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 第144章 韩熙真要升国公了?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第144章 韩熙真要升国公了?

簡繁轉換
作者:看快前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9 21:56:3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京城军营中,韩熙拿出了从皇宫带出来的材料册子,然後在系统查看起来,将关键词信息输入,系统大数据开始调动。

只见眼前的虚拟屏幕快速闪动。

系统内的商品并没有归类划分,全部都是随机堆放在每个地名区域的子栏目内。

以南直隶为例,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商品就能列举数千页,每页都有几百个商品供人选择。

韩熙真的想从这麽么庞大数据中找到苏州金砖的信息,那恐怕要什麽都不干,找上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幸好,系统内还有一个搜索引擎,只要将一些关键词输入进去,系统会自动筛选信息。

最後从数以万计的商品中调出蕴含关键词的商品。

很快,系统内筛选出十几款的苏州金砖,韩熙一一查看起来。

让韩熙有些无语的是,最前头的就真是金子弄成的砖头。

但苏州金砖不是这个金砖,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奢侈到用金子铺地。

韩熙翻找了下,最後还是找到了材料中的苏州金砖。

这砖头还可以定制规格,韩熙将材料的数据输入进去,随後得出了六款金砖,每块都重达二十五斤。

系统给出的价格是一钱银子一块,虽然没有册子报价那麽夸张,但也不便宜。

韩熙冷口做院子的一块青砖也就五斤重,这个皇宫用的砖头有二十五斤,果然是贵有贵的道理。

随後韩熙又查看了下云南的楠木,虽然输入了关键词,但弹出来的商品也是多达几十种。

这看的让人感觉有些眼花,但韩熙最後还是细细的查看下来。

楠木贵的二万两,便宜的几两的价格都有。

韩熙粗略的核算了下,如果加上运费的话,其实工部给出的价格勉强能接受。

就算後世那麽发达的交通,几毛钱一斤的西瓜,到商店也要翻上十倍。更别说现在大明这什麽都是靠人力运送的时代,那成本更是贵的没话说。

唯一不合理的地方,需求的材料数量太多,感觉这些材料都能做四五个宫殿。

所以韩熙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人想从材料下手弄点钱,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这总不能给皇帝打白工吧?

想到此,韩昔不由摇头,这明朝皇帝就是没清朝的会来事。

清朝的皇帝想弄什麽,下去跑一圈,那不都是富商自愿掏钱弄的。

只能说明朝的开朝皇帝和底下大臣关系闹得太僵,不将大臣当人看,当牛马使唤。这导致底下大臣也不将皇帝当人看,不爽你,就直接让你消消乐了。

如果遇到厉害一点的皇帝,消消乐不了,那就直接消消乐你儿子,让你断子绝孙。

皇帝还拿这些大臣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文人多的是,总能找到不怕死的人和你玩兑子。

你皇帝孤家寡人的,就算再能生,兑的过文人这个大集团么。

韩熙将册子收起来,现在有系统兜底,他对这运送也有底了。

随後韩熙又拿出从十九世纪购买的地图,查看了云南位置,顿时有些眼黑,实在太远了。

就从东北和西南打对角最远距离。

不过好在,大部分主体的木材在万历时期已经运过来,这次过去最多拉点边角料而已。

从浙江走水路,到广南国,通过河流将木材运送出来,估计半个月时间就够了。

运送回京师最多一个月,这样还避免经过正在打的热火朝天的四川。

看了一会,韩熙将东西都收起来便是在营帐慢步起来。

对於南下,韩熙是有期待,他也想吃下大航海时代的红利,但内心也有一丝担忧。

虽然有先进武器兜底,但北方水军让韩熙底气有些不足。

毕竟这些水师都是在小江小河训练出来,没见过什麽大风大浪!

“只希望一切顺利吧!”韩熙看着月色说道。

时间很快过去。

正月京师内喜庆一片,韩记也是发了善心,蔬菜全部半价促销,煤球也半价。

此时京师已经有人日常烧煤,虽然频频传出有人中毒死去,但耐不住煤便宜。

京师城外也有数千专门的煤工专门挖煤的。

只是烧的都是煤块,还没有蜂窝煤这一说法,所以价格比煤还便宜一半的蜂窝煤出现在京师后,很快抢占了市场。

现在半价,那京师的人可谓抢疯了。

柴米油盐醋,柴作为燃料可是排第一,也是生活必需品。

蔬菜京师大户消化,煤球底层百姓,一下让韩记日进数千金。京师也因为这事情变得热闹起来。

欢快的时光过去的很快,朝廷年假过去,朝臣开始重新工作,韩熙新的任命也是下发。

辞去辽东经略,改任经略浙江,福建,广东,负责剿灭沿海海盗。

这消息一发出来,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不寻常的味道,最近可没有什麽奏报,说沿海有什麽大型海盗入侵劫掠沿岸。

而且让一个在陆地上打仗的武将,跑去海上,还能发挥几分力气?

所以这任命里里外外都透着一层古怪。

不过一众文臣很快被另外一件事情吸引注意力,那就是韩熙要被封宁国公。

听到这个消息,东林党六君子极力反对。

百万银两失窃案件虽然除去了十几个东林党的人,但在朝廷上还是有很多东林党占据朝廷关键位置。

而东林六君子,那差不多都是在御史里干活的,可以说是东林党里的先锋军。

六君子,绝对不能让皇帝开册封国公的头,在他们眼中,这不是单单一个国公,而是向底下发出增加武勋的信号。

韩熙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愣了下,这事情朱由校完全没有跟他说过。

而且他现在这麽年轻,功绩勉强只有一个收服辽东,还没李成梁一半功绩多。

要知道,李成梁到最後也只是封了个宁远伯。

公,侯,伯,宁远伯是最末尾的爵位,所以,让韩熙封公爵,确实有些过分了。

韩熙思虑一夜后,总觉得这是皇帝对一众朝臣的试探。

想通后,韩熙只能说,试试就逝世了。

这样看来朱由校是有些能力,但认知可能有些问题,那就是有些高估了这些文人承压能力。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