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保护我方族长 > 第九十二章 得罪守哲!下场堪忧

保护我方族长 第九十二章 得罪守哲!下场堪忧

簡繁轉換
作者:傲无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0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保护我方族长 !

……

陇左郡城。

乃是整个陇左郡的政治,经济,以及武力中心。

但凡有些实力的家族都会在郡城内谋划一份产业,卖一些当地土特产的同时,也为家族在郡城内有一个据点。

这样,可以随时为家族采购一些需要的物资,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消息。

“长宁王氏商行”

便是“七品世家”长宁王氏,在陇左郡内开设的独资商行。规模虽不大,买卖的却是一些独家的高端“洋玻璃”制品,丝绸工艺品,以及最受陇左贵妇们喜欢的【冰肌玉肤滋润膏】、【红鸾紫凰丸】、【映仙宝鉴】【润柔丝青】【乱蝶百花香】等系列产品。

【冰肌玉肤滋润膏】采用了深海金蚌灵珠,以及多种“名贵”灵种草药,以及“灵兽脂肪”熬制而成,长期使用可使肌肤如冰雪般滋润细腻。

其余产品,同样都是为女子服务的,效果都很不错。据说,连紫府学宫的冰澜上人,郡王府的郡王妃等大人物都在使用这些宝贝。

只是此类产品有两大缺陷,一是贵,二是少。因此,这些货物往往需要预定,而且经常预定都订不到。

因此,长宁王氏商行的门槛,都被郡城贵妇们踏破了。

负责此处的守字辈老三王守诺,整日里都会被各家各族的贵妇们包围住,各种手段齐上,只为能获得稳定的护肤品供应。

这世上的贵妇们,可不像华夏国古代那些贵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在丫鬟侍女们不顶用的时候,往往会亲自上阵对付王守诺。

“可怜的”王守诺,每天不知道要应付多少如狼似虎之辈的纠缠,偏生还要在这种阵仗下守身如玉,娘子还不在身边。

如此折磨,堪称是地狱模式。

不过,这个小小的商行,如今每年的营业额已达到四十万,毛利达到三十几万!无论再辛苦,王守诺都会坚持下去。

此外,那些大大小小的名门贵妇们,正是消息渠道最好的来源之一。各种小道消息,流传八卦,王守诺都会整理成册,并通过飞辇快递系统传回家中。

这一日。

王守诺正如往常一般,兢兢业业地守着商行,努力地应付着一波又一波源源不断的贵妇。

蓦地!

他听到了一个消息,【庆丰商行】今天开业,以后大家再乘坐飞辇去百岛卫旅游,仅需三十个大铜。非但如此,投寄信件、货品,价格都远远低于【守达商行】。

“什么?”王守诺一激灵,急忙向那贵妇打探了一番,然后心急火燎地跑去了【庆丰商行】。

他知道,守达商行如今已经盈利颇丰,正是王氏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域外新安镇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几年内,便开发至如此程度,守达商行所盈余之输血功不可没。

若是守达商行出现危机,势必会遏制住王氏如今的大好局面。

半个时辰后。

新开业的【庆丰商行】前,人潮涌动,均是被该商户宣传的低价策略,吸引过来的各路商户。

飞辇走入“寻常百姓”家,已有将近二十载,早已经不是稀罕之物。

陇左郡城之人,身处飞辇中转中心,无论是投递货品、信件、亦或是出门游玩,都是最方便不过。

甚至不乏有钱人,会在心情烦闷之时,随便搭乘一架飞辇出门逛逛,然后过几天带着大包小包的各地特产,元气满满的回归郡城的高节奏生活。

而郡城的商户,也可以通过飞辇投递系统,将郡城各种优质的商品卖遍陇左郡各卫,因此而大赚特赚。

守达商行也因此大发横财,成为了陇左郡最赚钱的几个行业之一,不知道引起多少人心馋眼红。只不过,飞辇系统可不是那么好打造的。

一来是去哪里弄那么多飞辇是个问题,二来是,陇左钱氏这个五品世家并不好欺负。三来是,守达商行背后有紫府学宫在照拂,每年给予学宫的租金也是个大额数字。

以至于守达商行在陇左郡形成了一家独大,却无人能竞争的局面。

然而就在今天,这种垄断局面被打破了。

王守诺在众人兴高采烈的议论声中得知,这个新开业的【庆丰商行】,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四品世家庆安左丘氏的产业,他们所采用的飞辇,绝大部分是从【凌云圣地】租借而来。

