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皇帝 > 第十二章废弃

回到明朝当皇帝 第十二章废弃

簡繁轉換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5 17:14:05 来源:源1

第十二章废弃(第1/2页)

“皇上,这件事情……要不就到冯保这里结案如何?”

看着沉思不语的朱翊钧,徐文壁有些替朱翊钧感到担忧道。

张四维早年便受高拱器重,高拱倒了后,非但没有被牵连,反而还因搭上冯保成了内阁辅臣。

而且这人在朝堂之上向来以性情刚烈闻名。

隆庆年间,有御史弹劾张四维滥用职权、贪墨渎职。

性情刚烈的张四维则直接上疏请辞,以示清廉。

加上还有高拱为他辩解,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隆庆五年时,户科给事中弹劾张四维重金贿赂他人,为其女婿在谋取刑部主事一职。

于是张四维再次上疏请辞,当时的穆宗再次驳回他的请辞。

后来张四维又接连上疏了好几次,但都被穆宗驳回。

最后倒是户科给事中被贬往南京,这件事情才算了结。

而这一次,皇上要是查张四维,想来以张四维的性情,肯定又要上疏请辞以及大闹一番朝堂了。

若是再算上其在朝堂之上多年耕耘的根基,徐文壁怕朱翊钧好不容易通过冯保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威望,便会化为乌有。

所以倒不如徐徐图之。

朱翊钧听着徐文壁的分析默默点着头。

徐文壁说得不无道理,如今的他在朝堂之上毫无根基,甚至就连皇宫这一亩三分地都还没有收拾利索,若是贸然对张四维下手,到头来可能真是自讨苦吃。

说不得还会成为朝堂之上的一大笑话。

可反过来想想,凡事要是都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的话,自己这个皇帝岂不是就要步挂机三十年的后路了?

所以不能再吃这种哑巴亏了!

“这件事朕来处理,你继续查宫里的太监跟丫鬟。

对了,徐恭何时能调入宫内?

要是你手头紧,或者没啥拿得出手送人的好东西,朕给你拿。

你不知道,朕刚刚才去查看了内承运库,虽然有着很大的纰漏,但其余的东西……。

那家伙……琳琅满目的,要啥有啥,好多宝贝都是朕没见过的……。”

“皇上,昨日臣请了兵部尚书跟左侍郎一同饮宴,事后也都打点了一番。

这几日怕是就能调进来了。”

朱翊钧点着头:“都拿小本本记上,给谁送了什么,送了多少,都详细记清楚,等往后朕再慢慢跟他们清算。”

原本说起自己跟皇上伙同给臣子送礼之事,徐文壁心里还有些苦涩。

此时听朱翊钧这么一说,徐文壁心里的别扭竟也不那么苦涩了。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他还真的希望有朝一日,朱翊钧能成为一个在朝堂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皇帝。

“是,臣一定都记得清清楚楚。”

徐文壁内心有些感慨,想了下道:“皇上,今日臣觐见,除了冯保、张四维、李幼孜合谋窜通一案外,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回皇上,据冯保招供,太后平日里颇为信重的贺嬷嬷,一直跟外面有联系。

而且平日里也没少收冯保的好处。

包括贺嬷嬷的两个侄儿,也是通过冯保给安排了锦衣卫千户的官品。

如今贺嬷嬷一大家子都住在京城,平日里的吃穿用度……皆跟宫里相差无几。”

“贺嬷嬷?”

朱翊钧看向徐文壁,此人可是他那个亲娘身边的老人了。

是陪着他亲娘一同进入裕王府的,大半辈子一直都服侍在太后身边,是亲娘在宫里最为倚重之人。

“是的皇上,若只是简单的跟外朝之间有联系、收受了冯保的好处,臣也许就不会禀奏皇上,让皇上烦忧了。

但臣这两日派人打听了,贺嬷嬷的两个侄儿在京城为非作歹、欺男霸女已经引起了诸多百姓的不满。

即便是一些百姓选择了报官,但官府只要一听这两人是太后身边贺嬷嬷的侄儿,便不敢对两人有所动作了。

前些时日,连外地来京进行买卖的商贾,也被他们兄弟二人讹诈了一大笔银子,这件事情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但官府却是不敢出面。

皇上,这件事情看似很小,但若是他们一直打着贺嬷嬷的名号,可其实在官府与百姓看来,便是太后为他们撑腰无疑。

对太后的声誉有着极大的影响,此事断不可再持续下去了。”

朱翊钧拄着腮帮子,微微叹口气,显得与他这个年龄极为不符。

“陈太后那边呢?可有像贺嬷嬷这般的宫女、太监?”

