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 第111章 来到真实的世界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11章 来到真实的世界

簡繁轉換
作者:千里零零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5:50 来源:源1

第111章来到真实的世界(第1/2页)

十分钟后,他放下稿纸,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向顾远。

“小远,你让我很惊讶。”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更有凝重。

“这份构思的成熟度,远超你的年龄,它很残酷,也很温柔。”

“但是……”

唐老顿了顿,指尖轻轻点了几下手稿上的“阿国”三个字。

“这个故事,需要土壤。”

“你需要去亲身感受战争带给平民的残酷,看到那些在命运面前毫无抵抗力的灾民。”

“闭门造车,造不出有血有肉的灵魂。”

“但这就是最艰难的一点,这不像云边镇那般,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明白,老师。”顾远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所以我需要一次实地考察,但目的地,不是阿国。”

他走到唐老身边,用手机调出地图。

“老师,阿国局势不稳,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我的目标不是亲历战火,而是理解经历战火的人。”

他滑到了阿国西部的邻国:

“伊国,特别是马什哈德。”

“那里收容了数十万阿国难民,是除了巴国之外最大的难民群。”

“那里就是一个活着的,关于阿国战争与流亡的记忆库。”

“在那里,我能找到无数个‘哈米德’。”

“我可以安全地聆听他们的故事,他们对于阿国的回忆与见解,以及对于战争的痛恨与悲惨无力。”

“这些真实的细节,将是我构建小说时,最坚不可摧的基石。”

唐老静静地听着,眼中的凝重逐渐化为激赏。

他看着眼前的顾远,少年展现出来的不是一时冲动,恰恰相反,他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冷静执行力。

再兼具脑海中的澎湃灵感,这一刻,唐老真正看到了一个未来文学巨匠的影子。

“好!好一个活着的记忆库!”

唐老拍了拍手掌,脸上露出了真正舒心的笑容:“小远,你考虑得非常周全。”

“这将不再是单纯的采风,而是一次带有明确学术和创作目的的调查。”

他当即拿起电话,一边拨号一边对顾远说:

“我在德黑兰大学有位老朋友,是研究中东社会学的教授。”

“我请他为你安排,以学术访问和志愿者的身份前往马什哈德的难民营。”

“他会为你配备最可靠的当地向导和翻译,确保你的绝对安全。”

放下电话,唐老看着顾远,语气郑重:

“去吧,去找到你故事的血肉和基石。”

“然后,把你听到的、看到的,都带回来。”

“是,老师!”

顾远鞠了一躬,随后脸上浮现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知道,唐老帮助自己搭建了一架桥梁,至于这桥梁通往何方,就要靠自己来掌握了。

……

由于顾远尚且是未成年,所以孔哥自愿留下来陪伴兼照顾顾远。

而中国代表团的其他人则乘坐飞机回到华国。

“谢谢你,孔哥。”

顾远真诚地道谢。

“害,这有什么的,当公费旅游了,我还没去过伊国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1章来到真实的世界(第2/2页)

孔晨峰,也就是孔哥满不在乎地一笑,拍了拍顾远肩膀。

“再说了,你可是未来的大作家,当然要趁早讨好你啊。”

顾远没再说什么,但却将这份情默默记在心中。

毕竟哪有旅游去难民营旅游的。

顾远和孔晨峰坐在机场等待着航班,而另一边,中国代表团已经抵达国内。

由于之前故渊和顾远搞出来的那一档事,导致这次国际文学交流论坛被大众广泛关注。

其中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在直播镜头中一闪而过的顾远。

周围一群大佬都在面色严肃的思想和话语交锋,唯有他一个人坐在一边拿个本子在那记记记。

还伴随着点头表示附和的动作。

就连和唐老争论的人发表观点,他都是认真的记笔记外加点头。

因此这滑稽的一幕,很快被制作成表情包,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说回代表团,因为此次交流论坛全程备受关注,因此有很多网友以及新闻媒体前往机场登机。

先走出来的唐老为首的七名作家或学者,没有顾远的身影。

在场众人还以为顾远是跑到后面的工作人员团队了,结果直到等到最后,也没有顾远身影。

他们急了。

纷纷接近唐老,七嘴八舌地打听着顾远的去向。

唐老微微一笑,做了个安静的手势。

随后宣布道:“顾远已经前往伊国,为新书进行学术研究。”

记者们显然不满足于此:“请问,顾远新书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去伊国?”

唐老脸上依旧是慈和的笑容:“我只能说是和阿国有关,其他无可奉告。”

现场顿时沸腾。

身后随行的工作人员立马上前:“抱歉,唐老以及各位作家一路上舟车劳顿,现在需要休息了。”

半个小时后,相关内容冲上热搜。

#顾远赴伊国难民营采写首部长篇#

“我勒个?我没看错?”

“写阿国?这么牛逼?”

“又一个没学会走就想跑的,国内的还没写出一部,就想着国外了……”

“将楼上放出来是我的失职。”

……

顾远没有关注国内的舆论。

他和孔哥在唐老的学者朋友安排下,以青年文化研究者的身份,进入了伊国马什哈德的难民营。

在进入之前,顾远接受了全方位的检查,并且接受了严格的叮嘱。

包括随身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过于拥挤的密闭空间。

以及不要随意追问战争经历或创伤细节。

顾远一一牢记在心。

顾远进去后,面对成片的简易帐篷和砖房,以及里面人群里的警惕眼神,他没有立即开始采访。

他准备用一周的时间建立信任并沉浸观察。

他帮助分发食物,在简易诊所帮忙记录,陪孩子们踢一下破烂的足球,或者做一些游戏。

在这个过程,他看到了女人们色彩不再鲜艳的头巾。

也看到了孩子们眼中残存的光亮。

无论前世或者今生,这都是他第一次做。

走出书中的世界,来到真实的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