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王权之争,非一日之功

她靠近几步,压低声音:“王爷,卢简这一案您动得好。但他后手未尽。您猜,宫中有谁最先在他倒台后递了折子?”

朱瀚眸光一闪:“谁?”

“兵部尚书魏洪。”

朱瀚拧眉:“卢简与他一向不睦。”

顾清萍点头:“但他写的是请查卢简党羽,以清吏治。您可想过,谁最怕卢简倒下?”

“自然是曾附于他之人。”

“可若这些人已转而投奔魏洪呢?您想,若卢简旧部俱纳魏中,后者再借‘肃清”之名清洗未附者,岂不稳固?”

朱瀚沉吟:“他想趁火打劫。”

“而且借您之势替自己清道。”

朱瀚点头:“此人心术不浅。看来得另择突破口。

他沉思片刻,忽而抬眸:“顾氏,东宫那头,太子如何?昨日卢简之局,你虽护得住自己,但标儿心神动摇,我未及细问。”

顾清萍轻声:“他自觉羞愧,入夜后独坐西书房,不许宫人近前。

朱瀚蹙眉:“他不能再做事只依情义。”

“他会成长。”顾清萍声音温润坚定,“因为他知,背后有您。

朱瀚默然片刻,道:“明日我去一趟内廷书库。”

顾清萍轻轻一怔:“查卷宗?”

“不,”朱瀚眼中闪过一缕寒芒,“去看兵部调防密录。”

次日清晨。

大理寺地牢,朱瀚身穿便服立于阴影处,一名死囚瘦若干柴,五指指甲缝里仍残留泥沙。

“这人是谁?”他问。

黄祁回道:“卢简次子所养亲兵之一,原是江南逃卒,在军中有一身份,户籍却伪造。他是卢简调动金陵一批私兵的头目,昨日审出,他每月上呈折子给魏尚书,行事谨慎得近乎可疑。

朱瀚盯着那人,良久道:“带上他,今晚封锁兵部后院,我要亲问魏洪。”

黄祁一震:“王爷要动兵部尚书?”

朱瀚低声:“非动,而是亮刀。”

“兵权必须清,才能保储位安。卢简不过是前哨,魏洪??才是真林中大虎。”

黄祁应声。

而此时,皇宫御书房中,朱元璋却沉吟望天,身边站着朱标,神情倦懒,眼下仍有倦意未退。

“父皇......”朱标低声,“我会改。”

朱元璋不语,只是道:“你母后生你时,命在旦夕。我曾问她可后悔?她说,她愿以命,换你这一生平安。”

“可如今你连身边人是敌是友都不知,你叫她在天之灵如何安心?”

朱标默然。

“顾清萍之稳,瀚弟之断,都是护你。但你不能总靠他们。”

“你要学得像他??”朱元璋指向窗外,“凡事看三步,落子只留一线,不给敌一丝回旋。”

“那时你才是真正能坐上这龙椅之人。”

朱标抬头,眸中有泪,未落。他拱手跪地:“儿臣......明白了。”

夜幕深沉,宫城依旧灯火通明。朱瀚站在王府前院,微微望着远处闪烁的宫灯,仿佛从那万点灯火中能看到接下来即将展开的局势。

“黄祁,兵部后院的布置如何?”他低声问。

黄祁低头:“一切如命,王爷放心。魏洪虽有防备,但大半力量已被分散在卢简一案中,今夜不难动手。”

朱瀚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以为有卢简这颗棋子可以挡住我的视线,却不知,棋盘上早已布好自己的局。”

黄祁见状,心知他决心已定,便也不再多言,躬身应命:“属下去安排。”

宫内,御书房。

朱元璋一身皇袍,正坐于书案之前,低头阅卷。朱标站在一旁,手持奏折,眼神复杂。

“父皇,魏洪如何?”朱标终于忍不住开口问。

朱元璋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卷宗:“魏洪,兵部尚书,权势极大,但权力的根基早就不稳了。若卢简这次未能翻盘,魏洪必会收缩力量,便是我所需的机会。”

