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画符

叩问仙道 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画符

簡繁轉換
作者:雨打青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20 09:23:13 来源:源1

“我也可以吗?”

小五仰起小脑袋,表情中闪过一丝期待。

秦桑心中微微一动。

小五很聪明,肯定已经察觉到,秦桑几乎从来不让她离开身边。

她应该早就在思考了,并主动去改变。

最近变的活泼,想要主动亲近师弟的态度,以及画画时隐去杀戮的场景,就是她的尝试。

很笨拙,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但无疑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以人性压制魔性的策略初见成效,尤其能让小五主动意识到,更是难得。

小五现在拥有的人性,对魔性的压制效果有多大?会不会脱离这种环境,或者遇到刺激,魔性就会重新占据上风?

这些是秦桑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过,小五既然已经有意识的去控制,秦桑觉得可以选择相信她,适当放松放松。

不至于一点儿微小的刺激,就令她凶性大发,故态复萌。

而且,小五并不会离开太远,只是去山下的学堂读书,他会一直关注着。

“当然可以,”秦桑摸了摸小五的头顶,肯定道。

器灵蜕变成小五之前,可能存在了几百上千年,不过那些记忆都被魔性消磨殆尽。

可以将小五看成未经世事的童子,和学堂里的蒙生算同龄人。

收玉朗为徒,和小五做伴,效果甚至超出了秦桑的预期。

将小五送进学堂,不仅能读书,还能交更多朋友,正是孩子应该做的事。

玉朗听到师父不仅没有训斥他,反而要让师姐和他一起下山读书,不由大喜,扒着缸沿,兴奋道:“可以的!我刚才看到,陈秀才的学堂里有女孩儿读书呢!”

燕国风气还算开放,没有所谓的男女大防。

当然,读书识字、考取功名,公认还是男人的事,真正像陈秀才做到有教无类,允许女子入学的学堂很少。

百姓之中,送女孩儿去读书的人家也并不多,学堂里的女孩儿屈指可数。

夜深了。

玉朗泡完药浴,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坐,明显感觉修炼顺畅了许多。

秦桑安顿好小五,自己则回到地窨。

主坛上雷光闪烁,并非主坛发出来的,而是盘坐在法坛上的太乙,修行产生的异象。

秦桑没有特意掩饰气息,太乙察觉到,匆匆走下主坛,躬身行礼。

主坛旁摆了一个桌案,上面摆放着一张雪白的符纸,以及本尊亲手炼制的一支符笔。

秦桑走到桌案前,拈起符笔,白天和凡人打交道,给凡人看病,并不耽误他思考和参悟,反倒是一个净心的过程。

将符纸等物都转移到主坛之上,秦桑一手持笔,缓步登上主坛。

此刻,秦桑准备制作三阶雷符——太乙雷罡符!

在游历途中参悟道庭雷典,接连修复几座雷坛,都使得秦桑在雷法上的理解突飞猛进。

对太乙雷钻符和太乙雷罡符,秦桑已经有足够深刻的领悟,早就能轻松制作太乙雷钻符。

这段时间,秦桑参悟主坛,有了新的发现。

如何修复主坛,还需仔细斟酌,但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引动法坛之力,为我所用,譬如在制作灵符时提供帮助。

只要能够制作出太乙雷罡符,就可以考虑为太乙进行提升了,自己麾下又能多一员大将。

笔尖轻轻舔墨。

墨是一种特制的丹砂,名曰乌雷金墨。

丹砂、符笔和符纸,都是按照五雷使院印中典籍记载炼制的,能够更好的承载雷符之力。

秦桑面前的这些,品质还谈不上顶级,制作三阶雷符就是极限了。

他手拈符笔,注视着漂浮在面前的符纸,迟迟不下笔,如同雕塑。

太乙恭立在坛下,大气不敢出。

“先澄澄湛湛,绝虑凝神,使其心识洞然,八荒皆在我心,则神归气复,元神现前,方可执笔……存如金蛇在纸上飞走,定要笔随跟转,眼书天篆,心悟雷篇……”

秦桑脑海中闪过典籍中的画符要诀。

突然间,秦桑动了,符笔重重点在符纸上,这一下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噼啪’一声炸雷。

