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农业狂魔 > 第134章 沧海桑田、找人贷款

农业狂魔 第134章 沧海桑田、找人贷款

簡繁轉換
作者:好多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0 21:36:04 来源:源1

忙于赚钱的人们,并没有谁愿意停下手中的活计,静下心来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

即便偶尔乘坐火车,置身窗边遥望远方的天空和大地,脑海里思索的也是一些不相干的事。

而现在。

你无需静下心,也无需认真观察。

只需一个恍惚,眼前的世界就会让你感受到与以往的不同。

它清晰透彻,像似了去掉不存在的滤镜,让一切变得细微、精致,却又充满真实感。

它的天空,风卷残云,白与蓝交织出一个巨大旋涡,映着稍晚的朝阳,东侧边缘掺杂着淡红淡金,西侧边缘掺杂着淡灰淡粉,然后糅合出淡紫淡橙,最终投射下万丈光芒。

它的大地,苍茫且葱翠,但伴随天空的风云变幻,以及轮转的万丈光芒,广袤的土地时而像草原,时而像沙漠,时而像大海……

在这一刹那,时间仿佛停滞,又仿佛飞快流逝。

菲利普斯并不是第一个发现大自然魅力的人。

此时此刻,385路段上稀疏的车流,竟然停满了高速触目可及之处。

数不清的人们,站在路边,或目瞪口呆,或怅然若失,或昂首望天,或自我感动的泪流满面……

余阳来到高速十字路口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幅景象。

旋即同样被远方的色彩,深深吸引。

时值4月中旬,实验田的大豆,已经长到膝盖处,普通耕地的大豆,也长出绿叶。

正常讲,除了广阔,似乎没什么好看的。

但你能用肉眼,看到1000米外的绿植吗?

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还可以看到5000米外的树木。

并且远方的大地,丝毫没有受到地球的曲率影响,整个场地就像一座超级沙盘,完整的呈现在眼前。

然后风云交织,光影轮换,一切事物仿佛过眼云烟。

‘这是沧海桑田?’

余阳懂了。

应该是清晨的一场雨,再加上多云转晴的天气状况,触发了奇观效果……

思索中。

北边的高速上,十里营与佛陀庙的交界处,忽然出现一大群和尚。

得益于奇观可以远视的效果,余阳甚至看到和尚群中有個枯瘦如柴的老和尚。

这似乎是佛陀庙的当代主持,据说已经121岁高龄。

然后余阳便看到和尚们四散开来,分别找到看风景的人们,开始弘扬佛法……

草!

余阳掏出电话,联系安保部,“常禄,你把他们给我有多远,抬多远!”

稍许。

数以千计的安保,犹如蝗虫过境,或抱,或抬,或抗,卷走了数百名大和尚。

佛陀庙并不是小寺庙。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周时期。

虽然知名度比不上周围的金山寺、灵岩寺、兴国寺、宝相寺等等,但枪打出头鸟,正是因为不出名,它才会历经各个王朝的战乱,甚至历经鬼子来了,始终没有受到损失。

再就是,和尚们信奉浮屠祖师,而浮屠祖师却以能打闻名于世。

因此和尚们手里有枪,并在寺庙周围挖了大量地道。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藏,藏起来再打……

否则在这三不管地带,哪能存的下香火钱。

最重要的是,十里八乡打鬼子的时候,当代主持以‘浮屠祖师抵抗异族的记载’,说服全寺拿出黄金,并通过关系买来大量武备支持本地抗战。

而接收这批武备的人员中,其中一个就是出身平东县的万老爷子。

这也是佛陀庙非传统佛门寺庙,却被官方认可的原因。

咱不给主持面子,总要给万老爷子面子。

所以,余阳顶多让安保部把和尚们送回寺庙,不敢包机送往香江。

……

带走和尚引发的骚乱,以及逐渐放晴的天空,令欣赏风景的人们回过神来。

有的寻找携带相机的人,希望照片洗出来之后,可以卖给自己一张。

有的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旋即又询问为何高速有十字路口。

也有的围观正在作画的菲利普斯……

可惜现场很快被安保围了起来,然后设置路障引导车里,并搭建简易塑料棚,避免菲利普斯被打扰。

史密斯夫人虽然重视菲利普斯,但投资油墨颜料的事更重要,跟余阳交谈几句,坐进虎头奔继续返程。

余阳站在简易塑料棚内,观看菲利普斯作画,除了感觉慢,并没有其它收获。

等到中午。

眼看菲利普斯一时半会画不完,其抬头瞧瞧没什么效果的沧海桑田,索性下了高速,回到砖窑办公区,处理化工厂的投资方案。

稍许。

法医的妹妹送来午餐。

一份肉末茄子,一份红烧土豆,一份猪肉白菜炖粉条,两个馒头,一份咸粥。

余阳拿起筷子尝了尝,“奇怪,味道怎么变了?”

“是不是没以前好吃了。”

“对!”