“可父皇......”朱标皱眉,“魏洪毕竟是我朝兵权一柱,若真动他,恐会扰乱朝中大局。”

“扰乱?那是你看得太浅。”朱元璋沉声道,“魏洪若不除,日后东宫怎能安稳?他手中的兵权,随时可以威胁到你的位置。”

朱标听到这里,面色一变,眼中的茫然渐渐被坚定取代:“父皇所言,儿臣明白。”

朱元璋点点头:“你既然明白,那便不必再多言。明日我会再与朝中几位大臣商议此事,你做好准备。”

朱标深吸一口气,拱手:“儿臣必当谨记。”

夜色如墨,王府密室中,朱瀚和黄祁正在商讨今晚的行动细节。

“王爷,魏洪的亲信已经带人潜入兵部后院,随时可能有变。”黄祁面色凝重,“我们若要动手,必须迅速。”

朱瀚眉头微皱:“今晚,必定要动他。若魏洪安稳坐镇,日后我们再想除掉他,恐怕要费更大的力气。”

黄祁点头:“是,王爷。属下已经布下陷阱,魏洪若一旦出手,我们便立刻行动。”

“很好。”朱瀚缓缓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魏洪之局,若不打破,后患无穷。今日,他便是棋盘上的第一个弃子。”

宫外,兵部后院深夜,月色如水,冷风拂过,吹动了院中古木的枝条。

一名锦衣卫悄悄进入,身形如影随形,神情凝重。他回头示意,几名随行的护卫悄悄跟上,步伐轻巧。

“魏大人今晚是否会出门?”一名侍卫低声问。

“应该会。”锦衣卫轻声答,“他已经收到过几次来自卢简一派的密信,今晚更有动静。若他真出门,必定是要赴约,届时就是我们动手的时机。”

话音未落,突然间,院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几人迅速躲入树影中,屏住呼吸。

“来了。”锦衣卫紧握刀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随即,远处传来一道沉稳的声音:“你们准备好了么?”

“是,魏大人。”一名亲信走上前,低声道,“今晚一切按计划进行。”

魏洪缓步走出,背后几名护卫默默跟随。

他并未察觉到四周的变化,直到一阵寒风吹过,他才轻轻皱眉。

突然间,几名侍卫从四面八方包围而上,瞬间将魏洪和随行之人困在了中间。

“你们......”魏洪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怎么敢?”

“魏大人,若是再退一步,恐怕就不止是这里了。”锦衣卫冷笑一声,随即挥刀将一名护卫制服。

魏洪怒目而视,忽然低声道:“不管你们是谁,想要我魏洪死,未免太早了!”

话音未落,他猛地转身,一把拔出腰间佩刀,直奔其中一名锦衣卫刺去。

然而,他的动作还未完全展开,突然从四周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随着那声响,一条细线突然划过,瞬间将魏洪的双手绑住,刀锋“叮”的一声落地。

“魏大人,今夜你已经无路可退。”朱瀚的声音突然从暗处传来,语气冷然。

魏洪猛地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你是......你是朱王爷!”

“正是。”朱瀚缓步走出,脸上带着冷笑,“魏洪,你算计了多少年,今天终于轮到你了。”

黄祁随步跟上,冷冷道:“魏洪,尔等勾结外敌,已涉嫌谋害储君,勾结卢简,今日是你最后的机会,若识趣,就乖乖交出一切。”

魏洪紧咬牙关,冷哼一声:“你们想要什么?”

朱瀚一步步走近,眼神如刀:“你手中的兵权,我要了;你在背后的所有勾结,我也要了。”

“你们若敢动我,便是自断前程!”魏洪嘶声道。

朱瀚微微一笑:“动你?你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随着话音落下,锦衣卫迅速行动,将魏洪牢牢捆绑,带回王府密室。

第二天,朝堂上风云变幻,朱元璋已听得详细汇报。

“魏洪,兵部尚书,勾结卢简,密谋篡改朝纲,密信已交。此次事件,如何处置?”大臣们纷纷上前,皆带着忐忑与忧虑。

朱元璋低头思索片刻,忽然开口:“此事,既然牵连如此之广,便当一刀切。魏洪、卢简,俱为叛逆。今日起,除去其一切职务,发配边疆,永不再得接触朝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圈大臣:“同谋者,皆一并清除。”

