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未来的考验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未来的考验

簡繁轉換
作者:墨色江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3 02:22:41 来源:源1

苏怀远低声道,“但我们若想立稳脚跟,不能总处于守势。”

朱标点头:“皇叔有安排,但你说得对,我们也需自己掌握主动权。”

“王爷近日调动锦衣卫暗探,似乎已有行动。”

朱标一愣,眸中闪过光芒:“你说......皇叔动用了锦衣卫?”

“不错,而且是其旧部‘铁血三骑”,早年便随王爷征战西南,个个百里穿心,善伪装,极擅追踪。”

“那我们岂不是已有杀手锏?”朱标喜色上扬。

朱瀚却并未将胜利视为唾手可得。

回府后,他独自入密室,面前一道青铜器台,流光掠影。

正中处,一道淡金色文字浮现:

【签到地点:东厂密库】

【奖励:天机金册(中卷)】

他眯起眼:“东厂?”

那是皇权之爪、诡秘之地,连锦衣卫都需避其锋芒。

他披上夜行衣,独身而行,入东厂密库,在重重暗哨与机关中穿行。就在金册入手一瞬,警铃乍响??

“擅闯者,何人!”

朱瀚冷笑,手中铁尺挥出,身影如魅,倏忽消散于夜色中。

次日清晨,一封密奏悄然递至朱元璋案前:

“东厂密库失窃,金册下卷不翼而飞。”

而朱瀚,却立于王府石阶,迎着朝阳,缓缓展开那页藏于袖中的金页。

金页之上,赫然列着一串名单??

“东厂叛将,密谋余孽,第一人:许文升。”

东厂密库的金册在朱瀚袖中悄然翻动,那一页页仿佛在月色下泛起冷光,密密麻麻的名字,连着层层宫中权网的蛛丝马迹。

一行行字迹映入眼帘,朱瀚目光凝重,指尖轻抚而过:“许文升,苏怀远,梁秉......连内阁都掺了一脚。”

他将金册合上,藏入暗袋,转身回望夜色下的皇城:“这一次,我要让你们知道,大明不是你们玩弄的棋局。”

回到王府,天光才现。

朱瀚衣不解带,唤来刘英与郑羽:“金册已到手,名单清晰。许文升乃首恶,但其他几人亦不可忽视。若贸然揭之,恐狗急跳墙。”

刘英双目一亮:“王爷,我们是否可以借此布下一局,将此贼等一网打尽?”

“你去吩咐王奇,派三骑暗入京中各坊市,查访梁秉私宅,并监听苏怀远动静。”

“至于许文升......”朱瀚缓缓一笑,“我会给他送一份大礼。”

当日午后,一封匿名信悄然送入许文升手中。他拆开一看,脸色骤变。纸上只有两行字:

“天机金册,可识己影?若不悔改,夜半东厂重开。”

许文升手指颤抖,他从不曾将东厂金册泄密一事外扬半句,竟有人知情?

他不敢声张,却立即召集心腹,在府中密谈。

“有人在试探我。”

“东厂金册?这不可能落入外人之手,除非......除非是王爷。”

苏怀远低声道。

许文升面色阴沉:“若是朱瀚,那便糟了。他在太祖心中分量极重,又是太子之叔。”

苏怀远眼神转冷:“不如先下手为强。”

“你以为我不想?”

许文升忽地一拍桌案,“只是这朱瀚不是朱标,他比朱标狠,比朱棣稳,比太祖还难料。他若死,太祖会反应过来。”

“那便让他背叛!”

苏怀远目光一凛,“只需设一局,让皇上亲眼所见,便是铁证!”

许文升沉吟许久,终点头:“调锦衣副指挥许刚来,我有一计。

而朱瀚却早已布下棋局。

他命刘英夜探神机营,暗中接触其副将黄绪,许以高位,黄绪果然动心。

与此同时,他让朱标密会刘伯温。

“刘先生,我知您辅佐父皇多年,深谙朝局之变。如今朱瀚皇叔查得许文升与苏怀远谋反证据,我需先生助我布局,以安天下。”

刘伯温长叹一声:“太子殿下,若无王爷相助,以你仁厚之性,早已困于政争泥潭。王爷此举,确实应天顺人。我当辅之。”

三日后,一场宫廷大戏悄然拉开帷幕。

那日,朱元璋召见群臣议边事。

朱瀚准时入殿,身披青蟒袍,气度沉稳。

许文升与苏怀远亦在列。朱标列于东阶,神色平静,唯眸光深处藏着警觉。

议至正午,忽有一名锦衣卫飞奔入殿,伏地禀道:“陛下!查得王爷私藏东厂金册于王府密库,疑为谋私!”

