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53、第 53 章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53、第 5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安kik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2-19 20:55: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郁竺最先拿起的是福建路的名册。

熙宁四年,福建路厢军裁并后改号保节军,故而这本厚厚的名册上写着“保节军兵籍”五个大字。

翻至扉页,赫然注明了保节军共三十三指挥11150人,其中水军五个指挥。

再往后翻,便是各指挥、都的详细人员名单,记载了士兵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具备的技能和过往的军事经历。

郁竺沉默地翻过了大半本,终于出声:“王主事,本官有些许不明之处,还请你解答一二。“

王主事立马一个激灵:“承旨但问无妨,下官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良,保节军第一指挥都头,天禧四年生人,如今该九十有七了吧?老而弥坚呀!”

王主事尴尬地挤出一丝笑容,支吾道:“许是出生年月记错了,应当不至于如此年迈。”

郁竺点点头。又翻过数页,手指着另一个名字说道:“王淮,元符二年生人,大观二年于新会三灶山参与剿灭海盗,斩获七人,赏银一百五十两。彼时他才九岁,姑且算作是英雄出少年,可我记得这仗应当是广南西路的厢兵水军打的吧?王淮并无

转换兵籍的记录,为何相隔数百里的战役会抽调他这样一个娃娃兵参战呢?”

“呃......”王主事脑子里飞速地盘算着托辞,哪里还能分出心神维持面上的笑意,那咧着嘴哭不哭笑不笑的样子倒是十分有意思。

郁竺见状安抚道:“无需着急,好好想想,我还有问题。”

“邓通,元?八年生人,渭州人士。这人我可认得,是我幼时邻居家大郎。参军不过两年便当逃兵跑了回来,我在渭州之时,他已然在家中务农,为何这兵籍所记他却依旧安然领着军饷呢?”

王主事怎会料到新上官竟与此人相识,一时之间乱了阵脚,匆忙推诿道:“必定是他们呈报有误......”

话刚说到一半,他瞧见郁竺脸上略带戏谑的笑意,这才恍然大悟,哪里是什么邻家大郎,自己分明是被捉弄了!

王主事顿时满脸涨得通红。

郁竺见状,合上名册,好整以暇地端坐着,一字一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王主事想想该如何解释。”

气氛变得沉默起来。

王主事低着头,默不作声,郁竺也就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那热气袅袅的茶,清香随之氤氲开来。

这般僵持了一会儿,王主事心里头的那盏水却愈发不能平静??将官巧立名目,借虚籍之便冒领军俸,这本就是众人皆知,心照不宣的事情,他不信她毫无所闻。

他在心底冷哼一声,只觉得面前这女子投射来的犀利目光甚是可憎。

自己寒窗十年,青灯黄卷,一朝得中,赐同进士出身,本以为鱼跃龙门,却不想汲汲营营数十载光阴,仍不过是个枢密院的主事。

官升不上去不要紧,他得养家呀!她郁承旨这等走捷径的骤擢之士,如何能知道自己的不易?东京的房价多贵,每个月的僦钱便要一大笔,家中妻儿的吃穿用度、柴米油盐,桩桩件件皆需银钱开销......仅凭那微薄的俸禄,如何能够维持生计?

为此,厢军的将官暗中送来银钱,让他在虚籍之事上高抬贵手,他犹豫再三,最终也就含含糊糊的答应了,反正整个大宋官场皆是如此行事,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即便较真,又能改变什么呢?

况且,他这在京房也不是没来过其他纨绔膏粱得祖荫者,新官上任都要装模作样翻一翻名册,谁对此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偏偏她要抓着自己不放?

想到这里,王主事收了脸上那僵硬的笑意,梗着脖子道:“恕下官无法解答,下官只知道这枢密院十二房,莫不如此。承旨如果实在有疑问,可以去问问童大人。”

郁竺没想到这一直低眉顺眼的王主事还突然硬气了起来,她盯着面前的人端详了片刻,莞尔道:“有趣。王主事既给不出答案,那我便只能将这些疑问呈交御史台了。”

王主事一听,顿时慌了神。他本以为抬出童大人,能让郁承旨知难而退,岂料她如此莽撞。她这般行事,童大人是否怪罪尚不可知,但事情一旦闹大,自己这等小角色定是要倒大霉的。

想到此处,他再也顾不得什么礼仪风度,连忙扑通一声跪下:“大人,别,别,我说还不行吗......

“那便说吧。”

“士兵死亡不注销、逃亡不下编、虚报军功......这都是各路将官冒领军俸惯用的伎俩......”

