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耽美同人 > 簪中錄(青簪行原著) > 第32章 上窮碧落

簪中錄(青簪行原著) 第32章 上窮碧落

簡繁轉換
作者:側側輕寒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4-08-26 19:54:07 来源:搜书1

  太極宮的午後,就連風都是舒緩而寧靜的。

  立政殿高穹偉戶,一派雍容氣度。

  十分適合王皇后的地方。她居住在裡面,就像是盛綻於金井闌之內的牡丹,美得無比和諧。

  遷居於此已有月余,皇帝此時忽然攜郭淑妃來訪,她自然知道是什麽用意。但她恍如不覺,笑顏雍容,舉止神情舒緩自然地迎接他們入內,仿佛自己依然身在蓬萊殿,手握大明宮數萬人乃至天下千萬人的性命際遇,談笑自如。

  皇帝問她:“此處可好?皇后看來似乎頗為喜歡。”

  王皇后微笑凝視著他,低聲說:“妾身不敢喜歡,免得皇上賜臣妾永居於此。”

  皇帝望著這個天底下自己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女子,竟一時無言。

  郭淑妃以扇掩口,笑道:“原來皇后還是喜歡大明宮麽?這倒也是,蓬萊水殿在夏日是最清涼的。可就怕幾時又金風到來,到時候孤殿生涼,還要多添衣物呢。”

  “縱然寒涼,但若論起景致,那裡是除了陛下所居外,整個宮中最好的,我看若有機會的話,淑妃想必也會喜歡那地方吧。”

  郭淑妃輕慢道:“我卻不敢奢望呢……”

  她說著,目光又向外望了望。

  王皇后多年后宮縱橫,對她早已了如指掌,便問:“靈徽今日路上耽擱了麽?”

  皇帝也是詫異,問:“靈徽要來?”

  “是呢,她一直說想來太極宮探望皇后殿下,只是一直不得便。今日既然有機會,我便讓人知照了她。”

  皇帝的臉色不覺有點難看起來:“今日隻想與皇后說幾句要緊話,又何必讓靈徽過來,徒增事端?”

  王皇后微笑凝視著皇帝道:“淑妃是怕皇上心軟,到時候有皇上最喜歡的靈徽在,或許能提醒皇上一二。”

  皇帝早知她已經對自己來意一清二楚,心思被人戳穿,不由得略顯狼狽,隻得說道:“皇后若喜歡清靜,朕也可成全。”

  王皇后淺淺微笑,凝視他說道:“妾身並非不愛清靜,但十幾年來,大明宮無數繁花盛景,妾身陪著陛下看遍天下錦繡……若上天願意垂憐,望能允我一世時光,陪在陛下身邊,攜手同老。”

  郭淑妃笑著,不冷不淡道:“皇后心太大了,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豈能與一個女子同老?”

  王皇后端坐她面前,含笑道:“淑妃畢竟不懂。本宮是皇后,是陛下正宮,天家雖無情,但十數年夫妻,無數風雨共度。這天底下,若說有一人能陪著陛下的,自然是本宮了。”

  皇帝性子本就溫文寬厚,此時聽她這般說,又想起往昔種種,眼看她還是一如當初的模樣,挽成三疊堆雲髻的發間,翠雀金簪步搖妝點,一身彩繡輝煌,卻渾沒奪取她懾人的光彩分毫。

  這是在他身邊十多年的女子,宮中的美人如花朵般一季季開過,再不複當時顏色,唯有面前這個人,卻在他身邊綻放得日益華美,鮮潤嬌豔。

  於是,就算知道了她欺騙他,就算她有不堪的過往,但他也在心裡自我安慰地想,這世上,只有自己才是最適合她的人吧,不管她以前經歷過什麽人,可唯有在自己身邊,她才能顯出最鮮豔奪目的美貌。

  這樣想著,至少,感覺十多年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費了。

  皇帝想著,不由得歎了口氣,望著她說道:“皇后好生將養吧,待朕再想想。”

  王皇后盈盈下拜,等再抬起頭時,臉上的笑容依然還在,只是雙目已經濕潤了,淚盈於睫,襯在笑容上,說不出的令人感傷。

  郭淑妃眼看著皇帝起身走出去,不由脫口而出:“陛下不是有話要對皇后交代嗎?”

