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5章 讨平刘辟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15章 讨平刘辟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15章讨平刘辟(第1/2页)

高崇文拱手道:

“杜相谬赞了,高某从一个士卒成长到现在职位,全赖朝廷的恩典,高某自当誓死报答。高某历经多次变乱和大战,对行军打仗也算有些经验,微臣与吐蕃打仗时,刘辟不过就是一个文官,兵在精不在多,臣愿率部下五千人马为先锋,先解梓州之围,后面皇上再调集其他人马共同围攻刘辟,臣有信心打赢这一仗。”

此时可用之人不多,看到这两个人有胆有谋,李纯觉得也没啥顾虑的,干吧!

在长安附近,现有立即可用的兵力有两支,就由高崇文率领步骑五千为先锋,李元奕率领步骑两千为后援。至于神策军,战斗力还不强,暂不动用,而且长安周边也需要留有部队防范吐蕃、回鹘。

为了打赢这一仗,李纯展开一系列的部署,令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率领所属部队参战,另外从山南东道、河东道再调集其他部队,向西川进发,所有参战部队,由高崇文统一指挥。并由兵部统一协调各个部队入蜀,征集粮草,保证前方有充足的军需物资。

高崇文雄心勃勃,早就立志靠战功创一番功业,在长武城驻扎时,他就已经训练了五千士兵,常常保持着战备状态,都是精锐部队。

接到诏命后,部队就能快速出发,军中的器械装备与制成的干粮,均已备齐。三日后大军开拔,高崇文由斜谷出兵,李元奕由骆谷出兵,一同奔赴主战场梓州。

高崇文治军严格,要求部队不得扰民,率军至兴元时,将士们停下来在沿途的餐馆进餐,居然有士兵违反军纪,随意把店主的筷子折断扔掉。

行军打仗,有些士兵不免有些畏战心理,高崇文大怒,正好借机树立军威,便将此人斩首示众,众将士无不震慑,不敢耽搁,加快行军。

高崇文由阆州出师,直接挺进梓州,经过一场大战,击败梓州城下的刘辟部将邢泚,解了梓州之围,并在此驻扎。

刘辟看到朝廷的军队攻势凌厉,突然害怕了,为洗刷罪责,他将之前兵败被俘的东川节度使李康交还给高崇文,希望能够缓和形势。高崇文不为所动,以“败军失守”的罪名,将李康斩杀示众,继续进攻刘辟的部队。

与此同时,严砺攻下剑州,其他部队也陆续赶来,参与围攻刘辟,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刘辟没想到这么快就落了下风,急忙退回西川,并命人在成都以北的要冲鹿头山筑城,连结八座栅垒,屯兵一万多人,企图阻止高崇文进攻成都。

高崇文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直接率军赶到鹿头山,在鹿头山阵地展开猛攻,击败出战的西川军队,但由于突降大雨,冲毁道路,无法在此处继续进攻,只能暂停攻势。

刘辟还在鹿头关东面的万胜堆设置栅垒,与鹿头山形成犄角之势,既然鹿头山不能打,高崇文就派骁将高霞寓进攻万胜堆。

高霞寓亲自击鼓进军,唐军奋力向上攀登,猛攻万胜堆,敌军拼死抵抗,不断向进攻的唐军射箭扔石头。

高霞寓也是一员悍将,带领敢死队率先攀登攻击,终于打开一个缺口,其他唐军蜂拥而上,经过连续的激战,唐军终于歼灭此处叛军,夺取万胜堆,并将其栅垒焚毁。

万胜堆失陷,使唐军可以俯视鹿头关全城,唐军已经取得战略优势。

在其他战场,高崇文又先后在德阳及汉州击败刘辟部队,严砺的将领严秦率兵在绵州的石碑谷打败刘辟的一万多人。

朝廷各军与刘辟军先后八次大战,全部告捷,刘辟叛军军心明显动摇。

一个多月以后,高崇文又在玄武击败刘辟的一万多人,刘辟的西川叛军只能龟缩在成都和鹿头山一带。随着朝廷各路军队到达,高崇文兵力更加雄厚,再次在鹿头关击败刘辟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章讨平刘辟(第2/2页)

