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 第一卷 第18章 这块令牌,你敢接吗?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第一卷 第18章 这块令牌,你敢接吗?

簡繁轉換
作者:天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30 05:05:08 来源:源1

第一卷第18章这块令牌,你敢接吗?(第1/2页)

这个问题,不是邀请,是考验。

苏云躬下身子,目光却没有回避那枚令牌。

“回陛下,草民不敢揣测圣意。”他顿了顿,声音清晰地在御书房内回响,“但草民愿为陛下执笔,记录这盛世之下的真实;愿为陛下奔走,丈量这大周疆土的民情。”

他没有说愿意,也没有说不愿意,只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话锋一转,再次拱手:“至于这天策府,草民人微言轻,恐难当大任。”

女帝看着他,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弧度,那股令人窒息的威严悄然散去。

“你倒是滑头。”她伸手,将那枚令牌朝苏云的方向轻轻一推,“朕给出去的东西,从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令牌滑过桌面,停在苏云面前。

“天策府没有品级,只有任务。这块令牌,现在是你的了。”女帝的语气恢复了平静,“何时用它,怎么用它,那是你的事。朕,只要结果。”

“草民,遵旨。”苏云伸手,握住了那枚冰凉的令牌。

“退下吧。”女帝重新拿起了奏折,头也不抬,“殿试,朕等着看你的文章。”

苏云躬身行礼,转身退出御书房。

当那扇沉重的门在他身后关上时,他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他没有回朱雀坊的小院,而是直接去了城西徐明静的宅子。

书房里,徐明静正在给一盆兰花浇水,看到苏云进来,他放下了水壶。

“看你的脸色,事情不简单。”徐明静指了指对面的蒲团。

苏云坐下,一言不发,从怀里掏出那枚“天”字令牌,放在了桌上。

徐明静的瞳孔猛地一缩,他伸出干枯的手指,碰了碰那块令牌,又迅速缩了回来,像是被烫到了一样。

“陛下……把这个给了你?”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苏云把御书房里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复述了一遍。

徐明静听完,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神情又是欣慰,又是担忧。

“痴儿,你可知你接下的是什么?”他看着苏云,眼神复杂,“你接的不是一块令牌,是一把悬在所有皇子和权臣头顶的剑!”

“他们会怕你,更会想方设法地毁了你!从今天起,你走的每一步,都在刀尖上!”

苏云给老师倒了杯茶,神色却很平静。

“老师,我自踏入京城那天起,便已经没有退路了。”

徐明静端起茶杯,看着杯中浮动的茶叶,许久才开口:“陛下这是在保你,也是在用你。她让你不必立刻入府,是给你时间,让你以状元之身,名正言顺地站在朝堂上。到那时,你这把剑,才真正有了分量。”

“学生明白。”

“明白就好。”徐明静喝了口茶,“殿试,拿出你所有的本事。这一关,你只能进,不能退。状元,你必须拿到手!”

与此同时,三皇子府。

“砰!”

一只名贵的汝窑茶杯,被狠狠摔在地上,碎成一片片。

三皇子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

他面前,一个刚从宫里出来的眼线太监,正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

“你说什么?母后单独召见了他?还谈了很久?”三皇子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是……是的,殿下。”小太监哆哆嗦嗦地回答,“奴才亲眼所见,苏榜眼从御书房出来时,陛下身边的李公公,亲自把他送到了宫门口,脸上还带着笑……”

三皇子一脚踹翻了身旁的椅子。

他想起了那晚宴会,苏云那副不卑不亢、滴水不漏的嘴脸。

当时他只当苏云是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

现在看来,他哪里是狂,分明是有恃无恐!

“好!好一个苏云!好一个我的好母后!”三皇子怒极反笑,“本王还以为他是个没根基的穷酸,没想到,他早就抱上了最粗的大腿!”

他来回踱步,眼神里的杀机越来越浓。

“他这是在拿本王当他进身的投名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8章这块令牌,你敢接吗?(第2/2页)

“来人!”他对着门外吼道。

张茂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躬身道:“殿下。”

“那个苏云,绝不能留!”三皇‘子咬着牙说道,“本王原想在殿试上让他身败名裂,现在看来,不够!”

“殿下的意思是?”张茂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你安排下去,让陈松年他们在阅卷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找出岔子,将他黜落!”三皇子声音压得极低,“如果……如果连陈松年都压不住他……”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凶光毕露。

“那就让他,永远也走不出贡院的大门!”

“是,殿下!”张茂领命,悄然退下。

接下来的两天,苏云面圣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学子圈。

朱雀坊的小院,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各种拜帖堆积如山,前来示好、拉拢、套近乎的人络绎不绝。

徐耀祖忙得脚不沾地,一张胖脸却笑开了花。

“先生!您现在可是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了!”他一边筛选着拜帖,一边兴奋地对苏云说,“外面都传疯了,说您就是陛下内定的状元郎!”

李沐雪正在院子里练剑,听到这话,收了剑势,皱眉道:“这不就是把你架在火上烤吗?传得越神,想让你掉下来的人就越多。”

苏云正坐在石桌旁,安静地擦拭着一方古砚,那是徐明静送他的。

他对周围的喧嚣充耳不闻,仿佛那些传言,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先生,您倒是说句话呀!”徐耀祖急了,“明天就是殿试了,您怎么一点都不急?”

苏云放下古砚,抬起头,看了看天色。

“急有什么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站起身,拍了拍徐耀祖的肩膀,“把门关了,今天谁也不见。”

殿试当天。

天还没亮,苏云就已起身。

他没有穿华丽的锦袍,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

李沐雪站在院门口,递给他一个缝制好的锦囊。

“这里面是些提神的药丸,还有几块干粮。”她看着苏云,眼神里没有了平时的玩笑,“宫里不比外面,处处都是眼睛。万一有人想让你饿肚子,不至于没力气走路。”

苏云接过锦囊,入手温热,他点了点头。

李沐雪又补了一句:“你要是死在里面,我就把你那堆破字帖全烧了,给你当纸钱。”

“放心。”苏云笑了笑,转身走向门外早已等候的宫中使者。

金銮殿。

钟鼓齐鸣,百官肃立。

女帝高坐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扫过下方跪着的一众贡士。

殿试开考。

考题只有一道:论“固本疏源,吏治与民生”。

题目一出,不少贡士的脸都白了。

这题太大了,也太虚了。

吏治,牵扯到朝堂百官;民生,关乎天下百姓。

说得深了,容易得罪人;说得浅了,又显得空洞无物。

苏云展开考卷,提笔蘸墨。

他没有立刻下笔,而是闭上了眼睛。

这几天在京城街头巷尾看到的一幕幕,听到的一个个声音,在他脑海中流淌而过。

他再次睁开眼时,笔尖已落在纸上。

他没有从空泛的道理入手,而是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写起,从一亩田地的税收算起,从一条河堤的修缮讲起。

他笔下的“吏治”,不是朝堂的权谋,而是乡间衙役的一声呵斥。

他笔下的“民生”,不是史书的数字,而是一碗粥,一件衣,一个家。

洋洋洒洒数千言,他一气呵成。

写到最后,在论及如何监督官吏时,他笔锋一转,在卷子的留白处,用那瘦劲锋利的瘦金体,写下了一行批注。

“赏罚不避亲贵,法度不为情屈,则吏治清明,民生自安。”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放下笔。

金銮殿上,日影西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