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 第182章 提督京营整顿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第182章 提督京营整顿

簡繁轉換
作者:看快前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9 21:56:3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韩熙在军营内一连待了三日,在第四日的时候,总算见到了朱由校。

进了皇宫,见到朱由校的时候,韩熙发现其整个人都是面上无光。

显然,爆炸给朱由校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毕竟让皇帝下罪己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进入大殿後,韩熙躬身行了一礼,声音不大不小的说了一句:“陛下!”

朱由校双眼开始聚焦,看到是韩熙,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站起身走过来说道:“韩熙,几月没见,你似乎胖了。”

韩熙听朱由校说自己胖了,神情有些尴尬,在江南那地方,整日在水师衙门待着。

不像在辽东,每天要巡查个营房,无时无刻都想着怎麽对付建奴,时不时的还要带军队巡查个营寨。

“呵呵呵,江南的水养人,所以臣一不小心就长胖了。”韩熙笑着说道。

随後朱由校便和韩熙闲聊起江南反贼和魏国公称帝的事情,韩熙则是以魏国公暂时还有没找到,不清楚事情真假。

就这样,朱由校和韩熙聊了半个多时辰,朱由校这才说到整改京营的事情。

“韩熙,朕想让你整顿京营,你觉得怎麽样?”朱由校问道。

现在朱由校还不知道韩熙已经收到风声,所以还观察着韩熙脸上神情的变化。

韩熙听到这事情,面上露出了讶异的神色,然後说道:“陛下这是好事,陛下是准备裁减京营还是扩编?”

裁减?扩编?

朱由校陷入沉思,他知道京营有吃空饷的事情,而且战斗力低下。从他刚刚登基没多久,调拨了几次京营兵马就能看出来。

所以很早之前,朱由校就有整改京营的想法,但具体怎麽改,他不是专业带军的人,也不知道。

朱由校也询问过京师的几个国公,那答案都是现在多事之秋,不宜整改。

整改京营,问京师里的勋贵,那不就等於娶老婆问对方要不彩礼,多此一举么。

“两䭾有何说法?”朱由校问道。

韩熙沉默片刻,最後说道:“两䭾都要银子,而且是很多的银子。”

朱由校听了韩熙的话后,面上一僵,虽然韩熙这段时间送来很多宝物,但那些并不是银子,变现银可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朱由校现在也拿不出多少银子,毕竟前不久才拿出一百万的银子给韩熙下江南购买修建皇宫的材料。

“这大概需要多少银子?”朱由校不由问道。

韩熙想了想,便是说道:“假设陛下要裁撤军队精炼人马,一次裁撤五千人,那最少要十万两银子,主要是用来安置裁撤的兵卒,防止这些人无业生乱。”

说完,韩熙心中补了一句:“大部分银子自然是落到那些勋贵手上,简单来说就是给勋贵的安抚费。”

朱由校眼睛都睁大了一圈,五千人就要十万银子,这跟抢钱有什麽区别。

其实十万两银子真不算多。

假设一兵卒一月一两军费,五千人一月五千两,一年就六万两银子。

花费十万两裁撤五千人,两年时间就能将银子省回来。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道理很明显,但有些人就愿意被温水煮青蛙,慢慢熬,也不愿意一刀切。

看到朱由校吃惊的眼神,韩熙马上说了另外的方案道:“如果重新编练一支新军,那大概两万两银子就行,不过往後每年都要多出二万两银子的开支。”

朱由校直接沉默,过了片刻后才说道:“韩熙,不能在京营原有的基础上做整顿么。”

韩熙闻言愣了下,然後开口说道:“陛下的意思是不裁军,不加新军,就对现在的京营进行操练?”

“对,就是这样。”朱由校脸上露出笑容说道。

“这?”

韩熙迟疑了一下,看来朱由校对京营还存在一丝幻想,想到此,他便是说道:“此事臣暂时无法给陛下答覆,京营现在什麽情况,臣并不清楚。”

“嗯,这事可以慢慢来,你先将带来的辽军慢慢替换进皇宫内。”朱由校说道。

听到这,韩熙直接摇头:“陛下,此事恐怕不妥,那些辽军都是边荒之地出来,很多兵卒都带有恶习,臣平时多加约束也不能遏制,这些人并不适合守卫皇宫。”

这话可不是韩熙在敷衍朱由校,他麾下的韩家军本来就是什麽军纪严明的军队。

毕竟成军才一年多的时间,所以对百姓秋毫无犯,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能打的军队,本身就是有些脾气。

指望一支军队规矩严明,又能打仗,那只能是岳飞在世,让他训练了。

朱由校听后沉思片刻,觉得韩熙说的有点道理,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愁容。

“陛下,给臣三月时间,臣从京营内抽调一支精兵。”韩熙说道。

朱由校听后,眉头舒展开来,随即拍着韩熙肩膀说道:“那一切就拜托韩熙你了。”

“为陛下效命,理所应当。”韩熙拱手说道。

朱由校听后,面上露出笑容,随即带着韩熙去看了下三大殿的修建。

三大殿现在已经初具规模,韩熙送过来的金砖已经铺的七七八八,现在正从京师运开采出来大石料做台阶。

这些石料十分重,看样子有两百吨,全是由运行人运送进京城的。

据说是用了上百个轮子组成了一台蒸汽运送车,现在京师到大房山有一条轨道,全长三十多公里。

大房山,位於京师西南方向,过了卢沟河沿着官道二十多公里便是大房山。

这算是大明第一条铁道,蒸汽车来往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大概一小时十公里。

一个半时辰就能到京师了,一天能往返大房山两趟。

听朱由校的意思,似乎还想在天津到京师弄一条这样的铁轨。

但苦於没有银子,户部又不可能出银子修这鬼东西。

一条铁轨修建还是很费银子的,五千两银子一公里吧。

三十公里就用了十五万两银子。

这条铁轨还是友情价修建的,真实造价还要上涨几倍,韩熙就当是出资积攒修建铁路的经验了。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