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79章 环球航行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179章 环球航行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179章环球航行(第1/2页)

李藩首先回答:“几千年来,人们都说天圆地方,那就说明这个世界还是有边际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敖天润则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到过很多地方,从来就没有发现边际在哪里,说明世界根本就没有边际。”

其他几个人则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纯道:“也有一种可能,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圆形的,人们走着走着又走回来了,所以无法发现边际。”

李藩说:“陛下这个思路倒是新奇,没准还真有这个可能。”

敖天润快人快语:“到底是怎么样的,坐船跑一圈不就知道了吗?”

李纯道:“对,让你们过来,就是要绕着这个世界跑一圈,到底世界是什么样的,一探便知。”

农水部的员外郎谨慎地说:“不知陛下给我们都分配什么任务?”

李纯道:“这次派你们出去,不光是看看世界是什么样的,还要完成几个重要的任务。

其中军事部的任务是,发现从天竺到达欧洲西部的海上路线,可以让唐军从海路进攻法兰克等国。农水部的任务是沿途查看各种植物,只要这些植物对人类有用,就把种子搜集过来,就像当年张骞带回葡萄、苜蓿等作物的种子一样。

工商部此行重点是寻找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的树皮割开后,可以流出一种乳白色的粘液,粘液风干以后就是橡胶,橡胶可以作为车胎,车轮有车胎以后,车子行驶的更加平稳,沿途也可以查看一下海上的商路。

外事务部重点看一下沿途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既可以丰富人们的地理知识,也可以为以后的远征做些准备。”

李纯说了一堆,几个人员基本是搞清楚基本任务了。

敖天润又问:“陛下,这个路线怎么走,我们万一走不回来怎么办。”

李纯笑道:“怎么可能走不回来,从国内往西南方向走,可以一直到马六甲海峡,再往西可以到达天竺南部的锡兰岛,这段路你们估计都清楚。

从锡兰往正西方向一直走,有一段较长的海路,所以你们要在锡兰带足燃料、淡水和食物。往西最终会到达一片大陆,那里就是非洲,这段路有一些人也知道。

继续沿着海岸线一直往南,会到达一个海角,绕过海角以后再沿着海岸线往北走,非洲的居民都是黑人,往北过很长一段都是沙漠的海岸,后面到达的地方,人肤色又变白,和大食人差不多。

其实,那里就是从大食中分裂出来的伊德利斯,伊德利斯位于非洲的西北部,黑衣大食的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

外事部的员外郎说:“陛下这一说,微臣清楚了,原来埃及南边是一块很大的大陆。”

李纯笑了一下:“外事部的人对周边的情况比较熟悉,反应比较快,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侧面印证世界是有边的,只是我们没有到达。”

军事部的员外郎说:“那个伊德利斯正是我们第三波要打的地方,是不是按照刚才陛下说的路线就可以从海上打过去?”

李纯点点头:“对,你们军事部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伊德利斯西面的一片群岛,那里又叫加纳利群岛,离大陆不远,到时候我们的部队可以在那里搞个基地,部队就在那里集结,去进攻伊德利斯、白衣大食、英格兰等地,最后打法兰克。”

军事部的员外郎又问:“那微臣带着军事部的人去了加纳利群岛,还要跟其他人继续前进吗?”

李纯道:“不用了,你带人发现加纳利群岛以后,可以在周边侦查一番,然后就原路返回,沿途找几个可以补给的地点,这样部队和后续过去的襄人,沿途也有个补充水源和物资的地方。”

敖天润则问:“陛下,到了加纳利群岛以后我们其他人该怎么走?”

李纯道:“你们在加纳利群岛务必要补充非常充分的水、食物和燃料,然后一直往西行驶,要走很远的海路,会行驶到一个新的大陆,那里位于极西之地,权且称作大西洲。

由于那里离其他大陆很远,所以有很多植物都是大唐没有的,朕所说的橡胶树,就在那里。工商部和农水部的人,一定要认真搜集各种有用植物的种子然后沿着大西洲的海岸线往南行驶,一直行驶到最南边。

经过一个海角,再往北行驶,然后找一个地方再补充充分的水、食物和燃料。再往西北方向行驶,这段海路更加漫长,走过这段海路就可以回到大唐或者南洋一带。”

李藩有点惊奇地问:“陛下,你对这个路线怎么那么清楚,难道陛下曾经去过大西洲?”

李纯感觉自己有点说漏嘴了,赶忙说:“朕哪里去过,只是以前在一本古书上有提到过大西洲,故而知道一些,他们这次可以去现场验证一下。”

工商部的员外郎说:“陛下所说的非洲,大西洲,我们都没去过,那里都生活着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有危险。”

李纯道:“朕以前提到过,那里生活的都是落后的野蛮人,只要你们不去内陆招惹他们,不会有什么危险。”

敖天润则说:“就是一群野蛮人而已,我们御林军的护卫船,有枪有炮,怕他个球,不行就揍他。”

李纯最后说:“虽然现在蒸汽轮船速度快了不少,这一圈下来短则半年,长则一年,由枢密院出钱,给参加的人员发点补贴,调动一下大家的积极性。”

李藩领旨以后,就带着这些人下去准备,由御林军水军团出五艘护卫船,其中敖天润乘坐第一艘,带着一众兵将,作为为保卫力量,工商、农水、外事、军事部的员外郎,各带一帮人,各自乘坐一艘船,整个船队由敖天润统一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9章环球航行(第2/2页)

