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至此,苏宇空间里的粮食终於全部售出,粗粮以三毛钱一斤,细粮四毛五分。
这已经是当下最低价了,因为如今的粗粮通常是四毛,而细粮更是到了五毛多。
在粗粮八分钱一斤时,细粮是一毛五分钱,市价因为天灾上调了价格,粗粮上涨到了一毛钱,细粮更是涨到了两毛。
而这是市价,像是黑市,鸽子市,整体价格要比市价高出很多,四毛到五毛多,已经是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了。
那为何苏宇这次粗粮直接降了一毛钱,而细粮反而看上去并没有降价多少?
那是因为能买得起细粮的,并不差这几分钱,通常都是买不起细粮了。
但没得选的情况下,细粮也销售一空了。
粗粮是三毛钱一斤,四万斤,细粮是四毛五分一斤,两万斤,一共收入两万一千元。
苏宇连本带利收回了部分成本,当然这只是他撒出去的十万斤粮食收回了成本。
毕竟当时十万斤粮食是按照两倍价格收的,钢铁厂还把不足十万斤补齐到了十万斤,苏宇总共就拿出来了两万元交给采购员。
这笔钱是在为秦书记造势,为他铺路,所以不得不下本钱,如今苏宇以六万斤粮食,赚回来了一点本金。
无所谓赔了多少,目的达到了就是好的。
同时帮公社解决了燃眉之急,秦书记的路更顺了。
或许有人说,秦书记即便发达了又如何?还能拉你一把?让你上天啊?
付出那麽多,就为了给他铺路,值得吗?
有句话叫作: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苏宇这些年,如履薄冰,从低调到高调的转变,也是他心态的转变,不是藏不住了,而是遇到了人和事改变了他的心态。
当你拥有前後眼,深知前方有坑,有意避让时,往往事与愿违,这不是说你知道结果就可以避开的。
事情会推着你往前走,除非你甘愿平凡,那麽你赚那麽多钱不花,意义何在呢?
这就像是一个贪官,贪了几十个亿,却一分钱不敢花,每日过得十分平凡,穷困潦倒,那他除了给自己埋了一颗雷,他的生活将毫无意义。
苏宇的改变,就是如此,如果他什麽都有,还要老婆孩子跟他啃窝窝头,就是为了和光同尘,和大家一样,那意义何在?
有没有系统都一样了,这日子过得未免太清贫了,那重来一世的意义在哪里?
但他知道,首富就意味着可能变首负,明知有坑,但他不得不做,和秦书记的接触,让他察觉到了转机。
而秦书记也不负众望,确实为他挡下了不少麻烦,给他提供了不少帮助。
不然他的狩猎队就搞不起来,光是组织人去他那里交流学习经验,就是无稽之谈,一旦有人伤亡,算谁的?
即便学会了,又能带来多少政绩?这投资和反馈不成比例,换谁都不会轻易同意,毕竟一旦有人死亡,他这位亲自点头同意并且组织人去学习的公社书记,第一个躺枪。
这是多大的心理压力?可以说对亲儿子的信任也不过如此。
可秦书记就因为信了苏宇的鬼话,坚信未来的世界变化是经济至上?这麽容易轻信?那他这位书记也太好忽悠了。
只能说时也命也,苏宇的话给了他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这点不假,毕竟可行性非常高,毕竟那本来就是真实的世界变革。
听上去当然有可行性,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他看到了苏宇身上的潜质,一个高中生,一个农村孩子,有这等见识,你不好奇吗?
这才是秦书记一而再再而三的帮他的原因,当然这种关系与其说是器重不如说是相互利用。
从修路,到购粮,秦书记可是发现了苏宇身上的闪光点,你为我庇护,我为你摆平麻烦,铺平道路。
这本就是为官之道,不然为何某些引进公司㣉驻本市后,要优先招聘本市人㣉职?不就是帮忙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吗?这不是政绩吗?当然,人家答应优先录取本市人,同时市长也需要做出态度,如选地优惠,税务优惠等。
相互成就,这才是为官之道。
这可不是什麽暗地里的交易,这是光明正大的。
官商之间相互成就,良性循环罢了。
就像是某些慈善家,你知道他就是图名,那又如何?人家实打实为你解决了问题,你给人家名声,这本就是应有之义,总不好因为你目的不纯,人家出钱了,你一句正儿八经的谢谢都没有吧?
所以秦书记他不仅要帮,还要帮成功,秦书记无疑是一个好官,起码他有长远的眼光,并没有打土豪,分果果。
他知道那样长久不了,一个苏宇倒下了,全公社也不会因此富起来,可遇到麻烦时,连个帮忙解决麻烦的人都没有。
而苏宇好好的,遇到麻烦了,他就可以帮忙解决一些麻烦,苏宇倒了他能分到什麽好处?公然占为己有?除非活腻了,那还不如实打实的政绩来的真实。
就像这次粮食紧缺,苏宇帮忙解决啦,他政绩上就会添上一笔,这不比打倒苏宇,他啥也得不到强?
所以他有远见,不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竭泽而渔,同样的,对待村里富户,地主的态度上,相对温和,这是苏宇比较喜欢秦书记的原因之一。
一个没有远见,只顾眼前的人,一句话形容,竖子不足与谋。
那今天就看不到如此高调的苏宇,他或许会换个方式活着,而非活在聚光灯下。
“秦书记,粮食都分完了,这是收上来的钱,您清点一下,查看无误,就可以跟苏宇同志交接了。”
秦书记点了点头,也没有清点,直接递给苏宇清点,查看无误后就可以签字了,至此这场分粮风波至此结束。
苏宇也没有数,他用精神力一扫,大概多少钱,他心知肚明,故作大方的直接揣进怀里,然後签字画押。
秦书记见他如此随意,叮嘱道:“钱不露白,最好找机会存起来,不要放在家里。”
拍了拍苏宇肩膀,叮嘱了一句。
这可是两万块钱,当着全公社大部分人交给苏宇的,保不齐就有个铤而走险,深夜来访。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