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54章 皇帝纳妃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54章 皇帝纳妃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54章皇帝纳妃(第1/2页)

工商部尚书程异反映,自己已经在想办法增加钢铁的产量,现在钢铁的需求量大,做冶铁作坊的很赚钱,很多作坊都在扩大规模。

有的冶铁作坊发现了一种叫做煤炭的东西,有点像黑色的石头,但是燃烧起来比木材火力更足,冶铁的效果也很好,很多作坊开始使用。

河东道一带,不少地方挖出煤炭,运出来卖给冶铁作坊。李纯表示,只要是市场行为都要予以支持,那些挖到煤炭和买卖煤炭的地方,可以让户部派人收税,朝廷又多一个收入。

经过长安的主要道路时,李纯明显发现长安的商业氛围浓厚了许多,除了原来的东市、西市以外,很多地方也开了店,售卖各种商品,居民可以就近买东西,省的跑去东市、西市。

商家多了,老百姓的选择也多了,谁家实惠买谁的,谁家方便买谁的,商户们是铆足了劲招揽生意,尽量提供优惠和便利。

外事部自然也是要去的,元稹是早有准备,拿了一张西部地区吐蕃兵力分布图给李纯,清晰的标示着吐蕃在各重要地点驻军数量,甚至还标上主将的名字,让李纯不禁对元稹刮目相看。

元稹还把对外贸易管理部起来,只让在几个重要的沿边、沿海城市允许外国人来经商,严格监管买卖的货物,不得买卖火药、火器等严控物资,禁止外国商人到其他地方,防止他们窃取情报。

李纯认为,元稹的做法和自己想的不谋而合,选他去外事部是用对了。

当然,其他各部门,李纯也都先后去走了一下,询问开展工作的情况。总体来看,各部门还算积极进取,绝大多数官员都比较认真工作,努力完成李纯下达的任务。

进入到五月份,李藩报告说,长安到洛阳的道路全部修整完毕,百姓可以更加方便的来往于两个都市之间。道路已经开始向汴州和夏原延伸,多段同时动工,估计年底前可以修通到夏原。

李纯关心的几件大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展,各部门也都能按照李纯的意图开展工作,不需要他太操心,日子稍微放松了一些。

这天,李承闽禀报,李吉甫和崔群要求见李纯,李纯还以为是朝政上有什么事,赶紧让他们进来。

行礼罢,李吉甫微微一笑说:“陛下今天难得清闲,我等就来叨扰一下。”

李纯听着口风有点不对,就说:“难道你们今天来,不是为了朝政的事?”

崔群接过来说:“陛下不要老是想着朝政的事,也要考虑一下自己的事。”

李纯一愣,问:“朕有什么事需要考虑?”

李吉甫说:“现在天下太平,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足了,稍微有点钱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连不少大臣都纳了好几个小妾,陛下自登基以来,后宫还没添人,我等臣工都觉得有愧呀。”

李纯笑了一下说:“我又不反对你们纳妾,你李吉甫精力旺盛,朕完全赞同你多纳几个小妾,只要你的身体吃得消就行。”

崔群说:“陛下不能跟他比,他家有母老虎坐镇,纳了两个就不敢再纳了。”

李纯也想趁机开个玩笑,说道:“还是崔群驭妻有道,妻妾成群,而且相处和谐。”

崔群说:“陛下莫取笑臣下,臣今天和李大人来,是想劝陛下再纳一个妃子。”

李纯道:“你们平时都是关心朝政,今天怎么关心起朕的私事起来,难道有人向你们传递消息?”说完看了看李承闽,李承闽连忙低下头。

崔群连忙解围说:“小李子也是为了陛下着想,跟我提过一次,我就跟李大人商议了一下,帮陛下物色了一个。”

李纯来了兴趣,问道:“是个什么样的,说来听听。”

李吉甫说:“陛下的要求比较高,我和崔大人私下物色了好几个月,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还是前段遇到了一个机缘。”

李纯问道:“遇到一个什么机缘?”

李吉甫说:“礼部郎中杜荀卿,有个妹妹才貌双全,可是因为眼界高,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已经22岁还没出嫁,我朝女子一般15岁左右就出嫁了,22已经是老姑娘了,他哥杜荀卿着急了,知道臣喜欢做月老之事,就求臣帮他物色一个妹婿。臣也听说他有一个出色的妹妹,就抽空到他府上一坐,见到他的妹妹,聊了几句,果然是才貌俱佳,有见识、有内涵,只是对男方要求也很高,竟然没有遇到合适的。臣在朝中官员子侄中,找了一圈也挑不到合适的,给别人做小妾,她又不愿意,臣猛然一想,她不正和陛下的要求吗?”