李藩按照李纯的意思,给每个参加远航的人一笔赏钱,算是辛苦费。五日后,船队就从夏原出发,然后沿着淮河、大运河,从长江口入海,一路向南进发。

前面一直到马六甲的路线,大家都很熟悉,走的比较顺利,从马六甲到锡兰,外事部的人也还熟悉,但是从锡兰到非洲,大家就开始陌生了,只能靠着司南,按照李纯所说的大体方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航行。

环球船队出发以后,前线的战事还算顺利,李纯就没有过多的操心,反而是家事上出现了重大变故。

李恒被立为太子之后,喜欢玩乐的习性并没有改变,经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尤其痴迷于打马球,其兄李恽也开始堕落,沉迷上了蹴鞠,哥俩各玩各的,成了一对活宝。

到了元和19年(公元824年),李恒已经29岁,依然没有一个正经的样子,带着一群公子哥,整天吃喝玩乐,李纯对他非常失望。李纯其间也训斥过李恒几次,李恒短暂收敛一番,过了一段时间故态复萌,又是老样子。

李纯整天忙于朝政,也没有太多时间管几个儿子,索性由他们去。目前几个成年的儿子都不太行,打算以后其他儿子成年,找到一个能干的儿子再重新立为太子。

当年四月,李恒又和一帮公子哥打马球,没想到所骑的马受惊,将其掀于马下,并践踏到他的身上。李恒连伤带吓,生了重病,卧床不起。

李纯中间也去看望过两次,也请太医前来诊治,但是效果不好,李恒的病情一直没有起色。

后面李恒听一个道士的蛊惑,认为服食仙丹不仅可以治好病,还能延年益寿,就让道士大量炼丹,给其服食。李恒的身体本来就有伤病,丹药里的铅、汞又含剧毒,李恒连续吃了大量丹药以后,身体不但没好,反而迅速恶化,最终在五月下旬暴毙。

李纯得知这个情况又悲又怒,一边让礼事部给李恒办理后事,一边命人将给李恒炼丹的道士捕杀,沉浸在丧子之痛中。

李恽听说李恒死了以后,不悲反喜,在自己的王府内敲锣打鼓,以示庆祝。李恒听说以后,将其痛斥一顿,将其禁足三个月,以示惩戒。

大儿子李宁英年早逝,三儿子李恒不到三十也去世了,二儿子又如此荒诞,李纯极为失望,心情抑郁。其他大臣看到连续立了两个太子,下场都不好,目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谁也不敢再提立太子的事。

进入6月份,李纯的心情依然低迷,在后面的战报中开始出现了较大的伤亡,第三路军竟然有上千人被毒死,第六路军竟然在巴格达一带损失四五千人,李纯开始后悔当初自己有些轻敌了。

李纯后面听说范希朝将第三路军加强到黑衣大食方向,认为三路军齐攻,应该可以拿下黑衣大食,但是几个部队连续作战,势必伤亡不小,就决定缩减作战目标,仅将黑衣大食及其属国拿下,暂缓进攻拜占庭,将其列入第三波进攻目标。

既然张广孝去了黑衣大食,南天竺目前由王之孝率部驻守,李纯就调整了一下任命,由王之孝担任朱达路总督,帕迦路由严秦暂时镇守,待张广孝结束在大食的征战后再返回东天竺就任帕迦路总督。

6月底,朝廷正式下旨,任命各路、郡的官员,人事部则任命了一批级别较低的华襄官员,这些官员待前方征战结束以后,再分批到前方任职。

李纯认为,几个路草创,很多人没有在夷人地区任职的经验,对很多事务没有一个头绪。第一批三个路当中,符真路的治理效果最好,其他路完全可以学习借鉴一下,省的后面走弯路。

反正后面任命的官员,从国内赴任都要走海路,经符真路到达天竺及其以西。李纯索性让他们赴任时先去符真路的隆安府,由元稹等人介绍一下符真路的治理经验,至少可以帮他们理出一个治理夷人的基本方法。

元稹接到任务以后,非常得意,觉得这是朝廷对其执政能力认可的表现。但凡有来隆安府学习的高阶官员,元稹都会详细的介绍符真路抓族群、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说的是头头是道。

元稹的介绍不免有些自夸的成分,但是也的确提供了一套治理夷人地区的完整思路,让其他人有了学习借鉴的样本。期间,李德裕也带着一帮属员,给一些低阶的官员介绍经验做法,符真路一时热闹非凡,声名鹊起。

此时,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同奈新城已经初具规模,元稹带着属员也搬进了新的总督府,并适当又新招了一些人,符真路的整个架构算是完整的搭建起来。

自从同奈新城开建以后,华襄两族都纷纷迁过来,逐步积累的近十万人口,前期主要是官员、公职人员和军人,及其家属,后续逐渐来了很多经商、办厂、搞贸易的人员,整个新区逐渐热闹起来。

有人来从事经济活动,符真路自然就要抽税,路本级逐渐就有了财政收入,便就有了造血能力。元稹利用这些钱继续投入同奈新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力图把隆安府建设成为一个繁华的大都市。

国内的僚越人,看到符真路的发展势头良好,襄人又享受一些特权,所以就依然源源不断往符真路迁移。一时间,符真路的府城、郡城、领城都涌来不少僚越人,他们分别进入公职、从军、经商、务工等,感觉日子确实比国内好。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符真路的夷人发现华襄两族享受不少特权,把好的位置和赚钱的机会占据大半,自然就有不少人心怀不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