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61章不服来辩(第1/2页)
是啊,如何分辨?这根本就是个无解的难题!
洛清欢美眸中瞬间闪过明悟的光彩,她隐隐抓住了萧景的思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惊喜。
洛清柠也是若有所思,感觉答案就在嘴边,却一时难以完全想透。
顾恒和宁洛被问得面红耳赤,羞恼之下,顾恒忍不住反唇相讥:“就算我等无法辨认,这又与你在粥里掺沙掺糠这等丧尽天良之举,有何关系?!”
“问得好!”萧景等的就是这句,他朗声解释道。声音传遍大殿,“既然你们无法分辨,那我就告诉你们,为何要掺东西!”
“真正濒临饿死的灾民,为了活命,连树皮、草根,甚至土都能吞下肚!”
“我在粥里掺入沙子和糠麸,他们为了活命,照样能吃得下去!这些东西虽粗糙,却能增加饱腹感,且易于消化,并不伤身。”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冷意:“但那些并非活不下去、只是想占便宜吃白食的人呢?他们养尊处优,如何能咽得下掺了沙石的粥?”
“他们绝不会吃!如此一来,便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蛀虫筛选了出去,确保有限的救命粮食,能真正落到需要它的灾民口中!”
萧景这番解释清晰透彻,如同拨云见日!
整个金銮殿再次陷入一片死寂,但这一次,不再是震惊于他的“荒唐”,而是震惊于这看似荒唐之举背后,所蕴含的冷酷却无比高效的智慧!
所有人都明白了!
萧景这一手,看似狠毒,实则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有效、最直接保障灾民生存的办法!
比起顾恒、宁洛那听起来美好、实则难以落地的空谈,萧景的方法才是真正能执行到位的良策!
洛清欢和洛清柠眼中异彩连连,看向萧景的目光充满了惊叹和折服。
这个男人,总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胤帝的脸色却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萧景仅仅用一番话,就将他精心为宁洛铺设的道路破坏了近三分之一,彻底否定了宁洛答案的可行性!
秦纲更是心头一慌,背上瞬间冒出冷汗。
要是萧景后面两条也能这样自圆其说,那他就完了!
但他还抱着一丝侥幸,提高粮价和劳民伤财搞活动,这两条绝对是致命的,萧景绝不可能洗白!
宁洛和顾恒面如死灰,震惊又忌惮地看向萧景,眼底是压不住的怨恨。
他们苦心准备的答案,竟被如此轻易地击溃了!
顾恒不甘失败,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愤怒地指责:“就算…就算你这掺沙子说得通!但你提高粮价,乃是十恶不赦之举!若依你之法,百姓将永无宁日,你该被问斩!”
宁洛也立刻附和,试图将萧景钉死在罪柱上:“萧景此法虽…虽有些取巧,但他罔顾民生,疯狂提高粮价,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是死罪!”
胤帝和秦纲闻言,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心中连连称是。
对啊,你萧景把粮价抬高十几几十倍,这总没得洗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61章不服来辩(第2/2页)
这绝对是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的昏招!看你还能说出什么花来!
面对顾恒和宁洛气急败坏的反问,萧景只是淡淡一笑,那神情仿佛在说“你们还是太年轻”。
他目光扫过二人,不紧不慢地反问:
“你们说我的办法不好,那你们倒是说说,你们那‘平抑粮价’的法子,具体怎么个平抑法?光靠官府下一道命令,粮价就能乖乖降下来?”
他根本不给二人喘息的机会,步步紧逼:
“商人逐利,天经地义!遇上这种大灾年,哪个有存粮的商人不想着囤积居奇,大赚一笔?”
“他们要是联合起来,统一口径说没粮,或者阳奉阴违,你官府有什么办法?到时候粮价越压越高,甚至逼得官府自己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抬价!”
“再说从外地调粮,”萧景伸出两根手指,“其一,路途遥远,路上的损耗得多少?这些损耗的粮食,都够救活一大批灾民了!其二,你们怎么保证没受灾的地方,就有足够的余粮给我们调?万一人家自己也不宽裕呢?”
他最后看向宁洛,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还有你,宁洛侯爷,说什么‘严厉打击哄抬粮价’。呵,要是把那些大粮商逼急了,人家宁可把粮食烂在仓库里,也不拿出来卖,你又能如何?”
“到时候市面上彻底没粮,引发民变,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还是说,宁侯爷是想说,将那些粮商抓起来,杀一敬百?!你这样做,难道就不怕引起那些粮商的彻底反制?!或者跟你阴奉阳诿,难道,宁侯爷能将所有粮商全都杀光不成?!抢了他们的粮?!”
“可若你这样做的话,跟强盗又有何区别,朝廷若是被扣上强盗的名声,那朝廷的信誉何在?!你就不怕逼起那些商人跟富人生出异心?朝廷没有信誉了,他们担心朝廷会抢他们的财富,生出谋逆之心,应该很合理吧!”
不待二人反驳,萧景又继续道:“至于让富户捐粮,给点虚头巴脑的荣誉和政策补偿……”
他嗤笑一声,“你们觉得,那些精明算计的富商巨贾,有几个会为了这点看不见摸不着的好处,掏出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的粮食?”
他这话一出口,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震惊的看向萧景,眼中全是惊惧。
萧景的话,简直就是一针见血,说得太在理了。
强制的平抑粮价,真若是杀了那些粮商,然后,抢他们的粮赈灾,看似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可后续的问题呢?!
一旦那些商人和富人觉得朝廷是强盗,直接抢他们的财富,难保他们不会生出反心。这要引起国家动荡的啊!
而且,民变或者不可怕,可若是富人谋逆,那就不同了,人家有钱啊,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样的人谋反,更可怕!
至于损款,更是扯淡,众朝臣心中也觉得让他们拿钱换虚头巴脑的东西,除非他们脑子有坑。
他们都不愿意,更不要说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