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玉朗

叩问仙道 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玉朗

簡繁轉換
作者:雨打青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20 09:23:13 来源:源1

明月。

常见,却让秦桑无法忘怀的名字。

那是多么久远的记忆。

秦桑眼前浮现出一个小道士的身影,依然清晰。

帮他拿来小木墩、检查伤腿的明月,得知寂心道人将他留下而欢喜的明月,见他将溪水引到道观而崇拜的明月,看着他烤肉而流口水的明月,跟他在进城里大快朵颐的明月,刻苦学道学医习武的明月,一同在缸里泡药浴的明月,和寂心道人济世救人的明月……

只可惜,他那次因故不辞而别,竟成了永别。

秦桑轻轻摩挲着千钧戒,明月亲手描绘的那副画,他一直收藏着。

画上的人正是他,一幅画记录下那段快乐的时光。

他没有亲眼看到,却能够想象到,明月执笔作画时的神态。

青羊观的时光,包含着纯真、真挚的情感。

也是秦桑这一生,短暂却罕有的宁静、安详的时光,岂能忘怀?

所有人都看着秦桑,不知他为何突然止步,问完后又是一脸缅怀之色,久久不言。

秦桑打量着面前的少年。

世间叫明月的人很多。

却不知为何,惟独这个少年,将他埋藏在心底的那些,关于明月的记忆勾了出来。

是因为那份赤子之心吗?

秦桑听朱雀描述,以及所见所闻,虽不了解来龙去脉,也能猜个**不离十。

少年敢以凡人之躯猎杀妖兽,为夫子报仇,敢在修仙者面前据理力争,勇气可嘉。

仅仅如此吗?

哦,这个少年的天赋中规中矩。

金火木三灵根。

但天赋再好也不是打动秦桑的理由,大千世界广阔无边,凡人无数,天灵根或许要费些时间,如果秦桑要找双灵根,不会太难。

而且,以秦桑现在的能力,就算是五灵根那种惨淡天赋,秦桑也有把握将他强推至元婴,未来冲击化神时可能会遇到坎坷。

秦桑回顾自己下山以来的经历,许是活的太久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能联想到各种故人和往事,被揭开尘封的记忆。

下山之后随缘而往,随遇而安,这份闲适,无形中契合了在青羊观的心态。

经历一次次的触动,自己潜意识里,是不是早就想为那段记忆寻找一个寄托呢?

正好这个少年出现了,正好又叫明月。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秦桑暗想。

“我记事起就叫明月,是爹娘给我取的。夫子说,等我及冠,要给我冠字,”少年老老实实回答道,说起夫子,流露出浓浓的伤感和不忿。

刚刚还耀武扬威的两个仙长,此刻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可少年永远无法忘记方才那一幕。

“你姓什么?”秦桑问。

“姓秦,”少年答道。

秦桑愣了愣,不由笑了一下,还真是缘分啊!

“你可愿随我修道?”秦桑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随心所欲,依本心行事。

此言一出,不仅净淳道人,连朱雀都有些吃惊。

雒侯和太乙则吃惊中带着羡慕。

“你疯啦!”

朱雀无法理解,她们只是看了场戏,怎么就给秦桑塞了个徒弟?

之前游历了这么远,秦桑从未流露过收徒之念。

“就因为他姓秦?这个村子好像叫秦家庄唉,全村都姓秦,你要不要都收了,建个秦家观呗?”

朱雀飞到秦桑面前,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想要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被秦桑一指头弹飞。

这句话更是令其他人心神巨震,无法置信,满场寂静。

跪在地上的两人,陷入深深的绝望。

辛火观的律条不会要他们的命。

可他们得罪了一位大能的弟子,连净淳观主都要称呼前辈的大能!

被师父知道,恐怕不仅不会替他们求情,反而先将他们逐出师门。

少年本人彻底呆住了。

见少年痴痴傻傻,老村长恨铁不成钢,伸出大手,一把按住他的脑瓜扣在地上,“还不快给师父磕头!”

‘砰!’

结结实实一个响头,把少年从迷茫中拉出来。

“修道要离开家乡吗?”

