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56章 抑佛活动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56章 抑佛活动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56章抑佛活动(第1/2页)

没想到各个朝臣对佛教的处置意见并不一致,争论不休,形成了三个主要派别。

一是以李吉甫、元稹、韩愈、裴度等人为代表的坚决镇压派,他们认为佛教势力太大,蛊惑百姓。不但圈占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引走了大量的兵源和劳动力,而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影响势力,很多百姓信佛不信官府,对朝廷的权威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必须要予以镇压,勒令僧尼还俗,减少寺庙的数量,退回侵占百姓的土地。

二是以太常卿王元羲和礼部任左侍郎赖正文为首的反对派。他们认为自古僧俗两道,互不影响,信仰是百姓的自由,朝廷不应横加干涉,佛教鼓励人们知礼向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朝廷的律例也没有对佛教有限制的条文,打击佛教没有依据,而且全国佛教信徒众多,一旦严厉打击,极有可能造成信徒的反抗,影响国家的稳定。

三是以李绛、李巽、程异等人为首的骑墙派,对于佛教的的态度模棱两可,不发表处置意见,表示以皇帝的意见为准。

李纯当然是想严厉打击佛教的,但是没想到这种意见居然不占多数,如何稳妥的推进这个事,李纯觉得还要斟酌一下。正在李纯苦思破局之策时,没想到局外人带来了新的转机。

这天,李承闽禀报说道士清虚子和柳泌求见,李纯颇感意外,但还是立即召见。

清虚子和柳泌他前面都见过几次,都认识,便问道:“今天二位道长怎么想起了拜见朕,清道长不再研究火药了吗?”

清虚子答道:“对于道士而言,修道炼丹才是正途,我承蒙陛下眷顾,在火药上研究了一段,后面教会几个徒弟,就让他们继续跟着郭云去弄,贫道现在和道友柳泌一起修道。今日听闻朝廷讨论处置佛教一事,特来建言。”

李纯道:“火药这事,有人做就行,清道长去修道也是不错,今日你们对处置佛教有何意见?”

柳泌说:“陛下,这佛教是从天竺传来的外来宗教,来路不正,专门搞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扰乱视听,蛊惑百姓。而我道教,乃春秋时期老子、庄子所创,是正宗的本土宗教,一部道德经蕴含了天地自然的大道理,一本南华经为人们寻到了逍遥解脱的大意境,怎是外来的佛教所能比?可是那些佛寺为了吸引百姓,搞一些迷信活动,弄些拜佛许愿的把戏,利用人们心想事成的心理,诱导百姓捐献财物,还蒙骗了很多无知百姓入寺为僧、入庵为尼,搞得一教独大,反而回过头来,压制我们本土的道教,实在让人气愤,贫道请求陛下果断出手,镇压佛教,不能让他们再胡闹下去。”

李纯一听,原来是佛道之争,看来也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说:“柳道长所言极是,朕也有抑制佛教之意,只是很多人说百姓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反对朝廷出手抑制,不知柳道长有何妙策?”

柳泌说:“我和清虚子愿意联合一些修道同仁,一起揭露佛教的错谬,发起一场反对佛教的运动,陛下只要有意,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采取雷霆手段。”

清虚子说:“我大唐皇室为李氏,与我道教老祖李耳,同出一姓,大唐各位皇帝皆崇信道教,希望陛下也能崇道抑佛,压制异端邪说。”

李纯说:“两位道长说的很好,朕非常赞赏,你们可以先联络一下其他道士,我这边会考虑一个万全之策。”

两个道士看到达成所愿,也就欣然而退。

李纯心想,佛教不怎么样,道教也好不到哪里去,唐朝有好几个皇帝都是崇信道教,服食金丹,导致重金属中毒而亡。

但是呢,佛教也走入了流俗化,各寺庙以宗教为名圈占土地,窝藏佃户,很多寺庙的上层聚敛财富,生活腐化,私养妻妾,霸占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对朝廷的征兵和发展经济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这次倒是可以借助道教的势力,让道士们先挑起事端,朝廷再以处理宗教之争的名义介入,就比较名正言顺,也会减少阻力。

李纯正思索着,李承闽禀报说,李吉甫求见,李纯正想着要和他商议处置佛教的事,就让他进来。

李吉甫还带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进来跪拜行礼后,李吉甫说:“承蒙陛下恩典,惦记着微臣的微末功劳,施恩于次子李德裕,以门荫制度,赐予他官职,前日又给他升为八品官,今日特来带犬子进宫谢恩。”

