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稀土:大国锁钥 > 第17章 配合默契

稀土:大国锁钥 第17章 配合默契

簡繁轉換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5:12:58 来源:源1

第17章配合默契(第1/2页)

亲眼所见的事实,让石云峰信心大增,从盛凯金属研究所回来后,他先把情况向魏盛发作了通报,老魏不仅没有分享的喜悦,反而显得十分冷淡,“都过去一年多了,才取得这么点进展,离赌局设定的条件还差十万八千里,石总,这点进展不值得高兴,你还得抓紧时间呀!”

都想赢得赌局,但两人的心态完全不一样,石云峰一心想让永辉公司转变经营方向,摆脱对稀土资源的依赖,魏盛发则根本不顾公司的未来,他想赢得赌局,只是看中了石云峰在永辉公司的几亿资产。

就像棋盘两边的一对棋手,石云峰每走出有利的一步,魏盛发都觉得对自己是一种威胁,他不管对方获胜的意义,只希望石云峰最终失败,那几亿资产就归他了。

意识到魏盛发的小人格局,石云峰不仅决定从此以后,在稀土材料开发取得完全成功之前,不再向魏盛发通报项目进展,而且坚定信心,一定要把项目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为了让永辉公司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他必须赢得这场赌局。

因为此前跟华昌材料研究院合作不顺利,石云峰已经有三四个月没向四通集团的同事们通报稀土材料项目的进展了,即使聚到一起,石云峰也尽量避开稀土材料方面的话题,因为自己草率行事,没有选准合作伙伴,导致首次合作失败了,他觉得没法向那些同事解释,还不如闭口不谈。

现在情况不同了,盛凯金属研究所的课题组不仅拿出了稀土永磁材料样品,对方项目负责人还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石云峰觉得有必要把这一进展跟老同事们分享。

两天后的一次四通集团高层会议结束后,石云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一小片灰黑色金属物品,他拿在手里对大家说:“这就是合作伙伴开发出来的稀土永磁材料样品。”

“好长时间没听你提这件事了,没想到样品都出来了,看来项目进展顺利,接下来该准备生产线建设了吧?”同事们七嘴八舌地问。

“因为初次接触稀土材料,先期走了一段弯路,现在总算步入正轨,近两三个月可以说进展神速,但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就这件样品的工艺技术而言,生产成本太高,实现工业化意义不大。合作方接下来要通过工艺路线的改变和优化,把成本降下来,才能考虑建设工业化生产线。”石云峰为人坦荡,从不避讳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没有人关注此前走过的弯路,大家都建议为生产线建设提前做准备,毕竟生产项目的建设,涉及资金筹措、场地规划、安全环保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是能够轻易完成的任务。四通集团几位高管跟石云峰心有灵犀,把他想说的话,都替他说出来了。

石云峰非常清楚,将来建设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必须依靠四通集团这些管理人员,因为永辉公司管理层,除了他自己,其他人既不具备生产线建设经验,也没有那样的素质。尤其是董事长魏盛发,一门心思放在如何钻政策空子上,总想打稀土资源的主意,巴不得石云峰转变企业经营方向的计划失败才好。

几位同事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石云峰忍不住笑了,“还是咱们配合默契,今天跟你们通报这件事,就是想请大家有个思想准备,项目的工业化即将进入前期准备阶段,永辉公司那边没有可用之人,很多工作可能就要麻烦大家了。”

财务总监何树青首先表态,“按照沈总以前的分析,稀土材料表面上看是永辉公司的项目,实际上早晚会成为四通集团的事,所以,需要我们做什么,石总尽管交代。”

常务副总沈岚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石总,对即将开始的前期准备工作,你有什么计划吗?”

石云峰亲自主持建设了四通集团的所有生产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但眼下的稀土永磁材料项目跟以前的生产项目有所不同,以前的项目都是引进成套的工艺技术,对方会提供所有需要的技术文件,而稀土材料属于自己开发的项目,工艺技术当然由合作方提供,安全环保方面的材料和手续,则需要自己解决,合作方只能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虽然事情不是太着急,为了让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石云峰还是当场做了分工,他自己除了负责统筹整个稀土永磁材料项目的实施,还要跟地方政府协调,去有关部门立项,并申请项目建设用地,何树青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和调配,沈岚跟环保和安监部门联系,着手开展项目的环境和安全评估。

因为永辉公司办公室都是魏盛发安排的一帮闲散人员,各方面工作能力都很差,加上老魏对稀土材料项目一点也不热心,自从开始准备工作以后,石云峰干脆把很多事情都放在四通集团去做。四通集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全都是根据能力招聘的,完全适应集团公司各方面工作的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章配合默契(第2/2页)

根据石云峰提供的资料,办公室工作人员只用了三天,就分别完成了一份项目可行性报告和一份项目立项建议书。

石云峰是闻名省内的企业家,当地政界人士对他自然很熟悉,当他把这两份材料放在天泉县发改局分管工业项目的刘副局长面前,对方跟他寒暄一番后问道:“石总,四通集团又要做什么新项目?”