众大臣纷纷低头,内心复杂不已,但无一人敢再提出异议。

朱标也站在一旁,神色严肃,低声道:“父皇,此事若能得以清理,东宫定能稳固。

朱元璋点头:“此事,本该由你亲手处理,既然你能做到这一步,便当自信。”

“父皇,儿臣必不辜负您。”朱标声音坚定。

朱瀚静立在一旁,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

东宫的晨曦带着寒意,薄雾渐散,天色微亮,朱标静坐于书案前,眼神空洞,似乎陷入了深思。

宫中的一切,原本如水波平静,然而今日,却如同突然炸开的湖面,波澜起伏,难以平息。

外头传来脚步声,轻轻的,却也让他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抬头,只见顾清萍已经推门而入,身姿轻盈,素净的衣袍随着步伐轻轻飘动,眼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

“太子妃。”朱标微微起身,声音低沉,“你来得正好。”

顾清萍静静地走到他身边,轻轻将案上的书本整理了一下,才抬头看他:“殿下,皇兄这边的局面,您可已经知晓?”

朱标点点头,语气有些复杂:“我听闻了。魏洪和卢简的事,事关重大,朝堂已乱成一锅粥。’

顾清萍微微一笑,语气却带着几分冷意:“事已如此,殿下不必过多担忧。若我们没有处理得当,事态恐怕会更复杂。”

朱标目光一闪,轻叹一声:“你说得对。朝中之局,已非我一个人的心血所能左右。每一个决定,背后都有太多的人在推波助澜。”

顾清萍看着他,轻轻开口:“太子虽心思慎密,但必须记得,宫中的每一张脸,都是面具。更何况,站在你身旁的每个人,未必都是真的盟友。”

朱标目光沉凝,沉默片刻后,忽然问:“你觉得......魏洪的倒台,真的能为我带来安稳吗?”

顾清萍轻轻蹙眉:“魏洪倒台,或许可以暂时打破目前的僵局。但这并非根本的解决之道。敌人会换一种方式来挑战你,而你,需要准备好迎接这一切。”

朱标握紧了手中的卷轴,微微低头:“我知道。父皇的重任,已经交到我的肩上。可若真要将这些旧臣一一清除,我怕......”

“怕什么?”顾清萍轻声问,“怕他们的力量无法彻底拔除?还是怕父皇的安排会让你在权力的风暴中失去自我?”

朱标目光闪烁,眼中露出几分动摇,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我不能让这些人破坏我所要守护的东西。我不能让父皇失望,更不能让东宫的根基被动摇。”

“你明白就好。”顾清萍微微笑了笑,“记住,王权之争,非一日之功,非仅凭一时之计就能改变的。你若真正想稳住东宫,首先得赢得朝中百官的心。”

朱标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我会去见父皇的。”

夜幕降临,皇宫内外依旧充满紧张的气氛。

宫中各路大臣纷纷接到指示,明天将召开紧急议事,讨论魏洪与卢简的最终处置。

而朱元璋正在御书房内,与几名重要大臣密谈,气氛凝重。桌上的地图和文件已经铺开,几名心腹大臣正低声讨论着接下来的战略。

“魏洪虽倒,然兵权一事不可忽视。兵部尚书一职,必须迅速空缺,否则百官心中必生疑虑。”李善闻皱眉,语气中带着忧虑。

朱元璋微微点头,声音低沉:“是的,魏洪虽然被拔除,但若不及时安插新官,兵权必会成为动荡的根源。”

“陛下,太子殿下如何处置?”另一位大臣问道。

朱元璋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太子若想真正稳固东宫之位,除了拔除敌人,最重要的便是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尤其是手握兵权之人,绝不可忽视。”

“父皇所言极是。”朱标此时从外走入,面色冷峻,话语也带着几分决断,“儿臣已经准备好了,明日便动兵权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