殿中哗然。

许文升上前:“陛下,东厂金册为禁藏,外臣不得涉。若此言为真,望陛下彻查!”

朱元璋眉头紧皱,望向朱瀚:“皇弟,汝可知此事?”

朱瀚坦然拱手:“臣确持金册,但并非私藏,而是为太子清查刺客线索时所得。

“金册何在?”

“请陛下过目。“

话音落下,刘英自殿外呈上一封密函。

朱元璋接过翻看,只见其上密密麻麻列出东厂暗桉、受贿人员、刺杀谋议,证据详实。

“这是......”朱元璋脸色骤变,“许文升,你可有话说?”

许文升猛然转身,眼神阴狠:“你以为这一纸金册便可定我之罪?我为大明建策十年,岂容一纸抹黑!”

苏怀远也拔剑而出,直指太子:“今日不成,便是我死,也要带他归西!”

殿中大乱!

然而早在殿外,朱瀚早布下‘铁血三骑‘,苏怀远刚跃起便被一箭封喉。

许文升被数名侍卫压制在地,怒吼连连:“你们会后悔的,朱瀚,你不过是个外姓穿越来的………………”

他猛地咬舌吐血,竟试图自尽,却被朱瀚一把按住脉门,冷声道:“你若死,我怎能让你吐尽所有真话?”

朱元璋震怒之余,长叹不止。

他望向朱瀚,又望向朱标:“若无尔等,朕竟不知朝堂已黑到如此。”

他挥袖命道:“许文升、苏怀远一党,尽数抄家问斩,东厂即日整编。”

众臣跪拜:“遵旨!”

殿后一片肃杀。

事毕,朱标随朱瀚同行,缓步于御花园。

“皇叔,你说......我是否真能胜任太子之位?”

“你不是孤身一人。”

朱瀚轻笑,“你有我,有刘伯温,有万千忠臣,何惧前路?”

朱标感激拱手:“若登基一日,皇叔之恩,铭记不忘。”

“别谢得太早。“

朱瀚回头,笑意藏锋,“你父皇那道圣旨还未下呢。”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急奔而至:“王爷,陛下传您入内。”

朱瀚挑眉:“我倒要看看,这次他又想给我安什么职。”

朱标笑了:“只怕不是职,而是更重的担子了。”

朱瀚摇头叹道:“重不重的,我倒不怕。只要你不让我白忙一场,这大明......我还能替你扛。

朱瀚步入宫门时,宫墙上依稀还残留着夜色的冷气。

那一缕缕微弱的晨曦穿透宫殿的檐角,洒在红色的宫砖上。

朱标紧随其后,二人并肩走在这条熟悉的宫廷小道上,心中都没有真正的平静。

特别是朱标,尽管父皇已放下心中的疑虑,但他心中的焦虑与沉重却并未因此减轻。

“皇叔,父皇传召我入宫,我......”朱标微微顿了顿,目光有些不确定地扫向朱瀚。

“我该如何面对他?”

朱瀚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安抚,“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稳如磐石。太子之位,若心浮气躁,便会暴露出不稳定的迹象。

父皇所求的,不过是你能始终如一地守住自己的责任。”

“可如果他再次提及许文升的事呢?”

