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 78、第 78 章

穿到水浒世界我登基了 78、第 78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安kiki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3 09:14: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相扑,又称角抵,在宋朝非常流行,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等场景,都会有宫廷专门的相扑队伍“内等子”登台献艺。

这些“内等子”中,不乏妇人,她们的角斗深得后妃命妇的喜爱。至哲宗一朝,司马光曾为此上书陈言,表示女子相扑有伤风化,建议取缔。不过他的反对无效,妇人相扑至今都是宫廷之中备受青睐的“热门表演”。

但无论如何风靡,相扑毕竟只是二人相斗,场面略显单薄,因此在前面一众绚丽夺目的表演后,郁竺推出一场相扑来,倒是有些出乎赵信的意料,不禁起了几分兴致,想看看这相扑与往日的到底有何不同。

只见棘盆中的两个汉子赤着上身,除了桐油的肌肉块状分明,在四周灯烛的照映下闪着光泽。

赵佶注意到,他们下身不再是往常那般短裤赤脚,而是分别穿着朱红和墨黑的?裤,足衣一直包裹至胫部。

那红?汉子脚步轻点,率先出手,身形如燕,快速向前滑出。

见对方来势汹汹,黑?汉子却面不改色,气定神闲,待对方快要近身之时,旋身避让,紧接着,双手探出,灵蛇般钳住对方的右臂,动作行云流水。

红?汉子也绝非易于之辈,身体一旋,挣脱钳制,紧接着高高跃起、双臂舒展的瞬间,竟有点点火光沿着他的动作轨迹拖出绚烂的光尾,借着下落之势,他扫出右腿,黑?汉子反应极快,以臂挡住,二人相接处竟有微光进开。

这时,正对赵信的方向,二人的身后落下一大片帷幕,但乔影戏那般,二人的身影被灯烛投射在帷幕上,瞬间放大了数十倍,烟火适时绽开,那身影竟似二人显化出的法相。

只见两个“法相”移形换位,时而手臂相抵,如峦对峙;时而错身而过,似风拂柳;时而拳掌交加,若电闪鸣;时而旋身避让,像云卷舒;时而抬腿横扫,同蛟出海;时而俯身低掠,宛燕穿林……………

赵佶目不暇接,他观相扑已久,对各种招式早已司空见惯,能看出这二人的动作虽是有意编排,但是难度极高,一招一式尽显深厚功底,绝非寻常相扑手能够完成的,不禁默默颔首认可。

不多时,打斗渐近尾声,待二人最后一次交错,再彼此借力往后跃开,稳稳落地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那棘盆的地上,不知何时竟呈现出一副由墨色线条勾勒而成的千里江山图,连绵的山峦、蜿蜒的江河,仿佛都是他们方才动作的留痕……………

赵佶大惊,方才他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二人的动作以及周围的光影之上,竟完全没有察觉到地上这幅画作是何时完成的。

他一时间困惑不已,不过片刻之后便恍然大悟??定是那足衣藏了名堂,想必是事先在里面塞了墨囊,然后以场地为纸,以腿为笔,借着角抵各种动作的辗转腾挪,打斗的同时,不知不觉完成了这幅画作。

如此巧思,真是极为难得,既要施展角抵克敌,又要留意脚下丹青,此等心思与技艺的融合,实非寻常人所能做到,也难怪自己一时难以识破其中玄机。

更重要的是,这画......

“陛下,此番呈献的《千里江山图》,非为坤成节所备,实为众人专为陛下筹措。”郁竺立于赵佶身侧,缓缓俯身拜下,朗声道,“山峦绵延千里,江河纵横无垠,原大宋江山永固,千秋万代,四海之内,皆沐圣恩,祥和安乐,绵绵无尽。”

“好,好!”

赵佶看着地面微微出神,眼眶竟有几分湿润湿润,这幅《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是他兴办翰林图画院后,亲手教导的唯一一名学生,少年天资卓绝,只可惜完成此作之后便英年早逝。

每每念及此事,他皆是痛心不已,如今见此图以此种方式重现,仿佛故人归来,怎能不激动万分?