参战的河东将领刘光颜前来会合,因为路途遥远,耽误了一天行期,因为怕高崇文责罚,于是想戴罪立功,绕到鹿头关后方,歼灭此处的西川军,阻断刘辟设在此处的粮道,鹿头关的西川军更加被动。

不久,在唐军的连续打击和围困下,鹿头关守将仇良辅和绵江栅守将李文悦支撑不住,抓获刘辟的女婿苏强,先后带领数万士兵向高崇文献城投降,西川军在成都北面的防御阵地全部被拿下,唐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攻克鹿头关后,高崇文率军长驱直入,直逼成都,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无不崩溃,军队迅速打到成都城下。

刘辟的军队主力在与唐军的多次交战中,损失殆尽,成都只剩下少量兵力,根本难以支撑,只过了十余日,高崇文就攻克成都。

刘辟心知罪孽深重,被唐军抓住就是个死,他和心腹卢文若,带领几十个骑兵向西逃窜,妄图躲入吐蕃。高崇文立即派高霞寓带兵追击,在叫羊灌田地方追上他们。

刘辟和卢文若知道朝廷不会饶过他们,于是先后跳水自杀,卢文若死了,刘辟却没有淹死,被唐军捉住,高崇文派人押送长安。

高崇文进入成都后,让各个部队的士兵在城内外分区域驻扎,就地休整,不得进入百姓家中,也不得惊扰市中的店铺。成都富庶,市场上的各种货财堆积如山,竟然没有遭受丝毫的抢掠,唐军严明的军纪受到川蜀百姓的高度赞扬。

高崇文将按照李纯的旨意,只追究参与叛乱人员的罪行,对于被裹挟的人员从宽处理。经过认真审查,高崇文下令斩杀刘辟的两个死党邢泚和沈衍,其他另有少数有罪之人被抓,判处一定的刑罚。

经过调查之后,高崇文认定西川大部分官员无罪,不予惩罚,仍任原职。看到朝廷如此宽大,很多人感恩戴德,对高崇文也非常感激,表示要誓死效忠朝廷。

对于西川的各项军政事务,高崇文认为前西川节度韦皋使制定的各项制度非常完善,运行了二十多年都很好,没必要更改,所以下令,各类事务一律遵从韦皋时期施政的惯例,继续实行。

对于平叛有功的将士,高崇文也非常大度,一方面向朝廷请功,一方面从西川的府库中拿出一些财物奖励给他们。将士们打仗立功,又得到了不少赏赐,全军欢悦。

李纯高度重视西川的战事,认真阅读前方送来的战报,与杜黄裳等几个大臣研究应对策略,调集兵力支援,及时向前方运送军需物资。并根据战事的进展情况,派人慰问军队,鼓励士气,指导下步战事的方向,使前后方能够密切联系,形成合力,提高了平叛的效率。

在关注西川战事的同时,李纯也在推进其他事业,首要的就是抓起教育事业。李纯认为,开启民智位于各项事业之首,唐朝中后期的衰落,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也是经济和文化上的没落。

李纯在即位以前,就发现唐朝的教育非常混乱,国子监的管理和科举制度尤甚。国子监本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居然很多人花钱就可以混进来,滥竽充数,学风败坏。科举制度本是给朝廷选拔人才的,变成了拉帮结派、输送利益的地方,很多官员插手科举,打招呼、递条子,科举成了关系户的天下。

针对这种情况,李纯下令由御史中丞武元衡主持,对所有国子监的学生进行考试,对那些不思学业,成绩低劣的学生一律开除出去。后续重新招收,必须严格考试,招进来有真才实学的人,真正为国家培养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