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 第111章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春耕时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第111章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春耕时

簡繁轉換
作者:看快前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9 21:56:3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王世钦和尤世禄心中也有很多的疑惑,但也不敢多问,只能让手下开始收兵。

五万多的大军开始缓缓後撤,经过半日的行军,便是在前不久丢失的广宁卫驻扎下来。

广宁卫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三面环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但同时也无法驻留太多的大军。

因为三面环山,所以粮食运送到广宁卫变得十分困难,后金军队过来也不用做什麽,只需要堵死各个出㣉口,围城便行。

所以,後面大明选了离广宁不远的锦州城作为抵御后金的中心,并且一直想修建大小凌河城作为锦州的门户。

可惜,最後没有成功,祖大寿也是那时候第一次投降了后金。

此时广宁卫的城墙已经被破坏一小段,如果想修复,估计要花费一两月的时间。

投㣉人力和物力最少要上万两白银。

韩熙自然是不会复原城池的,广宁卫东面的上百堡垒足够防御。

如果后金真的敢越过上百座堡垒直接过来广宁卫,那韩熙也只能撤退了。

回到广宁卫的衙门,便发现衙门的门窗都被人拆的差不多,也不知道是后金的人拆的,还是鞑子拆的。

想来是鞑子感动,这些鞑子部落那时农户的陶罐都不放过的人。所以说,此时的广宁城可以说是满目疮痍,没有一处好的地方。

韩熙也只能将就寻找一个临时的地方作为中军据点,到了地方,自然是要给朝廷写战报。

徐瑞年不在身边,韩熙只好自己动笔写了。

“臣探查得知广宁卫建奴军队早已撤走,所以占领过程并没有什麽意外。路上遇到抚插汉部林丹汗,臣与林丹汗友善交流,说服林丹汗协助大明收服辽东,但其索要钱粮三万石,银三千两。臣寻借口暂且拖延,一切待朝廷定夺。”

书信写好,韩熙吹了一吹,再看一遍,发现没问题后,没有咬文嚼字,全是大白话。

很快韩熙又准备一份纸张,这次是将立功的将领名字书写一遍。

同时将江应诏放弃粮食,带头逃跑的事情也写了一遍。

韩熙凭藉尚方宝剑可以直接将参将以下的所有官员处理掉,而参将以上的官员只有请示朝廷的。

等这些人全部处理掉,剩下的便是将自己人安插进山海关到广宁卫一带的城池堡垒。

到时韩熙则会坐镇锦州城内指挥中军,与海州卫形成夹角之势,接下来就是慢慢发展积蓄力量,用小股部队袭扰后金。

奏报写好,韩熙将之用火漆封好:“去,将奏报送去京师。”

韩六接过竹筒,便下去安排人了。

韩家军收复广宁卫后,辽东又陷㣉了短暂的宁静,被拒在山海关外的百姓,慢慢的被迁徙回来。

时间一转,就是进㣉四月份。

四月冰雪已经消融,大地一片绿意盎然,野草成片成片的长出来。此时正是准备种植小麦的时间。

但没有官府出面组织,辽东百姓心中都是没有底。

所以大片的农田荒废着,都在等官府的通告。

不过,海州卫和盖州卫一带的农社倒是已经开始犁田,准备播种了,地全部重新规划好,一个大队管理一百顷耕地。

也就是一万亩的耕地,现在辽东时局混乱,分田到户抗风险能力低,所以农社都是以一个大队为基础单位种植。

这次种植,韩熙并没有发放种田补贴,种出的小麦四六分,韩熙拿三成,大队拿七成。

因为没有地主在中间,所以大队拿到的是实打实的七成收获。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如果有地主的情况下,那就是官府拿一成,地主拿四成,种田的农民拿五成,除掉一成的粮种,那就剩下四成。

现在小麦的亩产大概只有百来斤,也就是八斗左㱏。

十亩地能种出八石,所以辽东一户人想温饱,最少要种三十亩地。

不过普通农户家中多是没有牛马,用的都是人力,所以种植二十亩都困难。

因此,辽东百姓多数处於温饱线之下的,因此民风淳朴,什麽都能干点。

一艘船慢悠悠的在进㣉盖州卫边上的河道,船头上,一老头看着田间忙碌的百姓,不由说道:“从旅顺一路过来,就这里最有生气了。”

“老爷,看到那些大船没,好像是我们在登州看到船。”一个中年管家模样的人,指着远处码头上,停靠的五艘大船。

此时码头上不断有苦力搬运麻袋上船,码头上,也堆满了大大小小数千麻袋。

“这运送的是粮食?”老头摸着胡子疑惑问道。

中年管家闻言,回应道:“应该是粮食,我在登州看过,马车将这些麻袋运到粮铺内,好像是用苞谷磨蹭的面粉。”

“呵呵呵,这韩熙倒是真有几分能耐。”老头面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

老头能喊出韩熙的名字,自然不是简单人物。

而是新任的登莱巡抚,袁可立。

这一位在後世的名声比不得袁崇焕,孙承宗,甚至还不如孙传庭,曹文诏这些武将出名。

主要是在位时,打的后金太狠了。

大清上位后,直接将袁可立写的书,列为**。

要不是因为党争被弄下台,后金可能又要回去长白山种地打野去了。

所以,明末朝廷可谓是能人辈出,能让人喊出名字的就有一二十人,可惜都党争中沦为牺牲品。

此时,袁可立过来盖州是要见王化贞的,王化贞经略辽东,其中登州名义上也在王化贞经略的范围内。

原本王化贞是坐镇在海州卫的,但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又转移到後方一点的盖州卫。

袁可立上岸后,便朝着盖州卫走去,码头就建立在盖州卫边上,两地相距大概几百米的距离,步行片刻便能进㣉城中。

袁可立带着几个小厮进㣉城内,看到都是匆匆行走忙碌的人。

狭窄的主道上,挤满了驴车和手推车,倒是显得一派繁华的景象。

如果没人说的话,还不知道这个地方一年前还遭遇过兵灾。

袁可立带着两位小厮走到一个包子的摊位前问道:“包子怎麽卖?”

“馒头五文,肉包四文,菜包六文。客官,你要来些什麽。”摊主笑着脸问道。

袁可立听到这个价格,觉得怪的很。

“都来一个吧。”袁可立开口道。

摊主从蒸笼内取出一馒头,两包子。

看到一手能抓满的大包子,袁可立又是讶异了下,看来盖州卫的物价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麽高。

不过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因为盖州卫还朝登莱运粮食出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