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

簡繁轉換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3:06:33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天唐锦绣 !

在大唐的权力构架之中分为三大集团,世家门阀、勋贵集团、李唐宗室。 世家门阀根深蒂固利益纠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屏蔽了中枢与百姓之间的沟通,使得“政令不得下乡”,国家要依靠他们去治理百姓、统治江山,自

然不可擅动。

然而与之相比,勋贵集团与李唐宗室才是真正不能触动的存在。

之所以不可触碰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大集团的根基都在关中,而作为帝国京畿的关中地区绝对不能乱…… 西明寺乃是天下名寺,等闲人根本不可能与之有所交集,更遑论将土地投献于寺产名下帮助避税逃税,所以从西明寺的账簿之中查出投献土地之所有者,不

是勋贵就是宗室。 书吏的担忧是有必要的,咱们的任务是“清查寺院道馆之产业,厘定其所应缴纳之合理税额”,既然寺院道馆的田产也需要缴税,又何必多次将这些田产从寺

院道馆的名下剥离出来呢?

只要缴税就好了,管它到底是谁家的产业呢? 这是正确的为官之道,但马周对此不以为然:“无论谁家兼并而来这些土地,都已经使得数百家农户家无恒业一朝破产,而那些人依仗权势依附于农户身上敲骨吸髓,若不能予以严惩,此风必将盛行下去,长此以往民无恒产、国将不国,断不可纵容包庇。此事无需多言,无论发生什么后果自有本官承担,你等只管依

令而行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即可,去吧。”

“喏。”

书吏忧心忡忡却不敢违逆命令,只得转身回去召集了十余人组成一个临时小队,出了衙门直奔万年县衙。

马周坐在值房里喝了口茶水,将自己的长随叫进来,吩咐道:“马上去往明德门外告知越国公,就说让他小心警惕。”

“喏。”

等到长随出去,马周放下茶杯,起身负手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一排枝繁叶茂遮挡浓荫的树木微微出神。 这是早就预设的契机,希望能够由此引发宗室内部的分裂、对立,但此举之风险极大,因为谁也不知道在面对宗室内部即将对立之时,那些人会否铤而走险

提前发动,更不知其由何处开始发动、以及发动之规模如何。 但这个风险是必须要承受的,不然敌人始终躲在暗处上下串联、搅风搅雨,时刻面临敌人的威胁着实太过被动,只需将敌人从宗室之中分离出来,无论立即

剪除还是予以监视都能夺回主动。 佛道两派的盛会使得长安城人口激增、治安混乱,这是那些人提前发动之契机,但也给了四卫兵马集结布防掩人耳目的借口,现在就看那些人敢不敢提前发

动,以及发动起来是何等威势。

…… 万年衙门之中一片忙碌,随着佛道两派盛会同时展开,不仅进入长安的僧道几十上百倍的增加,与此同时今日长安看热闹的民众、贩卖各种商品的小贩无以

计数,甚至就连平康坊的青楼楚馆都大肆邀请其余地方的名妓前来打响自己的招牌…… 平常时候长安的常住人口就已经超过百万,如今更是暴增二十万有余,长安城内所有的客栈、旅馆、乃至于城外的驿站、平康坊的妓馆早已人满为患,对于

治安的压力可以想象。

谁都知道这一次佛道两派的盛会预示着彼此之间争斗的开始,这将是一场巨大的风波影响深远,没人愿意因为自身的失职而被动的卷入其中。

所有官吏都时刻关注着长安城内发生的任何事情,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要全力镇压,确保不会引发乱子。

所以等到京兆府的官吏闯进衙门,直接要求封账、查账的时候,万年县的官吏们一时愕然,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忙着丈量田亩清查资产厘定税率呢?

再者说来,当下这个关口首要之事是保持局势稳定,维稳是重中之重,这般封账查账显然是有所针对,岂不是主动引发纷乱之危机?

京兆府的人疯了吗? 京兆府一众官吏见万年县官吏踟蹰不行、欲言又止,顿时不满,拿出马周的手令:“京兆尹手令在此,尔等需配合吾等行事不得有违,若是有所延误,严惩不

贷!”