符纸表面迸射出刺目雷光,几乎看不清符纸和符笔了。

与此同时,秦桑体内的真元如江水滔滔,浩浩荡荡,向符纸倾泻。

却又暗含某种特殊的韵律,时快时慢,时而奔放、时而收束。

主坛也出现了异象,闪电在坛上游走。

秦桑对此符的理解已经很深了,只需要法坛协助定气,不需要其他分坛,仅靠破损的主坛也能做到。

秦桑的脚步随之而动,画符同样需要相应的罡步咒诀配合。

雷光闪耀间,一枚枚雷符,一道道散形、聚形,如鲜花般在符纸上绽放,令人眼花缭乱。

这是真正的笔下生花。

不,是笔下生雷!

‘轰隆隆。’

符纸里传出滚滚雷音,不是最初的炸雷,声音沉闷而浑厚,仿佛秦桑正用符笔,在符纸上创造一个雷霆的世界。

太乙两眼圆瞪,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细节,却仍有头晕目眩之感。

‘轰!’

‘轰!’

‘轰!’

……

异象越发惊人,雷光弥漫整个地窨空间,秦桑和太乙仿佛被闪电包围了。

幸好秦桑在布置了阵法,否则整个村子都别想睡了,庙里的神灵都要被惊动。

秦桑下笔之前便有分别,越来越快,灵符一气呵成!

‘咔嚓!’

平地惊雷,将心神沉浸的太乙惊醒。

仿佛一道闪电洞穿地面,劈进地窨,转瞬即逝,化作一道银色的灵符,悬浮在主坛上方。

银符表面好似有一层雷浆在流动。

太乙看到这道太乙雷罡符,立刻就挪不开眼了,他从中感受到了和自己本体同源的波动。

秦桑放下符笔,轻舒一口气,一次就成功了,比预想的顺利。

抬手将太乙雷罡符召入掌心,细细体悟。

此符在三阶雷符里算不得上品,终究达不到炼虚期的威力,威力相当于化神后期修士一击,同时也和施符之人的修为有关。

“你想好了?”秦桑将太乙雷罡符交给太乙,并问。

让太乙观摩画符的过程,也是让他熟悉太乙雷罡符。

以后在太乙本体上绘制,太乙自己也能配合秦桑,提升成功的几率。

太乙凝视灵符良久,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请使君大人助我蜕变!”

“好!既然你决心已定,现出本体吧。”

秦桑没有再劝诫,他早已向太乙陈明了利害。

“是!”

太乙身上雷光一闪,变回本体,两道灵符一同飞向秦桑。

这时就能看出分别,太乙的本体闪耀着灵性的光辉。

秦桑需要再思考一段时间才能动笔,将两道符和符笔等物收起,在主坛上盘膝坐定,经过方才画符,他又有新的发现。

“好一座玄妙雷坛!”

秦桑对主坛了解越深,心中愈发惊叹。

建造这些雷坛的前辈,修为肯定胜过他,就算本尊亲至,知晓雷坛的建造之法,也建不出这座主坛。

一来是修为所限。

二来秦桑的身家不足,主坛所需的灵物,数量和品阶都远非分坛可比,建造一座主坛的花费是一个天文数字,把秦桑榨干也不够。

哪怕他得到过一个半妖王的珍藏!

由此可见,道庭开疆拓土,凭借的不仅有强大的道法,还有无与伦比的庞大财力。

幸好,主坛的主体还在,修复主坛的花费应该没那么恐怖。

他现在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不急于让本尊送灵物过来。

接下来,提升太乙和修复主坛是最主要的两件事。

白天在道观接待香客时思考,晚上下来尝试,两不耽误。

不知不觉,已是翌日清晨。

天光未亮,玉朗兴冲冲起来,打开道观大门,扛起木棍、锄头就要下山。

路还没修完,总不能留给师父,尽快把路修好,才能安心去学堂读书。

“咦?师姐!”

正要出门,却看到小五不知何时过来了。

决定送小五下山,秦桑便在小五身上施了障眼法,眼睛和常人无异,她看了看玉朗肩上,迟疑了一下,朱唇微动:“一起?”

“嗯嗯!有师姐帮我,肯定能很快把上山的路修好!”

