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三十七章 首战得胜,有何看法?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三十七章 首战得胜,有何看法?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柳亦青过往岁月在老家私塾里的孤单,来到剑阁后所受到的冷眼,在书院门前静坐三月的所思所得,包括那些唐人嘲讽轻蔑的目光,那些令他愤怒却隐而不发的议论声,以及内心最深处的骄傲,全都融化在这一剑中。

如此简单的一剑,倾注了柳亦青毕生的境界修为,剑锋之前的空气骤然坍缩,向四周避开,出现一道绝对的真空。

空中飘舞的几片青叶,根本无法落到洁净无尘的青砖地面上,便化为粉末。书院侧门外的天地元气剧烈地震荡,向着他手中的剑身凝聚灌注,然后再自剑锋渗出,隐然汇成一道风雷,呼啸作响。

瞬息之间,柳亦青掠过二人之间的距离,剑尖挟着风雷,直接轰向宁缺的面门。

这简单的一剑,其实并不简单,有着最饱满甚至完美的精神意志,带着春天百日的等待隐忍,隐隐然有着柳白的剑意!

简单,所以强大,世间任何事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柳亦青剑尖的风雷,震惊了所有观战的人,惊呼声在咽喉间酝酿,释放,震动天地。

风雷扑面而来,其中隐藏着森森剑意,面对着如此凶险的局面,威力如此恐怖的一剑,宁缺闭上了眼睛,一刀向身前砍了过去。

宁缺挥刀砍下的动作很简单,比柳亦青的剑刺更简单,更原始,因为刀本身就比剑更简单更原始。

宁缺感受着刀柄传来的沉甸甸的分量,刀锋破开空气回震的细微触觉,一种熟悉的感觉苏醒了,就像是劈柴一般,纯熟到让人看着觉得很自然。

宁缺一刀砍出,动作自然向前,随着一甩腕,体内磅礴的浩然气顺着刀柄,疯狂地向刀身里涌入,哪怕是宝刀,骤然注入这么多浩然气,也会瞬间之内分崩离析成无数金属碎片。宁缺手中细长的刀身以肉眼根本无法看清的恐怖速度颤抖起来,似乎随时可能会断裂,沉默地承受着一切。

一道磅礴的天地气息,正围绕着宁缺手中那把朴刀不停飞舞,这道天地气息的数量和精纯度,甚至要比柳亦青风雷一剑所吸附的天地元气,更加恐怖!

空中那些被柳亦青剑意碾成粉末的青叶,触着刀风便化作无形;远处石阶畔裂缝里瑟瑟探首的一朵野花刹那间消解。

宁缺的刀和柳亦青的剑终于相遇,刀势磅礴,压制得柳亦青剑尖上的那道风雷不停摇晃,颤抖难安,仿佛就像是劲风之中的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宁缺手中的朴刀骤然间变得明亮起来,无数道金色的光线,从暗沉的刀身上喷薄而出,如一轮太阳跃出云海,又像是暮色中正在燃烧的云彩。

刀身喷射出的金色光线,被宁缺的念力束成一团,没有向四周扩散,而是化成一道火苗,直接打到了柳亦青的脸上。

程立雪扶着窗棂的双手骤然一紧,在车中站起身来,震惊看着书院侧门处,不可思议喊道。

“神术!”

这就是轲浩然自创的浩然气,可以化为昊天神辉,施展神术,冒犯了昊天的威严,踏入了天地之间的禁区。

宁缺刀身上的万道光耀,如流火般击打在柳亦青的脸上,那些纯正的昊天神辉,映入柳亦青的眼帘,然后刺入他的识海,令到他感到一阵剧痛。

柳亦青的双眼传来了剧痛,所有的光线瞬间消失了,世界变得一片黑暗,哪怕他剑心坚定,也不由心神焕散,剑势顿乱。

宁缺手中的朴刀,砍在了柳亦青的剑上,刀势浩然,剑尖上的风雷,顿时消散,灰飞烟灭。

燃烧的朴刀,继续砍下,柳亦青手中的剑直接变成无数碎片,刀身上的昊天神辉,骤然间暴开,化作一道恐怖至极的天地气息,隔空击在了柳亦青的身上!