  皇帝頭也不回,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原本隻說來探望皇后身體,也是朕關心皇后。你明知靈徽身體不好,又讓她出門,又不知照朕,行事是僭越了。”

  郭淑妃不服氣,脫口而出:“靈徽是我女兒,她過來有什麽僭越的……”

  話一出口便知不妥,她趕緊閉上了嘴巴。

  皇帝已經出了立政殿,下了台階。

  被拋下的郭淑妃怔怔地站在殿內,回頭看見徐徐走近的王皇后。王皇后面上露出一縷意味深長的笑容,輕聲在她耳邊問:“淑妃是打算依靠同昌麽?可本宮卻不知道,歷朝歷代中,有哪一個妃嬪是靠著女兒固寵上位的?”

  郭淑妃看著她的笑容,心中突然冒出一股莫名的畏懼。她不自覺地後退一步,強自說道:“既有生子後被貶入冷宮的皇后,那便自然會有生女后上位的妃嬪。”

  “不就是當初說了那一句‘得活’嗎?”王皇后含笑望著她,眼中似有輕蔑,似有嘲諷,唯有嗓音,溫柔婉轉,輕緩徐徐,“郭淑妃,一個連兒子都沒有的女人,還妄想爬到大明宮最頂端,本宮真是憐惜你。”

  郭淑妃胸口急劇起伏,目光狠狠地望向她。但許久,她終究還是低下了頭,一言不發,轉身匆匆向殿外走去。

  就在郭淑妃走下台階時,外面有幾位宦官疾步奔來,除一直候在外面的長慶之外,還有郭淑妃宮中的大宦官德正,更不應該出現的,是公主府及夔王府的宦官。

  皇帝已步往前殿,看見幾個宦官慌張的神情,便問:“立政殿內,為何驚惶?”

  長慶與德正立即跪伏於地,涕淚交流,不敢說話。

  而黃梓瑕則一臉肅穆,跪地稟報道:“啟稟陛下,同昌公主在前來太極宮時,於平康坊遇襲。”

  皇帝頓時震驚,問:“遇襲?可有受傷?”

  黃梓瑕低聲道:“傷勢危重。”

  皇帝臉色大變,問:“同昌如今在何處?”

  “已盡快送往公主府,也到宮裡召太醫了。”

  皇帝袍袖一拂,大步向宮門口走去,一邊再也忍耐不住,大喊:“逢翰!”

  他身邊的徐逢翰趕緊小跑著跟他出宮門:“皇上無需擔憂,公主吉人自有天相,相信應該沒事的……”

  “去同昌府上!”他根本不聽徐逢翰的話,硬生生打斷。

  郭淑妃跟著皇帝走出去,臉色已經煞白,她經過尚且跪在那裡的黃梓瑕的身邊時,氣急地指著她說道:“如此驚嚇皇上,等公主痊愈,你可要知道個好歹!”

  公主是不可能痊愈了。

  黃梓瑕在心裡這樣想。等郭淑妃走了,她慢慢站起來,長歎了一口氣。

  青冥蕩蕩,長天悠悠。同昌公主已經魂歸碧落黃泉,與這個人世,再無關聯了。

  生前盛景,死後哀榮,都與她沒關系了。

  她抬起自己的手,看著上面殘留的同昌公主的血跡。

  這個備受天下人豔羨的公主,在金梁玉柱之間長大,遍身羅綺,珠圍翠繞——可誰會知道,她居然在雙十韶華,死在那樣一個荒僻角落的雜草野蔓之中——僅僅只是離開了她的侍女們短短一段時間。

  凶器是插在她胸前的九鸞釵,毫無疑問。因刺中了心臟,公主在短暫的掙扎之後,便立即死亡。而在她的掙扎之中,九鸞釵的釵頭與釵尾連接處斷折。

  在發現同昌公主死後,她身邊的侍女們嚇得全都癱倒在地,只顧哀哭,墜玉更是嚇得痛哭流涕,說:“一定是南齊潘淑妃來了!是她拿走了九鸞釵,現在又用九鸞釵把公主帶走了!”