万年县官吏并未因此松口气,按理说既然有手令那就好办了,他们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所有后果都由马周承担想推卸也推卸不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谁都明白这意味着这些田地从此之后再不归原本那些寺院所有,而这些土地真正的主人将因此损失惨重,那些人是谁他们这些地方官吏清清楚楚,所以一个

个吓得面色苍白瑟瑟发抖。 却也不敢违令赶紧打开库房,在密密麻麻摆满库房的书架上寻找到一摞摞沾满灰尘的文书,搬到值房里任由京兆府官员查看,然后配合对方找出那些特定的

契约文书,又在万年县土地账簿之上将这些土地勾除,另外登记造册。

京兆府直接将这些田地从寺院产业之中剥离并且予以罚没,等同于向那些人直接开战。

要出大事了…… 傍晚时分,京兆府官员将诸多投献于寺庙道馆的田产地契装车运走,万年县官吏这才松了口气,一边派人去通知正在城内各处身临一线的县令,一边赶紧往

各处被收缴罚没了土地的人家送信。

……

襄邑郡王府正堂内,灯火辉煌,历唐宗室济济一堂。

此间几乎与宗正寺相提并论,不少宗室不服韩王这个宗正卿,反而与襄邑郡王李神符亲近,时常走动。

“砰!” 血气方刚的李冲虚狠狠拍了一下茶几,怒声道:“马周疯了不成?你收缴佛道两家的赋税自取收取便是,咱们投献于佛道两派门下的土地也甘愿缴税,为何还

要一并查抄罚没?那是我汉阳王府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还有王法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主位上的李神符耷拉着眼皮,老神在在一声不吭,难观其喜怒。 李道立很是同情,恨声道:“我家也有数千亩良田被罚没,原本此前被房二勒索已经山穷水尽了,现在连这些田地都没了日子可怎么过?马周此贼跋扈至此,

将来必不得好死!”

在场十余人七嘴八舌怒喝连连,都是投献于寺庙道馆的田地被京兆府无故罚没,自己没了主张只能无能狂怒,跑到李神符这边来求个章程。

既然是领袖,咱们平常都听你的话,现在有难了你得给我们出头吧?

然而李神符依旧无动于衷的模样,一言不发。 李道立忍不住,问道:“叔王,此事你怎么说?这明显是陛下要向咱们下手啊,若是任由马周这般鼓捣用不了多久咱们的这点家产就被盘剥干净了,府上怕是

连吃的都没了,到时候无米无钱如何襄助叔王成就大事?”

“混账!”

李神符双眼陡然睁开,凶芒毕露:“老夫何曾要成就什么大事?还用得着你拿出米粮来襄助?你给老夫说说看,你这番话语是何用意?你到底要干什么?!”

虎老雄风在这一刻李神符怒气勃发戟指斥骂,吓得一众宗室小辈噤若寒蝉。

李道立被骂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面子过不去,可也醒悟到自己说错话,赶紧道歉:“是我口不择言,叔王勿怪。” 李神符骂道:“我怪不怪你有什么打紧,这话传到陛下耳中你看陛下怪不怪!整日里口无遮拦胡说八道,你府上有没有吃的与我何干?这大唐国力鼎盛威服四

海,还未听闻有宗室饿死的,你若当真没吃的就去京兆府住下,马周用膳的时候你就跟着吃,看看他敢不敢把你给撵走让你饿死!” 李道立两眼一亮,一拍大腿:“对啊!既然被马周逼得没活路了,还要什么脸面呢?再者说来陛下敕令僧道纳税,却未必让马周将寺院道馆的账簿折腾清楚将

投献之土地全都罚没,这里头不仅有咱们宗室的,勋贵那边的土地也不少,被马周这么整下去活不起的可不是我一个!”

李冲虚也兴奋起来:“只要咱们将人马纠集起来去闹一闹,就不信马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现在长安城纷乱不堪,万一再闹出事,他如何向陛下交待?”

“要我说,索性就将事情闹大,现在整个关中都不安稳,若是能够借此寻到一丝机会……岂不妙哉?”

“我们一直在等,可这般等下去何时是个头?”

这句话打动了李神符的心。 他一直是主张“稳中求胜”的,办大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不断的隐忍,惟有耐心隐忍暗中积蓄力量,不动则已一动必定功成,而不是仓惶之间准备不充分的

时候贸然举事,到时候处处漏洞只能是自取灭亡。 陛下春秋鼎盛,可他现在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指不定哪一天便一睡不醒、撒手人寰……他等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