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乱世

叩问仙道 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乱世

簡繁轉換
作者:雨打青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20 09:23:13 来源:源1

秦桑推测出的三个方位,有一处位于雷霄宗西方,他们现在便是往那个方向。

翻越崇山峻岭,抵达新的国家,他们有时会从天上飞过,偶尔降落地面,或身入凡间,或拜访鬼神,行进的速度比之前快,秦桑也想早日找到法坛,查清这些法坛真正的来历和作用。

沿途经过的地界,或许不富庶,至少还算安定,百姓能够温饱度日。

越往西行,情况渐渐有些不对劲了。

秦桑直观感受到,一些边关重镇的气氛剑拔弩张,经常发生战争。

继续往西,颓败的残城荒村开始出现,里面人影全无。

尤其是那些偏远之地,庙宇、神像都坍塌了,早已没了香火,有的神像被打掉了脑袋,有些彻底碎成泥土,到处散发着荒凉气息。

一路行来,神道的力量渐趋孱弱。

有些地方,一县城隍的实力别说和高若虚比,连留国正常的县城隍也不及。

有些妖物下山作乱,以凡人为食,神道也不敢出城镇压,遇到大妖魔甚至要担心自己的安危。

秦桑想到当年烟水观观主的提醒,他们往西走,离暮落山域越来越近,而暮落山内妖魔无数,混乱不堪,云都山修士谈之色变,强如云都天也无法肃清暮落山。

看来,尘世也受到修仙界影响,靠近云都天的地方,要安定一些。

按照这种趋势,前方只会更乱!

事实正如秦桑所料。

这一日。

他们从天上飞过时,秦桑视线扫过地面,忽然指向前方一座山顶。

“下去。”

雒侯立刻收起妖风,轻轻落到山顶,秦桑和小五翻身下马,周围的景象映入眼帘。

这个地方,一看就知道很长时间没下雨了。

山上光秃秃的,有荒草的地方也是一片焦黄颜色,感受不到半点儿绿意和水分,一点就燃,可明明还不到秋天。

太阳刚有要落山的迹象,大地上还散发着焦糊的气味。

山下有一条土道。

热风卷起道上的黄土,尘烟飞扬。

看得出,这条土道较为平整宽阔,不是民间那种崎岖的山道,原本应该是作为国家的官道,精心修建过的。

尽管日头还有些晒,土道上已经行人如蚁,不顾烈日和烟尘,向前缓慢挪动着。

这些人既不是商贾,也不是军队。

几乎所有人都面黄肌瘦,衣着破旧,满身泥垢,甚至有的骨瘦如柴,走起路来颤颤巍巍,随时可能栽倒下去,把所有行李都丢弃了,靠一根木棍支撑着身体,只凭借一股心念坚持。

他们顶着破布、树叶,有的直接暴露在太阳下面,神情木然,行尸走肉一般。

很显然,这是一群逃难的人。

官道后面,长长的队伍,蜿蜒的人群。

这么多人背井离乡逃难,前方不是出现了大灾荒,就是发生了战争。

这种情形,秦桑并不陌生,尚未进入修行界之前,他也曾目睹过。

‘呼!’

不知从哪里刮来一股热风,卷起大量的黄土。

“咳……”

“咳咳!”

一片咳嗽声中,人们纷纷掩住口鼻,闭上眼睛,原地等这股邪风过去。

“哇!”

人群里忽然响起孩子的哭声,接着像是被噎了一下,等这股风过去,又嚎哭起来。

这个孩子哭起来,也像周围的人们一样有气无力,嚎哭几声就没力气了。

在孩子身边,有一个头包方巾的妇人,脸上糊满了黄土,看不出本来面目了。

她应该是孩子的母亲,粗糙的手掌抓着孩子的手腕。

孩子只有三四岁的样子,但她没力气把孩子抱着了。

幸好母亲的身量不高,孩子还能勉强踩到地面,可毕竟还小,被母亲拽着往前走,趔趔趄趄,在地上留下断断续续的拉痕。

母亲的神情和其他人一样木然,风沙来临时,也只是微微低了低头,但手掌如铁箍,牢牢抓住孩子的手腕。

被孩子的哭声惊动,母亲呆滞的眼睛微微转动,茫然地看了眼孩子,下意识伸出手,用袖子的内里去擦孩子眼睛。

孩子被迷了眼,沙子还在眼睛里,越擦越痛。

这时候用嘴吹一吹会好些,可母亲似乎忘了,只是固执的,一下一下用力擦着。

孩子的哭得越来越厉害。

旁边有人发现不对劲了。

“你咋了!”

