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活死人王朝 > 第396章 阴极生阳,死中蕴生

活死人王朝 第396章 阴极生阳,死中蕴生

簡繁轉換
作者:蜗享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9 05:24:32 来源:源1

第396章阴极生阳,死中蕴生(第1/2页)

“师傅,抚顺卫以东到底有什么?”张阿牛不止一次的问,“您非去不可?”

他其实无所谓去哪儿,能有口饭吃,能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只是那颗半大的少年心,终究还是对外面未曾踏足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了道真人总是答道,“痴儿,你未入册,便只是俗家弟子。”

他的声音总是平静的,让人听不出喜怒,只是偶尔纠正道。

“唤我道长即可,师傅却是有些过了。”

张阿牛挠了挠后脑勺,他还不大明白这些的区别,只是一味地应下。

“好的师傅,没问题师傅。”

“......”

了道真人斜睨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

那眼神里没有责备,对于憨傻小儿,他又能如何苛责?

于是,他只继续埋头赶路。

走了许久,久到张阿牛已经忘了他刚刚的问题,了道真人才缓缓道来。

“贫道觉得,那边的尽头,或许就有我想求的道......”

了道真人抬起手,指向他们前行方向的远方。

“过去看看,也许就能得个圆满。”

“如此,才不枉我来这人世走上一遭,受这一番磨难。”

张阿牛顺着了道真人所指,看向远处的起伏的山脉......还有那,耸立其上的巍峨边墙。

这关隘在大家口中有个让张阿牛很熟悉的名字,它叫做......抚顺关。

和西边的抚顺卫同出一源。

也是张阿牛从兵老爷们口中听闻,令尸疫传至抚顺卫的‘源头’。

......

抚远卫城,李府之中正在如常的进行饭后闲聊。

“煜哥儿,抚远四周,还有什么可以倚为援助的官兵吗?”

堂内用过餐食,李云舒娴静的坐下望着对方,有一搭没一搭的寻着话题,就是不起身离去。

李煜慢饮热茶,随后好似轻舒了一口胸中浊气。

稍作思索,他摇了摇头。

索性,趁此难得时机再理一理未来思绪,也算是纾解心事。

于是乎,他伸手沾了些许溢出的茶水,在桌案上比画。

他的手指在桌案北角写了个‘凶’字,寓意着北面情势在他眼中最坏。

“舒儿,边军化尸,北面三卫军民只会是凶多吉少。”

他们所处之地,是个显而易见的困局,离死局也不过只一步之差。

他们唯一的生路在南方。

可他们的生路,或许也是抚远县未来会面临的危局所在,需加提防。

李煜又在桌案南角写了个‘多’字,寓意着南面局势的不可控性,让他也难加揣测。

“沈阳府地处贯连四方之中枢要道......”

李煜想了想,唯有一点他可以确认。

“沈阳府人气之繁旺,冠绝辽北,鱼龙混杂之地,诚难幸免。”

他感慨道,“他们能不把此地尸鬼引来北面,就算是我等莫大之幸运了。”

李煜手指移到桌案西角,迟迟不动,“西边不提也罢,边墙连绵环抱,去了也是自投死路。”

他们这些人,不就是从西面的沙岭堡方向来的吗?

然后,李煜的手刚想划向桌案东角,动作却霎时就僵住了。

他脸上紧跟着就浮现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情。

李云舒柔声道,“煜哥儿,怎得就漏了个东面不提?”

李煜的手犹豫许久,再次落下。

“东面,不,是东南面。”

“抚顺卫,侧畔浑河,又有边尸顺流,只怕比抚远卫灾疫更甚!”

这条浑河直穿边墙,过抚顺卫,一直流经沈阳府,乃至辽阳以西,最终才南汇大海。

“倒是这关外......”