在这道浩然至极的天地气息里,柳亦青的身躯就像是飓风之中的沙袋,轻飘飘地斜斜飞起,重重落到坚硬的地面上,狼狈不堪地连续翻滚了十几圈,直到撞到山坡下的一颗桃树上才停下,只听得喀喇的一声响,不知道是桃树断了,还是他的骨头断了。

柳亦青用颤抖的右手扶着桃树,艰难地站了起来,他此时衣衫破裂,身上鲜血直流,染着尘埃,惨不忍睹,已经开了些时日的桃花簌簌如雨落下,洒在的身上,比血的颜色还要更浓三分。

最恐怖的是,柳亦青的双眼看着完好如初,甚至还带着刚开始时的凛冽剑意,然而他左顾右盼的茫然神情,才让人明白他已经看不见任何的东西了。

片刻后,柳亦青终于从浑噩的精神状态中清醒了过来,开始恐惧,开始疯狂。他两眼无神,望着天空,手里紧紧握着残余的剑柄,对着四周不停疯狂的挥舞,声嘶力竭吼道。

“你怎么会用神术?!谁教你的神术?!”

柳亦青一声凄厉过一声的惨吼,在不停回荡。

各宗派的修行者震惊无言,在他们看来,今天这场战斗,宁缺根本没有道理获得胜利,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战斗开始的如此简单,结束的如此狂暴。

柳亦青站在桃树下,无神的双眼看着天空,像个疯子般握着剑柄四处劈刺,厉声吼道。

“我不甘心!宁缺你在哪里!快来与我再战一场!”

首战得胜,宁缺笑了笑,把朴刀收入刀鞘中,根本不理会败者的狂吠,转身进入了书院后山。

南晋剑圣亲弟柳亦青,与书院十三先生宁缺筹备三月的一战,就此结束,围观的人们渐渐散去,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的神情,这场战斗只是柳亦青刺了一剑,然后宁缺砍了一刀,便结束了。

秋风入城楼,长安不知愁。

来自各郡的秋粮陆续运至都城之中,今年年景极好,粮食丰收,不止让乡间农夫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也让城中民众脸上多了很多笑容,银杏树叶暗黄,自枝头落下,在秋风的吹拂下,铺满长街,不显肃杀,只觉清丽。

如其他季节里一般,随着秋粮抵达长安城的,还有很多来自别郡甚至异国的游客,其中便有一名穿着淡白素衫的男子。男子素衫上有些许尘土,看上去有些匆匆,背上负着一柄长剑,神情却又宁静温和,很少有人才能看得到他眉眼最深处,隐藏着的那抹骄傲与冷漠。

男子行走在行人如织的长安街道上,明明眼前都是攒动的人头,他的眼里却只有,长安城历经千年风霜的古迹城楼,而没有人的存在。

在这热闹繁华的世间第一雄城长安,这名一身淡白素衫的男子,却根本感受不到热闹繁华,他虽然身处繁华红尘之中,却心神超脱世俗之外,清净超凡,心境,精神已经不在人世间。

这些年来,男子或在红尘中,或在尘世外,但那都是他的身体,而那颗道心一直在世外漂泊,所以他的眼中才会没有繁华,甚至没有人。

几个顽童举着晶莹的糖葫芦,打闹着从这名男子的身前跑过,其中一个哭喊着的小女孩,险些把脸上的鼻涕水擦到他的身上,他只是无比平静的看了那个小女孩的背影一眼,缓缓地摇了摇头。

男子伴着秋风落叶,向着北城走去,那里有着皇城,也有着昊天南门总部,两者距离十分近,只是不知这名男子的目的是哪一个,让人担忧,毕竟这个男子可不是普通人,他如果进入了皇城,是可以威胁到大唐皇帝陛下安全的存在,所以惊动了某些人,早早的站在了街道上,等待着他的道来。

大唐国师李青山,昊天南门领袖,知命境界的神符师,静静的看着这名男子,平静行礼道。

“见过叶苏先生!”

