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 第659章 生态循环

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第659章 生态循环

簡繁轉換
作者:正经沧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9 20:55: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纳米机械在人类之中还在不断的普及,在这个过程中,三体人对人类的渗透破坏会变得越来越难,官方对于民间的监控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在有外敌的情况下,人类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或者说是人类有了足够的理由,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政府。

在逐步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人类也开始了太空舰队的建设,蓝诺也是这方面的重要负责人之一,而他负责的则是舰队之中的生态环境构建,这也算是他的老本行了,当然也是众多蓝诺们中,负责的众多事务的其中一项。

构建战舰内的生态环境,最重大的意义就是实现恒星之间的航行,只有在飞船内部能有生态循环系统的情况下,飞船上的物资才足以支撑恒星与恒星之间漫长的航程。

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太雅观,但非要形容的话,就是把屎之类的生活废物,通过生态循环重新转化为宇航员们的生活所需。

相关技术蓝诺们之前也是有的,虽然他们还没有进行过如此长时间的宇宙航行,但在设计战舰的时候是会设计类似的结构的,并且实现了在太空中的稳定运转。

三体世界在动植物这方面的基础规则方面和其他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至少在没有超凡力量的动植物方面是差不多的,因此可以用相似的手段,构建生态循环系统。

有可控核聚变提供的庞大能源,足以让生态循环,健康的运转起来,可以像太阳一样不断的给生态循环之中,补充能量。

蓝诺在设计战舰内部的生态循环系统的时候,是需要考虑至少能够维持两千年时间的运转的,人类周围的恒星系,想要靠着现有技术能制造出来的飞船飞过去,动辄就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还不止如此。

就算是有足够的时间,那个星系上的星球也未必适合生存,在那颗星球上也未必能够找到可以补充生态循环系统的物质的环境,因此系统的物质很可能上千年都得不到补充,在试探了一颗又一颗恒星之后,才可能找到一颗宜居星球。

一直以来在蓝诺这里隐居的章北海,在听到了设计生态循环系统要足以运转千年以上的时间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眼前一亮,只不过面上却没有任何表示,除了蓝诺,没人意识到他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什么特殊的反应。

有如此之长的循环时间,就算是推进器较差,航行的速度较慢,理论上也有可能到达其他的星球了。

……

章北海对于舰队的生态循系环统的态度如果是惊喜的话,三体人看到这东西的时候就是惊吓了,虽然之前被章北海骗去了不少的技术,已经被人类的奸诈狡猾坑出了心理阴影,章北海的推测还是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此之前,章北海就断定蓝诺是逃亡主义者,开发的所有技术都是星际航行所需要使用的,在他叛逃之后,三体人一度怀疑这个推断是假的,但现在看到这种可以实现星际远航的生态循环系统之后,又开始不澹定了。

如果这些循环系统大规模的装备在战舰之上,人类就真的有可能做到脱离地球前往其他的星球生存,而章北海描述的未来一旦出现,蓝诺可能转头给地球和三体星球一个黑暗森林打击。

蓝诺其实已经从章北海的口中得到了他之前忽悠三体人的说法,眼前这也有几分故意的嫌疑,三体人就算是污蔑他是逃亡主义者,地球人会信的也不多,就算有人会信,也无法动摇他现在的地位。

为此,三体人只能靠自己在地球上建立起来的组织的力量,来对这个相关计划进行破坏,蓝诺对于三体人的威胁越大,他们的行为就会越极端。

如果说之前所有的面壁者对三体人的威胁,不过是让他们找不到新的宜居星球,那蓝诺现在对于他们的威胁就相当于可以直接让他们在母星上的文明灭绝。

这毫无疑问是相当可怕的,比起之前的面壁者要可怕一百倍,就相当于把三体人也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角落,而他们想要靠着人类来对付蓝诺,就必须要给人类更多的科技,至少要比人体内的纳米机械更先进的科技,否则的话,就不可能摆脱纳米机械的监控。

而现在杀死蓝诺们的重要性已经提高到了比起限制人类科技发展更高的程度,人类科技就算不继续提高,要不了多久也可以建造出恒星际飞船,而引力波天线这方面,蓝诺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

这也就意味着,就算人类的科技不继续发展,蓝诺也有可能对地球和三体星发动黑暗森林打击,然后扬长而去。

如此一来,限制人类的科技发展,反而就没了意义了。

蓝诺并没有把黑暗森林法则告诉章北海,毕竟让这样的人知道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危险了,章北海才是最有可能做出带着人类舰队离开,然后反手对人类和三体人一起进行黑暗森林打击的存在。

蓝诺很是担心章北海真的会干出这种事情来,这家伙自带思想钢印,而且因为剧情的改变,蓝诺也没法确定他心里现在是怎么想的。

飞船的生态循环系统,最先是在空间站中进行构建的,对于飞船来说,并不能像空间站中那样实现模拟重力。

飞船要进行频繁的加速减速,而在这种环境之下,建立生态滚筒,并不会起到什么好的效果,在加速减速的过程中,生态滚筒的人会东倒西歪,除此之外,还有只在理论上存在的前进四,需要每一个人都在船舱之中浸泡深海加速液,就更不可能在飞船的内部建立生态滚筒了。

