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二十五章 九字真言,豪奢禅院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二十五章 九字真言,豪奢禅院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徐子陵感受着体内的状态,本来他和安隆大战一场,体内真气内力消耗严重,如今却是充盈无比,根基更加夯实,修为境界已经稳稳的站在了先天之中,可以和杨虚彦等人争锋,心中冷静安定,有大智慧生出,欢喜自在,参透了儿女情长,一片澹定。

“你果然是个有造化的有缘人!”

真言大师对徐子陵极为欣赏,看着发生了蜕变的徐子陵,智珠在握,冷静沉着,再也没有了之前小混混的油滑劲,像是一位文质彬彬,博学多才的书生,风采更胜往昔,儒雅温和,沉静智慧。

“多谢大师提点,小子才有此造化!”

徐子陵俯首行了一礼,态度真诚恳切,十分恭敬的对真言大师表达了感激。

《智慧密藏法经》是一部无上妙法,玄妙无比,徐子陵认为他不弱于四大奇书中的《慈航剑典》,可让人修行智慧,参悟天地至理,最后得悟正觉,证得菩提道果。

“罢了,老衲看守罗汉堂几十年,想要寻找一个有缘人,将自己一生所悟尽数传授,但除了法海禅师智慧天成,惊才绝艳,就只有你小子最是聪慧,看出了这五百罗汉像中的智慧隐秘!”

“法海禅师智慧如海,自然是不需要老衲这点微末之技!”

“不如今日就将九字真言手印一并传于你吧!”

真言大师缓缓结跏趺坐,脸上露出悲天悯人的庄严法相,左手掌打开,手心向上,手背搁在膝盖处,这是无畏印。

“一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外不着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九字真言似简实繁,却需要以禅定之心施展,方可有所成就!”

“人的肉身乃渡世的宝筏,内中蕴含天地之秘,我的九字真言手印,正是通过三密,通过人体而与宇宙沟通,达致天人合一之境,明心见性,即身成佛。”

说罢,真言大师就将自己所悟的九字真言手印一一施展而出,手指翻飞,眼花缭乱,指影密布虚空,无尽玄妙。

不动根本印,大金刚轮印,外狮子印,内狮子印,外缚印,内缚印,智拳印,日轮印和宝瓶印。每种基本手印均有上百种不同印变,变化莫测,无比神奇,真言大师总共展示出超过千种以上的手印。

徐子陵屏气凝神,仔细体悟,心中慧光大放光明,这是因为有了新的见闻,新的知识,使得徐子陵智慧增长。

徐子陵体内隐秘处,无数的新知识化为了一道道流光,向着一处打开了一条缝隙的大门中冲去,随着光芒的汇聚,大门的门缝渐渐变大,一直到真言大师的九字真言手印传授完毕,才停止了这种玄妙的变化。

大门门缝之中透漏出了玄妙的气息,让徐子陵悟性陡增,真言大师一生所领悟的九字真言手印,被他全部领悟了,差得只是一些熟练度而已。

徐子陵手指翻飞,施展着九字真言手印,体内真气随之而动,完全陷入一种顿悟的状态,心神舒泰,空明澄净,对所有的知识都领悟的特别快。

真言大师满意的点点头,徐子陵的表现超出了他的期待,只是解说演示了一遍,就完全领悟了,资质非凡。

徐子陵回过神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细细的体悟着其中的种种玄妙,明悟了然之色跃于脸上,无限欢喜。

“《智慧密藏法经》居然如此玄妙,可以增长智慧,提升悟性,使得我如此轻易的就领悟了九字真言手印!”

“只是不知完全开启了智慧密藏会是何等模样,真是令人期待!”

徐子陵暗暗思量,双手合十,恭敬的弯腰向真言大师行了一礼。

“多谢真言大师传法!”

“这九字真言手印妙用无双,让小子收获良多,只是小子还有一事不明,这九字真言究竟是指什么?”

真言大师闻言一愣,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眼眸微微一闪,洒脱的说道。

“九字真言哪有什么具体的代指,玄妙全在手印之上,我也从未想过!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用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称呼,这样更容易记住!”

徐子陵错愕的看向了真言大师,眼睛都瞪大了,仿佛再问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真言大师,你不觉得如此太过儿戏了吗?就这么随口一说!”

真言大师一脸正色,十分认真的看向了徐子陵,信口道。

“不要小看这九个字,乃来自东晋葛洪着的道家宝典《抱朴子》内卷的登涉篇: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

徐子陵有些抓狂,苦恼的用手抓了抓头发,惊愕道。

“我不解的非是指九字真言的出处来历,而是奇怪大师竟是临时想出来的,且大师你乃佛门中人,为何却借用道家的典籍?”

