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見菜上來,先給張婆子和楊宗保一人舀了一碗羊肉羹,催他們快吃:“這冬天吃羊肉羹最好,快喝一碗,去去寒氣。”
七裡墩那邊,日常只有豬肉,雞肉和魚肉吃。
牛是朝廷嚴令禁止吃的,就連那老死病死,或者摔傷活不成的牛要宰了,還得到衙門去備個案,更是沒有機會吃到。
張婆子端著碗,先聞了一下,肉香裡帶著一點點膻味,還有一股子胡椒味,試著喝了一口,那胡椒味道混著羊肉的鮮味一下子衝入腦門,頓時精神一震。
一碗下了肚,渾身都暖洋洋的不說,鼻尖還沁出一點汗來。
楊宗保走南闖北多年,極為好這一口,連喝了三碗,才直呼一聲痛快。
如今只有宋重錦和王永珠還守著孝,隻撿著那素菜吃,看得張婆子心疼不已,扭頭就吩咐丁婆子:“一會子找他們客棧問問,有沒有爐子,咱們借一個過來,熬點雪耳紅棗湯給永珠他們倆補補。”
丁婆子忙答應了。
這雪耳紅棗湯,還是張婆子在齊夫人面前念叨,說這守孝,兩個孩子都瘦了,本來就還是長身體的時候,秋天又是貼秋膘的時候,人人都長肉了,偏兩個孩子瘦得可憐,還要在路上顛簸一個來月,這哪裡撐得住之類的話。
齊夫人也心疼啊,可也知道,這守孝是正理,宋重錦如今半隻腳踏入官途,更是要注意這些。
不過她到底見識多些,京城裡貴人們守孝的也多,皇帝死了爹也要守孝三年的,也沒見皇帝餓成啥樣。
靠啥?靠各種湯水補藥補著啊,不然誰扛得住?
也就悄悄的跟張婆子說了幾道湯水方子,比如這道雪耳紅棗湯,紅棗還好說,鄉下棗子多,那雪耳卻不易得,雖然他們靠著大黑山,木耳倒是常見,這白色雪耳不多見。
也是極為稀罕的東西,往年這些東西,就算在山裡采到了,也都舍不得自家吃,隻曬幹了去賣個好價錢。
聽說這些雪耳都是收去,供那些京城裡的貴人和宮裡的娘娘們吃的,滋陰補氣,最是平和不過。
上好的雪耳,比那一般的燕窩還搶手呢。
張婆子就留了心,又聽說這雪耳和紅棗對女人極好,能滋補養顏,回七裡墩的時候,就叮囑著那王家兄弟將那收到的雪耳都給留了下來,也湊了差不多小一斤。
時刻都收著,三天兩頭的就給王永珠和宋重錦燉上一小鍋,隻給他們喝,誰都不給。
王永珠喝了這一路,自己沒啥感覺,倒是感覺宋重錦也不知道是不是如今不用去打獵奔波的緣故,還是這雪耳滋補的緣故,看著臉色都沒那麽黑了。
還曾經偷偷笑過宋重錦,這樣喝上兩年,這黑臉說不得就要喝成白臉了。
宋重錦從此後,聽聞雪耳湯就色變。
只可惜,這嶽母大人如海一般的關懷之情,就算他再抗拒,等到雪耳湯端上來,也只能咬著牙喝掉。
在這悅來客棧歇息了兩日,楊宗保也跟客棧的掌櫃和小二那邊打聽了,這京城那邊也有悅來客棧,跟這間客棧是一家。
他們初到京城,暫時沒有落腳的地方,肯定還得在客棧住著,再慢慢尋摸合適的房子也不遲。
這悅來客棧住著也還算不錯,只要賞錢給得足,上到掌櫃的,下到夥計,都是極為好說話的,每日裡熱水就沒斷過,就是大晚上的要盤點心,端上來也是熱氣騰騰,剛出爐的。
那悅來客棧的掌櫃也說了,若是他們到京城還住自家客棧,不僅免費接送,房錢還給優惠。
楊宗保當初也來過京城,悅來客棧的名聲一直不錯,他也就頗為意動。
宋重錦和王永珠一聽,也覺得這樣挺好,免得到了客棧還要滿大街的去找住的地方去,不如早早安頓好了再做打算。
既然決定了,第二天一早,掌櫃的就親自安排了馬車,讓店裡的夥計駕著馬車將人送到京城去。
這縣城和京城之間,修得偌寬的官道,走起來也平穩,倒是沒怎麽受罪。
七八十裡的路,不過下午晌就到了。
遠遠的看到高大的城門,蜿蜒的人群和馬車,在城門口排起了長龍。
等了好一會,才輪到他們,驗看了每人都文書文牒還有路引,那看守城門的護衛才一揮手,示意放行。
一進城門,一股喧囂熱鬧的氣息就撲面而來。
京城果然是天子氣象,非同一般,不說就看到的路上來往的人群裡,衣著富麗非他處可比。
這些人說話的腔調,走路的姿勢,都透出一股別處沒有的勁頭來。
宋重錦和王永珠還罷了,張婆子掀起簾子,看著外頭的景象,已經不知道念了多少聲佛了。
更不用說吳婆子和谷雨她們,更是瞠目結舌,眼睛完全不夠使了,看什麽都好看,看什麽都稀奇。
吳婆子當日還在心裡暗笑舉人娘子的娘家嫂子,到了縣城後,看什麽都稀奇,活脫脫的鄉巴佬進城。
如今,她自己也覺得自己就成了那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了。
因著天黑得早,很快太陽下山後,暮色籠罩,街道兩邊的店鋪就陸續的點起了燈籠,遠遠的在高處看去,就如同九天的銀河落如了人間一般。
到了悅來客棧,天已經黑透了。
那帶路的夥計進去一說,就有掌櫃的和幾個夥計迎出來,一面將人往大堂請,一面就吩咐將院子的燈都點上,一會讓貴客去挑選。
如今已經是臘月初,客棧的房間都頗為緊俏,不過這院子因為價格的原因,倒是空了幾個。
楊宗保跟著去看了一圈,挑選了一個稍微偏僻安靜的院子,也就三四間房,還有茶水間,一個花廳,一個小院子,每個月租金三兩銀子。
那茶水間裡頭有個隔間,熱個飯,蒸個點心,熬個湯水什麽的倒也方便。
也就定了下來,忙亂了半天,才都安置妥當了。
這暫時安定下來了,吃了晚飯,等吳婆子她們都下去了,宋重錦和王永珠還有張婆子和楊宗保才商量接下來要辦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