“这次不是四通集团,是永辉公司,为了配合政府整治稀土行业乱象的号召,我们这个项目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你一定感兴趣,希望发改局尽快立项。”

刘副局长一边翻看立项报告,一边说话,“再着急也得走必要的程序,即使我们部门不耽搁,十几个部门的公章盖完,少说也要一个月。急什么嘛,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办。”

“哎哟,刘局,企业都停产整顿一年多了,职工们没事干,公司只能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文化培训,不但给他们全额发工资,还要聘请教师,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企业没有收入,每天却要一大笔支出,我们怎能不着急呀!”毕竟求人家办事,要是在其他场合,石云峰就得说对方站着说话不腰疼。

虽然两人算不上多好的朋友,起码是老熟人,老刘说出了肺腑之言,“整治稀土行业乱象,就是我们部门牵头执行的,你们这项目,不仅符合产业政策,也是我们鼓励的发展方向,我可以现在就给你批准立项,但其他部门我管不了,而且规定的程序还必须走,石总,你能想出其他好办法吗?”

石云峰点了点头,“我理解办事程序,哪一步都不能少,在你们这里把手续办了,其他部门让我们亲自去跑,刘局,你觉得能节省点时间吗?”

老刘想了想,他相信石云峰在天泉县的办事能力,“要是你亲自跑,也许能节省几天,但愿你碰到的都是像我这样的老熟人,如果给你办事的人是新面孔,那就不敢保证了。”

“谢谢刘局提醒!但愿我们遇到的都是像你这样的好领导。”

“不用谢。石总,有事你先去忙,就算你等在这里,我也不能马上给你办立项手续,你起码得让我把两份报告看完呀!”

“好,我明天上午再来,你觉得可以吗?刘局,今天下班后有没有安排?如果有时间,我请你喝酒。”

老刘赶忙摆手拒绝,“谢谢石总的好意!喝酒就免了,我还是抓紧时间审核你们的可行性报告和立项建议书,争取尽量早点从我们部门放行。”

石云峰对项目建设流程太熟悉了,所有项目都必须先在发改部门立项,然后才能到其他职能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或证照,没有获得立项资格的项目,其他机构看都不看就会给你扔出来。

刘副局长在上班时间跟有关人员打过招呼,利用下班时间在家里看完了永辉公司的两份材料,他觉得该项目符合立项条件,同意给予立项。

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石云峰的车停车县发改局的办公楼前,他直接来到刘副局长办公室,没等他坐下,老刘就从抽屉里取出立项批文递给他,“石总,永辉公司的稀土材料生产项目已经正式立项,剩下的工作,你自己去跑吧。”

没想到老刘这么痛快,石云峰非常感激,“谢谢刘局!哪天我一定要请你吃饭。”

“吃饭是小事,以后再说,快去忙吧。”

从老刘办公室出来,石云峰坐上车,直奔开发区管委会,因为他想把稀土永磁材料生产项目建在天泉县开发区。

到了管委会,才发现刘副局长一语成谶,石云峰从管委会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前段时间县里进行了机构调整,管委会主任和三名副主任,都是从几个农村乡镇调过来的新人。

按照悬挂在迎宾大厅墙上的领导分工说明,石云峰找到负责新项目的李副主任办公室,进门后,没等他自我介绍,这位白胖的副主任正在电脑上忙活,头也不抬地问了一句,“有事吗?”

“李主任,我是永辉公司的,我们有个新项目想进开发区,这是发改局的立项批文和我们这个项目的材料。”说完,石云峰把一摞文本递了过去。

“先放这儿吧。”

放下文本后,石云峰往后退了两步,站在原地,等待对方的进一步指示。

见石云峰没有离开,李副主任这才抬头看了他一眼,“你还有事吗?”

“没事了。李主任,我想问一下,我们这个项目的建设用地,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

“还不知道你们的项目能不能进开发区,现在就跟我要建设用地,你也太着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