有了左丘氏和圣地的背书,这个庆丰商行的商誉自然没有问题,而他们开出的价格,只有守达商行的三成!引起各路商户们的支持。

部分商户,当场就与庆丰商行签订了契约。

“糟糕了。”王守诺头皮发麻,感觉到了危机来临,急忙跑回去给王守哲写信。

事实上,并非王守诺一人通知家族。守达商行在陇左郡的总行,各地的分行,陇左王氏,陇左钱氏等等,都将这一情报迅速传递。

霎时间,风雨欲来风满楼。成立将近二十载的守达商行,迎来了最大的危机。

可这一次针对钱氏和王氏的打压,仿佛才是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

庆安郡西北面,靠近漠南的方向,有一条已经存在了近三千年的商道,被称为“庆北走廊”。

因为大乾境内多山,庆安郡的地形则相对平坦,方便大宗货物运输,距离也近,因此,辽远,岭北,陇左三郡的商队,想要前往国都,大多都是走的这条“庆北走廊”。

陇左钱氏的商队,自然也不例外。

这么多年,钱氏的商队南来北往,也不知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遍,早已对这条路无比熟悉。

钱忠是钱氏商行的一个管事,这些年来,庆北走廊这条运输线一直都是他负责的。

他每年都要在国都和陇左之间来回数趟。

这么多年,南来北往,他也不知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遍,早已对这条路上的一切无比熟悉。

跑商的时候,什么时候出发,以什么速度前进,走多少时间能找到地方休息,都是门清,在时间的估算上误差从来不超过一个时辰。

这一天,他跟往常一样,掐着点带着商队出发,准备赶着午后的时间点出关,这样傍晚时分就能抵达国都那边的驿站歇脚了。

钱氏经营商行多年,运输一直以来都是钱氏商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将粗铁从漠南运到铁矿资源严重不足的陇左,承接庆安左丘氏的一部分粮食运输,以及将王宁王氏出产的洋玻璃等商品运往国都,都是钱氏商行的业务范围。

相应的,钱氏这边和运输相关的产业链也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在各个郡都设了仓库,专门用于囤货,中转,在运输的关键环节,运输工具上,也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钱氏的远程货车,拉车用的都是专门购买的北地蛮牛,体型比南方的牛大了一圈不说,耐力也强,力气也大,脚程还快。

车厢也是专门改装过的,乃是一个有锁的全封闭大车厢,防雨防风,还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哪怕运气不好,在路上遇到凶兽袭击,也有很大概率能保全货物。

车厢前半截,靠近车头的地方,还有一个专门开辟出的小单间。

这个小单间和后面的车厢是隔开的,只能从车头方向进入,左右有窗,里面的面积刚好够两床铺盖,方便赶车的家将轮换休息。偶尔不得不在野外露宿的时候,凑合一下也能住人。

经过改装的货车,不仅方便好用,载货能力也是一般牛车的一点五到两倍,大大增加了钱氏商行的运输能力。货物在运输途中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也因此大大降低。

而运输能力和信誉,也恰恰是钱氏商行的根基所在。

正是因为有着优秀的运输能力,以及多年积累下的保时,保质的信誉,钱氏商行才得以让其他世家相信他们,将自己的货物交给他们来运输。

然而,今天,这一条一直都走得很顺利的路上却出了岔子。

“前面怎么回事?你过去问问情况。”

看着前面的牛车久久都没动上一下,把路都给堵上了,钱忠感觉情况有些不对,便朝随身的伙计吩咐了一句。

伙计当即便领命下了牛车,从护送的家将手里牵过一匹马,骑着马匆匆去了前面。

这支车队虽然只是钱氏商行诸多车队之中的一支,但规模却一点都不小,足足有四十八量牛车,左右还有家将护卫,整个队伍足足有近两里长。

钱忠虽然有着灵台境的实力,但他坐镇中央,也没本事看清和听清近一里外的情况。因此,他这会儿着实有些纳闷。

过了好一会儿,那伙计才骑着马匆匆赶了回来,脸上带着明显的忧色:“忠叔,前面的路被路障拦住了,有庆安郡的官兵把守,说是在修路。暂时不允许通行。”