这名男子正是昊天道门天下行走叶苏,十几年前,和魔传人宗唐,悬空寺传人七念大师,同时发现了冥王之子的降临,面对那道线,不敢逾越一步,甚至是畏惧无比。

叶苏神情平静,对于李青山的出现,并不感到惊讶,这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如果他进入了长安城,李青山这位昊天南门领袖,大唐国师都还未发现,那皇帝早就被人刺杀不知多少次了,他开口还礼道。

“见过李真人。”

叶苏对李青山的称呼很有意思,没有称对方为国师,也没有称对方为大神官,而是称对方为真人,这是很有道门意思的一个称呼。

在历史上,昊天道南门观观主,经常兼任大唐国师,在西陵神殿中的地位,可以与桃山上的三位大神官相仿,极其尊崇。

虽然叶苏在神殿里无名无号,但做为知守观的天下行走,他在昊天道门里的地位也极其特殊,有足够的资格和西陵三位大神官平等相处。

李青山当年受封大神官时,曾经去过一次去过知守观,那座朴素,甚至有些简陋的道观,才是昊天道门真正的精神之所在,所以面对着身前这位知守观行走,他难免有些警惕。

这名梳着简单道髻的负剑男子不是普通人,而是传说中的叶苏,昊天道门年轻一代真正的最强者,实力境界不在神殿三神座之下,更隐约有传闻,说此人的真实境界,早已隐隐站到了柳白那条线上。

身为大唐国师,李青山早已坐上了昊天道门在俗世里的最高巅峰,叶苏的身份与实力并不能让他感到震惊,真正令他感到震惊焦虑的是,传闻中叶苏从来不会踏足红尘,为什么会来到长安城,还现身在世人眼前?

好在,叶苏进入长安城后,第一时间来到南门观相见,李青山通过这一点,感受到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愿,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听闻唐国对修行者的管理很是严峻,外来修行者入长安城,都要去天枢处登记,我不愿意和那些俗人打交道,想麻烦真人帮忙办理一下。”

叶苏的话让李青山感到错愕,唐律中确实有规定,外来修行者进入长安城,必须在天枢处进行登记,不然会被大唐朝廷视为敌人,然而再如何严苛的规定,终究也是要看对象是谁,如何能够影响到叶苏这样的人物?

李青山虽然不明白叶苏为何如此守规矩,却也不拒绝,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欣然的说道。

“乐意效劳!”

去天枢处办理登记这等小事,自然由南门观的道人去处理,李青山请叶苏入观饮茶,想要探听一下对方的来意。

叶苏并没有接受邀请,他此来长安城,是因为得到了一个消息,一个惊天的消息,观主受伤了,伤的极重,躲在南海深处不敢露面,而伤了观主的那个人,就在长安城,所以他来了,他想要看看,究竟是何等人物,可以将他视若天神的观主,逼到如此狼狈的境地。

“我只是来长安城游历一番,不想惊动太多人,也不想引起什么误会,接来的这些天,我会随意逛逛。”

说完这句话,叶苏转身离开南门观,向着朱雀大道走去。秋日长街上,叶苏的身影越来越淡、似乎快要融进落叶秋意中。

李青山看着那处微微皱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个男子是来自不可之地,是昊天道门的天下行走。

虽然叶苏说他想惊动太多人,然而这样一个恐怖的人物,在长安城里随意闲逛,只怕注定要惊动太多的人。自今日始,长安城难得安宁。

叶苏离开南门观,走上朱雀大道,随着落叶滚动的方向,一路向南行走,不多时便来到了著名的朱雀石绘像处。

叶苏看着地面上生动的朱雀绘像,感受着其间隐藏着的气息,久久沉默不语,即便境界高深如他,也不禁暗自佩服千年之前修筑长安城、并且把这座雄城化作惊神大阵的那位前辈。

叶苏继续行走,就如他对李青山说的那样,行走的没有任何目的,完全凭心意而行,循着叫卖声便穿街过巷,看着风筝随意而走,走的有些渴了,便在巷口井畔借一瓢水,脚步一直没有停过。