  其他人不敢出聲,但黃梓瑕看到他們的神情,大家眼中的恐懼與驚駭,都顯示他們在附和墜玉的說法。

  凶手倉惶逃往坊外的腳步,一路踩踏野草直至拐角處,翻越坊牆而出。此處坊牆正是靠近剛剛被清理的街道處,滿街都是惶急四散的人,官府現場抓住了幾個在外面的人,所有人都說自己沒注意有沒有人翻牆而出。

  看來,此案的主要線索,除了比對現場痕跡之外,還有就是要徹查,當時從公主府的重重看守之中,到底是誰能將九鸞釵盜走,又在今日以九鸞釵將公主刺死。

  能夠盜取九鸞釵的人,必定與凶手有重大關聯。

  黃梓瑕正在沉思,卻沒注意到有人接近了自己。

  一個清朗而略偏尖銳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枝上鳥,水中魚,花下人。盛景流年,不知楊公公心不在焉,想些什麽?”

  黃梓瑕正在出神,忽然聽得有人在自己身邊說話,頓時嚇了一跳,往前邁了一步才回頭看那人。

  是一個身著紫色宮服的男人,看來約莫三十出頭模樣,他的皮膚異常蒼白,眼睛又異常深黑,修長而瘦削的身材倚靠在身後花樹之上。

  可,即使是滿樹花朵撲簌簌落在他身上,即使他面帶著淡淡微笑,他依然是陰寒的。他的目光落在黃梓瑕的臉上,讓她不自覺地打了一個冷噤。

  一瞬間,她想到了上次在太極宮,那個一直盯著她看的,目光如同毒蛇的男人。

  她的目光落在他的手上。碗大一個白瓷盞,中間遊曳著兩條紅色的小魚。

  他見她的目光看向那兩條小魚,便笑道:“楊公公也喜歡魚麽?”

  魚。那兩條魚拖曳著薄紗般的尾巴,在白瓷盞中波喇一聲。

  黃梓瑕忽然在這種陰冷之中回過神來。這個大唐皇朝之中,能有資格穿紫衣的內侍,唯有一個人。

  她不由自主地便拜倒在地,說:“楊崇古見過王公公。”

  他垂眼看她,抬手示意她起來。他看著她手上的些微血跡,問:“聽說……同昌公主出事了?”

  黃梓瑕猶豫著,點了一點頭。

  他神情依然平靜,只有唇角微微一絲冷漠弧度:“來,把你的手伸過來。”

  黃梓瑕遲疑著抬起自己的手,伸到他的面前。

  他伸手抓住她的手腕,他的手指不但白得耀眼,而且冰涼光滑,如玉般的質感。

  他將她染血的手指,浸在了白瓷盞之中。

  已經乾涸的血跡,在清水之中剝落,細小的血塊滌蕩開來。

  那兩條小紅魚立即向著那些凝固的細微血塊撲去,貪婪地吸吮她手指上的血跡,那種細微的麻癢讓黃梓瑕手臂上的雞皮疙瘩頓時冒了出來。

  “阿伽什涅,最喜人血。我聽說夔王也養了這樣一條小魚,楊公公可將這個訣竅,告訴夔王。”

  她聽著他陰寒的聲音,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噤,一把抽回自己的手。

  飛濺起的水珠灑落在他端著白瓷盞的左手之上,紫色的衣袖被濺濕,甚至他蒼白的臉頰上也濺上了兩三點水珠。

  他抬起右手,輕輕擦去臉頰上的水珠,不言不語地看著她。

  黃梓瑕隻覺得後背的汗微微滲出來,那種仿佛被毒蛇盯上的感覺,又一次湧上心頭。她匆匆行禮,說道:“王公公恕罪!小的恐怕要立即去公主府了。”

  “去吧。”他面無表情,略一抬手。

  黃梓瑕立即站起,退了幾步,然後轉身快步逃了出去。

  公主府中已經亂成一團。

  發現自己最珍愛的女兒居然死在鬧市街頭,皇帝勃然大怒。今日當值的禦醫最先倒霉,因為救治公主不得力,三個人全部被拉下去杖責,她到的時候,已經當場打死了兩個。

  黃梓瑕聽說之後,不由得與周子秦一起站在公主府內,低聲歎息。

  “可是,我們發現的時候,公主已經死了,再怎麽妙手,也無力回天啊……”周子秦一臉驚懼,聲音都開始顫抖了,“崇古,這可怎麽辦啊?這樣下去,皇上遷怒他人,我怕有不少人要遭殃啊!”