李纯想起来了,唐朝有个门荫制度,对于表现较好的大臣,皇帝可以特别下旨,封其子或弟为八品或九品官,是世人科举取士以外的另一个进入官场的途径,上次刘嫔的堂兄刘士瑜也是靠门荫制度入仕的。

因为李吉甫一直工作勤恳用心,李纯对他特别欣赏,先后以门荫制度给他的长子李老彭和次子李德裕赐官,特别是他的次子李德裕聪明而富有才干,干劲很足,加上他对李吉甫很欣赏,所以在前几天让吏部升李德裕为八品官。

想到这,李纯道:“李爱卿为了朝廷殚精竭虑,付出了很多心思和精力,为大唐做出了很大贡献,朕也久闻你的次子李德裕满腹才华,仪表堂堂,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李吉甫父子听闻,又连忙再次拜谢李纯。

李纯道:“刚才两位道士提起由他们出面搞起宗教之争,再由朝廷出面弹压佛教的事,李爱卿也提提你的看法。”

李吉甫说:“由道教出头,挑起这事倒是个办法。刚才在进宫的路上,臣和犬子还在讨论处置佛教的事,臣前面做了统计,现在全国有寺庙四千七百余所,僧尼有四十多万,还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免交赋税,直接控制和影响的有上百万人,加上间接影响的人,数量巨大,必须要采取果断措施。”

李纯道:“你说的,朕也知道。朕这些年为了大唐社稷,想了很多办法,采取很多动作,才初步有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没想到很多佛寺居然归功于百姓崇信佛教,说是佛祖显灵。这次夏季大旱,各佛寺又趁机以布施的名义让百姓献地,还广收信众,吸纳了很多男女为僧为尼,弄走了很多劳动力,朝廷还怎么发展国家?”

李德裕施礼说:“小臣不才,承蒙圣恩眷顾,愿为皇上分忧,献上一个变害为益的处置佛教的办法。”

李吉甫喝道:“小年轻懂什么,朝廷大事,哪有你插嘴的份?”

李纯道:“无妨,年轻人可以跳出固定思维,先听他说说看。”

李德裕虽然年轻,但是却有胆识,说道:“皇上要迁都、要搞各项事业,都需要用人花钱,朝廷只要找个合适的由头,开展处置佛教的行动,各寺庙积攒的人力和财富完全可以为朝廷所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6章抑佛活动(第2/2页)

李纯道:“说的这么轻巧,可以找个什么由头合适?”

李德裕说:“道士们如果挑起普通的宗教之争,朝廷虽然可以出手,但是难以直击要害。寺庙也是有清规戒律的,现在很多寺庙的和尚自己不守规矩,在寺庙外私养妻妾;还有的贪污寺庙的财产,损公肥私;有的寺庙把农民的土地挂在寺庙的名下,偷逃赋税,私藏佃户。这些都是违反朝廷的律法或者佛教的戒律,都可以拿来一一治罪,那些反对者也就没有了借口。”

李纯眼前一亮,赞道:“果然是后生可畏,这一招确实直击要害。”

李吉甫也说:“只要撕开口子,后面怎么调查,怎么定性,主动权都在朝廷手里,就是要狠狠的处置。”

李纯道:“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这次抑佛活动,就交给吉甫发动,德裕可以找清虚子和柳泌商讨对策,打响第一炮。”

李吉甫说:“犬子出仕不久,就被皇上委以重任,臣父子定不负皇上重托,把抑佛之事做好。”

三日后,全国各地的道士们开始掀起声讨佛教的浪潮,向官府和朝廷告发各个寺庙的不法行为,弹劾要求处置佛教中的乱象的奏折也纷至沓来,到了中书省和李纯手里。

李纯和众朝臣商讨后,决定下旨,要求各道、州、县严查僧人的不法行为,排查寺庙挂靠和隐匿百姓土地的的情况。

成立由李吉甫负责,包括权德舆、元稹、韩愈、裴度、李巽等人,组成的佛教问题清查处置专项组,全权负责清查全国范围内佛教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置意见。

大家一看这个专项组,主要是以对佛教问题处置的强硬派官员为主,就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李吉甫也不客气,责令各地严查各寺庙存在的问题,对于贪污寺产、侵占香客捐献的僧人开除僧籍后交由官府处置,对于私下挂靠其他农民土地、共同偷逃赋税的寺庙,进行封寺,暂停一切对外活动。

