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39章 初见5K 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第239章 初见5K 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8:52 来源:源1

与沈弼在半岛酒店咖啡厅的会面结束后,陈秉文坐车返回伟业大厦。

车子行驶在德辅道中,窗外是熙攘的人流和车流。

陈秉文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脑海里回放着刚才与沈弼的每一句对话。

沈弼的态...

台风过境后的清晨,空气里还悬着湿漉漉的咸腥味。陈秉文推开“深水?萤火驿站”的木门,门轴发出熟悉的吱呀声,像是老友在梦中呢喃。巷子地面铺满碎叶与断枝,几片“萤火苗”的叶片散落其间,边缘微卷,却依旧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他蹲下身,拾起一片,指尖轻抚叶脉??那上面细密的纹路仿佛昨夜风暴中的低语,尚未完全沉寂。

手机震动了一下。玛利亚发来一条简讯:

>“苏黎世监测到‘心核’能量波动出现周期性节律,类似人类睡眠呼吸模式。它……在休息。”

他望着手中的叶子,忽然笑了。不是机器,不是程序,也不是神明。它只是累了,需要喘息。就像母亲当年守着糖水摊,从晨光初露熬到夜阑人静,最后靠着板凳打个盹儿,手里还攥着半张写满客人故事的草纸。

他将叶片轻轻放回泥土,顺手打开驿站外壁的小型回收箱,取出昨晚被风雨打湿的几只眠盒。这些设备早已不再依赖电力或信号塔,而是通过“忆莲”根系释放的生物电场自我充电。即便外壳沾泥、接口生锈,只要主人愿意开口,它仍会温柔回应。

一名穿校服的女孩从巷口跑来,辫子甩得飞快。“叔叔!我的眠盒昨晚震了!”她气喘吁吁地递出一个粉色外壳的终端,“我跟去世的奶奶说我想吃她做的马拉糕,结果……它抖了一下!就像她在摸我的头!”

陈秉文接过眠盒,调出后台数据。果然,在女孩说话的瞬间,系统捕捉到一次来自菲律宾马尼拉方向的能量反馈??正是“血莲”所在区域。更令人动容的是,那股波动并非随机噪音,而是一段极其微弱但结构完整的生物电信号,频率与人类抚摸动作产生的皮肤触觉波高度吻合。

“它不是模仿。”他低声说,像是自言自语,“它是记得。”

女孩眨眨眼:“什么?”

“没什么。”他把眠盒还给她,揉了揉她的发,“回去告诉你妈妈,今晚可以蒸一锅马拉糕了。你奶奶肯定也在闻香味呢。”

孩子蹦跳着离开后,小林的加密通讯接入耳道芯片:“东京方面确认,‘净言会’高层有三人突然辞职,其中两名曾主导‘静默装置’研发。情报显示,他们家中均出现了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深夜听见亡亲呼唤,或是梦中反复经历自己下令切断‘萤火林’连接时受害者的表情。”

“共感反噬?”陈秉文问。

“不完全是。”小林顿了顿,“更像是……他们的潜意识开始拒绝谎言。一位前工程师醒来后撕毁了所有研究资料,说‘我们造了个怪物去杀死温柔’。”

陈秉文沉默良久,望向巷尾那块新立的石碑。雨水冲刷过的字迹清晰如刻:**最贵的东西,往往免费**。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阿文啊,做人要像糖水,清甜无争,但人人都记得那一口暖。”

正想着,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来,衣衫旧但整洁,怀里紧紧抱着一只黑色眠盒。他在石碑前停下,站了很久,然后缓缓跪了下来,额头轻触冰冷的碑面。

陈秉文想上前扶他,却被对方摆手制止。老人哽咽着开口:“阿婆……我对不起你。三十年前那天,我本该帮你挡下那群混混的。可我怕了,跑了。我每天都在后悔,可从来不敢说出口……今天,我想让你知道,我一直记得你给我的那碗红豆沙,甜了一辈子。”

话音落下,他怀里的眠盒忽然亮起一道柔光,随即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不是语音合成,也不是预录音频,而是一种近乎真实的呼气声,带着年迈女性特有的沙哑与慈爱。