“修路?”钱忠不解,“这庆北走廊用了这么多年,天天车碾牛踏的,夯土压得比官道还结实,哪里用得着修路?而且,这么多年来,也从没听说庆安郡修过这条路啊~”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隐隐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忠叔,我们现在怎么办?”伙计询问道,“原地修整,等路修好吗?”

“不行。”钱忠摆了摆手,“这批货里面除了平日里携带的南北杂货,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天工坊总店专门跟王氏定制的洋玻璃制品,我早跟天工坊的掌柜定了契约,最迟再过一个月就得交货,咱们已经耽搁不起了。”

王氏两个月前就已经将定制的洋玻璃制品制作完毕,交给了他们,留给钱氏的运输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这样还误了交货时间,责任全在钱氏,钱氏势必得赔付大量的违约金。

而且,违约金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天工坊的东家可是三品世家公冶氏,钱氏根本开罪不起。

万一天工坊的掌柜因此恶了钱氏,回头在东家面前给钱氏上点眼药,钱氏好不容易才在大乾国都打开的一点局面,说不定又得回到过去。

钱忠一想到这些就头疼,思忖片刻,吩咐伙计道:“让大家原地修整片刻。我去前面看看情况,想办法让官兵给我们通融通融。”

说着,他就牵过小伙计手里的马,策马去了前面。

很快,他就看到了那一排排黝黑高耸的路障。

庆北走廊是沿着水流的方向走的,南面相隔不到一里地的位置就是锁春江,北面则持续走高,乃是一片人烟罕至的林海,偶尔会有凶兽出没,因此,用来建造路障的都是坚实的硬木,可暂时抵挡凶兽冲撞,十分结实。

此刻,连绵的路障几乎把路面完全挡住了,唯有缝隙之中能隐约看到有穿着制服的官兵出没。

钱忠解下腰间的佩剑丢给家将,随即策马上前,大声道:“敢问前面可是庆安郡的官兵?在下钱氏商行钱忠,烦请通融一下,我要见你们的统领。”

话音落下,路障上方探出颗戴着头盔的脑袋,瞅了他一眼,随即丢下一句“等着”便一跃下了路障,跑后面通知去了。

没过多久,就有一座路障被挪开,一个穿着统领制服的中年官兵从后面走了出来。

“嘿哟~这不是钱掌柜么?”一见到钱忠,那统领就笑着打了声招呼,“咱们这可真的是好久没见了。”

“赵统领?”钱忠愣了一下,连忙迎上去套近乎,“十几年不见,统领这是高升了?看您这军服……您这是升到校尉了?恭喜恭喜~”

钱忠早年在庆北卫当过一段时间的掌柜,跟这赵志邦打过交道。这人表面上笑呵呵的,实际上做事情事故老辣,不是个好打交道的人。

“我早就不在庆北卫了,现在是庆安郡的游击校尉,和另外几个校尉一起负责北面的巡防事务。”赵志邦说着拍了拍身后的路障,“这不,今儿个就被派来协助修路了。”

闲聊几句,钱忠便将赵志邦拉到了一边,低声道:“赵校尉,您这修路也不知要修到什么时候。我这批货客人要的急,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说着,他就从怀里取出一张金票,想要往赵志邦的怀里塞。

然而,看起来很好说话的赵志邦却没收这张金票,反而义正言辞地拒绝了通融的要求,还说什么修路过程中常有意外发生,不让他们过去是为了车队的安全着想。

任凭钱忠好说歹说,费尽了唇舌,赵志邦也不肯松口,硬生生把钱氏的车队拦在了路障后面。

钱忠心里又是憋屈又是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眼见着赵志邦就要走,他忙上去一把拉住,强忍住怒气低声下气道:“校尉大人,就算要死,您好歹也让我当个明白鬼。之前在庆安郡城里,我的货就被扣押了好几天,现在又拦着不让走,这里头到底是什么缘故?我也没得罪您啊?”

