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破海门
周边全是火把,光线刺眼,导致他看不清河中黑影到底是什麽。
正当他要探出身子仔细查看时,一条黄花鱼拍到他脑袋上。
「你说停就停?快快搬鱼,别说屁话了。」
「江里真有东西。」
「怕不是看见水猴子了吧?」有胆大的兵丁嘲笑道。
「住口!水猴爷爷也是能说笑的?」有兵丁严肃说道。
「不是水猴子,好像是船!」
「娘的,今晚上就是倭寇进河,也不能耽误老子吃鱼!你想守水猴子,就自己守着吧。喂,舱里还有一桶油,别忘了搬上去,炸鱼要宽油才香!」
……
鸟船驶过海门很远。
众人都松了口气。
雷三响道:「一官兄弟,你这招绝了,那鱼味别说大头兵了,连俺都直冒馋虫。」
「那船主是一官兄弟手下?」陈蛟问道。
郑芝龙得意笑道:「只是个普通打鱼的,我上午给了他五十两银子,叫他做一船炸鱼,林府急用,明天一早送去,送到另有赏赐。这就叫人为财死。」
五十两银子,一条船夫的命。
这在大明,已卖的很贵了。
又驶出很远,林浅下令船队暂时停泊。
「舵公,怎麽不走了?」陈蛟问道。
林浅遥望海门卫,淡淡道:「一官兄弟还准备了好戏,看完再走。」
雷三响嘟囔道:「还有啥好戏,怎麽你也卖关子?」
林浅微笑不答,众人都朝河口方向望去。
只见月光下,南北两岸的卫所亮起更多火把,分外清晰。
过不多时,只听远远的一声霹雳般的炸响,接着扑通一阵水声,似蛟龙入水。
月光下,隐约可见溅起的白色浪花,直冲山崖。
南岸的拦江索断了,落入水中。
雷三响张大嘴:「一官老弟,你往山崖上装火药了?」
郑芝龙道:「用火药岂不是授人以柄?我的法子,保准叫卫所官兵看不出破绽。」
雷三响催促道:「别东扯西扯了,快快讲来。」
郑芝龙回身看了林浅一眼。
林浅:「你想的法子,你来讲吧。」
「是。」郑芝龙抱拳拱手。
趁着郑芝龙讲故事的工夫,林浅命令船队启航,朝永宁江方向驶去。
「说来倒也简单,我早些时候,派人在拦江索上绑了绳索,绳索上绑住了绞盘结,下端连着重物。
绞盘结可以把多馀的绳索放出,是以降拦江索时无人察觉异常。
一旦上提,绞盘结就会自行收紧,连带把河里重物向上提。
若是平常时候,北岸官兵发现绞盘重量有异,收索困难,一定会禀报上级,派人下江中查探。
可他们今日私放拦江索,又杀人劫船,被上级知道是重罪,肯定会强行转动绞盘。
河底那尊重物,重逾万斤,拦江索年久失修,铁链锈蚀不堪,缆绳磨损严重,自然一拉就断。」
郑芝龙停顿片刻,欣赏船上众人瞠目结舌的神色。
「江水浑浊,水下很难视物,就是派人去捞拦江索,也要捞个六七天,再重换缆绳丶铁环,半个月都算快的,足够我们在黄岩行事了。」
雷三响闻言,又竖起大拇指:「这法子真绝了。」
陈蛟好奇问道:「灵江水流平缓,江面宽阔,两岸虽是山崖,但山势平缓,没有落石,水底有什麽重物?」
这一问正搔到痒处,郑芝龙当即道:「陈大哥问得好,初时我也犯难,灵江底全是厚厚淤泥,别说巨石,就是石头缝都少见。
我四处打听,得知此地常有飙风,且每次飙风从海上袭来,灵江就发大水,淹没土地无数。
百姓丶官府都认为有恶蛟由海入河作祟。
于是万历二年,官府募捐,大户牵头,百姓捐钱,集资修了一尊镇海吼沉入河中。
就沉在海门南北两卫之中。」
雷三响追问:「那修了镇海吼后,有用吗?」
郑芝龙摇头:「自然是没半点用,灵江该发水还是发水。」
雷三响啧啧称奇:「费这麽大劲修的镇海吼竟还震不住恶蛟!这故事精彩是精彩,就是忒不让人爽快。」
船上众人一时无话。
此时风向适宜,鸟船升帆配合摇橹,在灵江中走行驶飞快,船头破开白色浪花,真如水鸟一般。
林浅伫立船头,看向左手岸边,以免错过永宁江岔口。
雷三响道:「说起故事,俺倒是亲身经历了一个好故事,唤作林舵公船破千尺浪,众船员眼望不周山!」
晚明之际,百姓消遣极多,文化生活极其丰富,话本丶小说丶说书到处都是。
雷三响虽大字不识,但学说书人起章节名字,倒也有模有样。
郑芝龙忍不住露出笑意,说道:「是林大哥在吕宋闯飙风那事吧?我已听船员说过了。」
「无趣!」雷三响故事没讲成,气的直瞪眼睛。
郑芝龙忙道:「要不雷三哥再讲一遍,三哥这口才,定比他们讲的好。」
雷三响听了怒道:「他们?都有谁跟你讲过了?」
郑芝龙伸出手指头数道:「陈伯丶张五四丶瘦老马丶钱重百丶黄伯……」
「娘的!老黄一个哑巴也能讲?你莫要诓俺!」
郑芝龙:「黄伯虽然口不能言,但伸手比划,还挺活灵活现,还有他那小徒弟一旁帮腔,讲的着实不错。」
「这直娘贼!」雷三响笑骂一声。
郑芝龙脸上浮现迷茫之色,问林浅:「舵公,飙风里真有蛟龙吗?别人都说有,为啥我从没见过?」
林浅有些头大,他要说没有,以这时代人的性子,非要犟到底不可。
等他把气压带丶季风丶气旋丶冷暖气流讲清楚,恐怕得累死。
于是林浅敷衍道:「兴许有,兴许没有,这世上很多事,总要自己试过,才知道答案。」
郑芝龙又问:「那吕宋那次,林大哥见到蛟龙了吗?好多船员都说他们见到了。」
林浅缓缓摇头:「我没见到。」
郑芝龙若有所思:「明白了。」
说话间,鸟船前方出现一座不大山峦。
山峦下,两条水道汇聚,粗的那条是灵江,从此山转为西北东南流向。
山南较细的那条水道,就是永宁河了。
月光下的永宁河畔,可见大片农田交交错排列,暗黄色稻穗随风吹拂,如浪摆动。
有些田地已经收割完毕,露出漆黑田野。
田地阡陌之中,数座低矮平房点缀。
此时正是农忙时节,尚有几处佃农房中,亮着微弱灯光。
林浅看着眼前眼前景象,只觉陌生又熟悉,他深吸一口气,心底默念道:「黄岩县,我林浅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