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行,那我就收下啦。”
等大嫂离开了后,黄夙娥这才问道:“给了多少钱?”
倒不是她关心,而是好奇心。
“七十五块五毛四。”
“咋还有零有整的?”
“大哥工作才多久,又是给娘买礼物,又是给姥姥买礼物的,能攒下七十来块钱,已经很不错了。”
这话也对,苏胜虽然不会刻意和苏宇攀比什麽,但同样是外甥,姥姥生日时,他送的礼物也不能太差吧?
所以自打他工作以来,花钱的地方虽然不多,但花钱的时刻,花的却不少。
如果粗粮按三倍价算,七十五,顶多买二百五十斤粗粮,老头吃的少,一天可能半斤粗粮加野菜就够了。
也就是说,二百五十斤,相当於能吃16个月零二十天,这是按半斤算的,但实际上野菜他未必能挖到,毕竟谁都缺粮。
十六个月可能吃不了,但吃十个月肯定没啥问题。
那这一年差不多就过去了,即便过不去,十个月後,苏胜工资又攒够一百元了,所以可以续航。
苏宇当然不会给粗粮,他也没有粗粮啊,索性直接带过去三百斤细粮过去。
牵来马匹,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驮上三袋细粮,苏宇牵着马离开了三水湾村,等到没人时,他又收入空间,骑马疾驰。
快抵达时,他在下马,放好粮食,继续驮着进了李老汉村里。
如今的苏宇,今非昔比,他一进入李家村,就被人发现了,而且不少青年是认识他的。
因为陪村长去过三水湾村运过粮食,他们可是亲眼所见,跟他们村支书握手的年轻人。
所以不少人认识苏宇,当即就有人上前跟他打招呼。
“苏宇同志,您怎麽来我们村了?”
“是啊?有什麽能帮助您的?”
你瞅瞅,都说农村人粗鄙,不懂礼貌,简直胡扯,您都用上了,这像是不懂礼貌的粗汉子吗?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工厂可没少下乡放电影,他们是不知道说您吗?不,他们是不好意思那麽舔身边人,拉不下那张脸。
穷人仅剩的就那点尊严了,而身边人还不配,但苏宇不一样,他们如此客套,是因为早就意识到,苏宇和他们不一样了,苏宇就像是一颗星照亮了全县。
公社也组织宣传部向他学习,所以他成为不少青年学习的榜样。
这句您字,他们喊的非常心甘情愿。
除了三水湾,马家湾这些从小看他长大的没有那麽客气,其他村,不说有一个算一个,但都挺感激他的。
因为不知根知底所以才有疏离感,才倍感荣幸,反观苏宇村里人倒是不觉得,感激是一回事,但还不至於用您字用在苏宇这个小辈身上。
“客气,客气,我是替我大哥给李大伯送口粮来的,他一个人孤苦伶仃,野菜也挖不了,排队购粮也不赶趟,作为晚辈不能让他老人家饿着啊。”
“我哥还要上班,我嫂子在家带孩子,这不,只能我来了。”
苏宇大哥苏胜,和他们村李老头是亲家,这种事之前不晓得,但现在早就人尽皆知了。
包括上次村支书去分粮食,分配份额,就多给了李家村几百斤份额,也算是照顾了。
“原来是给李大伯送粮食的?交给我们吧。”
“是啊,交给我们吧。”
一帮小夥子跑过来,从马背上拿下粮食,扛在背上,往李老头房子那边赶。
苏宇想阻拦都阻拦不住,太热情了。
苏宇像是变戏法,从背包里拿出几盒点心,提着进入了院子。
“李老伯,还是认我吗?我苏宇啊,您女婿的弟弟,我来过您家,还有印象吗?”
老汉有些耳背,但还不算全聋,听到後点了点头。
“记得,记得,小宇是吧?听秀琴提起过你,屋里坐,屋里坐。”
“李老伯,屋里我就不去了,送下粮食,我就离开了。”
“您平时是怎麽磨面粉的?是在村里还是送去公社?”
苏宇送来的是小麦,并不是面粉,不能直接吃,当然煮熟了和大米一样,只是味道没有大米好吃,最好磨成粉蒸馒头。
所以苏宇才有此一问,几个年轻人送下粮食,把粮食给老汉搬进屋里,回来也没有走,站在一旁听着。
当听到这里,其中一个青年出面解释道:“苏宇同志,您有所不知,我们村距离公社较远,很少有人送去公社,都是在村口石磨那里自己研磨,虽然没有机器弄得好,但贵在近,不麻烦。”
“您是担心李大伯一个人弄不了吧?那你放心,交给我们就可以。”
“是啊,交给我们吧,三百斤而已,一上午就弄完了。”
李老汉耳背,所以他们充当翻译回答苏宇问话。
“原来如此,我是觉得你们不如约定一个时间,一个月组织一次,由村里人开牛车去公社了推磨,听说公社推磨基本免费了,只要把肤康给对方即可,你们要是嫌麻烦,可以一个月一趟,看看谁需要,开牛车去,为村里人服务吗。”
这个消息,他们可不知道,公社推磨免费了?基本免费?什麽意思?
“苏宇同志,啥叫基本免费?”
於是乎苏宇就解释了一下,肤康他也说明了,是他需要,让公社代为收购,而他要肤康是为了养殖场,而养殖场是钢铁厂和他们三水湾村集体达成的合作,而苏宇是个人出资,占一点股。
苏宇没说占股多少,但很明显,三水湾村一个小村子,压根没钱弄那麽大摊子,聪明人一想就明白了,这就是苏宇出钱,借用村里的土地,借用村集体的名义,借这两样当入股,估计不是五五分,也差不多?
这样一来就合情合理了,毕竟村集体没有钱时,也出现过跟个人借钱的时候,而有时候也需要抵押一些东西,或者置换一些东西。
拿股份置换大笔资金,筹建养殖场,双赢啊。
“所以你们去推磨,也相当於帮了我一个忙了,会根据肤康多少计算,一斤麸糠多少钱,折算一下,尤其是你们不仅不需要付钱,还能赚点。”
一百斤小麦能出15-30斤麸皮,也就是麸糠,其实麸皮和麸糠是两种东西。
麸皮人是能吃的,只是不好吃,但勉强能下咽,麸糠不样,它脏,主要是它不是粮食。
如果要比喻,就好比玉米外面包裹的玉米皮,那层绿色的皮,打碎就是麸糠,而玉米粒包裹的黄色那层皮,去皮后就是麸皮。
所以麸皮是粮食皮,能吃,但麸糠是植物秸秆类似於,它是不含一点营养的,只能喂牛,喂猪。
所以吃糠咽菜,糠其实就是植物,跟菜相差不大,拉嗓子,难以下咽。
那麽麸皮为什麽要去皮呢?因为不去皮,面粉会变灰,而不是白面,去皮后就是白面了,当然吃都吃不饱,老百姓当然不在意,麸皮会被带回去掺在一起和其他混合物弄好再一起吃,如土豆粉,如玉米粉。
因为都算是粗粮,白面则可以当成稀罕物,蒸个馒头就可以走亲戚了。
“原来如此,那我会跟村支书说明的,看他的意思安排了。”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