“贫道游历天下,你随我修道,自然要离开这里。况且仙凡有别,总有一天要斩断红尘。”

“仙凡有别,”少年喃喃复述这四个字,突然看向跪在地上的两人,“修道后,我也能拥有神仙的力量?”

秦桑知道少年真正想问的是什么,“他们不是神仙,只能算修仙者,贫道也一样,只不过贫道的修为比他们高。他们能够随意欺侮凡人,实力比他们更强的修仙者,同样可以这么对待他们,世道就是如此。”

“世道!”

少年紧紧握住双拳。

秦桑没有继续再说什么,少年很聪明,能领会他的意思。

世间如他一般,怀有赤诚之心的修仙者当不在少数,可有多少能一直保持初心呢,最终经历过毒打,绝大多数领悟出了独善其身。

况且,这种世道真能改变吗?

恐怕强如大乘修士,最多也只能改造一时、一地。

“没想到贫道有幸见证了一桩佳话。”

净淳道长也看出端倪,知机插言,“小道友因祸得福,日后必定前途无量。你且放心随道长去修道,秦家庄自有我辛火观看护,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秦家庄分毫!”

说着,他用凌厉的目光扫了眼面前的两人。

“这二人肆意妄为,触犯律法,决不轻饶!”

少年回头看向村民,在人群里找到一名妇人。

妇人就是他师娘,夫子死后深受打击,身体虚弱,卧床不起,刚刚突逢变故,竟自己扶着墙壁走了出来。

出来时看到摔在地上的少年,心急之下险些摔倒,幸好净淳道人现身解围。

师娘被人搀着,脸上的惊慌和焦急还没有消退。

见明月看过来,师娘也连连催促,“明月,还不快去拜见师父。你以后有出息,夫子泉下有知,肯定也会为你高兴的。师娘有这么多人照顾,你不用担心。”

少年眼含泪花,不再犹豫,重重叩首,“徒儿拜见师父。”

秦桑点点头,沉吟片刻道:“为师今日便代你夫子为你取一个字,以后就唤做玉朗吧,是字也是道号。”

如玉之德,如月之朗。

“玉朗,好名字!好道号!前辈在我辛火观治下收徒,也是我辛火观一大幸事,不得不庆贺一番!前辈和诸位道友不妨移驾本观,让贫道略表心意……”

净淳道长比秦桑这个师父还热情。

“修行人没那么多礼数,”秦桑摇头,交给秦玉朗一个玉瓶,传音道,“这些丹药可调理气血,延年益寿,你好好向亲朋告别,为师去你杀妖的地方等你。”

说罢,秦桑等人身影一晃,便从村民眼前消失,留下一脸遗憾的净淳道长。

“你真要收徒啊?”

朱雀还是没想通,落到山头还在追问。

“就是想收徒弟了,给小五找个师弟做伴儿,好不好?”秦桑揉了揉小五的头发。

在他脑海里,却又浮现出一些身影,李玉斧、梅姑、白寒秋、申晨……

他们还好吗?

小五连连点头,笑得很开心。

“怎么不找个天灵根的天才?这家伙……不过小小年纪,有胆量、有谋略,也算不错。品行也端正,懂得尊师重道……”

朱雀看向山下陷阱的痕迹,嘟嘟囔囔,比秦桑这个师父还操心。

“你在评价别人的品行?”秦桑笑了,他刚收了徒弟,心情不错。

朱雀大怒,“你给我等着,我打不过你还打不过你徒弟吗!”

不到一炷香,山道上跑来一个人影,正是玉朗。

他背着一个快比身体还大的包袱,幸好练过武艺,否则要被包袱压趴下。

看到山上的身影,玉朗只觉脚下一轻,被一缕风托起,落到秦桑面前还在气喘吁吁。

“师父,”玉朗放下包袱,恭恭敬敬行礼,拿出一柄短剑,不安道,“这是净淳前辈送给我的,弟子不敢收,可是……”

“既然是净淳道人一番心意,就留下吧。”

秦桑扫了眼,是一柄不错的极品法器,净淳道人也是懂得分寸的。

“为师来给你介绍……”

秦桑一一为徒弟介绍。

“拜见朱雀前辈,拜见雒侯前辈,拜见太乙前辈,拜见师姐……”