  黃梓瑕望著被抬出去的禦醫,皺眉低聲說:“你先關心我們自己吧,皇上親口吩咐我們負責此案,結果案件未破,公主被殺,你覺得皇上會放過我們?”

  周子秦的臉更白了,額頭冷汗涔涔而下:“崇古,我們得去找夔王幫忙……”

  “他現在在哪裡?你去哪兒找他?”黃梓瑕無奈問。

  周子秦的臉頓時變得慘淡無比:“那,那可怎麽辦?”

  “戴罪立功吧。”黃梓瑕剛說完,裡面已經有人大步邁出來,狂怒地大吼:“公主府中,是誰跟著同昌出去的?所有人,統統給我陪葬!讓他們到地下繼續服侍同昌!”

  這是已經在暴怒中失去理智的父親,當今皇帝李漼。

  守候在公主府外戰戰兢兢的那一群宦官和侍女們,陡然聽聞這個晴天霹靂,頓時個個哀哭出來,垂珠等人更是癱倒在地,面色慘白。

  周子秦聞言大急,不顧一切地叫出來:“陛下,公主身邊人是無辜的!求陛下三思!”

  皇帝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他的理智幾乎已經被怒火灼燒殆盡,一時竟認不出他是誰:“誰再有言語,一並拖下去!”

  “陛下,奴婢有一言,請您斟酌!”黃梓瑕趕緊下跪行禮,說道,“陛下,公主若有知,必定不願您如此盛怒,做下日後追悔之事,還請保重龍體,以免公主在泉下不安。”

  “楊崇古!”皇帝瞪著她,怒吼,“朕命你追查公主府這幾起疑案,可你至今毫無寸進,貽誤案情,以至於同昌……同昌……堂堂我大唐朝的公主,竟這樣在街頭……為賊人所殺!”

  他說到此處,喉口哽住,連氣都差點喘不過來。

  郭淑妃從內室出來,哭著撲上來,幫他撫著胸口順氣,聲音也是嘶啞喑塞:“陛下……陛下,我唯一的女兒……竟就這麽沒了!那凶手……那凶手,必要千刀萬剮,挫骨揚灰!”

  黃梓瑕說道:“奴婢定會將此案真凶擒拿歸案,因此懇請陛下留住公主府一乾人等性命,奴婢好一一盤查詢問,以期早日破案,擒拿真凶!”

  皇帝狠狠一拳捶在柱子上,目光從眼前的宦官宮女身上一一滑過,恨道:“身為公主身邊人,卻未能保護好主人,個個該死!”

  黃梓瑕垂眼道:“公主心懷柔善,對身邊人恩澤甚深,她若有知,必定不願見陛下今日為她如此大開殺戒。”

  公主府一乾宦官宮女忙跪在地上,個個頭如搗蒜般連連哀求。

  皇帝隻覺得血氣上湧,頭暈目眩。他靠著梁柱,目光看向殿內,卻只看到垂在同昌公主之前那重重的紗帳。

  那裡面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在他還是鄆王的時候,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看不到明天,身邊所有人都懷疑他,唯有這個女兒,軟軟地偎依在他的懷中,將他當成自己唯一的倚靠。雙臂抱著他的脖子時,她的目光總是閃閃發亮地望著他,就算郭淑妃想要抱她,她也不願意松開手。

  她四五歲才會說話,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得活”。他還沒聽清楚那是什麽意思,迎接他登基的儀仗已經到了門口。他相信這個女兒是上天賜給他的寶貝,他對她愛逾珍寶,而她也堅定不移地相信,她的父王是她最強大有力的屏障。

  然而現在,有人搶走了他最珍愛的寶貝,只剩下他一個人無限悲涼地看著女兒冰冷的屍體。

  皇帝慢慢甩開郭淑妃的手,目光憤恨地瞧著她。

  郭淑妃呆了一瞬間,然後頓時察覺,他必定是將女兒的死遷怒於自己了,認為若沒有她為了扳倒王皇后,特地召女兒進宮,女兒就不會死在街頭的那一場混亂之中。

  她又氣憤又悲慟,背轉過身,捂著臉壓抑著自己的哭聲。

  “什麽南齊潘淑妃,什麽潘玉兒!一個數百年前的鬼魂,怎麽可能帶走朕最心愛的公主!”皇帝站在殿前,吼叫的聲音似有嘶啞,卻依然帶著令人不寒而栗的暴怒殺機,“查!給朕查清楚!是誰在裝神弄鬼,是誰在妖言惑眾,是誰……殺了朕的靈徽!”

