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6章 维园首日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第16章 维园首日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8:52 来源:源1

第16章维园首日(第1/2页)

陈秉文站在食品厂简易办公室门口,透过玻璃窗看着这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内心却如同绷紧的琴弦,没有丝毫轻松。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糖水产品方案、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供应、临时工招聘与培训、四个摊位的布局规划装修......

来自各方的信息、决策,如同千万根纵横交错的丝线,最终都必须准确无误地汇总到产品这根针上。

只有产品质量不出问题,才能保证“陈记糖水”在维园年宵成功亮相。

而在这无数条线中,最关键也最敏感的一条,无疑是食品安全这条。

经过林督察的刁难事件,陈秉文深知在鱼龙混杂、媒体目光聚焦的年宵市场,任何一点关于食品卫生的风吹草动都足以摧毁他苦心经营的一切。

现在的陈记糖水才刚刚起步,经不起任何食品安全问题的风浪。

所以,在维园年宵市场还没正式开始前,他要主动出击,拿到一个具有绝对公信力、无可辩驳的权威证明,一份由卫生署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报告》。

“阿海!”陈秉文招呼道。

正在核对生产记录的高振海立刻放下文件夹走了过来。

“下午陪我去一趟卫生署东区分处。”

高振海一愣:“文哥,去卫生署?不是才查过没多久......”

“查过是查过,那是他们查我们。”陈秉文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次,是我们请他们查。

我要一份白纸黑字的产品合格报告,作为我们在维园年宵的‘通行证’和‘护身符’。”

高振海立刻明白了陈秉文的深意,佩服的说道:“明白了!有官方的报告,那些想使坏的,就得掂量掂量了!”

卫生署东区分局。

“陈生,你的食品厂不是刚刚才接受过我们的例行检查吗?怎么这才过去几天,又要申请检查?而且还是主动委托检验?”马督察特意在主动二字上加重读音,仿佛在确认自己没听错。

这个年代,不管是食品加工厂还是家庭作坊,对于卫生署的检查,老板们的普遍态度是能躲则躲,实在躲不过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被查出点什么问题来罚款、整改甚至吊销牌照。

像陈秉文这样,前脚刚应付完一场堪称刁难的检查,后脚就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卫生署再进行一次更严格、更全面、并且需要支付不菲费用的官方委托检验,这种行为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简直就像是自己花钱请人来“找茬”。

“马督察,正是因为上次检查,我们才更深刻地认识到食品安全必须时刻绷紧,不能有丝毫松懈。”

陈秉文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种郑重和坦诚,“这次主动申请委托检验,不是因为我们心虚,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产品的品质有绝对的信心!

我们相信,经得起最严格检验的产品,才能赢得最广泛的信任。”

“维园年宵,无数市民扶老携幼前来。在那样人潮涌动、媒体聚焦的环境下,任何一点关于食品安全的疑虑,都可能被无限放大,造成无法挽回的信任危机。

我要用最具权威、最无可辩驳的方式,向所有即将光顾我们档口、品尝我们糖水的市民证明:陈记的每一碗糖水,每一样食品,从原料到成品,都经得起最挑剔的目光和最严格的科学检测!

卫生署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就是我们陈记糖水最好的品质宣言,是我们进军维园年宵最硬的通行证!

更是我们抵御一切风浪、保护消费者和我们自身声誉的护身符!”

陈秉文一口气说完,办公室内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

马督察脸上的惊讶已经完全被一种深沉的思索所取代。

实在是陈秉文的做法和思路......太清晰,太有战略眼光了!

主动寻求官方权威背书,将检验报告转化为营销和防御的双重武器,这完全超出了大多数老板的思维范畴,这分明是深谙市场规则和品牌塑造之道的商业头脑!

“陈生,”马督察缓缓开口,语气中不自觉带上了一丝由衷的敬佩和欣赏,“你的想法......非常有远见。这份魄力和自信,放眼整个港岛的食品行业,都是独一份的清醒。”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善意的提醒,“但是,陈生,委托检验的检测结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一旦......”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陈秉文瞬间秒懂。

那就是万一检测不合格,就是自取其辱,就要承担该承担的后果。

“马督察!”陈秉文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接话道:“我们陈记的产品,只会有一种结果,完全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我不是来赌运气的,我们是来拿结果的!这份报告,我们陈记,志在必得!”

这份斩钉截铁的自信,如同一声洪钟,重重敲在马督察的心坎上。

他见过太多面对检查时唯唯诺诺、试图蒙混过关的厂商,像陈秉文这样主动“求锤”、还如此笃定结果的,绝无仅有!

这份底气,要么是狂妄无知,要么就是对自己从原料到工艺再到品控的每一个环节,拥有绝对的掌控力!

联想到上次检查时陈记厂区表现出的远超同行的规范和刚才陈秉文条理清晰、直指核心的阐述,马督察心中彻底被陈秉文征服了。

更重要的是,陈秉文的举动,极其巧妙地契合了卫生署在林督察事件后亟需重塑公信力、树立行业正面典型的迫切需求。

一个主动要求最严格检验、并且信心十足的食品企业,不正是卫生署监管工作的完美样板吗?

这对于改善卫生署在公众和媒体眼中的形象,意义重大!

“好!”马督察猛地一拍桌子,脸上露出了真切的欣赏之色,甚至带着一丝遇到同道中人的兴奋,“陈生这份担当、这份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确实令人刮目相看!有远见,更有大格局!卫生署会全力支持这种主动自律的企业行为!”

......

