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 第121章 专业评审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第121章 专业评审

簡繁轉換
作者:千里零零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5:50 来源:源1

第121章专业评审(第1/2页)

某个房间内。

“秦教授,又有一个风格突变的作品。”

一位研究人员坐在电脑前,突然发言。

被他唤作秦教授的男子走了过来:“是哪位选手?”

“顾远。”人员指着电脑屏幕说道,“文本分析结果显示,他的这部作品与之前的所有作品在风格上截然不同。”

“这部作品的文风平实而深邃,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作品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还要接着说下去,秦教授就直接打断了他。

“停停停,小王。”

“我问你,那他之前的作品风格就相似吗?”

小王一愣,将数据分析调到了第二页。

上面的结果清楚地显示:该作者历来所有公开发表作品的词汇情感色彩、修辞密度等表层风格特征差异显著。

小王挠了挠头,望向秦教授,尴尬一笑。

“顾远的作品风格迥异到近乎割裂,这不是常识吗?”

“等把他的‘作品指纹’分析出来,如果不同,再来叫我。”

小王应了一声。

等到下午,秦教授看着顾远参赛作品《追风筝的人》的分析结果。

“虽然在表层……但在更深层的语言节奏、逻辑推进模式和意象使用偏好上,检测到高度一致。”

“可以判定为同一人所为。”

秦教授微微一笑:“发给专家评审团吧,顾远的作品没问题了。”

吩咐完,他又暗自嘀咕道:“唐老的弟子,有什么可质疑的?”

……

顾远此时还不知道,针对自己作品的文风评审已经结束了。

他趴在桌上,看着黑板上的165天倒计时默默发呆。

“前世的我,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呢?”

他看了眼周围奋斗的同学,越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现在还是不行,以后少来学校吧,省的打扰他们学习。”

顾远依稀记得前世这个时候班内氛围相当紧张,直到四五月份才有所缓解。

“唉,太无聊了。”顾远只好转过身来,盯着许星眠刷题。

许星眠:……

……

1月1日,五十名选手的作品全部提交完毕。

全维度评审期正式开始。

由文学泰斗、作家、评论家以及资深编辑构成的专业评审团正式启动工作。

他们对50部作品进行高强度封闭阅读、交叉评审与合议。

与此同时,国家文典出版社同步接收五十部作品,简单排版后直接进行联系印刷厂印刷。

无精修,无校对,无插图。

甚至没有专门的封面设计。

所有人封面统一,极简风格的白色封面,上面仅用黑色字体印着作品名、作者名,以及一个醒目的竞赛lOgO。

这一切都是在该竞赛规则要求下形成的,这么做一是为了抢时间,二是为了避免因封面制作问题引发选手不必要的争议。

后续如果作者有意可以自行联系出版社再次进行出版。

至于合同,早在各参赛选手将作品提交的时候,就已经签署完毕了。

所有人都一样,15%起步的阶梯版税,首印五万册,体现了保送工程的至高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1章专业评审(第2/2页)

……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作品是《追风筝的人》,作者顾远。”

“啧啧,这个顾远可了不得啊。”评委主席坐在首位,在白板上调出了作品信息。

“负责这部作品的初审组给出了97.2的高分,断层领先其他作品。”

评委主席笑了几声:“要不是顾远这小子是大家看着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在场发出一阵心照不宣的笑声。

没错,在场的评委几乎都审过顾远的作品,也曾亲自确定过顾远成为某项竞赛的冠军。

“当然,流程还是必须要走的,大家各自说说看法吧。”

一位中年男子率先发言:“顾远之前的短篇,像《竹林中》,展示的是惊人的技巧,但这部长篇,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作家的内核。”

“他不再炫技,而是用一种朴素的、深沉的叙事,把技巧完全融入了情感的表达里。这说明他真正理解了,文学最终是关乎人的。”

说着,他还感叹了一句:“不愧是唐老的关门弟子啊。”

“行了,老李,没必要。”评委主席摆了摆手,“老唐为了避嫌都没来,没必要这么奉承他。”

听闻此言,外界眼里文坛的前辈们,皆是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那我接着说。”一位女评委接过话头,“最难得的是作品的真实感。一个华国少年,能把异国背景写得如此扎实,细节如此经得起推敲,这背后必然是下了苦功的。”

“他笔下的阿国,不是资料堆砌出的,而是带着生活气息和伤痛记忆的,这让整个故事有了坚实的底座。”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这部作品最显功力的,是它的平视视角。”

“没错,顾远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也没有猎奇的渲染。他写城市的街巷,风筝大赛的热闹,以及战争带来的破碎,笔触冷静而准确。”

“难以相信这是一部17岁孩子能完成的作品。”

“还有对当地妇女救援组织的描写,寥寥数笔,却充满了尊重。”

“人物形象塑造也很值得称道,比如他对哈桑的塑造,超越了简单的忠诚仆人模板。”

“他写出了这个哈扎拉少年内心的骄傲与尊严,让‘为你,千千万万遍’成了一种主动选择的情感,而不是奴性的体现。”

“文笔细腻,成功升华了人物模板。”

“……”

这部作品罕见地引发了现场评委的集体赞扬。

固然存在评委因顾远年龄而有所考量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这表明顾远已拥有征服这群挑剔评委的实力。

等到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评委主席呵呵一笑。

在场的人立刻停止发言,将目光投向评委主席,等待着他做最后的总结。

他拍了拍桌子。

既赞叹又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本书在可读性和文学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它的故事足够吸引人,能让普通读者一口气读完。”

“同时,它的主题,关于救赎、战争创伤以及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又具有足够的重量,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这是一部能够连接广泛读者的严肃作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