当下,赵信有些情难自抑,怔忪片刻,扭头吩咐张迪:“今日呈此佳作的这二人,着实功不可没,当重重地予以奖赏!朕意,便封他们为承信郎!”

说罢,他顿了顿,又继续道:“郁卿构思精妙、匠心独运,特封为承宣使!”

承信郎是从九品武官,承宣使是正四品,都是虚衔,不必到职,领一份俸禄罢了。

郁竺连忙叩谢圣恩浩荡,赵佶看着张迪困惑的神色,方回过神来,自己竟连这二人的姓名都未曾问及,便下旨封了官,不禁哑然失笑。

他将神思从绣窗外收回,往榻边走了几步,边走边问道:“此二人姓甚名谁?何方人士?”

郁竺也跟着上前几步:“回禀陛下,红?之人名叫李宝,是平日里在醴泉观一带卖艺的戏子,微臣遴选人员时见他身手矫健,便将其招来了。”

“李宝?竟是他。”话音刚落,许久不出声的李师师面露惊讶之色,脱口而出。

见李师师如此反应,赵信也好奇道:“哦?师师竟然也知晓此人?难道他在京城颇有名气不成?”

李师师轻声一笑,朱唇轻启:“其实也算不上颇有名气,妾身时常听到街头巷尾的孩童哼唱两句童谣,‘关前系索英雄汉,高帽压人别御垣,觉得颇为新奇,待得了机会将那一小儿唤至跟前询问,这才晓得,他们唱的是个卖艺的李宝,不想今日

在此得见。”

“关前系索英雄汉,高帽压人别御垣。”赵复念了一遍,疑惑道,“这是何意?“

李师师微微摇头,柔声说道:“妾身也不知晓其中含义,那孩童不过是跟着旁人学来哼唱罢了,自然也不明白意思。这两句话含含糊糊的,臣妾思来想去,实在是猜不透,不知怎的会和这李宝扯上关系。”

她甚少对于朝政作出评价,因此说出此话,赵佶丝毫没有怀疑她别有用心,殊不知李师师这番话,实则是一个半时辰前和郁竺对好的。

张迪在一旁听着,眼珠滴溜溜地转了起来??他平日里消息颇为灵通,对于这类市井间怎会毫无耳闻?李宝的来历他一清二楚,这个童谣也是这一个月才在民间流传开的,“高帽”所指正是高俅,将此人引至御前,难不成都承旨是想……………

张迪心里闪过无数猜想,只不过他向来谨慎,对于现今仍受宠信的臣子,从不轻易直言诋毁,面对赵佶投来的询问的目光,作了个揖,含含糊糊地说道:“依奴婢之见,想必是此人开罪了某位大人,便有人编了这酸溜溜的童谣,有意编排于他

吧。”

这是童谣字面的意思,论谁也能猜得出来,但如今张迪既然点破,郁竺便连忙做出一副惶恐的模样,躬身说道:“微臣实在是一时疏忽,未曾料到此人会有这般不恭敬之举,微臣这就将他换下去,以免扰了陛下的雅兴,还望陛下恕罪。”

张迪不动声色地收回了打量竺的眼神??她这般反应,看来不是为了祸水东引故意为之了。若是存了那样的心思,这会儿何不就坡下驴,直接点出那人来呢?

“无妨!”赵佶一摆手,神色淡然地说道,“不过是小事一桩,不必如此大惊小怪。此人是朕看中的,朕倒要瞧瞧,究竟是哪位大人,面子如此之大,你去查问清楚情况便是。

郁竺闻听此言,连忙领命,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喜。

李宝本就是她引到御前的,若直接道出他是被高俅逐出禁军的,诋毁的意图过于明显,可信度大大降低,且作为告发者,她在赵信心中的地位相较于高俅终究还是略逊一筹的,贸然这么做便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如今不同了,赵佶既已让她去查问此事,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至于查到了什么情况、何时禀报、又以何种形式禀报,这里面便有了诸多可供她自己斟酌决定的余地了。