徐文壁摇头:“陈太后那边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算是冯保,跟慈宁宫的宫女、太监也都不是很熟。

冯保之前想过买通慈宁宫的宫女、太监,但因为平日里陈太后约束严苛,因而没人敢在宫里拉帮结派,跟外朝臣子有联系的也几乎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二章废弃(第2/2页)

朱翊钧默默点着头。

陈太后这位母后要比自己的亲娘聪明啊。

当然,想来也是基于如今的形式。

当初贵为皇后,如今身为太后,但却是不曾为穆宗诞下哪怕一名子嗣。

在穆宗去世自己登基后,陈太后便鲜少露面了。

俨然宫里的一个透明人。

“此事暂且不必声张,朕来处置吧。”

朱翊钧淡淡说道。

“那……贺嬷嬷在外面的侄儿……。”

“若是再犯事该抓就抓便是了。”

朱翊钧咬了咬嘴唇,随后问道:“对了,东厂接手得如何了,可有遇到阻力?”

“有稍许阻力,不过臣已经接手得差不多了。

只是如今还仅限于京城,东厂密布于各地的探子、衙署等,臣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熟悉过来。”

“各地探子可以收归于北镇抚司,至于各地的秘密衙署……留着吧,朕往后或许有用。”

朱翊钧说道。

“皇上这是要废弃东厂?”

徐文壁惊讶道。

“北镇抚司与东厂职权多有重叠,这些年来也鲜少有大的作为。

倒是几乎成了冯保等人用来在朝堂之上打压异己的一把利刃,留着于朕几乎无益。

所以不妨趁着内阁改制,朕也凑个热闹,把东厂改改。”

在朱翊钧的设想中,身为百年老字号的东厂,想要短时间内彻底抹去,并没有那么容易。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处处都根植着东厂的探子与势力,这可是一大笔资源。

与其彻底革除,倒不如让他们弃武从商。

前几日跟老张头决定打赌,那么东厂遍布于各地的衙署,往后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当商业据点不是?

这不比自己重新再搞一套来得容易?

而且如今宫里的宫女、太监,徐文壁也带走了不少在审问。

没啥大问题的或者往后不宜留在宫里的,愿意回家的就让人回家。

不愿意回家,或者是无家可归的,完全可以重新培训一番,虽说不指望他们一个个成为后世的销售经理吧,但总比自己重新选定人手要容易一些。

何况他的身份局限了他不能天天往宫外跑,所以就算是想要结识商贾,也没有多少机会。

……

徐府。

书房内,张四维望着对面的张居正。

“元辅,下官这几日琢磨了琢磨,觉得在内阁改制一事上,有些话还是私底下跟您说比较合适一些。”

张居正闻言摇头笑了笑,示意其坐下说。

内阁改制,必然会造成权力的重新分配。

所以他岂能不知张四维来此的心思?

何况,张四维也不第一个在皇上下旨改制内阁后,来自己府里找自己私下商讨的官员了。

只是当初连他都没有想到,因为内阁改制,竟然使得原本在他的调教下,已经拧成一股绳的内阁,竟然很轻易的就被打破了平衡。

一时之间人心浮动,明里暗里的便有人开始因此争权夺利。

生怕改制后自己辅臣的重要性跟权力变轻。

这让他都有些怀疑,皇上此举的初衷到底是想要支持他,还是想要给他设置阻力。

“可是张大人有了好的设想?”

张居正问道。

“早些年六部地位高于内阁、互不相干。如今内阁超然于六部之上。

六部尤以吏部为重,因而……下官在想,内阁改制后,是否也会像六部一般,设左右总领?

或者是像隆庆年间那般,以六辅臣各自领六部相关事宜,向元辅您负责?”

张居正面色不变,依旧微笑看着张四维。

“若是皇上同意,依我的意思自然是辅臣各领一部。

但内阁具体职权,想来你也知道,皇上说得笼统,旨意上也不曾提……。”

“皇上的旨意之所以如此笼统,依下官看显然是对元辅信任的表现。

所以下官以为,朝堂政务、官吏升迁、罢免诸权,也应放在内阁才是。”

张居正正待说话,只听外面传来了长子的敲门声。

“父亲,皇上来了。”

“什么?”

张居正还未来得及隔门问话,张四维则是突然站了起来。

“皇上到哪里了?”

张居正起身打开书房门,看着微微有些喘的张敬修问道。

“还在前院,正往后院……。”

“张元辅?张元辅可在家啊?”

张敬修话音未落,那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稚嫩便传进了几人的耳朵。

“真的是皇上吗?”

张四维有些惊讶、有些狐疑的问道。

“张大人跟我一同去迎候皇上吧。”

张居正对他点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