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身為荊州刺史,與周瑜、張合作,但他不向周瑜、張負責,他直接向孫策匯報工作,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報告送到孫策的面前。孫策對杜畿的工作非常清楚,對他的工作能力也非常滿意。江南既然平定,該把杜畿調到襄陽來了。
襄陽是個適合做荊州刺史治所的地方,但孫策不打算將襄陽作為刺史治所。杜畿忠心無虞,不代表其他刺史也能如此,州的實力太強,足以形成割據,他自己割據東南,可不希望自己的部下也割據一方。從一開始,他就有意將政權、軍權、監察權分開,以免控制於一人之手,形成私人勢力。
這不是他的創見,制度原本就是這麽規定的,隻是很多人圖方便,先是刺史由巡視變成固定辦公,由監察變成理民治軍,再由刺史變成州牧,最終尾大不掉,演變成今天這個局面。權力放下去容易,再收回來就難了,他要從一開始就控制住。
孫策把自己的打算和龐統、張承商量了一下,他們都同意孫策的計劃。孫策隨即讓諸葛亮起草命令,加蓋印信,明天一早就派人送出,召杜畿來襄陽。
第二天一早,信使帶著命令,快馬趕往江陵,孫策則按照既定行程參觀襄陽書院。
――
蔡諷睜開了眼睛,神情疲憊,頭暈腦脹。
昨天和前來請計的襄陽世家一邊商討對策一邊飲宴,不知不覺就喝多了,最後都說了些什麽,他也記不清,隻記得很多人都很憤怒,認為孫策的做法很過份,對他們是一種羞辱,紛紛表示要給孫策一點顏色看看,讓他不敢輕視襄陽世家的實力。但他卻記不清這是誰的提議,印象模糊得很。
看著明亮的窗戶,蔡諷眯起了眼睛,叫了一聲。兩個年輕貌美的侍女應聲而入,將蔡諷扶起,為他更衣,準備冼漱用的青鹽、香胰。蔡諷半眯著眼睛,張開雙臂,任由侍女擺弄,過了一會兒,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蔡珂在哪兒?
蔡諷問侍女,侍女不清楚。蔡諷又叫來管事蔡吉,蔡吉很驚訝,昨天晚上他就把這個消息告訴蔡諷了,蔡諷居然一點印象也沒有?
得知蔡珂走了,先去了魚梁洲大營,後來去了襄陽城,已經隨孫輔登船,天不亮就走了。蔡諷氣得大罵蔡珂沒骨氣,居然被孫策嚇住了。他想派人去追,可是想想又放棄了。蔡珂的性子他是清楚的,既然決定了要隨孫輔走,肯定不會回頭。況且她去過魚梁洲,大概率見過黃承彥了,這個決定可能是黃承彥的建議。果真如此,蔡珂回頭的可能性更小。
蔡諷一時無計,想了半天,讓蔡吉安排人去魚梁州見黃承彥。蔡吉說,已經派人去過了,一聽說是蔡家的人,大營都進不去。而且黃承彥現在也不在大營裡,他隨孫策去襄陽書院了。
聽說孫策去了襄陽書院,蔡諷露出得意的笑容。蔡家是襄陽書院最大的讚助者,追溯起來,陳留蔡氏和襄陽蔡氏同出一脈,蔡邕和他平輩,自從蔡邕來到襄陽之後,兩人過從甚密。孫策雖然撅了他面子,連接風宴都免了,卻還是要去襄陽書院,可見他並不敢真的撕破臉。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麽好擔心的,等著就是,看孫策能撐到什麽時候。孫輔、蔡珂走了,他身邊不是還有黃承彥麽,他離不開蔡家的支持。
――
孫策走進襄陽書院的藏書樓,被眼前的壯觀場景驚呆了。被數十根合抱粗的柱子支撐起來的一層樓,擺得滿滿當當的全是書架,書架上堆滿了書,有竹簡、木簡,有帛書,有拓本,紙卷更是隨處可見。
“蔡公,這些都是你的藏書?”
蔡邕撫著胡須,眉飛色舞。“不盡然,有三分之一吧,其他的書有一部分是這幾年陸續收集來的,還有一部分是新作,都沒時間看,就扔在這裡了。”
“新作?誰的?”
蔡琰答道:“家父交遊甚廣,各地同道聞說家父在襄陽主持書院,有了新作便不遠千裡派人送來,家父看又來不及看,扔又不能扔,隻好先存著,待有空再讀。”
“這豈不是很可惜?能送到襄陽書院來讓蔡公過目的文章自然不是普通文章,擱在這裡太浪費了。”
“那也沒辦法啊,看,沒時間看,給別人又不禮貌,就算是讓人抄錄副本也騰不出人手,隻好隨緣了。有人碰到了,就由他們自己抄錄,帶走副本。”蔡琰拿起一卷文稿,小心翼翼的展開。“即使如此也不是長久之計,有些紙張質量不佳,抄寫多了,磨損、撕裂在所難免。”
“為什麽不印出來?”
“印製成本太高,而且蔡家印書坊現在任務很重,忙不過來。”
“印一版的成本多少?”
蔡邕皺了皺眉,轉身叫過路粹。路粹陪在一旁,應聲上前。“回秉將軍,印書的費用主要是開版,紙墨倒非常有限,十頁書才三錢,開版比較麻煩,成本至少萬錢。如果印上千份,成本分攤,倒還好說,若是隻有百十份,成本還不如抄寫。”
孫策笑笑。壟斷果然是暴利,官方壟斷就更沒譜了。一塊版要上萬錢, 你是激光製版麽?襄陽周邊全是山林,木材很便宜,一塊這麽大的木板不會超過十錢,一個熟練的刻工一天就能刻一版,以當前的工資水平,人工成本也就百錢左右,全部加起來不會超過一百三十錢,蔡家居然開出上萬錢的價格,心真夠黑的,怪不得這兩年暴富,僅印書一項就不知道拿了多少撥款。
“你去過蔡家印書坊嗎,知不知道書是怎麽印出來的?”
路粹搖搖頭。
孫策轉身對蔡邕說道:“蔡公,你這部大作完成,估計要多少字?”
“至少百萬。”
“一頁書也就是二百字,百萬字要開五千片版,僅是開版成本就要五千萬。就算一版能印千套,一套書的印製成本就要五萬,加上紙墨、運輸費用和商人的利潤,少於十萬都是虧本,有多少人買得起?襄陽書院印製書稿的需要這麽大,應該自己辦一個印書坊嘛。”
“可是……我們不會啊。”
孫策笑笑。“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