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 第911章 何为麸皮?何为麸糠?

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第911章 何为麸皮?何为麸糠?

簡繁轉換
作者:戮骏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23:32:0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行,那我就收下啦。”

等大嫂离开了后,黄夙娥这才问道:“给了多少钱?”

倒不是她关心,而是好奇心。

“七十五块五毛四。”

“咋还有零有整的?”

“大哥工作才多久,又是给娘买礼物,又是给姥姥买礼物的,能攒下七十来块钱,已经很不错了。”

这话也对,苏胜虽然不会刻意和苏宇攀比什麽,但同样是外甥,姥姥生日时,他送的礼物也不能太差吧?

所以自打他工作以来,花钱的地方虽然不多,但花钱的时刻,花的却不少。

如果粗粮按三倍价算,七十五,顶多买二百五十斤粗粮,老头吃的少,一天可能半斤粗粮加野菜就够了。

也就是说,二百五十斤,相当於能吃16个月零二十天,这是按半斤算的,但实际上野菜他未必能挖到,毕竟谁都缺粮。

十六个月可能吃不了,但吃十个月肯定没啥问题。

那这一年差不多就过去了,即便过不去,十个月後,苏胜工资又攒够一百元了,所以可以续航。

苏宇当然不会给粗粮,他也没有粗粮啊,索性直接带过去三百斤细粮过去。

牵来马匹,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驮上三袋细粮,苏宇牵着马离开了三水湾村,等到没人时,他又收入空间,骑马疾驰。

快抵达时,他在下马,放好粮食,继续驮着进了李老汉村里。

如今的苏宇,今非昔比,他一进入李家村,就被人发现了,而且不少青年是认识他的。

因为陪村长去过三水湾村运过粮食,他们可是亲眼所见,跟他们村支书握手的年轻人。

所以不少人认识苏宇,当即就有人上前跟他打招呼。

“苏宇同志,您怎麽来我们村了?”

“是啊?有什麽能帮助您的?”

你瞅瞅,都说农村人粗鄙,不懂礼貌,简直胡扯,您都用上了,这像是不懂礼貌的粗汉子吗?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工厂可没少下乡放电影,他们是不知道说您吗?不,他们是不好意思那麽舔身边人,拉不下那张脸。

穷人仅剩的就那点尊严了,而身边人还不配,但苏宇不一样,他们如此客套,是因为早就意识到,苏宇和他们不一样了,苏宇就像是一颗星照亮了全县。

公社也组织宣传部向他学习,所以他成为不少青年学习的榜样。

这句您字,他们喊的非常心甘情愿。

除了三水湾,马家湾这些从小看他长大的没有那麽客气,其他村,不说有一个算一个,但都挺感激他的。

因为不知根知底所以才有疏离感,才倍感荣幸,反观苏宇村里人倒是不觉得,感激是一回事,但还不至於用您字用在苏宇这个小辈身上。

“客气,客气,我是替我大哥给李大伯送口粮来的,他一个人孤苦伶仃,野菜也挖不了,排队购粮也不赶趟,作为晚辈不能让他老人家饿着啊。”

“我哥还要上班,我嫂子在家带孩子,这不,只能我来了。”

苏宇大哥苏胜,和他们村李老头是亲家,这种事之前不晓得,但现在早就人尽皆知了。

包括上次村支书去分粮食,分配份额,就多给了李家村几百斤份额,也算是照顾了。

“原来是给李大伯送粮食的?交给我们吧。”

“是啊,交给我们吧。”

一帮小夥子跑过来,从马背上拿下粮食,扛在背上,往李老头房子那边赶。

苏宇想阻拦都阻拦不住,太热情了。

苏宇像是变戏法,从背包里拿出几盒点心,提着进入了院子。

“李老伯,还是认我吗?我苏宇啊,您女婿的弟弟,我来过您家,还有印象吗?”

老汉有些耳背,但还不算全聋,听到後点了点头。

“记得,记得,小宇是吧?听秀琴提起过你,屋里坐,屋里坐。”

“李老伯,屋里我就不去了,送下粮食,我就离开了。”

“您平时是怎麽磨面粉的?是在村里还是送去公社?”

苏宇送来的是小麦,并不是面粉,不能直接吃,当然煮熟了和大米一样,只是味道没有大米好吃,最好磨成粉蒸馒头。

所以苏宇才有此一问,几个年轻人送下粮食,把粮食给老汉搬进屋里,回来也没有走,站在一旁听着。

当听到这里,其中一个青年出面解释道:“苏宇同志,您有所不知,我们村距离公社较远,很少有人送去公社,都是在村口石磨那里自己研磨,虽然没有机器弄得好,但贵在近,不麻烦。”

“您是担心李大伯一个人弄不了吧?那你放心,交给我们就可以。”

“是啊,交给我们吧,三百斤而已,一上午就弄完了。”

李老汉耳背,所以他们充当翻译回答苏宇问话。

“原来如此,我是觉得你们不如约定一个时间,一个月组织一次,由村里人开牛车去公社了推磨,听说公社推磨基本免费了,只要把肤康给对方即可,你们要是嫌麻烦,可以一个月一趟,看看谁需要,开牛车去,为村里人服务吗。”

这个消息,他们可不知道,公社推磨免费了?基本免费?什麽意思?

“苏宇同志,啥叫基本免费?”

於是乎苏宇就解释了一下,肤康他也说明了,是他需要,让公社代为收购,而他要肤康是为了养殖场,而养殖场是钢铁厂和他们三水湾村集体达成的合作,而苏宇是个人出资,占一点股。

苏宇没说占股多少,但很明显,三水湾村一个小村子,压根没钱弄那麽大摊子,聪明人一想就明白了,这就是苏宇出钱,借用村里的土地,借用村集体的名义,借这两样当入股,估计不是五五分,也差不多?

这样一来就合情合理了,毕竟村集体没有钱时,也出现过跟个人借钱的时候,而有时候也需要抵押一些东西,或者置换一些东西。

拿股份置换大笔资金,筹建养殖场,双赢啊。

“所以你们去推磨,也相当於帮了我一个忙了,会根据肤康多少计算,一斤麸糠多少钱,折算一下,尤其是你们不仅不需要付钱,还能赚点。”

一百斤小麦能出15-30斤麸皮,也就是麸糠,其实麸皮和麸糠是两种东西。

麸皮人是能吃的,只是不好吃,但勉强能下咽,麸糠不样,它脏,主要是它不是粮食。

如果要比喻,就好比玉米外面包裹的玉米皮,那层绿色的皮,打碎就是麸糠,而玉米粒包裹的黄色那层皮,去皮后就是麸皮。

所以麸皮是粮食皮,能吃,但麸糠是植物秸秆类似於,它是不含一点营养的,只能喂牛,喂猪。

所以吃糠咽菜,糠其实就是植物,跟菜相差不大,拉嗓子,难以下咽。

那麽麸皮为什麽要去皮呢?因为不去皮,面粉会变灰,而不是白面,去皮后就是白面了,当然吃都吃不饱,老百姓当然不在意,麸皮会被带回去掺在一起和其他混合物弄好再一起吃,如土豆粉,如玉米粉。

因为都算是粗粮,白面则可以当成稀罕物,蒸个馒头就可以走亲戚了。

“原来如此,那我会跟村支书说明的,看他的意思安排了。”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