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 第一卷 第15章 一字惊龙榜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第一卷 第15章 一字惊龙榜

簡繁轉換
作者:天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30 05:05:08 来源:源1

第一卷第15章一字惊龙榜(第1/2页)

“铛——”

开考的铜锣声沉闷地响彻贡院,像是敲在每个考生心上的一记重锤。

一排排号舍的门被衙役锁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苏云面前的桌上,摆着刚刚下发的考卷。

他展开宣纸,目光落在题目上。

第一场,经义。

题目出自一部极为冷僻的古籍注疏,问的是其中一句关于“天时与人和”的辩证。

这题出得刁钻,别说普通考生,就是穷经皓首的老儒生,也未必恰好读过。

第二题,策论。

题面很大,论“黄河下游疏浚之策”,可字里行间,却处处透着陷阱。

这事正是京城里最烫手的山芋,前不久三皇子主动请缨去办,结果劳民伤财,弄得民怨沸腾,最后不了了之。

要答好这题,要么粉饰太平,暗中吹捧三皇子;要么大胆直言,把三皇子得罪个底朝天。

无论选哪条路,都是死路。

苏云放下考卷,拿起那支轻轻一捻就掉毛的破笔。

他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闭上了眼睛。

天策府的密卷,徐明静的信,陈松年的嘴脸,三皇子的杀手,一幕幕在他脑中闪过。

他睁开眼,拿起那块混着沙土的墨条,在粗劣的石砚上,兑着水渍,一下一下地研磨起来。

“沙沙”的声音在狭小的号舍里格外清晰。

墨汁很快备好,他提笔,蘸墨。

笔尖落在纸上。

经义题,他引经据典,却偏偏不从那部冷僻的注疏里找答案。

他另辟蹊径,从更古老的典籍中寻根溯源,将“天时与人和”的观点,拔高到了另一个层面。

立意高远,却又字字句句都有出处,让人挑不出半点错。

策论题,他更是笔走龙蛇。

他避开了朝堂的权斗漩涡,不谈功过,不论是非。

他只谈水利,谈民生。

从堤坝的修建方法,到河道的清淤规划,再到沿岸百姓的安置补偿,一条条,一款款,写得详实又具体,仿佛他不是一个书生,而是一个在黄河边上走了几十年的老河工。

整篇文章,没有一个字提到三皇子,却又处处都在打三皇子的脸。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骚动从不远处传来。

“冤枉!我没有作弊!你们凭什么抓我!”

一个考生的哭喊声,衙役的呵斥声,桌椅被撞翻的声音,混成一团。

苏云的笔尖只是微微一顿,便继续行云流水地写下去。

直到第一场考试结束的锣声敲响,他才放下笔,吹干了墨迹。

第二天的考题是诗赋和杂论。

其中一题,是评述前朝画圣的一幅《秋山行旅图》。

苏云按照规矩,先洋洋洒洒写下了一篇标准的应试文章。

写完后,他看着卷面上还剩下的一点空白边缘。

他将笔放下,活动了一下手腕。

再次提笔时,他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

腰背挺得笔直,眼神专注,手腕的姿态也和刚才截然不同。

笔尖在纸上游走,一行瘦劲锋利、飘逸灵动的字迹,出现在了考卷的边缘。

“山势峥嵘,可见风骨。林木萧索,方识人心。”

短短十六个字,用的正是瘦金体。

写完,他将笔搁下,神色恢复如常,仿佛刚才那个锋芒毕露的人不是他。

贡院深处,阅卷的“内帘”里,气氛压抑。

十几位阅公围坐在数张大桌旁,面前的考卷堆积如山。

主位上,礼部侍郎陈松年端着茶杯,脸色不太好看。

他已经暗示过相熟的几位同僚,留意一个叫“苏云”的考生,若是文章平平,便直接黜落。

可两天过去,竟没一个人找到那份让他能名正言顺丢出去的卷子。

“陈大人,您来看这一份!”

一位姓刘的老翰林,突然激动地站了起来,手里举着一份卷子。

“这篇文章,老夫阅卷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见地!”

几位阅公凑了过去,纷纷传阅。

“好!这篇策论,不谈虚言,直指要害!若按此法施为,黄河水患可解啊!”