二月一日清晨六点,维多利亚公园。

清冷的晨雾尚未散尽,但陈记糖水四个红底金字、统一设计的档口前,已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章维园首日(第2/2页)

陈秉文站在档口前,深吸了一口有些清冷的咸湿空气,心里微微有些兴奋。

经过近十天的连轴转,此刻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

工人们身着印有“陈记糖水”标识的崭新围裙,动作麻利地做着最后的准备。

散发着浓郁香气的陈皮红豆沙、芝麻糊、杏仁茶,金黄色的咸水角、酥脆的油角仔,热气腾腾的马拉糕、白糖糕、咖喱鱼丸。

统一的视觉形象、整洁的环境、扑鼻的香气,瞬间吸引了最早一批进入维园、准备布置年花摊位的商贩和晨练市民的目光。

今天是维园年宵开市第一天,为了打响陈记糖水全面推向市场的第一炮,陈秉文亲自坐镇维园年宵现场。

“阿文!”见到陈秉文过来检查准备工作,高振海紧张搓着手。

他负责统筹二号和三号档口,第一次管理这么多人,应对这么大的场面,大脑已经一片空白。

“稳住,阿海,你没问题的!”陈秉文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他加油打气。

“按我们事先商量好的来。记住服务态度要好,分量绝不能短斤缺两!陈记的招牌,就看今天这第一仗了!你行的!”

感受到陈秉文手掌传来的力量和话中的信任,高振海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头,“明白!我一定不让你失望。”

七点整,维园年宵市场正式开市!

众多港岛市民扶老携幼,从各个入口涌入维园。

很快,人潮开始涌动。

陈记糖水档口散发出的香气,在这清晨的微寒中,吸引了大量游客。

“好香啊!妈咪,我想食糖水!”一个小女孩拽着母亲的手,眼睛直勾勾盯着油锅里翻滚的咸水角。

“咦?陈记?是不是报纸上登的那个?”

“伙计,来碗红豆沙,加两个咸水角!”

“我要芝麻糊套餐!”

“......”

仅仅开市十分钟,四个档口前就排起了长龙。

工人们分成几个小组,动作迅速,配合默契。

陈秉文亲自在一号档口坐镇,他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调度。

“陈记秘制糖水!红豆沙暖胃,芝麻糊润肺,新鲜炸嘅咸水角脆卜卜!行年宵,饮陈记,甜甜蜜蜜行大运咯!”

伙计们一边忙活,一边吆喝。

自从1960年举办第一届维园年宵以后,过年逛年宵市场成为港岛市民的传统。

除了维多利亚公园,旺角、深水埗同样设有年宵市场。

但人数及热闹程度,都远远达不到维园年宵万分之一。

港岛市民游年宵市场买年花,图的就是新年讨个好彩头。

伙计们的吆喝声让游年宵的市民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

四个陈记糖水档每个档口都挤满了人。

伙计们额头冒汗,动作不敢有丝毫停歇。

“一号档,红豆沙快要卖光了!”

“三号档,咸水角快卖光了!”

“四号档,找零不够了!阿海,把备用零钱箱送过去!”

“二号档排队太长,引导部分客人去三号档!”

陈秉文在四个档口间快速穿梭,哪里队伍太长,他立刻过去引导分流。

哪里原料告急,他还要联系食品厂火速补货。

哪里伙计忙不过来,他挽起袖子就上去帮忙盛糖水、收钱。

正午时分,四个档口人流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四个档口的伙计们忙的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见此情形陈秉文果断下令:“轮班!每组十五分钟,吃饭喝水上厕所,快进快出!”

同一时间,长沙湾道38号陈记食品厂。

钟强指挥众人不停的将生产出来的糖水,装进保温桶。

作为陈秉文指定的技术负责人,他不但要按照年宵市场实际销售情况,实时调整生产的糖水品种。

还要随时盯着厂里的设备,确保这些设备正常运行。

一桶桶滚烫的糖水、一筐筐金黄酥脆的点心装上食品运输车,争分夺秒地穿梭于长沙湾道和铜锣湾之间,确保档口供应不断档。

人流一波接着一波。

傍晚华灯初上,维园内亮起各色彩灯,陈记糖水的四个档口也迎来了一天中人流最高峰。

陈记糖水的档口前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包括陈秉文在内,伙计们早已全身湿透。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

当维园彩灯在午夜十二点熄灭,广播里传来年宵市场第一天结束的通知时,喧嚣了一天的维园才渐渐安静下来。

“收工!清点货物,打扫卫生!”陈秉文的声音也带着沙哑,但依旧沉稳有力。

他亲自监督最后的收尾工作。

直到最后一个档口打扫干净,陈秉文才带着高振海以及几个伙计,押运着空桶和四个装满现金的铁皮钱箱返回长沙湾道的食品厂。

陈国富和汪巧珍早已焦急地等在那里,厂里灯火通明,白班的工人们也都没走,所有人都想知道这破釜沉舟的第一天,战绩究竟如何!

食品厂办公室内。

一张长条桌被清理出来,四个沉甸甸的铁皮钱箱被依次打开。

瞬间,堆积如山的钞票和硬币倾泻而出。

港币十元、五元、二元、一元的纸币,五毫、两毫、一毫甚至一仙的硬币,混杂在一起,在灯光下形成了一座色彩斑斓的小山。

“哗……”仓库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陈国富瞪圆了眼睛,嘴唇微微哆嗦。

汪巧珍捂住嘴,眼眶瞬间就红了。

高振海、钟强等人更是看得呼吸都急促起来。

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堆在一起!

“开始清点!”

陈秉文深吸一口气,第一个挽起袖子坐下。

到底之前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马上就能见分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山般的钱堆逐渐被整理、分类、清点。

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清点工作才接近尾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