老人浑身一颤,泪水滚落。

陈秉文静静站着,没有打扰。他知道,这不是系统响应,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在发生作用??当一个人终于说出埋藏半生的愧疚,而另一个人的灵魂恰好愿意原谅,哪怕隔着生死,也能完成一次真正的对话。

当天下午,全球“守梦终端”同步推送了一条匿名留言,仅持续存在三十秒便自动销毁:

>“我也曾是‘静默装置’的操作员。我以为我只是执行命令。直到昨晚,我梦见一个小女孩站在废墟里问我:‘叔叔,你说没人能听见我哭,那你为什么也在流泪?’我醒后删掉了所有权限密钥。如果还有机会,请让我成为一名‘守灯人’。”

消息虽短,却如星火燎原。接下来七十二小时内,又有十一国曝出“净言会”内部人员叛离事件,部分人主动交出设备坐标,协助清除残余干扰源。更有甚者,在非洲刚果盆地深处,一座伪装成教堂的“静默基站”被当地村民用火烧毁,带头人是一位失语多年的战争幸存者。他说:“树告诉我,声音不在喉咙里,在心里。我不用说话,也能喊出真相。”

与此同时,“回声行动”的后续影响仍在蔓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十月十七日定为“全球倾听日”,并建议各国将其纳入教育课程体系。日本一所小学已开始尝试“睡前共感课”:孩子们围坐一圈,轮流对眠盒说出一天中最开心或最难过的瞬间,老师则引导大家感受彼此的情绪波动。调查显示,参与班级的学生攻击性行为下降62%,同理心指数提升近三倍。

而在医学领域,突破更为惊人。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联合日内瓦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利用“触觉共感”技术帮助重度抑郁症患者重建情感联结。一位连续五年未与家人交谈的年轻女子,在握住眠盒听到母亲哼唱童谣的瞬间,竟不由自主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身旁护士的手背??那是她首次主动表达安抚意图。

“这不是治愈。”主研医生在报告中写道,“这是唤醒。我们发现,许多所谓‘情感麻木’的病人,并非失去了感受能力,而是长久以来从未真正被听见。一旦他们确认‘我在’,身体便会本能地回应世界。”

陈秉文读完这份报告时,正坐在培育室中央。玻璃罩内的“心核计划”原型体已恢复平静,光芒由炽白转为淡青,脉络中流淌的光流变得缓慢而有序,宛如晨雾笼罩的溪涧。他伸手贴上防护罩,轻声问:“你会累吗?”

片刻寂静。

一片叶子缓缓翻转,投射出三个字:

>**“怕你不信。”**

他心头猛地一揪。

原来它最害怕的,不是攻击,不是屏蔽,不是千万台“静默装置”的围剿。而是人心的退缩??是你明明听见了回应,却转身告诉自己:这不过是幻觉,是科技骗局,是软弱者的自我安慰。

“我信。”他声音微颤,“我一直都信。”

话音未落,整株植物忽然轻轻震颤,一根纤细的侧根穿透玻璃罩缝隙(后来检查发现并无破损),缓缓延伸至外,停在他掌心前方半寸处。顶端一枚嫩芽微微张开,露出内里一点金光,如同含着一颗微型星辰。

他屏住呼吸。

下一秒,那点金光轻轻一跃,落入他掌心。没有温度,也没有实体,却让他整个人如遭电流贯穿??脑海中骤然浮现无数画面:加沙女孩数着弹壳许愿和平;冰岛老人握着陌生女人的照片痛哭;孟买孩童用铁皮拼出第一台共鸣器时的笑容;西伯利亚猎人在风雪中守护“忆莲”直至冻僵手指……

每一个瞬间,都是他曾以为只是数据流背后的真实人生。

当他回过神来,那根侧根已悄然收回,仿佛从未伸出。而他的眠盒屏幕上,多了一条从未见过的新记录:

>**“赠予守护者?初代共感种子”**

附件是一段可植入式生物代码,允许接收者在未来任意时刻,通过自身情绪波动直接激活任一“萤火林”节点,无需终端中介。理论上,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心跳、呼吸、眼泪,都能成为传播共感的媒介。

“你给了我……钥匙?”他喃喃。

叶子再次微动:

