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8章 长安奇遇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8章 长安奇遇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8章长安奇遇(第1/2页)

回到府上以后,李纯觉得,目前的格局对自己有些不利,要想拿到权力,自己跟王叔文等人必有一场较量,自己要赶紧做一些准备工作。

在其后的日子里,杜黄裳、俱文珍、裴垍、李绛、郑余庆等人又先后来拜访李纯,李纯都一一倾心而谈,一方面是拉近感情、笼络人心,扩大和巩固自己的人脉圈子,另一方面也是大概了解一下他们的学识和才能,为以后储备人才。

对外,李纯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走访一些老臣宿将、文坛名士,对他们极其尊重,说了不少抚慰赞扬的好话,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他甚至还以皇长子的身份去看望慰劳宫中资历较老、级别较高的宦官,使他们受宠若惊,感激涕零。

对于顺宗的嫔妃,李纯也让郭妃代表自己逐个上门拜访,送上礼品,以示尊重。

地方有实力的节度使、宣慰使等官员,在长安都有派驻联络官员,观察朝中风向,探听信息,替这些地方大员在朝廷办事。李纯不便自己出面,先后委派武元衡、李绛与这些各实力派的联络员沟通示好,力图把这些地方实力派引为外援。

与此同时,王叔文等人也察觉到了李纯的异动,对他有所忌惮。但是王叔文在顺宗年轻时就担任伴读,陪同写字下棋、讨论时政,深得顺宗信任,又通过牛昭容、李忠言、韦执谊、王伾等人紧紧把持朝政,还有程异、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帮持,仍然势大,主导着朝政。

李纯虽经过一系列活动,博得一些虚名,但并未能介入到朝政,没有对王叔文小集团构成实质性威胁。王叔文等人觉得李纯搞得都是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足为惧,后面就逐渐放松了警惕。

李纯知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贸然出击不是好办法,一定要等到王叔文等人犯错的机会,才能果断出手。

在忙着建立和巩固自己圈子的同时,李纯也抽出时间处理家中的事务,热络和融洽与亲人的关系。

母亲王皇后,对自己倍加关心,不管是什么事,都是无条件的支持自己,这让李纯很感动,不时到她的宫里去看望她,送点礼物、说说话,以尽孝心。父亲顺宗那里,毕竟还是父子,李纯也会经常去走动探视一下,尽儿臣的本份,至少让他对自己有点好感。

李纯在正式娶郭妃之前,就和府里的宫女纪氏、刘氏相好,待正式娶进郭氏后,李纯便将纪氏、刘氏纳为妾,这也是当时男人的通病,穿越之前的事,自己也无法掌控,只能接受现实。

三个老婆生的孩子当中,大儿子是纪氏生的儿子李宁,今年11岁,稳重爱学;二儿子为刘氏生的儿子李恽,10岁,老实内向;三儿子为郭妃所生的儿子李宥,9岁,贪玩好动。

其他两个儿子则很小,尚在蹒跚学步阶段,另外还有5个女儿,年龄和五个儿子差不多。

李纯由于要忙着夺嫡的大事,尚无太多精力分给他们,只能偶尔有空闲时,简单陪他们一下、聊会话。

李纯经过分析,觉得自己和王叔文的较量,关键在于自己的父亲顺宗。如果顺宗皇帝的病情好转,他自然会继续重用王叔文等人,自己就只能继续等待机会,如果顺宗的病情恶化,那么就必然涉及到立储和权力洗牌,自己的赢面就更大一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顺宗的病情是在逐步恶化的,说话越来越吃力,走路也越来越费劲,只是神智还算清醒,经过他人转达自己的意思,通过王叔文等人来执行,处理朝中的大事。

顺宗毕竟是个病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关注和处理很多具体事,所以就给王叔文留下了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王叔文能够运用好这个权力空间,自然可以巩固他们的权力,甚至可以做出大的政绩。

偏偏王叔文是个不安分的人,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跟外部的关系也不好,存在一些缺陷,李纯相信一定有机会扳倒他们。

李纯觉得,老是在王府里也有些闷得慌,就想出去走走,看一下长安的市井百态,也好了解一下普通市民的生活。李纯带着吐突承璀和几个亲兵,穿着便装,装成一个公子哥,在长安城内溜达起来。

长安不愧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人口众多,城市规模宏大,路上行人摩肩接踵,好不热闹。特别是西市,作为城内最大的商业中心,开着很多店铺,胡汉客商云集,很多货物在这里交易。