真言大师宝相庄严,盘坐在罗汉堂中间,凝神看向了徐子陵,目光深邃,充满了深意,看得徐子陵一头雾水,良久,才开口,柔声说道。

“老衲正要借此来,向施主说明九字真言重神不重形,窍妙处乃三密的运用,是佛是道又有何区别?”

“佛道都是一家!”

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儒释道魔四大教派,其实并未本质的区别,只是对对大道的理解角度不同罢了,都是对大道的片面理解,同源而出。

徐子陵如闻暮鼓晨钟,醍醐灌顶,深邃清明的眼眸中闪过慧光,深受震撼,恭声道。

“多谢大师点化,受教了!是小子被世俗束缚了内心,有了知见障,困于桎梏之中!”

真言大师的教导使得徐子陵更上一层楼,原本的他虽然身怀《长生诀》、《九玄**》等至高无上的心法,但是对于招式却是东拼西凑,不成体系,每次与人交手,都是临场发挥,即使有所顿悟,创造出了新的招式,事后也是忘记了大半,这样有利有弊,好处是招无定招,让敌人无法捉摸研究,坏处是不成体系,七零八落,不能将所学所悟凝聚成一个整体。

真言大师传授的九字真言手印却是如同一个框架,海纳百川,汇聚成了一体,让他把以前所有领悟回来的心得,化为圆满而又精妙的体系。真言大师就是徐子陵武道之上的名师,指点迷津,授业解惑,令他爬上一座更高的山峰,看到以前未见过的事物和境界,给徐子陵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奠定了日后成就大宗师的底蕴。

徐子陵在大石寺中得了机缘造化,发生了心灵的蜕变,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巴蜀,再次踏入了纷杂的江湖之中,搅动起了天下风云。

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有着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天地正统的大义,是无数野心家都向往得到的宝物,想要以此来证明自己才是天命所归,真龙天子。

如今杨广虽然还未陨落,但是已经躲到了扬州行宫之中,眼瞅着就要成为亡国之君,天下此时已经一片纷乱,义军四起,天下大乱了。

慈航静斋的师妃暄此时出世,就是为了代天择主,挑选真龙天子,将慈航静斋得到的传国玉玺赠予此人,为他造势。

师妃暄经过一番挑选,选中了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认为他是真龙天子,雄才大略,有帝王之才。

其实,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把戏,给外人作秀罢了,早在李世民极小的时候,宁道奇这位道门的大宗师,就曾经主动上门,为其批命,年届二十,必能济世安民。李世民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所以李世民这位真龙天子是佛道两家早就认定了的,此番如此做法,不过是为了给李世民造势,也是为李阀摇旗呐喊。

和氏璧是秘不可测的人间瑰宝,似玉却又非玉,最奇怪是它能助长佛道中人禅定的修行,对修练先天真气者更有无可估计的裨益。”

和氏璧更是有一奇异特性,就是会随着天时而生变化,不但时寒时暖,忽明忽暗,极难掌握,以之练功,一个不小心就会幻像丛生,动辄有使人走火入魔之险。无论什么东西都阻隔不了它的这种特性。

只要是修习上乘先天真气的高手,进入和氏璧影响力的范围内,体内真气就会收到影响,谁也不知和氏璧会变幻性质,只要不能形成共鸣,必然会走火入魔,险象环生,十分危险。

和氏璧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会影响主人,一是打坐冥思,另一就是与人动手行功运气之时。所以师妃暄,也没法捧着和氏璧四处行走,只好将和氏璧放到了洛阳城外的静念禅院之中,由静念禅院的了空大师亲自看管。

了空大师是一位宗师圆满之境的佛门顶尖高手,主修闭口禅,三十几年未曾开口说话了,座下更是有着四位护寺大金刚,每一位都是先天高手,功力深厚,武技精湛,在江湖中有着赫赫威名,更不要说静念禅院之中还有着二百武僧,这些人都是一些江湖好手,如若组成了罗汉大阵,即使是道门大宗师宁道奇,也休要毫发无伤的硬闯成功。

如此便可知晓,静念禅院究竟有多么的富裕了,只是这二百武僧每日的修行耗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用来培养至少五千人的军队,这等大手笔,让人不由感叹佛门势大,影响力惊人,难怪可以代天择主,挑选真龙天子,这天下说白了,还是拳头大的有道理。

佛道一同认定了李世民作为日后的明君贤主,魔道和其他的义军只能干瞪眼,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信服,而是因为佛道两教派的拳头大,他们不是对手罢了,这也是佛道两教对外宣示自己的威严和强大。

“当!”