说着,他顺手把手里的金票塞进了赵志邦手里,死死攥住,不让他还过来。

“我说钱掌柜,你好歹也是做了这么多年掌柜的人了,怎么连这点事情还看不明白?”

赵志邦无奈,看了眼手里的金票,想了想,到底还是收了,随即传音给他低声道:“今儿这事可是上面安排下来的。通融是不可能通融的。你还是让你家家主赶紧想一想,最近得罪了谁吧~”

说罢,他甩开钱忠的手,拿着金票便回到了路障后面。

高大的路障也随之重新合拢。

钱忠看着面前黑黢黢的一片,心情一片阴霾。

看来,他之前的不祥预感是真的。

庆安郡这边果然有势力在暗中针对钱氏。这情况可比货不能按时交付还要严重得多。

这情况要是不解决,今天是跟天工坊的单子逾期,得罪天工坊,将来还不知要得罪多少家。

长此以往,钱氏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要知道,运输线这一块可是钱氏的命脉之一。

而庆安郡和国都这条线,又占据了钱氏运输业务将近三成的利润,一旦出问题,钱氏的损失必然十分惨重。

而钱氏虽然家大业大,但底下负责具体事务的管事,一般也就是他这样的灵台境,倘若庆安郡这边铁了心要给钱氏制造麻烦,他这个小管事根本扛不住,也不敢抗。

他得赶紧给家主传讯,让家主赶紧想想办法才是。

一念至此,他黑着脸策马匆匆回了车厢。

很快,两只白色的飞鸟便自车厢的窗户口飞出,扑腾着翅膀飞上了高空,朝着陇左郡城的方向飞去。

然而类似的事情,并非偶然,钱氏商行的车队,各处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

陇左郡城。

陇左王氏产业的紫府宮,某个高端包厢内。

已经闻讯再次赶至郡城的王守哲,正在慢悠悠地喝着一壶上等灵茶,这是前些时候郡守大人太史安康所赠的“仙茶”。

此茶不愧是寒月仙朝出产的好茶,非但口感绵长悠远,还有滋润灵台神念之功效。到了他这种级别,神念已经很强大,每一点都不容易。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王守哲已经委托各方门路,收购此仙茶灵种了。

“守哲家主。”钱学翰在一旁急得汗水淋漓,“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老人家还有此等闲情雅致煮茶品茗,您就快想想办法吧。”

“莫急莫急。”王守哲淡然一笑,递过一盏茶,“学翰家主先尝尝这仙茶,可静心凝气,去浊拂尘,有话咱们可以慢慢说。”

“咕嘟咕嘟。”钱学翰接过茶盏,三两口就喝完,擦了擦汗说,“守哲家主,那左丘氏可是把我们钱氏摁在地上摩擦,我可没有你这等好心情。”

和王守哲相处久了,钱学翰多少也学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新鲜用词。

他的心情十分的糟糕。

这一次左丘氏的全面压制,首当其冲的全部是钱氏商行的各项产业,现在每过一天,钱氏都会蒙受不小的损失。

前十几年,钱学翰还在看辽远曹氏的好戏。

现在轮到钱氏被左丘氏打了,这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压力和无奈。五品世家和四品世家之间的差距,着实有些大。

而且左丘氏还不是一般的四品,人家左丘氏光紫府老祖就有六个(其中一个在庆安学宫),整个庆安郡,人家都是一手遮天的。

“守哲家主,你可要为我们钱氏做主啊。”钱学翰惨兮兮地说道,“现在有传闻说,左丘氏的左丘青云,是被咱们两个联手干掉的。而且左丘氏一直以为,你们王氏不过是我们钱氏的爪牙……因此所有发力点,全是针对的我们钱氏。冤枉,冤枉死我了。”

“守哲家主,你得为我们钱氏负责……”

“稍安勿躁。”王守哲安抚着钱学翰说,“左丘青云之死,乃是一桩丑闻。左丘氏不敢因此而违背大乾律法,直接对钱氏动武的。大不了,就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而已。”

小手段?