玉朗感觉师姐比昨天又有些不一样了,说不清道不明,莫名感到两人之间的隔阂变小了。

之前,他觉得这位沉默寡言的师姐很怪异,不敢靠近,此刻则多了几分亲近。

两个小道童并肩向山下走去。

“师姐你看,学堂就在那里!竹林后面!”

玉朗抬手指向山下。

昏暗的天光下,河水映出微弱的波光,村里传来鸡鸣犬吠,有几缕炊烟袅袅生气,背景是远处山峰的剪影。

小五的话依旧很少,多是点点头,或者‘嗯’一声。

玉朗也不介意,尽可能挑起话题,说个不停。

“咦?好多人!”

正向下走着,玉朗耳朵动了动,面露诧异之色,看了眼身边的师姐,却见师姐神色如故,显然早就感知到了。

转过一角,便见下方十几个人正往山上来,估计天还黑着就从家里出发了。

“小神医!”

领头的正是樵夫,看到玉朗,大呼一声,“他就是小神医!神医的徒弟!小神医你们这是要去哪?”

樵夫三步并两步爬上来,看到玉朗肩上的工具,有些奇怪。

“我们要去开辟山道,方便居士上山,”玉朗老实回答。

“嗨呀!村里人多得是,开路哪还用得着小神医亲自动手!”

樵夫一拍大腿,不由玉朗分说,转身大呼,“快回村叫人,上山修路!”

被秦桑诊治的老人,变化被村民看在眼里,哪有不应的道理,立刻就有人折返回去叫人。

其实不用特意去叫,昨天的事,一晚上就传了半个村,等天一亮,道观只怕要人满为患。

樵夫又对玉朗埋怨道,“这小段路,根本用不了几天。早去村里叫我,早就修好了!”

面对过分热情的樵夫,玉朗只能嗯啊以对。

事到如今,唯有如此了。

玉朗和小五被村民们拥簇着折返回来,见正殿已经燃起了灯火,师父出关了。

“玉朗,你安排乡亲们排队入殿,病重的优先,小五来帮我磨药。”

秦桑的声音从正殿传出来。

声音不大,却有一种奇异的力量,村民们迅速安静下来,樵夫也不敢大呼小叫,和玉朗说两句,下山带人修路去了。

众人在玉朗引导下列队。

多数是看病的,有人来上香拜神,也有纯粹看热闹的。

就在这一天清晨,没有丝毫预兆的,秦桑师徒开始了第一天的坐诊,青羊观从此步入正轨。

天色很快亮了起来。

上山的村民越来越多。

道观内站不下来,村民们聚集在道观前,不知情的还以为有庙会。

正殿内。

和当初的青羊观格局很像。

秦桑在供桌侧方设案,小五在一旁捣药,玉朗忙进忙出,看病上香的村民陆续走进来。

秦桑面前,笔墨纸砚俱全,摊开一本新的账簿,暂时只记了一条。

“阴液亏虚,虚火上浮……”

秦桑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尽量表现得不那么惊世骇俗。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喧哗声。

“陈秀才!”

“陈秀才和夫人都来了!”

“见过陈秀才!”

……

秦桑抬起头,看到四个人走进正殿,陈秀才携夫人齐至,身后跟着书童和一个壮汉。

壮汉肩挑两个木箱。

“鄙人陈真卿,携拙荆陈柳氏,见过清风道长,”陈秀才打了个稽首,道明来意。

“夫人昨日经仙徒诊治,晕病痊愈,感激不尽,今日特来还愿。”

壮汉正要打开箱子。

秦桑起身阻止,“香烛之物可以留下,若是其他东西,几位请带回去吧。”

“这……”

陈秀才微感诧异,他昨晚也听樵夫说过,没想到是真的,上下打量秦桑一眼,端正神色,“道长乃高洁之士,仙家风骨,是在下唐突了!不过,仙徒为拙荆治病是实,此情不可不报,箱内并无贵重之物,就当是诊金,可否?”

秦桑看了眼紧张的玉朗,含笑道:“只怕我这个徒弟不敢收夫子的东西。”

“此言何意?”陈秀才疑惑。

秦桑简单说明原委,把小五也叫过来,“不知我这两个徒弟,能否入先生法眼?”

陈秀才闻言大喜,“在下求之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