李纯笑道:“好你个李吉甫,居然把主意打到朕的身上来了,朕也是有了三个妃子,来了也相当于做妾呀。”

李吉甫说:“陛下怎么能跟我们这些臣子比,能到陛下身边是所有女人的荣幸。”

被李吉甫这么一撩拨,李纯还真有点心动了,打趣说道:“她有你说的那么好吗,杜荀卿的妹妹叫什么?”

李吉甫看有门,连忙说:“此女名叫杜秋娘,善于琴歌诗赋,要不让她给陛下以弹琴的名义,进宫一趟?”

李纯也想看看这个女子到底怎么样,就说:“你和崔群看着安排吧。”

李吉甫等的就是这句话,得到李纯的同意后和崔群含笑而去。

二人走后,李纯的心里也是涌起一阵波澜。哪个男人没有七情六欲,谁能真正做到清心寡欲,只是前面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有心思想这男女之事,还有三个妃子需要应付,就暂时断了纳妃的想法。

后宫的三个女人,郭贵妃出身将门,人长得不错,也颇有见地,但是夫妻间的共同语言不多,虽相敬如宾,但似乎少了一些亲密。

纪妃温柔贤惠,老实本分,但是见识一般,不善于言辞,聊的也不多。

刘嫔出身底层,见识浅薄,虽然喜欢说话,但是都是些家常琐事,自己更是不愿多搭理。

虽然皇权至高无上,自己随便就可以找一个,但是那些庸脂俗粉,不要也罢,何况自己心中要办的事太多,也不愿在女人身上多花精力,就一直没有再纳妃。

那天自己随口提一句,没想到李承闽竟记下来了,两个心腹大臣也积极参与此事,倒是让他有点动心了。

三天后,李吉甫和崔群带着杜秋娘,以给皇上弹琴的名义,来到宫中。

杜秋娘能琴善歌,施礼坐下后,就开始边弹边唱。

只听琴音靡靡,又似林中清音,淡雅柔润,沁人心脾,弹了一会,传来杜秋娘清丽的歌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4章皇帝纳妃(第2/2页)

琴声曲调婉转,歌声似含着幽怨,又似隐着期待,让人浮想联翩、泛起情丝,不能自已。

再看她的容颜,不逊于扬州的李端端,少了一份娇艳妩媚,多了几分端庄秀美,举止从容,落落大方,带着些许淡定优雅。

一曲弹罢,李纯说道:“琴弹的不错,歌唱的也很好,歌词是谁所做?”

杜秋娘从容答道:“禀陛下,是小女子自己所做。”

李纯想,果然有几分才华,便问:“你平时喜欢写诗吗?”

杜秋娘答道:“民女自幼喜欢跟着哥哥读书,尤其喜欢诗词歌赋,平时自己也会写一些。”

李纯又问:“你也算才貌双全,为何当初没找合适的人嫁了?”

杜秋娘说:“民女不才,但因诗书读的多了,便也想着找一个满腹才华、英姿绝伦的伟男子,不愿随意将就。”

靠,也是一个高眼光的大龄剩女,但李纯还是笑着说:

“不错,人就是要有一些追求和想法。今天琴弹的很好,歌词写的也不错,朕送你一首诗,也可以作为歌词。”

说罢,他让人拿来纸笔,从容写出一首诗:

桃花绽放迎春到,芬芳香浓沁人间。

应惜花枝莫须折,来年花开更娇艳。

杜秋娘看到这首诗,是应了刚才她唱的歌词,欣喜不已,拜谢后接过这首诗。

杜秋娘接过诗稿的时候,还碰到了李纯的手,柔肌嫩肤的绵滑感,让李纯体会到不同寻常的感觉,有点心猿意马拿起来。

杜秋娘接过诗稿后,含羞低眉、脸颊绯红,更有一番婉约秀丽之美。

李纯怕继续相处下去会有点尴尬,于是示意崔群带着杜秋娘出宫,派人送她回家。

李吉甫则趁机问道:“陛下,觉得这个杜秋娘怎么样?”

李纯道:“不错是不错,但朕可不算满腹才华、英姿绝伦的伟男子,怕是也达不到她的要求。”

李吉甫说:“陛下就别卖关子了,刚才还送她诗呢,分明是看上人家了,再说,天下还有哪个男子还能比得上陛下英姿绝伦?”