因此模拟的生态实验室,是在空间站的最中央,那里不会旋转也处在失重状态,而在失重的环境中,水会变成一种很危险的东西。

在人类建造空间站的过程中,就出过类似的事故,空间站中施工的人员并没有认识到水的危险性,对于空间站内部的水源泄露,并没有足够的警惕,在一次空间站中的水源泄露的过程中,前去抢修的人员,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穿戴呼吸辅助设备。

结果从水管之中喷出的大量的水,在接触他之后就全部吸附在了他的身上,水的表面张力和微弱的引力,让这些水全都汇聚在了他的身上。就像是有生命一样,被他吸引过来,并且包裹在他的身上,让他像是坠入了深水之中一样陷入了窒息之中。

水管中越来越多的水喷来,工作人员不断的挣扎,却不能像是落水者一样从水中游出来,失重的环境中本身就没有重力,自然也没有办法利用水的浮力,就算他再怎么挣扎,覆盖着他体表的水还是一样不会从他的身上脱离。

如果不是附近有监控,在监控上看到了他的异常,迅速有人赶到现场进行解救,他可能就要成为第一个在太空中被淹死的人了。

因此生态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漏水,大部分的生态循环都是在密封的环境中进行的,从外界来看并没有鸟语花香的环境,有的只是一个个大金属箱子,里面是暖光灯,可以照射出模拟阳光的光线,而其中培养的是一种紫色的藻类。

在叶绿素诞生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通过紫色的色素来吸收太阳的阳光的。相比于反射掉了能量最高的绿色光的树叶,紫色对光的吸收效率显然更高。

这个过程中,将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并且消耗呼吸等产生的二氧化碳。而这些有机物,则会被送到食物合成的舱室,氧气都会通过半透膜,输送到飞船的氧气存储系统中。

有机物经过菌类的发酵,会变成可以被人类使用的食物,如果想要饲养动物的话,也同样可以,不过在宇宙航行中,自然的肉类毫无疑问是极其珍贵的。

至于说飞船上的废物经过分类之后,则会注入到这些金属箱之中,由里面的菌类进行分解,变成相对简单的无机盐之后,在被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吸收,转化,完成循环。

并没有想象中的搭建复杂的生态系统,实现各种系统中生物的平衡,和人们想象中的生态学环系统有巨大的区别,看起来给人一种简陋的感觉,就好像是技术不够一样。

但实际上,想要一个系统稳定的维持运转越久,就需要他本身越是简单越好,结构越复杂,在运转的过程中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就越麻烦。

这就好比是许多军用设备。明明有更先进的技术,却并不使用,通常使用的都是落后民用一代的技术,因为这些技术稳定可靠,结构简单,在复杂的环境中不容易损坏。更能适应环境,多变的战场。

战舰上的生态循环系统也是这样,船员们的营养均衡,生活舒适都不是最优先考虑的,最优先考虑的是生存,是系统本身的稳定性。

经过测试,系统运转了三个月的时间,空间内的空气浑浊程度几乎保持不变,氧气含量在起初略有降低,之后就维持在了稳定的水平,半透膜之类的设备虽然需要进行更换,但完全可以用系统中生产出来的材料进行替换,不可再生的耗材几乎没有,可以实现长久的循环。

虽然没有经过更长期的测试,但预估五年之内,系统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而接下来的验证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三体世界可没有什么法术能够加速时光的流逝,不过在遮天世界,蓝诺已经有个体用加快时间流速的阵法,对这个生态循环系统进行测试了。

大约三百年的时间,氧气含量和水的含量会开始逐步下降,不过这个时候如果及时补充了水或者是冰,还是可以立刻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一千两百年左右,会开始比较显着的影响船员的生活状态,空气会开始变得浑浊,那是一些半透膜无法过滤的化学物质,在空气之中不断积累的结果,这也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半透膜本身不能做的特别复杂,否则就无法实现系统的自循环。

不过在大型飞船上这种问题其实不大,半透膜可以直接携带在飞船的仓库中,直接进行更换的话,也可以完成对空气的过滤,一次这样的过滤就能维持上百年时间,而一张半透膜,可以进行多次过滤,因此所需要携带的数量是很少的,即便是需要在恒星之间往返,也是可以接受的消耗。

不过有一点是几乎没有办法补充的,那就是质量的损失,在循环的过程中是必然会产生部分废物的,这部分存在微生物无法分解,也无法对生产者吸收,即便尽可能的让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这些废物也会不断的积累,导致循环系统中可用的质量逐渐降低,大概达到三千年的时候,物质的总量将彻底无法实现循环。

但这已经是一个相当长久的时间了,在此期间,只要能够补充水和碳元素,就能够继续维持这个系统的运转,而这些物质,在星际间并不算特别缺少,大多数的行星上都能找到少量碳氢氧三种元素。

这看似简单,甚至是有些简陋的循环系统。稳定性远远超出现在人类的想象,但因为它的简单实用,已经开始大规模配备在远航飞船上,人类也开始了在太阳系中的第一次载人远航。

而这一次的目标直接就是木星,人类接下来的计划是在木星上建立基地,准确的说是木星的卫星,有大量卫星的木星,可以提供众多天然的飞船生产基地,相比于直接使用地球的资源生产飞船,对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使用木星的卫星来生产飞船显然是更加合理的方式。

而且人类对于太阳系高轨道也有着自己的规划,而这又是蓝诺在行星防御理事会的会议上提出的提案。

【未完待续】

求收藏,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