李纯以前只是在历史书中知道长安,对一些具体情况不太了解,所以对这个城市充满好奇,带人东遛西逛,算是熟悉这个城市。

李纯正逛的起兴,忽然被一个十多岁的小孩撞到,小孩撞了李纯之后,就远远的跑开了。李纯感觉腰间似乎动了一下,就赶紧摸过去,发现身上带的钱包不见了,知道那个小孩是小偷,赶紧带人追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章长安奇遇(第2/2页)

那个小孩跑的很快,但是李纯带人死死咬住,一路追去过,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长安西南的延祚坊一带。那个小孩最终闪身进入到一个破落院子之中,李纯也带人闯进去。

李纯等人进入院子以后,发现这个院子残破不堪,里面卫生极差,有十几个人在里面,分成几拨各自蜷缩在一起。小孩进入院子以后,无处可躲,惶恐的缩在一角,紧张的看着李纯等人。

吐突承璀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大胆小偷,光天化日之下,竟敢窃人钱财,赶快把钱包交出来,还可饶你不死!”

说罢,吐突承璀就带着一个亲兵过去,对那个小孩搜身,没想到居然没搜到,肯定是被他藏起来了。

吐突承璀怒了,当即一脚踹到小孩身上,将其踹翻,然后逼问道:“你把钱包藏在哪里了,不说就揍死你!”说完又蹬了一脚。

没想到这个小孩死硬,就是不吭气,吐突承璀怒了,和另外一个亲兵又踹了几脚,孩子身上已经有了伤痕,还是不吭气。

吐突承璀在拷问那个小孩时,院子里的那十几个人也紧张的望过来,他们有老有小。

其中有个中年妇女似乎是生病了,病恹恹地躺在地上,但是对小孩流露出非常关切的眼神,她看着那个小孩被打,眼里噙着泪水。

在病妇身边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女孩,看着吐突承璀殴打那个孩子,突然哭喊着说:“你们不要打我哥,你们不要打我哥!”。

这时那个妇女也哭喊起来:“大良,你就把钱包给他们吧,娘的病不治了,再这样下去你就要被打死了。”

李纯看形势有些不对,就让吐突承璀停手,然后对那个中年妇女说:“大嫂,这是你的儿子?你得了什么病要偷钱来治?”

那个中年妇女悲戚地说:“这位公子,真是对不住了,这孩子是为了治我的病,才出去偷钱,我这就让孩子把钱还给你。”

她然后对着那个偷钱的孩子说:“大良,把钱包给人家吧,靠偷钱来给娘治病,娘就算病好了,心也不安。”

那个叫大良的孩子,这才无可奈何的到一堆杂物下面拿出钱包,交给了吐突承璀,吐突承璀将钱包上的土拍了拍,又交给李纯。

李纯没有接钱包,而是四处打量这个院子,发现里面又脏又乱又挤,房子破败不堪,看里面的人一个个脏兮兮的,穿的衣服也很破旧,怎么看都像乞丐或难民。

李纯感觉延祚坊应该属于长安的贫民区,没想到繁华的长安还有如此脏乱的地方,又感觉那个中年女人似乎有什么苦衷,想着既然来了也不能不管,就问道:

“大嫂,你们从哪里来,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中年女人叹了一口气,黯然说道:

“我们本生活在渭州(今甘肃陇西)一带,三年前吐蕃打到我们那里,我家男人被吐蕃人抓去做了奴隶,家里的东西也被抢光了,吐蕃人看我是个病人,孩子又小,这才放过我们。我们娘仨断了生活来源,只能逃难来到长安,我身上的病一直不好,浑身酸软乏力,今年更加厉害了,都没法走路,全家只能靠大良偷钱、偷东西生活,真是罪过呀!”

说完又呜呜的哭起来。

大良在旁边闷声不语,一脸的悲戚,院子里其他人也是唉声叹气。

其中一个老人说:

“我们也是从陇右逃难过来的,家乡都被吐蕃人占领了,吐蕃人的压迫太厉害,苛捐杂税太多,横征暴敛,根本无法过活,我和老婆子只能来到长安靠乞讨为生。”

说完也是老泪纵横,旁边的一个老太婆也跟着一起哭。

陇右难民,居然和当初书里看到的内容一样,李纯的心中陡然沉重起来,国家贫弱,百姓生存艰难。这些陇右人因为吐蕃的侵略,家破人亡,流落异乡,只能卑微地在社会最底层苟延残喘。

想到这,李纯已经无心再要回自己的钱包,就将钱包交给那个中年女人,说道:

“国家无能,你们跟着受苦了,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你就拿去看病吧。”

那个中年妇女还想推辞,李纯将钱包硬塞进他的手里,她也确实需要钱,也就含泪收下了。

大良看到被偷的人居然主动把钱包给了他娘,连忙朝李纯跪下,郑重的向他磕了三个头,以示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