悠扬的钟声,从山顶的寺院内传开来。

想得到寺院的规模如此宏大。

静念禅院深藏林木之中,在远处看去,好似只有几座殿宇,只有来到了山门外,才知寺内建筑加起来达数百余间,俨如一座小城,只不过里面住的都是和尚。只是在正中处就有七座大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等等。一眼望去,只能惊叹于静念禅院的宏伟壮观和财大气粗。

在静念禅院的建筑群后方,有着一座在灯火下黄芒闪闪,比其他殿宇小巧得多的建筑物,那座小殿很怪,但却似乎比其他大上十倍的殿宇更有地位,那是一座能永存不朽的铜殿。

这样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铜殿,不但需极多的金铜,还要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

侯希白立于阴影之中,打量着那座铜殿,虽然他早就知道佛门富裕,但是也不曾想到静念禅院居然如此奢靡,居然建立了这么一座铜殿,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铜可是相当于后世的黄金,是铸造钱币的原材料,价值极高。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后世有人,用黄金建造一处宫殿,需要耗费的钱财,简直超乎想象,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撼了。

净念禅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却不知是因寺内和尚勤于打扫,还是瓦质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可想在阳光照射下是何等的辉灿景象。

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凋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的铜像,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龛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饰,颇有气魄,但亦令人觉得有点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

其他建筑物就以轴上的主殿堂为整体,井然有序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庄严肃穆的神圣气象。

在白石广场文殊佛龛前放了一个大香炉,燃着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气,弥漫于整个空间,令人的心绪亦不由宁静下来,感染到出世的气氛。

侯希白远观山门外伸直垂往山脚的石阶,正好是八百零八道阶梯,显然是精心设计的。

侯希白看向了白玉广场之上的五百金铜罗汉像,眼中露出了艳羡之色,低声呢喃。

“奶奶的,这静念禅院也实在是太富了,五百罗汉像居然也是由金铜浇筑的!真想将这些全部搬回大石寺!”

不怨侯希白生出此念,大石寺的罗汉堂中的五百罗汉像都木凋的,和静念禅院的这五百金铜罗汉像一比,简直就拿不出手,档次相差太大了,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的扔!

今晚明月当空,照得琉璃瓦顶异彩涟涟,寺内外通道旁的大树都把影子投到路上去,让禅院显得秘不可测。

诵经声就在铜殿之后相隔只有十丈许的大殿传出,寺内其他地方则不见半个人影,有种高深莫测,教人不敢轻举妄动。

最诡异的是除了铜殿前的白石广场四周和佛龛内点亮了灯火外,连诵经的殿堂都是黑沉一片,假若有人走上白石广场,便会成为最明显的目标。

铜殿没有半扇窗户,只在瓦顶上开了四个拳头般大的通气孔,了空大师就在里面亲自守护着和氏璧,当然也有趁机借助和氏璧修行禅定境界的因素。

侯希白神态安然,并无任何的急迫之心,瞥了一眼夜空中的阴影角落,嘴角勾起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眼眸里透着几分幸灾乐祸,如今静念禅院来了许多的不速之客,即使是静念禅院有着了空大师,四大金刚,二百武僧,难免也要手忙脚乱,一个应对不好,就会出大乱子了。

侯希白的目光移动,最后停在一处最隐秘的角落中,脸上有着浅笑,那里藏着一位故人,对方修行的《智慧密藏法经》,可是他所创造,如何感知不到,看来今晚好玩了,慈航静斋策划的正常代天择主,选择真龙天子的把戏,怕是要唱砸了,一时间,侯希白有些幸灾乐祸的。

不要看侯希白如今也是佛门禅宗的弟子,就以为他会对慈航静斋和静念禅院有好感,如今的佛门也是宗派繁多,竞争较为激烈,如今的禅宗虽然有着四祖道信大师这位圣僧在,但禅宗在佛门资历底蕴都尚浅,并不是十分突出。

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是如今最为盛行的佛门宗派,禅宗在其中也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华严宗帝心尊者,天台宗智慧大师都是不弱于道信大师的圣僧,了空和尚修为也不弱于四大圣僧,更有慈航静斋这统领佛门的特殊门派,所以也轮不上禅宗出头,只能随波逐流,顺应大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