李煜目光看向桌案东角之外的空无。

他顿了顿,才回过神来继续道,“抚顺关外遍布羁縻卫所,地广人稀,反倒是尚存之机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6章阴极生阳,死中蕴生(第2/2页)

羁縻卫所治下,多为山民部落,在过去,他们被人称为‘生女真’,‘野人’。

朝廷借着互市之筹码,诱山民建塞外驻屯卫城,朝廷军兵进驻,遂以此为中心羁縻关外大小部落无数。

这些经过今朝营建修缮重新投入使用的羁縻卫城,大都扼守在水路沿岸紧要处。

出抚顺关外的建州卫,沿松花江一路北延汇入黑龙江,再顺江直抵苦兀岛,这条绵延数百里河道在每个关键转折处,都设有一座千户羁縻卫城。

控制了最重要的水路,才是大顺朝廷维系对这辽东关外偏远之地掌控力的最大要点。

有兵,有粮,有城,再加上地恶民少的‘优势’。

但凡驻屯武官是个聪明人,能成功守住羁縻卫城的希望,远比关内情况复杂的各地卫所要高得多。

“以后却是可以派人去抚顺关打探一二。”

李煜喃喃自语,心下又隐隐有了些计较。

迎着李云舒略带不解的目光,他笑着解释道,“舒儿,人跑而尸逐。”

“小民之出逃,唯有自东向西,自北向南。”

“那他们出发的源头呢?”

李煜仿佛是在问李云舒,又像是在问他自己。

李云舒眨弄了几下眸子,很快有了些明悟。

“煜哥儿,你是说......东面尸鬼剩下的少?”

李煜摇头,“不,准确来说,应该是抚顺卫东面的边墙上,大概是剩不下太多的尸鬼。”

作为致使辽东尸疫快速扩散开来的源头之一,东面边墙必然不会留下太多尸鬼徘徊。

它们要么追着溃兵延边墙北上,要么就顺河追着生人往西,向辽东关内蔓延。

唯独不可能始终停留于原处。

李煜甚至觉得,也不会有多少人往东面的关外苦寒之地逃跑。

所以,抚顺关外或许会意外地很‘干净’也说不准。

但鞭长莫及,这也只能是眼下闲谈的后话。

......

抚顺关外。

风尘仆仆的总兵孙邵良看着远方险要的边墙,还有那道唯一可供他们入关的紧闭隘口,心中感慨万分。

‘总算是,能回家了。’

本应在鸭绿江上巡江接应的水师,悄无声息地逃了。

他们这支偏师单是为了跨江,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小舟渡江,耗费何止数日之功!

期间还没等被尸群追上,单是两岸营帐中的逃兵就高达近百人。

更有数十人落水无踪,旱鸭子落水,除了变作枉死水鬼,别无他想。

对于一支所剩不过三四千人的营兵而言,这般数目的非战斗减员,已经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巡营什伍整队逃离,也不乏发生。

若是算上随军的走失民夫,这个人数还会翻上几番。

......

很明显,对未知威胁的恐慌正在压垮军中士卒,乃至将校们的心智。

以至于,他们竟是连在鸭绿江畔等候尚未来得及过江的同袍都等不及。

孙邵良甚至不理解,那些选择在鸭绿江东畔就逃营的人,都是痴傻了吗?

不跟着过江,他们又能逃到哪儿去?

或许,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远离人群?

尤其是,那些亲身在朔州城曾亲历尸乱陡然颠覆一城生民性命的每一个人,旁人在他们眼中都是潜在的染疫者。

好一些的,如那校尉蔡福安,每日宿夜皆风声鹤唳,听闻到一点儿动静就大惊小怪。

更有甚者,疯疯癫癫,若非军中袍泽、同乡旧识互相提携,他们早就该被逃亡的大军丢下,任其自生自灭。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这支东征偏师在成功西渡之后,仍然维持着编制架构,并未彻底崩散。

然后......经历艰苦的行军,他们按着计划,迈入了关外的宽甸卫境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