朱标的眉头轻轻皱起,“父皇虽然表面上没有追究,但他心中必然有所怀疑。”

朱瀚目光闪烁,语气低沉,“许文升之事,虽然已经处理,但真正的挑战从未结束。

父皇如此聪慧,怎会完全放下警惕?这场权谋博弈,已经开始向深处发展。”

两人走到宫门前,朱瀚转身,目送朱标走向宫内。

“记住,父皇从未真正轻视你,他所需要的,始终是一个稳重可靠的太子。”

朱标点点头,深深吸了一口气,迈步向前。

朱瀚站在原地,目送他进入宫门,心中微微叹息。

此时的朱标,虽然有了他的帮助,但依旧需要在这深不可测的宫廷中步步为营。

不久后,太子朱标便跪在了朱元璋面前,殿中气氛压抑且沉重。

朱元璋坐在椅上,面色冷峻,目光如刀般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人心。

朱标屏息,等待着父皇的询问。

“太子。”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低沉。

“关于许文升,朕既已下令查办,然而宫中风波却未止,朕需要你从中辨明真伪,是否有内情可查。”

朱标心中一紧,但他迅速稳住了心神,轻声道:“父皇,许文升一事,儿臣虽知其为宫中大患,但已按您的命令处理,儿臣将继续尽心辅佐陛下,防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朱元璋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朱标,似乎要从他脸上找出一丝不稳的痕迹。

然而,看到朱标的冷静,他沉吟片刻,最后点了点头:“很好。你既能稳重应对,朕便不再深究。”

朱标暗暗松了口气,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宽慰。

父皇虽不再追究许文升之事,但背后那层深不可测的暗流,始终在宫廷中潜伏着。

然而,正当他准备起身退去时。

朱元璋突然语气一变,语气冷冽:“明日朝堂上,所有官员都会对你行礼,若你能够稳重处理,朕会更加信任你。

朱标心头一震,迅速低头道:“儿臣定不辜负父皇所托。

朱元璋没有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你退下吧。”

朱标恭敬地行礼,退了出去。

而朱瀚一直在外候着,见朱标神情如常,便知道事情已无大碍。

二人并肩走出宫门,朱标终于松了口气。

“父皇虽已暂时放下心中的疑虑,但我依旧感到压力山大。”朱标轻声道。

朱瀚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你无需过多担心,父皇信任你,但他更信任的是你能为大明捍卫大业。只要你能够把握好这个时机,太子之位自然稳固。”

朱标点点头,但内心深处却依然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像是笼罩在他的心头。

这场看不见的权力争斗,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

几日后,朱标在朝堂上迎来了他第一次正式的考验。

朝臣齐聚,朱元璋亲自主持大典。

朱标在父皇的注视下站立,面色平静,目光如炬。

即使心中波澜起伏,他的面容依旧不动声色。

“太子,今日朝会上,众位官员将对你行礼,若能从容应对,朕会更加看重你的能力。”

朱元璋的声音传入朱标耳中。

朱标轻轻点头,心中默念着朱瀚的教诲:“稳如磐石。”

朝堂上,众多大臣齐齐跪拜,纷纷行礼。

朱标站在龙椅前,微微低头,依次回礼,面色从容,毫不慌张。

随着一个个朝臣的叩拜,朱标逐渐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每一次行礼,都是对他未来的考验。

当最后一位大臣行完礼,朱元璋缓缓开口:“太子,你的冷静稳重,朕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谢父皇。”朱标恭敬回道,心中不禁松了口气。

然而,正当所有人以为这一切已经结束时,殿内却突然响起一声响亮的奏章声。

朱元璋微微皱眉,目光扫过众人,随即示意侍卫将奏章递上来。

朱元璋展开奏章,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随即缓缓开口:“此奏章乃许文升所送,内容是关于东厂查抄的报告,提到有大批疑似贼寇藏匿在京中。”

朱标心头一震,暗暗提醒自己:“这一定是许文升的另一场阴谋。”

“许文升一向手段多变,他虽已被废,但这些余党似乎不甘心失败。”

朱瀚轻声道,“这件事,我们必须谨慎应对。”

朱元璋眉头微皱,将奏章一掷:“这许文升竟敢如此猖狂!以为自己仍旧能操控东厂,放肆至此,实在可恶!”

朱标心头一紧,内心早已开始翻江倒海。

许文升的余党竟然还有胆量在朝堂上挑起风波,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

父皇虽暂时不问他,但他知道,若不能稳住局势,许文升的阴影必定会如幽灵般纠缠不休。

“父皇,许文升的残余势力如此猖獗,看来已经不只是一个人能够轻易解决的事情。”朱标低声道,目光深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