  所有人跪倒在他的面前,沒有一絲聲息。

  皇帝的聲音在死寂的堂內回蕩,隱隱回蕩,卻越顯得悲慟。

  他猛然轉身,眼睛瞪向同昌公主停屍的方向,胸口急劇起伏,悲愴與憤恨如同有形的火焰般在他身上燃燒,讓他幾乎要傾覆了面前的公主府,殺掉面前所有人給自己的女兒陪葬。

  望著女兒所在的地方,也不知過了多久,灼熱的怒火終究慢慢變得冰涼,哀痛從頭頂如水銀般貫入,侵襲了他全身。火焰終究被寒意吞噬,他忽然明白,曾經抱在懷中的那一團軟軟的肉,已經不在了;曾經咯咯笑著喊他父皇的那個聲音,已經不在了;曾經抓著他的手臂撒嬌乞憐的那雙手,已經不在了;始終仰望著他的那雙眼睛,也已經不在了。

  他疼愛了二十年,那個任性、驕傲、倔強的女兒,不在了。

  “楊崇古,就算你把整個京城翻過來……”皇帝緩緩抬起手,擋住自己眼中湧出來的眼淚,卻擋不住聲音的哽咽、身體的顫抖,他極慢極慢的說著,仿佛怕自己的氣息一旦松懈,就要慟哭失聲。

  “在公主出殯之前,你要給朕一個交代。朕要……將凶手在公主靈前挫骨揚灰!”

  黃梓瑕默然,隻跪下向他叩首,鄭重地說:“是。”

  “差點沒命了……”

  公主的遺體停在正廳,一離開之後,周子秦就擦了把汗,低聲自言自語:“夔王爺在哪兒啊,他不在我好怕……”

  黃梓瑕目光看到廳外正站在那裡默默無言的駙馬韋保衡,便示意周子秦噤聲,走到駙馬面前行禮。

  韋保衡勉強抬手示意她不必多禮了,他的眼中全是淚,雖然竭力抑製,可依然滾滾落下來,無法自已。

  “都是……都是我的錯。”他喃喃說著,聲音虛浮,“夔王和你,都早已叮囑過我……說過要守著公主……可她要出門,我卻沒攔住……”

  黃梓瑕黯然,也不知該對他說什麽,只能說:“駙馬請節哀。”

  他點一下頭,聲音哽咽,也說不出話。

  黃梓瑕見他這個模樣,也只能再勸慰幾句,帶著周子秦出了公主府。

  出了公主府所在的十六王宅,黃梓瑕呆住了,周子秦也呆住了。

  李舒白的馬車正在等著他們。而車旁站立著一個人,正是張行英。

  黃梓瑕和周子秦面面相覷,她先回過神,衝張行英點點頭,趕緊到馬車旁邊行禮:“王爺。”

  李舒白正在車上看公文,眼皮都不抬:“限期幾日?”

  “出殯之前。”

  “還好,皇上對你也算是寬容了。”他終於抬眼瞥了她一下,將自己手中的公文合上,說,“公主去世時,呂滴翠身在獄中,顯然沒有作案可能。”

  “而這三樁殺人案,很有可能是一個凶手連環作案,作案的手法,參考的是那張畫。”黃梓瑕沉吟道,“所以,滴翠是前兩樁案件凶手的可能性,並不大。”

  “那個張行英——”李舒白的目光轉向窗外,“一直在大理寺外蹲著,像什麽樣子?你讓他回家安心等消息,或者乾脆將他從京城防衛司調過來,跟著你一起辦案,替你們跑個腿也行。”

  黃梓瑕有點驚訝地看著他:“王爺的意思……是寬恕張行英了?”

  李舒白微微眯起眼看著她,說:“廢話,你這遮遮掩掩和他私下來往的模樣,誰看見了不煩?”

  “多謝王爺……”黃梓瑕理虧地低頭,然後趕緊說:“那我先帶張行英去大理寺,看滴翠會不會有什麽新的供詞。”

  他微點一下頭,示意她上車,又隔窗對周子秦說道:“子秦,你和張行英先去大理寺,我們馬上就來。”

  馬車向南而去,是鄂王府方向。黃梓瑕知道他要帶她去哪裡,默然問:“王爺也覺得,這是那幅畫上的第三幅塗鴉?”