“听说这些食材,都是从外面采购的。”

“为啥不用咱自家种的?”余阳说着,拨打秘书组的内线电话。

后者回道:“咱家种的土豆,每斤售价,比市场上贵3毛,并且送到京城,供不应求,我们商议之后,认为把咱家种的土豆卖出去,再从外面采购土豆回来,咱家就有了三倍土豆数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大锅饭支出,还能保住市场占有率。”

“我种这么好吃的土豆,卖出去便宜别人,却苦了自己?”

“您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

“嗯?”

“余董,您知道公司的支出吗?”

“还真没算过。”

“截止4月中旬,十里营、韩垓乡、旧县乡、小清河周边、肥市北部、泰市西郊,全部实现企业化,厂区人口达到27万。

此外,平阳县征地结束,如果把当地农户算入厂区,不计算城镇人口,将会新增55万人。

总计82万人,每日大锅饭支出,人均5毛钱,这就是123万。

我们旗下的三元农业、三元建设、三元建材,以及正在筹建的三元牛场、三元豆油、三元医院、十里营养老院、十里营托管所等等,正式工达到了3万人,合同工也高达15万,人均薪资860元,每月支出1.6亿。

再就是咱们工业区最重要的劳务派遣,也就是临时招人卸货、装货、处理其它杂物,别看零零散散的不多,每月支出却高达2亿。

而建设类支出,不仅耗尽了济水市投资的10亿、董副总管拆借的11亿,还耗尽了您卖狗的2000万美刀,以及县支行帮忙周转的5亿资金。

咱家的蔬菜、瓜果、火锅、快餐,虽然赚钱,但远远跟不上消耗。”

余阳早就知道这事,只是没想到自家管理层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之所以资金告罄,主要是自家主营产业由蔬菜改为大豆。

而大豆产业需要时间,现在是投资和负收益阶段。

不过,等800万亩大豆上市,一切都会好转,甚至大爆发。

豆油、豆制品、饲料、养殖、水产……

犹如激活了巨无霸产业链,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无碍,今后蔬菜优先供应内部,让员工们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可是咱家没那么多资金……”

“贷款啊,那么多大型企业,再加上d的投资,我就不信没有银行放贷。”

“确实没有。”

“嗯?”

余阳微微一愣,旋即明白。

估计是空部大院的那头猛虎,以及丸红商社在搞鬼。

一个主导内部,一个主导外界。

国内银行不敢放贷,国外银行没法放贷,两头封堵,自家也就拿不到贷款。

余阳挂了电话,联系老董,“没钱了,想想办法。”

紧接着便听到老董的声音从办公室外面传来。

“差多少?”话音未落,人也走进办公室。

“其实并不差,主要是d的投资款,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账……先筹备20亿,三个月还清。”

老董点点头,拿起手机,拨打号码。

稍许。

“你好,我是全民大会副主任刘先礼。”

“领导您好,我是董政。”

“哦?董政同志你好。”

“领导,三元农业没钱了,公司上上下下等着吃午饭,现在都一点了,依旧开不了锅,已经有许多人开始闹事,市里压不住了啊。”

“啊?这、这你得给省里汇报。”

“我跟省里沟通,哪还有您的事?”

“也是……”刘副主任说完,有些尴尬,“我的意思是,咱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再找省里嘛,哪能总是麻烦上级。”

“那您帮忙解决一下?”

“余三元压不住吗?”

“您也知道,他正在跟d商议投资问题,根本忙不开,再说,吃饭的问题,是人能解决的吗?如果能解决,历史上哪来的那么多农民起义。”

“董政同志,不要把问题描述的那么严重。”

“这里可是有着数不清的先例啊,否则伱们为什么拆分大泰?”

“……”

刘副主任沉默片刻,旋即静音,似乎忙活去了。

片刻后。

“董政同志,你需要多少?”

“50亿。”

“这么多?”

“您总不能让这边,吃了上顿,没下顿吧?”

“草,你们平时吃啥,海参鲍鱼吗?”

“我找您是谈论吃什么吗?您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

“……”

刘副主任不再多言,放下电话,再次跑去忙活。

之前提交‘十里营并入长清’的申请书,被大总管搁置,紧接着传来十里营街道办成立,并获得京城特批的消息,他就知道,自己斗不过老董。

或者说,斗不过把泰市总管发展成自己人的老董。

现在对方给个台阶,还伸出橄榄枝……

刘副主任咬咬牙,动用了所有关系。

“你让余三元把d的投资协议复印出来,分别传给齐鲁银行、华夏银行,再签一个外汇进来后,暂存两家银行的约定书,那边每家给25亿贷款。”

“不够啊。”

“董政,你以为我一个快退休的糟老头子,有多大能量?”

“正是因为您没什么能量,我才找您啊,否则跟空部大院的那头猛虎握手言和,我们能差钱?”

“你既然知道有猛虎拦路,那你也应该知道我绕过猛虎有多难。”

“您再想想办法。”

“我想个锤子,就这些,爱要不要。”

刘副主任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老董意犹未尽的放下手机,“50亿,足够了,或许还能修修路。”

“您这是把朋友搞得多多,把敌人搞得少少啊。”

“刘副主任算不上敌人,他只是想上进,我啊,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身边都是上进的人,否则全是蛀虫,却没有丝毫成绩,我早就进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