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警:心灵终结 > 第122章 全球幸存者!(中章)

红警:心灵终结 第122章 全球幸存者!(中章)

簡繁轉換
作者:水水水竹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9 21:56: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飞逝。

距离克里等人第一次通过超时空背包传送,前往外界带回马尔翁时,已经过去足足一年。

而外界的时间,又过去了接近两个月。

在愈发增强的时间“压强”下,时间比率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9.7。

也就是说,在当下的时间比率中,阿拉斯加10年,外界也不过是过去一年

外界这两个月,庞大的厄普西隆帝国并没有什么大动作,仍然在例行动员各国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在低纬度地区建设了大量的航天火箭。

这些航天火箭似乎是在为征讨月球苏军做准备。

驻扎在月球的剩余苏军,在确认对地球无论哪个角度的星际核袭击都会被“天剑”轨道防御装置阻拦之后,也就放弃了对地球的袭击计划。

一时间,世界进入了一段相当平和的时期。

外面的世界虽然并无太大变化,但阿拉斯加却在这短短一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是焚风反抗军核心架构的改变。

马尔翁的归来极大地加强了天蝎组织在焚风反抗军内部的话语权。

焚风理事会进行了第二次扩充和改革。

马尔翁与程英这两位英雄被吸纳进理事会,部分指挥官,部分在这三年内对焚风反抗军有卓越贡献的人们,也都进入了理事会决策层。

其中『沃克网』的强大算力,以及在推动阿拉斯加发展上的巨大作用,得到了所有人类的一致赞赏。

沃克网也因此正式成为了整个焚风反抗军的核心决策机构之一。

经过了这次理事会改革,焚风反抗军的行政机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云茹——沃克网』的双重决策体系。

事关整个焚风反抗军命运的重大决策,必须要经过云茹与沃克网的一致授权才可施行,云茹理事长拥有一票否决权。

其次是由拉什迪、谭雅、卡维利、克里、亚历克斯、常思、松下风门等原八人常任理事组成的副决策体系。

然后是由马尔翁、程英、阿尔特曼研究员、林峰将军等人组成的评议委员体系。

最后是由伊娃·李、泰勒将军、绍伊、其他中层指挥官、部分高级研究人员等人组成的听证委员体系,拥有建议权和投票权。

除了焚风反抗军行政架构的改变,其次就是焚风内部的“军事体制”改革。

经过了三年多来,阿拉斯加内部的磨合,旧有的国家军事体系被彻底废除。

取而代之的是早已商榷过的三大子阵营体系,在最近的一年里,三大子阵营体系彻底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

焚风反抗军学习厄普西隆军【心灵军团——总部守卫】的军事架构,为划分的三大阵营定下了基本基调:

【防守】——【进攻】——【支援】

其中。

【最后堡垒】对应焚风反抗军的【防守】位置,核心是如今的阿拉斯加。

【狂鲨先锋】对应的是【进攻】位置,暂时没有核心。

云茹说:狂鲨先锋打下来的地盘就是自己的,打多少占多少,想建立指挥核心,自己抢去。

【侧翼阵营】对应的是【支援】位置,尚且是个半成品,但也已经有了独立的部分科技树,和一些来自金川工业的新成员。

阿拉斯加内,绝大多数的飞行单位,诸如“盟军飞行兵”、“旋翼飞行兵”、“各类战机飞行员”、“雷神炮艇驾驶员”等大多数有空中作战经验的兵种都加入了新的【侧翼阵营】。

该阵营将脱离以往阵营的传统形式,侧翼阵营将成为首个建立在天空的特殊阵营。

拉什迪选择加入【侧翼阵营】,成为了【侧翼阵营】唯一的英雄级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修复好外部机体的前盟军“悖论”引擎,和拉什迪研制的“悖论论”引擎盗版,也划分到了【侧翼阵营】之中。

三大阵营的基本架构确立之后,焚风理事会开始将大多数人们往这三大阵营内部开始填充。

在云茹等人的刻意经营下,旧的国家概念在程序上彻底消亡,焚风内部喧嚣尘上的“复国主义”被暗中压制,所有的反抗军战士将统一目标,为焚风的未来而奋斗。

这三大阵营当中,完善性最好的无疑是依托阿拉斯加构筑的“最后堡垒”。

阿拉斯加70%的人口都被划分给了【最后堡垒】

但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却是新成立的【狂鲨先锋】阵营。

在焚风反抗军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狂鲨先锋】在基于“焚风通用科技”的基础上,走出来了一条成熟的独有科技树。

该阵营的成立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在时间屏障效应结束之后,【狂鲨先锋】将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撕开厄普西隆军的包围圈。

并承担与厄普西隆军的主要战斗任务。

在未来,【狂鲨先锋】将会是焚风反抗军对抗厄普西隆军的主要军事力量。

【狂鲨先锋】将会使用电子化作战和纳米技术快速消灭敌对目标,相比于【最后堡垒】,【狂鲨先锋】专注于火力输出和使用先进的支援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太平洋阵线研制的骚扰单位“爆裂蜂”原型机被划分给了【狂鲨先锋】,充当骚扰战术。

