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三十二章 游历天下,莲生三十二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三十二章 游历天下,莲生三十二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很多人发现,要在漫漫修远的修行路上走的更远一些,修行者自身的心志,气魄,运气,机缘不可或缺,而所谓气魄往往便是无比坚定的骄傲自信。

在古阁里清修静悟无上剑道的剑圣柳白,被世间公认为第一强者,自然毫无疑问也极为骄傲自信,那份骄傲自信甚至已经超出坚定的范畴而显得毫无来由。

黑白二色古阁深处,隐有天光落下,罩着一片极小的碧潭和一间草屋,原来由此间向上直至峰顶,竟是被岁月侵蚀出来的一个大洞。

此时日头已经偏移,洞中幽清。一名长发披肩的男子坐在天光之下,感受不到此人身上有如何强大的气息,然而若有人敢直视他的身影,过不了多时便会觉得眼睛刺痛难忍,甚至会流泪眼瞎。

因为男子披散的发丝,腰间的系带,静垂的衣袂,包括目光和背影,都透着剑的锋芒。这名男子本身就是一把剑,一把横贯天地的神剑。

“你去长安城看看那个宁缺究,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当年他还不会修行的时候,就能杀我剑阁弟子,现如今成为夫子学生又会进步到什么程度?”

“史上最弱书院行走?我不相信这种话,而且只要是书院行走,就算是史上最弱,也足以打磨你的精神。”

草屋前跪着一名年轻男子,这男子身材修长,双膝跪地,腰背笔直,如同一柄利剑,听着潭畔剑圣柳白如金铁般的声音,他脸色微微苍白,强行平静动荡的识海,不解说道。

“可是他如今在书院之中。”

“你不用担心书院会阻止你挑战他,书院传人既然要入世,便要做好被不停挑战的准备,当年轲先生便是这样一路杀过来的,现在宁缺又有什么资格例外?”

小院之中,环境幽静,赵无昊感知着后山那道如火如炬的气息,夫子既然已经回来了,他也该出去游历一番了,他自从进入了书院之后,再也不曾离开长安城附近,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今正是时候。

想到就做,赵无昊没有告诉任何人,迈开脚步,身影就消失在了书院之中,去往了极北荒原。

后山一位魁梧老人神色微变,那道如昊日一般的气息离开了,不知去往了何处。

李慢慢似乎是察觉到了老人的异样,温润的目光看向了老人,透着几分好奇,轻声道。

“老师,怎么了?”

“他离开了书院!”

李慢慢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能被夫子如此重视的人,在整个大唐只有一个,就是那位经常撑着一柄红梅纸伞的年轻教习。

“去哪了?”

“我也不知道!”

“我还以为老师你无所不知呢!”

“世上怎么可能有无所不知的人!”

……

天弃山麓南向有一处碧蓝的大湖,正是草原蛮人奉为圣地的呼兰海,此时湖面上飘着薄冰,世代居住在湖畔的草原部族的汉子们,正趁着冰面没有完全封实之前打捞湖中的某种水草。

有草原蛮人的地方往往就会出现中原的商队,不过毕竟此时正是严寒隆冬,而且草原与中原联军之间的战事刚刚结束,一支中原人商队便出现在呼兰海畔还是显得有些怪异,不过这些商人出手豪奢,而且把明年夏末的皮货定银都先付了,所以部落头人默许了他们的存在,甚至还拔了片营地给他们。

中原商队的人们正在湖畔生火做饭,数十人围坐在火堆旁,趁着天气难得晴朗,没有进入帐蓬避寒,看众人动作,隐隐以其中一名商人为首。

那名颇为富态的商人拿着油糊糊的羊腿啃着,时不时发几句牢骚,很明显对草原人的招待不是太满意,旁边一个戴着毡帽的魁梧中年人大概是管事或护卫,轻声劝解了几句,却反而惹来了一通教训。

忽然间,晴朗的碧蓝天空上忽然出现了无数碎丝絮般的白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直接撕烂了蓝色的画布,渗出了后面的白色颜料。