一个老人拍了下妇人,好心想要帮忙。

母亲突然疯了一样,一把推开老人,紧紧抱住孩子,惊恐地大叫:“我的孩子!不要抢我的孩子……”

这一幕令人心酸,但人群也只是微微骚动,现在谁还有力气同情别人?

不远处,有一家人也在慢慢走着,一对儿瘦削的男女带着三个孩子,一人各领着一个,轮流背着一个小的。

在逃难的队伍里,一家人能够完整的坚持到这里,非常不容易了,但有多少人就意味着有几张嘴。

从母子身边经过时,男人看了那对母子一眼,看到孩子泪痕下的皮肤时,脑海莫名闪过一个画面。

昨天傍晚,路边有人支起一口锅,里面传来的诱人肉香味。

可是,天下大旱,这里的动物也活不下去。

他的眼睛盯在孩子脸上,似乎又闻到了那股香味,喉咙滚动了一下,下意识放慢了脚步,眼神也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孩子好像感觉到了什么,紧紧缩在母亲怀里。

妻子和三个孩子都没留意到男人的动作,依然在往前走。

男人感觉手臂被拽了一下,把头转过来,看到自己的孩子,眼睛里的那种眼神却没有消失。

三个孩子衣服里塞满了草,并特意在泥土里滚过,脏兮兮地,看不出男女。

其实,三个都是女儿,要不是之前一直和宗族走在一起,早就被人盯上了。

不久前撞上兵匪,他们和宗族失散,东西都吃光了,没了同族接济,自己都要饿死了,怎么养这三个孩子?

活不下去的。

不可能都活下去的。

不可能的……

男人在心里一遍遍这么念叨着,喉咙突然又滚动了一下。

他不敢跟别人动手,也不忍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却有一个疯狂的念头滋生出来。

他站在原地不动,妻女都疑惑地看过来。

夫妻心意相通,妻子从丈夫的眼神里看出了什么,先是难以置信,接着露出浓浓的恐惧。

‘啪!’

妻子抬手抽在丈夫脸上,发出尖叫,“你疯了!她们是你亲生的,伱身上掉下来的肉!”

妻子的这一巴掌,其实使不出多大的力气。

男子却如遭重击,一下子摔在地上。

“爹!爹!”

身边的女儿被吓到了,急忙要去搀扶父亲,却忘了父母之前不让她们说话的交代。

好在,现在没有多少人留意她的声音,众人的目光都在男人身上。

看到男人还能从地上爬起来,一些人脸上的表情,从期待变为失望。

男人捂着脸,低着头,不敢看女儿,更不敢看妻子的眼神。

就在这时,忽然‘噗通’一声,路边又有一个人摔倒了。

这次是一个老人。

老人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可能是他的孙子。

这些天,老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早就有人注意到他。

到今天,终于坚持不住了!

“爷爷!爷爷!”

少年用力拉老人的胳膊,想要将老人拉起来,可是老人的头垂得越来越低,眼睛闭了起来,鼻息微弱。

突然间,少年看到爷爷的身体被阴影遮住了,抬起头才发现,周围不知何时聚拢了一圈人,都用恶狼般的眼神看着他爷爷。

“不要!”

少年大恐,扑到爷爷身上,摇头哀求,“不要!不要吃爷爷!爷爷只是睡着了!爷爷没死!爷爷没死!”