“经义的破题更是精妙!跳出窠臼,自成一家!”

陈松年皱着眉,不耐烦地接了过来。

当他看到卷子上那熟悉的笔迹时,瞳孔猛地一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5章一字惊龙榜(第2/2页)

还没等他发作,旁边一位眼尖的阅公忽然“咦”了一声。

“诸位快看!这卷子边上还有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那十六个龙飞凤舞的瘦金体小字上。

“嘶——”

满室都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这是何种字体?瘦如屈铁,劲若银钩!前所未见,前所未见啊!”

刘翰林激动得胡子都在抖。

“这等风骨,这等笔力,此子……此子是天纵奇才!”

“何止是奇才!单凭这手字,便足以名动天下!”

阅公们炸开了锅,一个个围着卷子,啧啧称奇,恨不得把脸贴上去。

陈松年的脸,已经从铁青变成了酱紫。

他死死盯着那十六个字。

瘦金体!

就是这个字!就是在荥阳兰亭文会上,让他颜面扫地的那个字!

苏云!

这个逆贼,他竟然敢!他竟然敢在会试的考卷上,用这种方式来挑衅自己!

“荒唐!”

陈松年猛地一拍桌子,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他指着卷子,厉声喝道:“在考卷上乱涂乱画,此乃大不敬!按规矩,当废卷处理!”

刘翰林第一个不服,站出来争辩:“陈大人此言差矣!这虽是卷边之言,却字字珠玑,与画作意境相合!更何况,此等书法,百年难得一见,若因此废卷,岂不是埋没了天下奇才,我等都要成千古罪人!”

“说得对!刘大人所言极是!”

“此卷若为第二,何卷敢为第一?”

其他阅公也纷纷附和。

他们都是读书人,爱才之心是真挚的。

苏云的文章和书法,已经彻底征服了他们。

陈松年气得浑身发抖。

他没想到,自己设下的局,不仅没能困住苏云,反而让他以一种更惊艳的方式,脱颖而出!

他看着群情激奋的同僚,知道今天要是强行压下这份卷子,事情传出去,他这个主考官徇私舞弊、嫉贤妒能的帽子就戴定了。

“哼!”

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一把将卷子摔在桌上。

“此等张狂之徒,绝不可为状元!”

他拂袖而去,留下一屋子面面相觑的阅公。

刘翰林捡起卷子,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在卷首写下了一个朱批。

“此卷,可为第一。”

他想了想,又拿起笔,在后面加了一句。

“上不取,非吾辈之过也。”

九天的会试终于结束。

贡院大门打开的那一刻,等在外面的徐耀祖一个箭步就想冲进去。

“别挤!别挤!”

李沐雪一把拉住他,踮着脚尖,在涌出的人潮中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考生们一个个面带倦容,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垂头丧气,有的抱头痛哭。

“先生!”

徐耀祖终于看见了苏云,扯着嗓子大喊。

苏云走了过来,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平静。

“先生,怎么样?那帮孙子没为难你吧?”徐耀祖紧张地问。

苏云摇摇头,“回去再说。”

十日后,杏榜张贴。

整个京城万人空巷,全都涌到了贡院门口。

苏云的小院里,他正和李沐雪在院中对坐弈棋。

“先生!先生!中了!中了!”

徐耀祖像个肉球一样滚了进来,手里高高举着一张大红的喜报,上气不接下气。

李沐雪手中的棋子“啪”地掉在棋盘上。

苏云抬起头,看着他。

“中了!您中了!”徐耀照跑到跟前,把喜报往石桌上一拍,“状元!是状元……才怪!”

他话锋一转,脸上的狂喜变成了愤愤不平。

“那帮狗官!他们竟然把您评为第二!榜眼!气死我了!”

他指着喜报上那个名字,跳着脚骂。

“凭您的才学,怎么可能不是会元!一定是那个陈松年搞的鬼!”

苏云拿起那张喜报。

金榜之上,第一名状元的名字他没看,目光直接落在了第二的位置。

“榜眼,苏云。”

他将喜报叠好,放在一边。

“榜眼,也够了。”

他的目光,越过院墙,望向了那片红墙黄瓦的紫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