草原蛮子和中原商人们同时注意到了天上的异象,惊讶向上方望去。那名领头的商人骂咧咧地吼了几句,那名神态恭顺的魁梧中年人护卫,眯着眼睛看着天上的云丝,神情渐趋凝重。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中年人凝重的神情,那名富态商人竟是神情一凛,再也不敢训斥出声,低着头掩饰眼中的敬畏情绪,低声问了几句。

那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静静看着天上的白色云絮,感受着遥远北方那道山麓深处传来的天地气息波动,被毡帽阴影遮住的脸上,现出了极复杂的神情,那是怀念,却又夹着某些极淡的怅悔还有感伤,肃穆的说道。

“门开了!”

大明湖千顷水散尽,徒留满地乱石,显得分外荒凉,令人感到心悸。

赵无昊找到了魔宗山门,周围的乱石组成了一座惊天动地的大阵,只是这座大阵威力十不存一,已经破败了,乱石之上还有着剑痕残留,剑痕之中隐隐有着惊世的锋芒,这是当年轲浩然留下的浩然剑意,正是这些剑痕破坏了魔门的惊世大阵,一人一剑将偌大的魔宗破灭,使其衰败。

赵无昊的身前矗立着一扇很大的石门,这扇石门十分巨大,站在下方望上去,竟似像座小山一般。天下第一雄城长安都,没有这般宏伟巨大的石门,这便是魔宗的山门。

魔宗山门的开启十分简单,不需要念什么咒语,没有什么巧夺天工造化的恐怖机关,当赵无昊的右手轻轻触到石门,那粗糙触感传来,噗的一声轻响,无数积年灰尘自石门缝中喷溅而出,然后石门缓缓开启。

魔宗山门在大明湖畔的雄伟雪峰之中,雪峰腹部已经被完全掏空,形成了的巨大空间。这个空间大到完全无法想像,不知深几许不知高几许,无比宏伟宽广,这是昊天才能有力量开辟的世界。

不知从哪里透来的清光照耀,无数根粗壮的巨大石梁,横亘在空间里,这些石梁上遍布刀砍斧斫的痕迹,规律而又清晰,十分宽阔,足以让四辆马车并行。

粗大的石梁像蛛网一样向中间汇聚,汇聚的中心是一处石坪,坪上远远可见一座殿宇,那座殿宇雄伟巍峨,这座宫殿比世上的任何建筑都更加宏伟巨大,给人雄伟、庄严、肃穆、宏大、神圣的感觉,让人无比的震撼。

同样是传说中的不可知之地,书院后山只会给人一种亲近温厚之感,而魔宗山门则是给人一种漠然处于俗世之上的感觉。

山风自坪外呼啸布来,吹的那片殿宇上浮灰飞起落下。殿外堆着无数具白骨,当年魔宗被毁时,不知经历了怎样惨烈的战斗,仅在外围便有如此多的骸骨,那些锋利的切痕,以及散落四周的零散骨胳,还能证明一些曾经的残酷。

赵无昊穿过白骨堆,来到靠近正殿处的石阶上,发现了数具完整的尸身,这些尸骸还紧握着自己的兵器,至死不曾放开。

赵无昊扫了一眼这些尸身,从他们的骸骨上感受到一股浩然无双的锋芒,正是轲浩然的剑意,让他暗暗点头。

推开殿门,一座如山般巨大的石碑映入眼眸,这座石碑竟似是用整块岩石打磨而成,表面极为光滑。

“无字碑!”

当年背叛昊天,创立魔宗的那位光明大神官,曾经说过一句话,知我者罪我者,唯时光耳,所以他死之时,要求碑上不留一字,任由世人评说,这座石碑下埋葬就是这位光明大神官。

赵无昊的目光在无字碑上停留了一瞬,竟然发现了一行文字,碑上的字银钩铁画,苍劲有力,带着剑尖留下的锋锐气息,纵横睥睨,不可一世。

“书院轲浩然灭魔宗于此!”