这马屁拍的,还没法反驳,谁敢说自己比皇帝更优秀?

李纯道:“按你这么一说,我还非要不可了?”

李吉甫说:“陛下不是爱民吗,杜秋娘也是一个民女,你要不爱,她就嫁不出去了,陛下可不能不管呀。”

怎么感觉成了接锅侠,不过这个锅还不错,呵呵。

李纯道:“我也想勉为其难接受,就怕其他三个妃子有意见。”

李吉甫说:“陛下登基六年才纳一个妃子,她们就有意见,如果像以前的皇帝,纳的都是几十上百?那后妃们岂不是要跳河?”

李纯道:“那你也得问问人家杜秋娘呀,总不能强娶吧。”

李吉甫说:“臣明天就去杜荀卿那里问问情况,如果皇上都不想嫁,那就活该做一辈子老闺女。”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李纯还能说什么?只能由着李吉甫去安排。杜荀卿兄妹还能怎么想,杜荀卿自然是想跟皇帝拉上关系,杜秋娘眼看都快嫁不出去了,碰到一个这么好的机会,早就芳心暗许了。

妹子能嫁到皇宫,杜荀卿自然是求之不得,对李吉甫是千恩万谢。杜秋娘也早已知道李纯是个有能力、有作为的皇帝,也就比她大了十来岁,在当时属于比较正好的年龄,当即含羞答应。

不久后,杜秋娘正式入宫,被封为杜美人,从此李纯的生活中多了一个红颜知己,多了一份柔情蜜意。

杜美人入宫以后,李纯感觉她确实比前面的三个嫔妃更加年轻靓丽、满腹才情,有着特有的魅力,引得李纯经常晚上到她那里去,两人是缠绵悱恻,李纯差点沉醉其中。

不过,李纯很快清醒过来,加上其他三个嫔妃意见很大,后面他就减少了晚上去杜美人那里的次数。

李纯欣赏杜美人的才情,白天忙完朝政,有时可以去她那听听轻松淡雅的琴声,也可以和杜秋娘聊聊诗词歌赋,甚至可以一吐心中的烦闷,感觉身心放松了不少。

杜美人入宫满一个月时,两人都觉得该写诗纪念一下,李纯于是决定泡一壶好茶,约定两人各写一首诗,谁写的更好,谁可以先喝第一杯茶。

杜美人年轻一些,才思敏捷,好胜心更强,略微思考了一阵,就写出一首诗:

咏梅

冬来百花尽凋落,梅花傲雪独自开。

黄蕊粉瓣开无主,凌寒幽散暗香来。

孤芳自赏空寂寞,只待有缘人来采。

君王英姿堪绝伦,花自飞落投入怀。

李纯认真看了一下,果然是首好诗,既是写梅花,也是写人的心境与缘分,巧妙地把两人的姻缘结合写进去,还顺道赞扬了自己一番,不愧是个女才人。

既然爱妃都写出来了,自己也不能认怂,干脆就顺着这首诗的主题的意境,再续写一首,李纯沉吟了一会,写道:

赞梅

秋娘如梅品高洁,寒冬绽放展俏艳。

花枝纤弱缀红瓣,风吹摇曳使人怜。

心慕此花踏雪来,千里姻缘遥相牵。

卿更胜梅惹人爱,朝思暮想倾心恋。

李纯把诗写好以后,杜美人赶紧走过来看,发现李纯在诗中把自己夸的那么好,还表达了浓浓的爱恋之情,心中欢喜不已。

两人都写出了诗,到底谁的更好呢,李纯和杜美人都觉得对方写的好,互相谦让起来。最后,他们觉得这两首诗其实不相上下,由于杜美人先写出来,于是算杜美人赢。

于是,按照规矩,杜美人喝了第一杯茶,李纯喝了第二杯茶。他们喝的是湖州进贡的顾渚紫笋,喝起来滋舌润喉、香气清雅,让人很享受。

李纯感觉此时的情景,挺有点像李清照与赵明诚之间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心中又多了一份难得的温馨。

当然,温馨的场景总是有限的,还有一大堆朝政等着李纯去处理,李纯还有宏大的理想要去实现,就没空再跟杜美人写诗品茶。

一年之后,杜秋娘为李纯生下皇子李凑,李纯对他们母子更多了一份喜爱,正式封杜秋娘为妃,称为杜妃或杜秋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