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活死人王朝 > 第371章 寒垣隐忧

活死人王朝 第371章 寒垣隐忧

簡繁轉換
作者:蜗享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9 05:24:32 来源:源1

第371章寒垣隐忧(第1/2页)

李煜站在卫城足有三丈的高墙之上,俯瞰全城。

寒风猎猎,吹动他玄色大氅的衣角。

卫城西门之外,刀车与土垒构筑的防线如同一道丑陋的伤疤。

随着李顺率领的车队隆隆远去,在此期间,又有不少街上的尸鬼,闻声重新聚拢了过来。

粗略一看,怕是有数十具,甚至近百具之多。

官街最外层的拒马、鹿角,被它们挤开了些许空隙。

但早在高石堡就吃了教训的李煜,自然布下了后手。

只见下一层同样的拒马鹿角,很快又成了尸鬼们无法逾越的天堑。

像这样的阻碍,足有三层之多,最后还有高大锋锐的刀车壁垒兜底。

李煜收回视线,神色不见一丝波澜。

起码就凭眼下这么点儿尸鬼,还不足以撼动街道上的布置。

卫城内。

妇孺们在短暂歇息过后,要么继续投身编织投索,要么就在街角就着水磨石,一下又一下地打磨着石块。

但城中男丁,却也不能片刻清闲。

在这朝不保夕的时局里,每一分人力都必须压榨到极致,才能换取多一分活下去的可能。

李煜的视线在城墙上左右扫过,却并未找到他想见的那道身影。

身侧,亲卫李胜察觉到了家主的动作,向前一步。

“家主,您怎么了?”

李煜问道,“张百户,做什么去了?”

李胜稍作思索,立刻指向城内方向,恭声作答。

“张大人方才说是领了家主您的口令,要回城内办事,寻赵班头传达命令。”

李煜恍然点头。

“哦,确实有这么回事。”

不过,李煜还以为张承志会派个传令兵,带个口信过去了事。

倒是没想到,他竟是选了亲自跑这一遭。

其实,这是张承志的以退为进。

若是他一直像个跟屁虫似得跟着李煜到处走动,岂不是说明他无所事事......

这是张承志长年累月攒下的官场经验。

官场闲人,是废人的等义。

这一点,张承志看得很通透。

要学会适时地‘消失’,这种若即若离的姿态,才是最周全的相处之道。

既不疏远到引人生厌,也不亲近到惹人生疑。

是个聪明人。

......

城墙上的哨兵老卒并不多,稀疏地分布在漫长的防线上。

几十个人,要站满四面城墙,每个人与同袍之间的距离,少说也在二三十步开外。

“呼——”

李煜见左右十步之内,也没有什么外人,肩线有了一丝松弛,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脸上那种运筹帷幄的沉稳悄然褪去,眉心微蹙,竟流露出一丝罕见的踌躇。

“家主,您可有何心事?”

在数名亲卫担忧的注视下,依旧是李胜开口。

作为李煜的童年伴当,他总能问出旁人不便问的话,又不至于显得冒犯。

李煜转过身,右手撑在冰冷的女墙垛口,左手抬起,遥遥指向西北方向。

“衙前坊,民少物丰,势在必得。”

然后手臂转向西边,“南坊,尸鬼已经殁了九成以上。”

李煜话锋陡然一转,“当然,里头的活人,大概也是没剩下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1章寒垣隐忧(第2/2页)

接着是北方,“县衙横穿东西,我们也算是把它翻了个底朝天。”

“哎——”李煜叹了口气,看向更北方,“然这北城,还有一坊两市之尸,横行无忌。”

“我所忧虑的,正是其间的活人。”

李胜一时不知作何言语。

他顺着家主的视线望去,只能看到一片死寂的屋顶。

李胜小心地问道,“家主,可是忧心于其中小民生死?”

他怎么不曾察觉,家主这么心怀百姓,讲究仁义......

李煜先是摇头,思考了一会儿,却又是点头。

他垂下眼帘,俯瞰着这座‘死城’,声音传到身后几人耳中。

“我是担心,拖得久了,有人会点火......”

在他的细细琢磨下,愈发觉得,两个多月后的所谓入冬,还真是个玄妙的时机。

下手早了,尸鬼可能尚未冻僵,清剿不易。

下手晚了,饥寒交迫之下,人性的底线会被长期恶劣的生存环境轻易击垮。

到时候,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还能不能称之为‘人’,尚未可知。

天干物燥的时节,绝望之下的疯狂,一把火就能将一切付之一炬。

看来,他得想个办法稳住北城的人心,就像那衙前坊一样。

以免生出什么无法挽回的变数。

身后的亲卫们陷入了短暂沉默。

人心隔肚皮,家主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李煜一时也无万全之策,索性不再深思,转而问起另一件事。

“赵钟岳,今日是在哪个府衙当值去了?”

内政治民,调拨民居,审理小案......百姓之间总有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赵钟岳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眼下便接手了这些文政工作。

他有那些赵氏家仆可供驱使,甚至不必占用本就捉襟见肘的差役人手。

再加上,他和班头赵怀谦之间的特殊远亲关系,更是在内务协调上起到了极佳的润滑作用。

二人协力,也算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典范。

倒也和他保管在手里的县丞印颇为贴切。

借着抚远县丞刘德章的虎皮,初出茅庐的赵钟岳做事更加得心应手。

告状的军户小民,只当赵钟岳是新任的师爷,替‘卧床养伤’的县丞老爷代为办差。

日子久了,或许有人会发现端倪。

但李煜并不在乎。

未来,随着两堡迁民,抚远县本地人口的占比会被逐步稀释。

最坏的情况下,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只要能应付过眼下这段颇为艰难的时期就好。

一名亲卫立刻上前一步,揖礼答道。

“回家主话,赵先生今日出门前说过,他要去军法司衙门,审阅案宗。”

李煜了然的点点头。

卫城里要说断案,确实只有坐镇军法司衙门最合适。

有场地、有刑具、有牢狱,有可供参照的案宗存档。

一应俱全,卫城里再找不出第二处这么齐备的地方。

“也好,我们打道回府。”

李煜转身就往下城的坡道拗口走去。

“等用了午食,趁着打盹儿的功夫,把他们都叫到府上,我有事要商议一二。”

“是,家主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