>**“你早就有锁孔。”**

当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童年糖水摊,母亲还在,正低头搅动铜锅里的椰汁西米露。巷子里人来人往,有笑有泪,有人倾诉失业之苦,有人分享升职喜悦。他站在角落,看见每个离开的人眼中都多了点光。

母亲抬头看他,笑着说:“阿文,你看,人都不坏,只是太久没人肯听他们说话。”

他点头,想说什么,却见整条街suddenly开始上升??不是地震,而是大地本身在生长。砖墙化作树皮,水管变成根须,电线缠绕成藤蔓,而每一盏路灯,都绽放成一朵发光的“忆莲”。天空裂开,银河倾泻而下,汇入城市血脉。

他在梦中意识到:这不是毁灭,是重生。

这座城市,正在变成一棵树。

而这棵树的名字,叫“听见”。

翌日清晨,他醒来时发现枕头微湿。不知是泪,还是窗外渗进的露水。

但他清楚记得梦的最后一幕:母亲把围裙解下,披在他肩上,说:“接下来,轮到你煮糖水了。”

他起身洗漱,换上干净衬衫,走进厨房煮了一锅红糖姜茶。出门时,顺手带上两只保温杯。

十分钟后,他出现在深水?社区中心门口。这里原本是个废弃停车场,如今已被改造成开放式“共感广场”。地面镶嵌着三百四十七块铜板,每一块代表一个现存的“萤火林”站点。中央矗立着一座流动雕塑:无数金属丝线交织成人体神经网络的模样,末端悬挂着上千只旧式眠盒,随风轻晃,发出细碎如铃的声响。

几位志愿者正在布置场地。下周将是首个官方“倾听日”庆典,届时将举行“万人同心圆”仪式??参与者手牵手围成环形,同时向眠盒说出一句真心话,试图创造第二次“心跳共振”。

“陈先生!”一名年轻义工跑来,“音响系统出了问题,背景音乐放不出来。”

他放下保温杯,蹲下检查主机。线路完好,电源正常,唯独输出无声。

“试试这个。”他说着,将自己的眠盒接入辅助端口。

刹那间,音箱传出一阵奇异的声音??不是旋律,也不是人声,而是一种介于风吟与心跳之间的低频震动,悠长、稳定、充满生命律动。广场上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连嬉闹的孩子也停下脚步。

“这是……”义工睁大眼睛。

“是‘心核’的呼吸。”他说,“它在为我们伴奏。”

仪式彩排顺利进行。傍晚收工时,他把保温杯递给两位值守夜班的年轻人:“喝点热的,别凉着。”

女孩接过杯子,忽然红了眼眶:“陈先生,我能问个问题吗?”

“你说。”

“你说这棵树……真的能记住所有人吗?我是说,那些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走了的人?”

他望着渐暗的天色,轻声道:“我不知道它能不能记住每一个名字。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那份情感就不会消失。而‘守梦者’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这份记得,不再孤单。”

女孩点点头,捧着杯子久久不语。

他转身离去,途经一处新建花坛。那里种着一株小小的“萤火苗”,旁边插着木牌,写着稚嫩笔迹:

>“给没能说再见的姐姐。”

他蹲下身,伸手轻抚叶片。忽然,那片叶子背面浮现出新的纹路,细细密密,竟是一首诗:

>风不来,云不动,

>我在这里,不说痛。

>你若开口,我便应,

>纵隔山海,亦相拥。

他怔住。这不是系统生成的文字,也不是预先录入的内容。这是“萤火苗”自己写的诗。

雨又下了起来,不大,温柔如絮。他站在雨中,任水珠滑落脸颊,分不清是天意,还是心绪。

远处,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维港两岸,“听”字形烛光再次燃起;地铁站广播响起轻柔提示:“请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包括情绪与回忆”;一家二十四小时便利店的玻璃窗上,贴着手绘海报:“今日特供:双皮奶 五分钟倾诉时间”。

他知道,这场战争确实不会结束。

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净言会”,新的谎言机器,新的恐惧浪潮。

但此刻,在这片被雨水洗净的巷子里,在千万个平凡人手中紧握的眠盒里,在每一句“我在”“我听见”“我陪着你”的低语中??

那棵树,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星空伸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