“我要听的不是这个。”郁竺直接打断了王主事的絮絮叨叨,“你说的这些,我自己能看出来。”“

“那......大人要我说什么?”

“告诉我,保节军,不,整个大宋八十万禁军、四十万厢军,到底有多少人。”

她和这王主事周旋许久,自然不是为了拿捏他一个小官寻开心。他这类人,犹如大树表皮的小蛀虫,数量巨多,看着恶心,然而逐一清理起来却着实麻烦且意义不大,郁竺自然是无意在此等人身上耗费光阴。

但此类小蛀虫,却往往对实情最为知悉。郁竺揪住王主事的把柄,便是要逼他道出北宋军队的真实状况。即便她知晓军队**不堪,也要弄明白究竟腐坏到何种程度才行。

那王主事跪在地上忸怩许久,终在出卖同僚与保全自身之间择了后者,长叹一声,徐徐道来。

“西军因常年与西夏交战,情形稍微好些,军队实际员额差不多能达到编制的七成左右。河朔、荆湖等地边防,兵力数量大概仅仅只有编制的,呃,四成左右吧。广南两路、两浙路、福建路这边状况要更差一点,实数仅为编制的一成左右。三衙

禁军也差不多,号称八十万,实则二十万编制,真实人数应不足三万……………“

王主事越说到最后,语气越稀松平常了起来,大有一种“看吧,大家都这么烂,你也别揪着我不放”的架势。

郁竺却是越听越心惊,听到最后,只觉得心里凉了大半截。

南边久无战事,海盗侵扰尚且不至于要命,军队缺额勉强可以理解,可北边的边军竟然不足编制的四成,这如何不让人胆寒?

那可是直面金人铁骑的前沿防线啊!一想到此,郁竺不禁咬牙道:“如此边防,怎能御敌?这简直是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王主事见郁竺这般激动的模样,不禁有些不以为然:“大人且息怒,如今天下太平已久,北边就算兵力弱一点,也无大碍。自澶渊之盟后,契丹人已许久未曾与我大宋开战,边境安宁,无需过多担忧。”

“契丹人不打,还有女真人呢?”

“女真人?大人可是指金国?他们不过就是北边蛮荒之地的一个小小部落而已,中间还隔着辽国呢。”王主事微微抬起头,有些困惑。

郁竺一下子冷静了下来。

她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北边蛮荒之地的一个小小部落而已,中间还隔着辽国”这句话,思绪如飞。

突然之间,她似乎隐约有些明白了童贯那对自己有所隐瞒的意图。

再次睁开眼睛,她嘴角轻扬,笑声从喉中逸出。起初只是低低的笑,渐渐地,笑声愈发流畅,愈发响亮,直把一旁的王主事看得一愣一愣的。

笑罢,郁竺深吸一口气,正色道:“我明白了,天色已晚,散值吧。”

王主事一脸莫名其妙,不懂郁竺何故发笑。他下意识地看了看窗外,余晖已渐渐黯淡,确实该回去了,家中妻子想必已做好饭菜,正盼着他归家。

他转身往门外走了两步,却又似想起什么,回过头来,再次确定道:“承旨,那我的事?“

“你有什么事?”郁竺微微挑眉。

“没有没有,哈哈。”王主事彻底放心下来,两步并作一步向外走去。

待他走后,郁竺静静坐了许久,缓缓起身,将屋内的灯一盏盏熄灭,随着最后一丝光亮的消逝,整个枢密院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定了片刻,郁竺从这黑暗里步出,向月色下走去。

翌日清晨,葆和殿东序间。

郁竺一大早便赶进宫来,先是陪雪锦玩了一会儿,用洒了鼠莫碎屑的孔雀尾羽逗猫棒调动这小胖猫锻炼了一阵子,又叮嘱那照顾雪锦的小内监减少一些喂养食物里米饭的比例,增加鸡肉和鱼肉的分量。

她在赵佶面前侃天侃地,但真正能够做到且行之有效的事唯有给雪锦减肥这一桩了。

那小内监自是对郁竺言听计从。他感激于郁竺昨日的恩情,想了想,悄声告知郁竺,官家昨日夜里前往金钱巷了,依照惯例,恐是要到下午方能归来。

内监透露的关于官家的每一点消息,都是一件价值昂贵的礼物,郁竺领受了他的心意,谢过之后,朝着枢密院的方向行去。

既然暂时等不到赵信,那她就要抓紧时间先去找另一个人。

一刻钟之后,郁竺在宣德门通往枢密院的必经之道上,拦住了童贯的去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