其中,克里、马尔翁,以及谭雅等三名擅长战斗的英雄,都被编入到了【狂鲨先锋】的阵营当中。

程英,这名英雄级女猎手,则被编入到了【最后堡垒】之中。

云茹自然是坐镇【最后堡垒】。

除此之外,经过了三年时间的发展,焚风反抗军的独立科技树也已经快速成熟,大部分T2级建筑科技已经趋于稳定,部分T3级科技建筑也在快速研发中。

对于T3科技建筑,沃克网所提及的焚风兵营升级『网络流协议』,也成为了众科学家攻克T3科技树的重要思路。

T2科技建筑:穿云尖塔、纳米织机、网络核心似乎可以通过类似『网络流协议』的方式升级到T3?

除此之外,纳米技术也在飞速发展,除了“蛮牛”坦克这种利用了传统纳米技术的应用,一个针对焚风步兵的“纳米同步”的概念也被提了出来。

倘若利用纳米机器人对现有的焚风步兵进行同步升级,或许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在几次成功的实验中,一批精英铁骑兵经受了尚不成熟的“纳米同步”升级,并在升级后展现出了不亚于t3级兵种的强大战斗力。

焚风理事会将这些经过了纳米同步后的精英铁骑兵重新命名为『皇家骑兵』。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将长枪战士,进行类似的纳米同步后,类似将轨道炮塔武器单兵化在了『轨道炮战士』,也展现出了不亚于t3反装甲兵中的强大战斗力。

类似的同步强化兵种还有很多很多,此间暂时不再一一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马尔翁来到阿拉斯加之后,为焚风反抗军筛选出了一批具有心灵能力天赋的人,这批潜在的心灵能力者,在马尔翁的特别训练下,掌握了完全不同于厄普西隆的心灵能力操纵方法。

除了女猎手程英开发的『迷幻猎手』之外,由马尔翁训练的通过操纵心灵能力来控制气流的『气压球使徒』成为了焚风反抗军的全新T3级兵种。

至于各类装甲单位也是百花齐放,层出不穷,连坦克上面安装无人机的“飞蜥”坦克都被发明了出来,各种原型机也逐渐成熟化,进入到了焚风常规军备的序列之中。

就连焚风反抗军的独属超级武器,一批原先在维尔京群岛研究天气控制机的金川工业科学家们,结合了焚风擅长的气流操纵技术了,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超级武器原型机。

【风暴起源】

当然,这个被冠名为“风暴起源”的超级武器仍在初级试验阶段,距离应用实战还有很长的一步路要走。

除此之外,原本金川工业所研制的“先锋炮艇机原型机”也完成了“粒子撞击炮”的武器化,结合『先锋导航塔』成为了【侧翼阵营】的全新支援军备。

短短三年,焚风军备就已呈现百家争鸣之势。

至于原本备受青睐的盟苏强力军备,在此刻反而真正成为了没人要的“破烂装备”。

除了阿拉斯加内部反抗军的蓬勃发展之外,以云茹为代表的焚风高层始终也没有放弃对外界幸存者的搜集。

自从克里等人第一次成功往返阿拉斯加与外界之后,焚风反抗军在短时间内生产了数百只β型号超时空背包,并在这一年内先后组织了27次外出探险。

在技术成熟之后,外出探险不再局限于英雄小队,一些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焚风精英步兵,在注射了改良后的神经毒素后,也拥有了抵抗外界心控的能力,这些特殊的精英部队开始陆续执行往返外界的任务。

成果是斐然的。

在这27次的外出探险中,有7支队伍不幸遭到了厄普西隆军装备超时空“梦魇特种兵”的围杀,出现了较大的减员情况。

其中损失最惨重的是第9支外出探险队。

这支由四名“皇家骑兵”、四名“轨道炮战士”、两只“千里眼”机器人、一名焚风工程师、两名“女猎手”组成的精英探险小队在收集厄普西隆军防线信息时,遭到总部守卫英雄拉恩的伏击,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自此之后,阿拉斯加加强了探索外界的准备,放缓了探险小队的外出频率,将注意力放在收集幸存者信息上面。

厄普西隆军也习惯了时间屏障内隔三差五就出来的超时空部队,开始利用装备了新型超时空背包的梦魇特种兵对其进行追击拦截。

一时间,双方互有胜负,克里等人偶尔也会钓鱼执法,组成超豪华英雄探险小队,故意暴露,试图反杀梦魇特种兵。

由谭雅、马尔翁两人加入的探险小队甚至还偶遇了一次拉恩,双方血战数个回合,最终以谭雅和马尔翁拼死狙击拉恩,其他小队成员仓皇撤走而告终。

此战,谭雅和马尔翁带来了拉恩实力再次增强的坏消息。

在这些探险小队前赴后继的牺牲下,焚风反抗军最终搜集了三十七处幸存者聚集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却纽约地下堡垒的幸存者聚集地、撒哈拉沙漠绿洲的幸存者聚集地之外。

焚风反抗军在苏联斯大林格勒、美国洛杉矶、美国旧金山、中国重庆、中国南京、中国兰州、巴西里约热内卢、日本东京、日本奈良、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法国诺曼底、印度德里、韩国釜山、希腊雅典、意大利罗马等地,都发现了成规模的幸存者组织。

其中最大的重庆幸存者组织,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004人!其中士兵比例更是高达27%。这些幸存者依托山城,躲入了到了茫茫的山脉之中,这批幸存者甚至拥有一辆机动建设车!

