又将她安置在后军韩将军处?”

呼延灼眉头微微一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他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不远处的陈良弼身上,心中暗嗤一声。

当初让郁押司随行,不过是为了给慕容彦达添堵罢了,他可没打算真的采纳她的建议。

那位郁押司前面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可后面的话却让他心生不悦??将童贯的御敌之策奉为圭臬,又为讨好监军,建议卸下重甲,可见其谄媚。

呼延灼紧了紧缰绳。

他的连环马阵威震四方,那可是他纵横沙场的得意本领。卸甲?真是不知深浅。

“让她先跟着韩滔吧,无我命令不得上前来。”

呼延灼双腿用力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向前飞窜而去,瞬间就与校尉拉开了距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