在少年的哀求声中。

有人扳抓住少年的肩膀,又有人抓住少年的两条腿,用力往后扯。

见少年死死抱着老人,不愿放手,两边又有人蹲下,捏住少年的两只手,从拇指开始,一个一个把他的手指掰开,传出骨骼爆响的声音。

一开始动手只有几个人。

少年苦苦哀求,反而引来更多。

绝大部分人没这个胆量,在远处观望,而且前些天刚传过疫病,老人的身体就是在那场疫病后垮的。

但这里饿红眼的人太多了。

……

“这就是乱世。”

秦桑道。

和眼前的一幕相比,富春江上那些人口中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

他牵起小五的手,向山下走去。

土道旁很快支起了锅,烧起火。

有人按住少年,有人发现水不太够,想起后面河沟里还有活泉眼,搜集水袋去取水。

几个人七手八脚将老人移到锅边,要扒衣服。

就在他们忙碌之时,忽然听到有人道:“他只是生了病,身体虚弱,尚未咽气,可否让贫道看一看?”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不速之客,三个人站了起来拦在前面,恶狠狠瞪着秦桑。

当看清秦桑的打扮,这些人的胆气立刻泄了三分。

现如今,唯有鬼神能给他们带来希望,没有人敢不敬道士,况且秦桑风度不错。

他们眼里的疯狂消散了些,犹豫着让开路。

秦桑走到老人身边,伸手摸了摸老人的额头,取出一粒绿豆大小的乌黑丹丸,送进老人嘴里。

土道上,大家都停了下来,一道道目光汇聚在老人身上。

“爷爷!”

压制少年的人也收了手,少年终于挣脱束缚,哭喊着扑过来。

只见,服下那枚乌黑丹丸之后,老人的眼皮立刻颤了颤,原本微不可查的鼻息逐渐明显起来。

甚至,他干枯如树皮的脸上,竟然多了一丝淡淡的红润。

似乎不仅病好了,连气血也恢复了。

霎时间,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少年更是满脸惊喜,抹掉脸上的泪水,小心翼翼扶起老人。

‘咳!咳!’

老人剧烈咳了几下,平顺气息,缓缓睁开眼睛,看到孙儿。

“獾郎……”

他抬手摸了摸孙儿的脸,张了张嘴,刚要说些什么,忽然感觉身体不对劲。

喉咙刀割般痛楚没有了,腹中的饥饿感也消失了,脑袋也不昏沉,轻轻一用力就把手臂抬了起来。

就像刚刚吃饱了饭,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

老人单手撑着地面,一下子就站了起来,甚至蹦了两下,感受不到丝毫虚弱,如在梦中。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神丹!”

“神仙!”

“快拜神仙!”

所有人都疯狂了,从土道冲了过来,呼啦跪了一地,对秦桑顶礼膜拜。

“神仙来救我们了!”

“神仙救救我们!”

“救救我们!”

……

他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呼喊。

老人已经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拉着孙儿跪下,不断叩头。

“神仙保佑!神仙保佑!”

这些人本就虚弱不堪,激动之下,当场就有好几个人晕了过去。

秦桑一叹,看着不断拥挤的人群,道:“这些丹丸,贫道身上还有不少,你们不用挤。”

他看了眼身边的铁锅,皱了下眉头,将锅踢翻,伸手在人群连指了几下,“你们把锅支起来,还有力气的去接水、拾柴过来,越多越好,烧火融丹,排好队,人人有份。”

众人对秦桑言听计从,一排锅灶很快支好,柴火和清水也源源不断送过来了。

秦桑揉了揉小五的头发,“小五,你去烧火。”

小五点点头,过去生火,没有用神通,但也不会手忙脚乱。

见一个小姑娘负责好几个锅灶,众人都有些不落忍,更重要的是,担心小姑娘会不会烧坏了神丹,自己能不能喝上丹水。

但这是神仙的命令,没有人敢吱声,默默看着小五忙碌。

消息在逃难的队伍传开,前方和后方的人都汇聚过来,在炉灶前排起长队,形成一条长龙。

方才那一家人反应够快,挤在了人群前面。

妻子看着在炉灶间来来回回的小五,心中一动,眼中闪过希望的光彩。

突然用力将三个女儿向前一推,小声道:“去帮帮小神仙。”

小五抬了抬头,又低了下去。

三个丫头忐忑地走过来,见小五什么都没说,秦桑也没有将她们呵退,怯生生拾起地上的柴火,小心翼翼递给小五。

小五伸手接住,添进火里。

有了这个举动,三个丫头胆子也大了,跟着忙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