赵佶在榻上坐了下来,继续把玩起手中玉牌。

他之所以对于童谣如此感兴趣,一方面是作为帝王对此本能的警惕,心怀不轨之人借童谣煽动民意谋反的可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帝王权威被侵犯所带来的那种不快之感??如今在这京城之中,居然有人权势煊赫到了这般地步,仅仅

是有人不小心开罪了他,便会引得百姓私下里传唱起与之相关的童谣来…………

所幸,苗头初现便已被他察觉到了。

李师师眼波流转,将赵信的神色尽收眼底,抬手间,一壶香茗已好,正待递上之时,却见阁子外一个小内监冒出头来。

张迪见状,神色陡然一凛??他手下之人若无非常之事,断不会在此刻贸然打扰,赶忙向赵信躬身告假,匆匆而去。

郁竺暗呼不妙,心道怕是生了变故,连忙加快语速继续禀报道:“黑?那人名叫武松,微臣斗胆,恳请陛下恕微臣些许私心,此人是微臣表兄,现于青州韦暄韦通判麾下效力,武艺了得,此次奉韦通判之命率队前来献艺,除了相扑外,其余诸节

目亦颇有助力。“

赵佶闻此言语,忆起郁竺也是自青州来的,顿时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联。

其实,他向来不怕臣子有所求,作为帝王,忧心的不过的是臣子所求背离正道,含了非分之想。而今,郁竺恰如其分地袒露些许个人的意愿,反倒令他颇为心安。

略作思忖,赵佶微微颔首,和颜道:“古人云“举贤不避亲”,郁卿此举,甚好!待科教局设立后,便着令那武松留于此担个差事吧。”

郁竺再次谢恩,赵佶倒是没太在意这个武松,这于他而言不过是随意的一句话。

他留意到的是韦暄,这个被郁竺提起的名字,让赵信想起来了一些过往之事??

当初此人在御前侍奉,不但文才俱佳,且仪表堂堂,一度备受自己青眼。只是此人在某些事上不知变通,不懂迎合时势,出于无奈,便任由蔡京将他打发出了东京。

不过,时过境迁,如今韦暄能亲自选送人进京为皇后祝寿,看来倒是孝心可嘉,想必经过了一段时日的打磨,性子也渐渐变得圆融了些,较以往有了不小的长进吧……………….

赵信心中数个念头一闪而过。

却在此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张迪神色慌张奔回了阁子。

他甚少露出这般形色,赵信眉头微蹙:“何事如此惊慌?”

张迪赶忙上前一步:“陛下,荣德帝姬求见,说是有要事相禀,此刻就在阁子外候着呢!”

赵佶本正沉醉于与李师师这难得的相处时光,满心想着能再多温存片刻,听闻此言,不禁面露不满,语气也添了几分不耐:“何等要事?怎的这般急切?”

张迪面带为难之色,小心翼翼道:“帝姬未曾和奴婢说,只是一味地强调非得面见陛下不可,瞧那情状,似是片刻都等不得了,奴婢也不敢多做问询呐……………”

荣德帝姬向来得体知进退,如今这般不顾礼数地急切求见,想必是真的遇到了万分要紧的事。赵信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后,终是艰难地决定道:“既如此,让帝姬进来吧。”

张迪赶忙应声,引着郁和李师师退出阁子。

不一会儿,一阵啜泣声幽幽传来,赵传闻声抬眸望去,只见荣德帝姬双眼通红,满面泪痕地走了过来。

赵佶微微从榻上直起了身子。

“父皇,驸马他………………”

对面的爱女刚一开口,豆大的泪珠便顺着脸颊簌簌滚落,声音也因为哽咽变得断断续续。

这是目前唯一成婚的帝姬,赵信对自己这第一位女婿曹晟,自然是印象深刻,此刻见帝姬这般模样,不禁伸出手扶住她的肩膀,皱眉道:“怎么?他可是欺负你了?”

荣德帝姬一边用绣帕拭着泪,一边轻轻摇着头,抽噎着说道:“不是,驸马他......他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