魔宗正殿通道尽头是一个很普通的房间,这房间的中央有着一座白骨堆成的山,使得原本宽阔的房间显得极为拥挤狭小。

“轲浩然好大的杀性,难怪很多人都谈之色变!”

说罢,赵无昊走到了白骨山前,看到一道身影,此人十分苍老,老到头发早已经落光了,牙齿也已经掉落了,只有两缕极长的白色眉毛垂下,快要垂到他干瘪的胸膛前,此人身上穿着一件极旧的僧衣,僧衣早已破烂如缕,勉强遮住了他的干枯的身体。他十分的瘦,皮包骨一般,瘦弱干柴,嶙峋的骨头外面包着一层薄薄的皮,好似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血肉,紧紧贴在了一起,深陷的眼窝看上去就像两个黑洞,极为恐怖,但这般恐怖的眼窝之中却透出了慈悲温润的目光,如同佛祖怜悯世人一般。

这位老僧与身周的白骨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不是他骨头外面还包裹着一薄薄的干巴巴的皮,几乎没人会将他当做活人,所以他坐在白骨山堆中,也很难被人发现。

两根很细的铁链穿过老僧干瘪的腹部,另一头钉死在身后的坚硬墙壁上,铁链和僧衣之上还有着一层漆黑如墨的血迹,早已干涸,如锈迹一般,仿佛在说这位老僧早已腐朽。

这幅画面十分诡异阴森,白骨尸山,干瘪老僧,铁链穿腹,形似厉鬼,恐怖非常,这是鬼故事中才有的场景。

“莲生三十二?!”

赵无昊歪着脑袋,目光十分的平静,丝毫不为眼前景象的感到动容,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一切,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似乎是对此感到十分的好笑。

“你是谁?”

老僧听到声音显得很是惊讶,竟然未曾察觉到有人到来,他缓缓抬起头来,穿过腹间的铁链叮叮作响,大概是带动体内痛楚,枯瘦如鬼的骨脸上现出一丝痛楚,眼眸中的目光温润柔和,注视在了赵无昊的脸上。

“我吗,我是一个教书先生!”

赵无昊自我介绍道,似乎觉得这样说有些不准确,又追加了一句解释。

“书院的教书先生!”

“你便是这一代的书院行走?”

莲生三十二脸上松垮的皮肤如同皱在一起的纸张,带着一丝好奇,向赵无昊询问道。

“我不是,我只是在书院混口饭吃,毕竟这年头工作可不好找,好在我还会些手艺,可以凭借手艺吃饭。”

“至于这一代的书院行走,如今不过是刚刚突破洞玄境界,还不入你的法眼,就不说了!”

“难得还有人记得我莲生三十二的名字!”

老僧举起细枝般的双臂,手臂之上僧衣褴褛,手指微张,结了个手印,十根手指肌肤之下,骨节恐怖可见,宛如自冥界探出的一双骨手,然而骨手所结的手印却释放着令人心境恬静的温暖气息,慈悲有若昊天降下的两朵白莲花。

骨手白莲手印间的气息异常强大纯凝,却没有丝毫的杀伤力,随着气息渐释,老僧身周的白骨尸骸表面忽然生出一层极温莹的光泽,竟仿佛要活过来一般。

赵无昊盯着老僧腹前的那两只骨手,感受着那道气息,暗暗赞叹,老僧所展露出来的实力境界高妙莫测,看着老僧那双枯瘦骨手结成的如白莲花般的手印,忽然想起一句话,幽幽说道。

“西方有莲翩然坠落世间,自生三十二瓣,瓣瓣不同,各为世界。”

西陵神国之东,临海处有一大片圆形石柱,用以抵御海上险恶的浪涛,石柱之后便是宋国,或许是因为惯见海雨天风的缘故,这个不起眼的小国为世间奉献了无数了不起的人物,神殿里有多位神官来自宋国,那位被囚多年的光明大神官也来自宋国,莲生三十二也是来自宋国。