  “死於鸞鳳之下……九鸞釵就是飛撲而下奪命的那隻鸞鳳,不是嗎?”他微微側目看著她,又將那幅卷軸打開,目光從上面的三塊塗鴉上緩緩移過。

  被雷劈焚燒而死的,是薦福寺中的魏喜敏。

  死於嚴密鐵籠之中的,是坐困囚牢的孫癩子。

  死於鳳鳥飛撲啄心的,是被九鸞釵刺死的同昌公主。

  李舒白抬眼看她,問:“你認為呢?”

  黃梓瑕點頭,說:“一個兩個,還能說是湊巧。可到了這種巧合的地步,不去找鄂王,大約說不過去。”

  鄂王李潤往常只要無事,一直都靜待在府中,今日李舒白又已派人知照,因此他們到的時候,他已煮好了茶,靜候著他們的到來。

  在他的手邊,放著一個扁平的盒子。

  “四哥,聽說同昌在平康坊出事了?”他親手為他們斟茶,沸騰的茶水煙氣嫋嫋,氤氳的氣息讓整個茶室都變得虛幻起來。

  李舒白點頭道:“是出事了。”

  “受傷了?”他又問。

  李舒白搖頭:“已經薨逝。”

  李潤頓時手一滯,有一兩點茶水濺到了外面,他卻毫無感覺,隻怔怔地看著在茶杯中旋轉的茶沫子,嗓音艱澀得仿佛是從喉口硬擠出來的一樣:“是……怎麽死的?”

  “是被她最珍愛的那支九鸞釵刺死的。”李舒白說。

  “誰刺的?”他又追問。

  李舒白搖了一下頭:“當時場面混亂,沒能抓到凶手。”

  李潤放下茶壺,發了一會兒呆,低聲說:“同昌身為公主,怎麽可能就這樣死得不明不白,簡直是匪夷所思……”

  “最匪夷所思的,卻不是公主的死,而是……”李舒白示意黃梓瑕將帶過來的那幅畫放在幾案上,展開給他看,“七弟見過這幅畫嗎?”

  李潤點頭道:“在張行英家中見過一次。這沒想到……當時我們幾個人指著上面的這三塊塗鴉,隨意笑語……居然全都成真了。”

  “嗯,我也聽說了。”李舒白歎道,“這幅畫,我也在同昌遇難之前曾見過,卻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當時要是能察覺出異樣,或許今日,也會有不同。”

  “其實我……早已覺得這幅畫不對勁。”李潤面露遲疑,艱難說道,“第一眼見到的時候,就覺得這事太過詭異,就算我後來回到府中,翻來覆去想了這好幾日,也依然沒有頭緒,恐怕只能請四哥為我解答疑惑了。”

  他說著,取過身邊的那個扁盒子,將它打開。

  裡面放著折疊好的一張紙,似乎是府中侍女繡娘們用來描花樣用的舊棉紙,上面用眉黛潦草繪了兩三團黑墨。這幾團塗鴉,與張家的那幅畫一樣混亂不堪。

  李舒白和黃梓瑕對望一眼,李舒白拿起畫,示意她過來一起看看。

  這是一張手帕大小的棉紙,繪畫的人顯然毫無功底,線條歪斜無力。可以看出的是,這兩幅畫,基本的輪廓是一樣的。第一幅,一團黑墨上一條細線;第二幅,橫七豎八的線條圍饒著不知所雲的墨團;第三幅,連在一起的兩塊黑色,一塊在上,一塊在下。

  張家的畫勉強可看成是三個人死亡時的模樣,這幅畫與之大致輪廓相同,細節卻對不上,完全不知所雲,只能看成是三個墨團。

  李舒白看了許久,將這張畫遞給黃梓瑕,然後問李潤:“不知四弟這幅畫,從何得來?”