玉朗一一行礼,态度恭谨。

朱雀很满意,也不提欺负秦桑的徒弟了,还送上见面礼。

一路上杀妖除魔,朱雀私吞了不少好东西。

太乙和雒侯都有礼物相送,小五的礼物由秦桑代赠了,还拿出一个储物的法器,将杂物装上,交给玉朗。

玉朗尚未入道,便已身家不菲。

回想起自己求道之初的艰难,秦桑不由心生感叹。

朱雀没有得意多久,很快又骂骂咧咧变成坐骑。

飞在天上,玉朗新奇之中带着拘谨,僵坐在那里不敢动弹。

秦桑则在考虑如何教导这个弟子。

由于是临时起意,收了徒弟才开始考虑这些。

入道不难,从金火木三类基础功法里随意选一部即可。

后面的路却须斟酌。

他手中有不少传承,不提他修炼的这些,单单木行就有无相仙门木相一脉的完整传承,看起来非常适合玉朗。

道庭符箓一道也不是不可以。

他身为五雷院使君,执掌五雷使院印,不通过神庭也有资格建坛传箓。

道门法箓,在神庭和道庭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不过,他只能传雷部法箓,不能超出自己的修为,且无法借助神庭的力量。

秦桑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传道需因材施教,他对这个徒弟还不够了解。

“这部《拂柳心经》,你先拿去参悟,”秦桑将经文写在纸上,简要讲述了一下经义。

玉朗是识字的,省了不少麻烦。

秦桑讲经时,太乙和雒侯都竖起耳朵听,可惜经文的内容太浅薄,炼虚修士也讲不出花来,实在没有什么能启发他们的。

众人乘朱雀飞过千山万水。

离主坛越来越近了。

太乙一直低头看着脚下的山川,似乎看到了什么标志,道:“使君大人,前面快到燕国了。”

“燕国是实力最强的几个国家之一。燕国以及周围几国,称得上诸国的中心,物产丰饶,国力强横,百姓安居乐业。当年我第一次离开洞府,外出游历,从那些边陲小国来到燕国,着实增长了不少见闻,现在也还记得,不知燕国有没有改朝换代……”

太乙感叹道。

“你没有在附近找到雷坛?”

太乙抬手指向洞府,“只在燕国东部的大梁国发现一个雷坛的遗迹,可惜晚辈见识浅薄,分不清分坛和主坛。我也怀疑,燕国等国位于诸国中心,可能有其特别之处,可惜我什么都没找到。”

“燕国附近的修仙者,没有修持道庭雷法的?”秦桑问。

“晚辈没发现,”太乙摇头。

分坛都留下了传承,主坛竟然没有。

看来只能靠自己搜寻了,秦桑暗想。

“主坛定在燕国境内,大梁的雷坛肯定不是主坛,损坏这么严重,也没有过去的必要!”

这一次,秦桑能够做到将范围缩小在一州之内,众人全力搜寻,主坛但凡留下任何痕迹,肯定能找到!

“好大的江!”

玉朗抓着朱雀的羽毛,看向地面,满脸惊叹,他和大家渐渐熟悉了,不像开始那么沉默寡言。

“下去看看!”

秦桑刚一开口,朱雀立刻将众人抖下去,不住叫嚷着,“本朱雀要累死了!”

“这是平江,从大梁流淌过来的,”太乙故地重游,还记得一些。

众人落地,秦桑席地而坐,他要做最后的推算,尽可能缩小范围。

一连三日,秦桑一动不动。

第三日傍晚,秦桑起身,“走!去见一见平江江神。”

利用山形水脉,也能辅助他做判断,尽管无数年来可能已经沧海桑田,说不定也会留有脉络。

江神庙位于燕国境内,并不在这条江段,众人腾云驾雾,沿江面飞行。

不料,向前飞了一阵,还没有找到水府的神灵,就有了一个特别的发现。

江面上有一个东西在阳光下闪烁光芒。

虽名平江,江水却一点儿也不平缓,闪光的原来是一块冰,在江面是漂着。

冰块里竟有一个人,像一具被冰封的尸体!(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