钱学翰双眼幽幽,守哲家主您说得倒是轻巧,你可知道光凭那些小手段,我们钱氏一年就要损失多少?我钱学翰身为家主,背负的压力又有多重?

再说了,现在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左丘青云可是死在了你们王氏手上……结果却要他们钱氏来背锅!最令钱学翰无奈的是,为了维护双方长久的友谊和共同利益,他们钱氏这个锅还得继续背下去。

“不过,出了问题总是需要解决的。”王守哲淡定地说道,“不过在此之前,你我一起去拜访一下郡守大人吧。”

“郡守大人,恐怕也很难管这事儿吧?”钱学翰满心疑虑,事实上,钱氏已经先行一步拜见过郡守太史安康了,却未曾得到满意的答案。

不过,钱学翰还是尊重王守哲的提议,联袂再度去拜访了郡守。

郡守府内。

太史安康“百忙之中”,抽时间见了王守哲和钱学翰,并好茶好果的招待。钱氏乃五品世家,自然会受到重视。而王氏也不简单,太史安康自不会怠慢。

“学翰家主,先前已经说过。”太史安康说道,“左丘氏遵循律法,在咱陇左郡开设商会,进行正常的商业活动,我这个做郡守的恐怕真没办法啊。”

“郡守大人,咱们钱氏怎么都算是您的自己人。”钱学翰不死心地说道,“若是正常的商业竞争,我们守达商行和钱氏商行都不会惧怕。只是那左丘氏办事着实恶心,放着庆安郡大好的飞辇运输市场不做,先跑来咱们陇左郡与守达商行竞争。”

“这是摆明了欺负人嘛,自己锅里的肉护着不吃,先把筷子插咱们碗里抢肉吃,哪有此等道理?”

太史安康的脸色也是有些不愉,归根究底的确是左丘氏有些欺负人了,也确实没有将他这个陇左郡郡守放在眼里,只是他无奈地说:“左丘氏此事办得的确可恶,可拿他们也没办法啊。”说罢,他将目光看向王守哲道,“守哲家主有何解决之道么?”

不管怎么说,钱氏,守达商行,王氏,都算是他的自己人。有些像是自家孩子被欺负了,却是莫可奈何的心情。

“要不,郡守大人亲自去一趟庆安郡,拜访一下庆安郡守和成郡王。”王守哲提议道,“并且向他们提出严正抗议,说左丘氏的吃相太难看了,让他们管一管左丘氏,凡事莫要做绝,别太过分了。”

太史安康的脸都黑了。

他略带失望地对王守哲说:“守哲家主,庆安郡守乌定海,向来与左丘氏站在一条线上。我这去一趟庆安郡求人,不过是伸着脸给人打,自取其辱而已。”

“大人说得有道理。”王守哲颔首道,“我就是要大人前去,取一个“辱”回来,并且要令周围数郡,以及国都很多人都知道大人受“辱”而归。”

太史安康的脸色一阵铁青:“王守哲,我太史安康不要面子的啊?这让本郡守以后如何做人?”

“大人请稍安。”王守哲淡定地说道,“守哲之所以让大人先操作一波,是因为守哲接下来对庆安郡的布局,针对左丘氏的行动。会比左丘氏针对咱们的计划……更加恶心,更加过份,吃相也更加难看……”

“为了避免安庆郡守乌定海,成郡王等人熬不住来找大人来哭诉,导致大人左右为难……还不如大人先把脸凑过去,先让对方嚣张一番,以堵悠悠众口~”

太史安康顿时来了精神,低声说:“守哲究竟是何妙计?快快说来与我高兴高兴。”

一旁的钱学翰也是兴奋至极,连声道:“我就知道,守哲家主早有准备……”

王守哲笑了笑,低声嘀咕了一番。

一刻钟后。

太史安康和钱学翰的脸色不断的变化,最后,竟以异样和惊恐的眼神看着王守哲。

你这计,何止是更加过份?

这分明是要将左丘氏置之于死地啊。连他们身为王守哲的“自己人”,都生出了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觉。心中如敲警钟一般的提醒自己,以后得罪谁,也切莫得罪王守哲。

人家已经在十五年前,就逐步布局,往左丘氏的脖子上套绳索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