  李潤手捧著茶杯,輕聲歎道:“不敢有瞞四哥,這幅畫,是我母妃畫的。”

  黃梓瑕與李舒白都是微微一怔,沒想到這畫居然出自李潤母妃之手。黃梓瑕不知皇家秘辛,李舒白卻十分清楚,李潤的母親陳修儀溫婉柔順,善體人意,因此先皇身體不豫的那幾年,一直都是她貼身服侍著。

  先皇駕崩那一夜,她因悲傷過度而崩潰,以至於神志不清,形同癡傻。李潤在征得太妃們同意後,將母妃接出宮在自己王府供養。

  “母妃去年薨逝了。在她去世前幾天,仿佛回光返照,她認出了我。可能是上天垂憐,我本來以為,她記憶中的我,會一直是十年前我幼時的模樣。”他唇角像往常一樣,含著微微的笑意,可眼中卻湧上了水汽,“母妃趁著自己最後的清醒,將這張畫給了我。那時我本不在意,但到她去世之後,我才發現,這是母妃親手交給我的,唯一的東西了。所以雖然覺得是我母妃發病時亂畫的東西,但也一直放在書房。直到前幾日,我在張行英家中,看見了這一幅畫……”

  他的目光轉向那幅先帝禦筆,臉上疑惑濃重:“可,為什麽父皇會留下這樣一張畫,而我的母妃,為什麽在犯病十來年之後,還要偷偷畫出這幅畫,並且交到我的手中呢?”

  黃梓瑕捧著那張棉紙,問:“請鄂王爺恕奴婢冒昧,太妃在將這幅畫交給王爺時,可曾說過什麽?”

  “母妃說……”他默然皺起眉,目光示意左右。等所有人退下之後,他才輕聲說,“母妃那時意識不清,說,大唐天下……”

  大唐天下就要亡了。

  但他始終還是不能出口,只能輕聲說:“她顛三倒四,可能意指天下不安,大唐要衰敗了……還說,這幅畫關系著大唐存亡,讓我一定要藏好。”

  李舒白從黃梓瑕的手中接過那張紙,鄭重地交到他手中,說:“多謝七弟。現在看來,這幅畫必定是你母妃憑著自己的記憶,摹下的先皇遺筆。”

  李潤捧回這幅畫,更加詫異,問:“那幅畫,是先皇……遺筆?”

  李舒白點頭道:“我已經去內府查過宮廷存檔,在先皇起居注中標明,張行英的父親張偉益,入宮替父皇探病的時間是大中十三年八月初十。”

  李潤回憶當時情景,說道:“那時我年紀尚幼,但也知道父皇因誤服丹藥,自那年五月起便聖體不豫,至七月已經整日昏迷。禦醫束手無策,我們幾個尚在宮內的皇子,想見一見父皇,卻始終被宦官們攔在外面,不得而見。當時京城各大名醫紛紛應召入宮,卻都無能為力……”

  “而張偉益,就是父皇駕崩的那一日進宮的,最後一個名醫。”李舒白低聲說道,“我已遣人詢問過他當年進宮事宜,據他回憶,他當年是京城端瑞堂名醫,七月奉詔進宮為父皇診脈,但父皇當時已經神志不清,但在他施針之後,確曾清醒過來。但他與宮中眾人都心知這只是回光返照,召他進宮為皇上治病,求的也只是讓皇上醒來片刻,以妥善安排身後大事而已。”

  黃梓瑕低聲說:“然而,這來之不易的短暫清醒,為何最終變成了先皇給張偉益賜畫?”

  李舒白與李潤自然也都有如此疑惑,當時先皇已經是彌留之際,他所應該做的,絕對不是給一個民間醫生賜畫,而應該是部署自己身後的朝廷大事。

  “所以這才是讓人不解的地方。而張偉益自己,其實也是一頭霧水。因為他是在先皇蘇醒之後,便趕緊退下來,畢竟他一介民間大夫,怎麽可以旁聽宮廷大事?”李舒白微微皺眉道,“宮中存檔,也是如此記載。先皇蘇醒,張偉益退出。未到宮門,後面有人趕上,說皇上感念張大夫妙手,欽賜禦筆一幅。他大喜過望,趕緊朝紫宸殿叩拜,又收了卷好的畫,一邊走一邊打開看了一眼,頓時覺得驚愕難言。”

  黃梓瑕的目光隨著他們的低語,落在那幅畫上。這樣一張莫名其妙的塗鴉,居然會是十年前先皇遺筆,真令人意想不到。想必張偉益第一次看見這幅畫時,也是覺得難以置信吧。

  而十年後,竟然會有三樁與塗鴉一模一樣的案情上演,不得不說是匪夷所思,難以捉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