大批僧人被抓,大量寺庙被封,分批审讯,又会揪出他人,株连了不少人,让人们对佛教的乱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当第一波整治活动告一段落,很多人以为要逐步收场时,李吉甫带人又发动了第二波活动,对全国的僧人进行身份排查,对于原来是官府通缉的逃犯,入寺前有逃避兵役或入寺后反了色戒或者较重戒律的,逐个揪出来进行惩处,又是一大波问题。

第二波还没完,又是第三波,李吉甫让各州县组织熟悉佛教经典的人员,对所有僧尼开展考试,考试的结果要汇总到中书省。

各地报上来的数据也是令人吃惊,大部分僧尼不会默写或者背诵佛教的《金刚经》、《心经》、《地藏经》等基本经典佛经,很多人当了和尚不念经、不学经,就是打着宗教外衣,混吃混喝。

连续三板斧,搞得佛教界人人自危,在大量事实面前,反对派也没法再提反对意见,形成了一边倒打击佛教的形势。造成了足够的舆论基础后,李纯决定召开一次朝会,一锤定音。

在朝会上,李吉甫先报告了专项组查处佛教寺庙和僧人存在的大量问题和事实,并建议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和抑制佛教,大规模驱逐不合格的僧人出寺庙,封禁存在违法情况的寺庙,严格控制全国僧尼数量,净化佛教氛围。

听完这些,李纯说道:

“自古以来,佛教就是引人向善,寺庙就是修身养性的地方,僧尼就要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可是现在佛教成了一个什么样子,大和尚可以私养妻妾,小和尚可以嫖娼通奸,百姓捐献的香火钱大部分被寺庙高层贪污。

有些寺庙还和农民串通,利用寺庙的土地不纳税的政策漏洞,把大量老百姓的土地挂在寺庙下面,省下的赋税,寺庙和农民对半分成。那些寺庙的大和尚们一个个富得流油,财产惊人,整个佛教界已经污秽不堪,必须要进行整治。刚才李吉甫讲的很好,就是要搞一次佛教净化行动,不遵守佛家清规戒律,不学佛经,还是和尚吗?

这样的和尚越多,对国家的损害就越大,对佛教的污染越严重。专项组的意见朕基本同意,后面拿出一个办法来,裁减寺庙、减少僧人数量,把有污点、不合格的僧人全部驱逐出来。众卿可还有其他意见?”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有不同意见,只能是按照李纯的旨意去办!

李吉甫带领专项组,也是毫不客气,制定一个严厉的处置方案。计划在长安、洛阳左右街各留二寺,每寺僧各三十人,其他每州各留一寺,寺庙根据原来的规模,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寺留二十人,中寺留十人,下寺留五人。

多余的寺庙四千六百余所全部拆毁,拆下来的建筑材料一部分送到夏原营建新都,一部分用于当地的公共设施。寺庙里面的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铁器用来铸造农器、兵器。没收寺产良田数3200万亩,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三十余万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百姓、佃户五十万以上。

李纯觉得这个方案过于严厉,认为一些大寺、名刹,如果没有存在不法行为,可以酌情增加一些人数,比如大慈恩寺、白马寺僧众可以增加到五十人,一些前朝就存在的古寺没必要全部拆毁,能保留的尽量保留,没收土地、驱逐佃户就好。

李纯想办的事很多,制作火器,营建新都、提高官员待遇、整修道路,到处都要花钱,今年好不容易攒点钱粮,全被旱灾救济消耗光了。

朝廷计划明年就要发动对吐蕃的战役,既要烧钱,又要征兵,以后发展经济也需要大量的人力。通过这次抑佛活动,既得了大量土地、钱财又解放了大量人力,一举两得。

没收的钱财,主要用于采购军备、修建道路、营建新都。没收的土地,一部分用来奖励服役满三年的老兵,一部分用于分给无地的贫民。还俗的和尚,可以到军队当兵,可以种地,也可以做工经商,各行各业都在等着他们。

李纯认为,少数人研究一下佛家经典是可以,那么多跑进寺庙去混吃混喝,就是侵蚀国家的肌体。振兴国家,最根本的还是强大的军事、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

不可否认,佛教里确实有一些得道高僧,但是大部分人就是当做一个谋生的职业而已,有些人信佛就是一个精神麻痹和寄托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