在很幽静的一片街道里,他看到了一间朴素的道观,道观门口有道士正在对民众宣讲西陵教典,十余名街坊搬着小板凳,坐在那里专心听讲,时不时有人举手询问教典里的不解之处。

叶苏站在人群外,静静听着教义宣讲,发现与自己在其他的地方听到的教义都不同,尤其是那些听讲民众,还要时不时的发问,甚至是质疑,这让他觉得非常不适应,甚至是厌憎和恼怒。

一名中年人注意到叶苏站在身后,看着他有些面生,以为是外郡来的游客,极热情地站起身来,请他坐下听。

叶苏不适应长安人仿佛天生拥有的热情,微微一怔后,摇头拒绝,他面无表情看着石阶上那名道士,看着他在民众们的问题前,唯唯诺诺,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对于叶苏而言,昊天道门便是他的家,昊天道门至高无上,教义不容置疑,昊天道门的道士应该享受荣誉和尊敬,沐浴在昊天的荣光之下,他从来没有见有信徒居然敢对宣讲道士提出问题,更想像不出,居然有信徒胆敢怀疑教典里的记载。

昊天信徒对于教典应该绝对信服,而不应该怀疑,无论怀疑的有没有道理,只要开始怀疑,那么便是亵渎,这是叶苏的看法。

“你有什么看法?”

说话的人是一名穿着儒衫的书生,那书生眉眼英武,一尘不染,虽然身处闹市长安,却神游世俗之外,出尘脱俗,不像是一位读书人,更像是一位道士,超凡脱俗的道士,手中撑着一柄油纸伞,伞面上画着一株红梅,枝干嶙峋,苍劲曲折,红梅艳丽,傲雪凌霜,只是看到这种红梅,叶苏就感到了一股桀骜不屈之气,迎面而来,让他都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叶苏看着这名书生,沉默了很长时间,嘴巴张开,声音极低,似乎带着几分臣服的意味,干巴巴的说道。

“这里是长安城,我的看法没有任何的意义,你和夫子的看法才重要。”

这名书生自然是书院教习赵无昊,他在叶苏刚刚踏入长安城的瞬间,就生出了感应,知道此人为他而来,正好她也想见见这位知守观的天下行走,看看他和书院的那位行走有何不同。

如今一见,果然大有不同,这位知守观的行走,傲骨暗藏,心超世俗,境界高深,信仰,可以称得上人杰,不愧是道门年轻一代最强者,虽然未曾踏出修行五境,却不弱一些五境之上的存在。

而书院行走宁缺,谨小慎微,阴险无耻,毫无节操,见风使舵,狡诈贪婪,修为更是只有洞玄境界,没有任何的信仰,贪生怕死,可以说小人一个。

两者之间可以说,毫无比较性,叶苏远远胜过了宁缺,两人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但是不知为何,赵无昊还是看宁缺顺眼,没有其他的原因,谁让宁缺是书院的人,是他曾经的学生呢!赵无昊这人帮亲不帮理,就是这么有原则,即使叶苏再优秀,在赵无昊的眼中,也比不上宁缺的一根小指头。

虽然宁缺那家伙,经常做一些让人感到丢脸的事情,恨不得立刻和他撇清关系,装作从不认识,但是赵无昊依旧偏心。

赵无昊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没有任何的动作,却让叶苏无比的紧张,身上的肌肉都紧绷,念力汇聚,精神疲惫,如临大敌,让赵无昊感到好笑,淡淡说道。

“不用紧张,你和观主不同,我不会以大欺小的!”

这话听叶苏起来没有任何的毛病,但是外人看来却极为诧异,叶苏年纪明明比赵无昊大许多,在赵无昊的口中,却成为了一个小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