巧合的是,这一批焚风探险小队同样主要以中国人构成,在经过了简短的交流之后,探险小队才得知这支幸存者在灾变开始前,是中国“薪火相传”计划中的一批“反心控”实验部队。

这批“反心控”试验部队经过了长达两年艰苦卓绝的反心控训练,在灾变降临时,最终达到了惊人的37%的反心控率。

灾变降临后,该反心控实验部队被迫杀死了未能成功抵御心控而沦落成傀儡的战友,夺取了一台机动建设车,以游击战的方式,活跃于重庆山区附近,并保护了该区大多数免疫心控的幸存者平民。

除了重庆山区的幸存者集团之外,另一支较大规模的幸存者势力是来自英国伦敦的卫戍部队,人数同样达到了惊人的507人。

这批部队曾经是留守“悖论”机库的最后一批英国部队,他们原本是在几百米的地下守护地下电机的部队。

可能是因为心灵能量在地面下有衰减的原因,这一批500多人的队伍最终全部躲过了灾变。

与其他幸存者营地不同的是,这一批500多人的幸存者们,并不具备抵抗心控的能力,这也就导致他们无法回到地面上去寻找物资。

距离地面越近,心灵能量对土地渗透的也就越厉害。

在焚风探险小队发现这批人之前,这支英国幸存部队已经到了物资竭尽,油尽灯枯的边缘。

可以说,如果焚风探险小队再晚发现他们几天,这批人一定会爆发兵变,为了最后一点生存物资爆发自相残杀的惨剧。

剩下的幸存者规模就不算太大了,从300人到20人不等。

除了成规模的幸存者组织之外,探险小队也发现了很多的极小规模的幸存者存在,这些幸存者大多以单人或2~5人的小团体为主,在这个满是心灵傀儡的世界艰难求生。

当然,也有一部分免心控幸存者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如同格陵兰岛的卡塔森兄妹一样,用自给自足的方式维持着自己的生活。

他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幸运儿。

经过了沃克网的数据推算和统计,焚风反抗军认为,在灾变爆发初始,三十亿人口的地球人口总数量,最终有大约30多万人成功抵御了心控。

平民免疫心控的概率达到了“万分之一”

而现在,在巨塔启动九个多月以后的今天,免疫心控的幸存者的总数量已经不足五万人。

这个五万人的数据还是沃克网根据人口概率学分布和免疫心控率来推算的结果。

事实上,焚风探险队伍实际接触到的幸存者总数量,前后加起来也不过7000余人。

但不管怎么说,焚风都要先将这成规模的幸存者组织起来,设法救回阿拉斯加,尤其是那些即将崩溃的幸存者平民们。

最大的好消息就是,阿尔伯特单体超时空传送装置的发明,让焚风有了大规模传送人类的可能。

单体超时空传送装置有一个固定相位点,类似盟军矿场供超时空矿车回归时的传送“相位点”。

该相位点被设置在了阿拉斯加要塞广场的正中心,一处类似“超时空传送平台”的建筑承担着“传送相位点”的重任。

而“单体超时空传送装置”的发射端,则被安装在了一只只改装后的“蜻蜓”无人机上。

这些质量小巧的蜻蜓无人机可以发射一次性的传送光波,将一个非建筑“单体”固定传送到“相位点”的位置。

而焚风营救小队的任务,就是携带这些质量轻巧的蜻蜓无人机,利用超时空背包来到各地的幸存者营地。

并想方设法把这些幸存者都聚集到一艘“运输艇”、一节火车车厢,或者一辆大卡车上,随后使用“蜻蜓”无人机照射该物体,使其一次性传送到阿拉斯加内部。

如果人太多的话,就分几次慢慢传。

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焚风反抗军很快开始了对外界幸存者的营救工作。

数百枚β型号的超时空背包被分发到了二十支营救小队手中,这些改进型号的β型背包安装自毁装置,不用担心被厄普西隆俘获。

至于重庆的幸存者组织,焚风则打算对他们进行全力支援,让这些中国人稳住阵脚,成为焚风反抗军对外的一颗“永久视野”。

当然,平民还是要带回去的。

这件事情,焚风理事会交给了常思将军处理,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出身自西部军区的常思将军,与这些来自重庆的反心控实验部队,或许还有些渊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