年轻时候的莲生求学考学,然后得中授官封荫娶妻,只是还未生子,感情深厚的妻子便因病亡故。妻子逝去后,莲生于郊外坟茔处结草庐,愁苦悲伤形渐枯槁,三月未露欢颜。

某夜草庐外风雨交加,莲生走入风雨之中,静思半夜,披湿衣而回,提笔写就一篇祭妻恸文,然后将墨笔扔入坟前新草中,大笑三声飘然而去。

其后年余,莲生访山探幽,拜谒诸多修行宗派,其时那篇祭妻文传入世间,惹了无数捧热泪,他名声已显,各宗派以礼相待,却不肯对他言及修行之事。

第二年秋天,莲生游至瓦山,遇雨避于烂柯寺。当夜于后殿静卧之时,他偶然听着一老僧言及佛宗故事,沉思昼夜后,步回烂柯寺正门敲响鸣钟,推门登堂入室,对知客僧说道要与烂柯寺主持对坐辩难。

这场辩难持续了整整三十二日,莲生口吐妙言如莲花绽放于瓦山流云之间,对谈之时,崖畔青树间隐有神鸟轻鸣,引来世间无数名流文士相看。

烂柯寺辩难自此成为继盂兰节后又一盛事,莲生公子的名字也开始在世间流传。

最后那天,前代西陵神殿昊天掌教自桃山而来来,当着千万人面,亲自邀请莲生入神殿为客卿。不料莲生却是微笑婉拒,然后在瓦山烂柯寺隐居长老面前,以手轻抚头顶,片片黑发如黑莲渐落,佛心渐趋坚定。

秋天落叶时,莲生离开瓦山烂柯寺,逾大河至墨池,穿野林入月轮,然后消失在月轮国西北方的莽莽荒原上,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数年后,一名僧人从荒原归来,行走王庭民舍青山绿水之间,与王公贵族街市庶民讲因果说机缘,佛法精湛,德行无碍,备受世间尊崇。

世间再没有莲生公子,却多了位莲生大师。

其时魔宗势盛,对中原诸国的渗透像黑夜一般难以阻止,其中尤以两名魔宗长老最为神秘,暗中挑拨各国各宗派之间的关系,不知弄出多少场惨烈血腥的祸事,然而却没有人知道这两名魔宗长老究竟隐藏在何处。

那年春天,莲生大师受西陵昊天掌教之邀至神殿讲课授学。席间天谕院副院长言语间多有轻蔑怠慢不满,莲生大师当着掌教大人及神殿诸多强者之面,踱到这位副院长席前,然后暴起杀之——这名天谕院副院长便是那两名魔宗长老之一。

昊天道门掌教再邀莲生大师入神殿,这一次不再是客卿,而是请他就任空悬数年之久的裁决大神官一职,莲生大师说了句时辰未到,再次婉拒。

莲生大师飘然下了桃山,去了瓦山——当年他在瓦山悟道,如今自世外归来,便在烂柯寺留驻清修,两年间终日不见外客,渐被世人遗忘。

某日烂柯寺一辈份极高的扫地僧忽然暴毙,举寺震惊,莲生大师自厢房踱步而出,承认是自己杀了名扫地僧——这扫地僧原来便是另一名隐藏在中原的魔宗长老,莲生大师在瓦山隐居两年,便是为了查证此事。

至此魔宗隐藏在中原里最神秘的风云二位长老,全部死亡,继而魔宗很多阴诡血腥的秘密筹划也被揭穿,莲生大师之名响彻天下。

月轮国白塔寺与瓦山烂柯寺感念其德,尊奉其为佛宗山门护法。

西陵神殿赏其功业,奉谕邀其观六卷天书,继而封其为裁决大神官。

莲生大师便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担任西陵神殿大神官的佛宗弟子。

数年后烂柯寺血案发,神殿裁决司大司座牵涉其间,莲生大师伤故旧之亡,愿承其责,不顾桃山上下挽留坚辞大神官之位,飘然而去,就此归隐不知所踪。

只是谁也不知,这位莲生大师却出身魔宗,拜入了佛宗,做过山门护法,又混入了神殿,成为三大神座之一的裁决神座,才情惊人,佛法高深,兼修三派,道魔佛汇聚一身,可谓是天之骄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