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七十二章 李湛为相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七十二章 李湛为相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顾廷烨也是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感受到李湛的实力,低头小声道。

“子清曾练过我宁远侯府的家传武艺,武艺精湛,深藏不漏!!”

赵宗全闻言大喜,没想到李湛居然会和顾廷烨有着这么一层关系,日后必然可以拉拢过来,倚为臂膀。

官家坐在龙椅之上,看着赵宗全,宣布了明日就为他准备册封太子大典,算是安抚彻底安抚了禹州一行人,纷纷对官家表示了臣服。

官家看了一眼一身血腥气的李湛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回府休息,明日一早上朝再行封赏。

李湛也不在意,直接离开了皇宫,颇有些事了拂衣去的潇洒。

第二日清晨,所有的官员都一脸的沉重,昨晚的叛乱不知道牵扯到了多少人,提心吊胆的向着宫中走去。

李湛倒是一身的轻松,换了一身干净的紫袍,迈着轻快的脚步,和周围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兖王已经被李湛亲手斩杀,邕王早在兖王作乱之时,就被兖王下令将其满门处死了,所以如今形势非常明郎了,只剩下了救驾有功的赵宗全,官家也没有了其他的选择,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册封了赵宗全为太子,日后承袭皇位,如此一来赵宗全就成了官家的子嗣,对官家口称父皇,对皇后称母后。

官家除了册封了太子之外,更是对禹州诸位将领大肆封赏,加官进爵,绫罗绸缎,金银珠宝毫不吝啬,禹州诸将喜笑颜开,合不拢嘴。

顾廷烨更是被任命为了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一跃成为了从四品的武将,而且都指挥使一职还空缺着,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官家的打算,这是为太子殿下留下施恩的余地,等到太子登基,这都指挥使一职必然会落到顾廷烨的头上,紫袍、金鱼袋一样都不会少,一举成为从二品的高级武将。

等到所有的禹州诸将都封赏完毕,官家这才站起身来,走下了陛阶,来到了李湛的身前,苍老的手掌扶着李湛的肩膀,慈善的脸上全是喜爱,拍了拍李湛的肩膀,转身看向了诸位大臣,这才宣旨道。

“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李湛为枢密院枢密使,兼中书侍郎!”

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中书门下为政府、枢密院为枢府,同为中央政府机关;枢密院设十二房分曹办事,分别为: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枢密院长官枢密使、知枢密院事以士人充任,分别为从一品和正二品,副职间用武臣。宋初,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宰相因不带枢密衔而不得预军事。庆历年间用兵西夏,一度由宰相兼枢密使。枢密使是朝中最高的军事长官,被称为枢相。

至于中书侍郎乃是正二品,是中书省的长官,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在本朝仍然为副相。

李湛可以说一步登天,成了朝中举足轻重的存在,即使是大相公韩琦也不得不对他礼让三分。

满朝文武纷纷见视线投向了那位丝毫没有动容惊喜的李湛,这位年轻人突然成了他们需要仰望的存在。

即使是太子赵宗全知道官家会对李湛有所厚封,但是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如此厚待李湛,即使是他日后登基为帝,也必然要多依仗李湛,慎重对待。

李湛看了一眼满是鼓励的陛下,躬身一礼,谢恩道。

“臣谢陛下!”

盛纮看着前列的李湛,喜形于色,眼中的喜悦掩饰不住,激动的甚至都在颤抖。

等到散朝之后,官家特地留了李湛。

福宁殿,是皇帝的寝殿,属于正寝,作为寝宫和用膳之地。为宋代皇帝的内廷。一般皇帝会在天亮前两个小时从福宁殿起床,整理装束,准备处理国家政事,另外,皇帝也会在这里紧急的接待大臣。

官家端坐,身体微微靠着椅背,脸色苍白,难掩病色,官家身前站着太子赵宗全,恭敬的立于一旁,不时用担心的神色看一眼官家,表现着自己的孝心和恭敬。

官家有些气弱的看着坐在下首的李湛,咳嗽了两声,对着身旁的赵宗全说道。

“朕视子清为子侄,胸有万策,可谓柱石,日后你若有难事,可以询问子清!”

赵宗全恭敬的应承着,看官家有些气咳,连忙上前两步,轻轻敲击着官家的后背,帮他平顺肺气。

官家抓住了赵宗全的手,制止了他的举动,接着说道。

“子清虽然是科举出身,但是尤善军事,一直和朕请求外调统兵,御敌于外,是朕舍不得他的才华,一直没放,让他有志难酬,后来邕王兖王相争,他为了朕受了不少委屈,更是在兖王作乱之时,孤身一人护住了朕与皇后的周全,日后你万不可辜负了他!”

赵宗全眼中含泪,点点头,好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样。

李湛只是默默不语,他其实明白等到赵宗全登基为帝,也许会倚重自己,但绝对不会将自己视为心腹,他的心腹只能是顾廷烨和禹州诸将,最多也就是会和拉拢英国公一般对待自己。

不过李湛丝毫不在意,历朝历代,相权和皇权之间多有争斗,中间充满了博弈,他如今贵为枢相,相当于汉朝时期的三公之中的太尉,自然不需要再去巴结新皇,更多的是平衡朝政纷争。

李湛拜谢了官家,和太子赵宗全认识了一番,就离开了宫苑,回到了府中。

没有几天,官家果然驾崩,谥号: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驾崩的消息传到北境辽国后,辽国道宗耶律洪基,也是十分悲伤,他对着宋使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随后,又对宋使说道:“我要为你们的皇帝建一个衣冠冢,以便寄托哀思之情。”辽道宗为宋仁宗立了衣冠冢,并每年祭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